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归脾汤对心脾两虚型贫血患者红细胞携氧能力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戴程怡 石岭 +6 位作者 季玉婷 夏乐敏 姜一陵 张爱萍 郑秦 吴志豪 罗梅宏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9期1283-1287,共5页
目的研究归脾汤提高心脾两虚型贫血患者红细胞携氧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心脾两虚型贫血患者3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给予归脾汤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疗程均为1周。用药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2... 目的研究归脾汤提高心脾两虚型贫血患者红细胞携氧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心脾两虚型贫血患者3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给予归脾汤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疗程均为1周。用药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2,3-二磷酸甘油酸(2,3-Diphosphoglycerate,2,3-DPG)浓度、化学比色法检测红细胞Na^+-K^+-ATP酶活性,综合评价红细胞携氧能力。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b、RET#均有所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RET#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度贫血患者2,3-DPG浓度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倦乏力、头晕目眩、心悸的症状积分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体倦乏力、头晕目眩的症状积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Na^+-K^+-ATP酶活性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红细胞Na^+-K^+-ATP酶活性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对红细胞Na^+-K^+-ATP酶的活性无明显影响,但有增加2,3-DPG浓度的趋势,尤其对中度贫血患者2,3-DPG水平升高明显。提示归脾汤改善缺氧症状可能与其改善红细胞携氧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脾汤 贫血 红细胞携氧能力 2 3-DPG NA^+-K^+-ATP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