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空区注氮防灭火参数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文虎 徐精彩 +1 位作者 葛岭梅 代爱萍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5-18,共4页
:根据传热学和化学动力学理论 ,推导出采空区下限氧浓度和氧化带宽度的计算方法 ,并分析了煤自燃与氧浓度、氧化带宽度与漏风强度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 ,对采空区注氮后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 根据理论推导 ,确定出防治采空... :根据传热学和化学动力学理论 ,推导出采空区下限氧浓度和氧化带宽度的计算方法 ,并分析了煤自燃与氧浓度、氧化带宽度与漏风强度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 ,对采空区注氮后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 根据理论推导 ,确定出防治采空区浮煤自燃的最佳注氮参数 ,为采空区注氮后自燃火灾的预测及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下限氧浓度 氧化带 注氮参数 采空心 防灭火技术 漏风强度
下载PDF
工作面动态推进下采空区煤自燃分布特征模拟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品 褚廷湘 陈兴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2-127,共6页
为了研究动态推进过程中工作面推进距离对采空区煤自燃分布特征的影响,采取及时有效的煤自燃防治措施,以13210综放面为工程背景,基于采空区渗透率分布公式和传热传质控制方程,建立采空区煤自燃数值解算模型。利用COMSOL软件模拟了工作... 为了研究动态推进过程中工作面推进距离对采空区煤自燃分布特征的影响,采取及时有效的煤自燃防治措施,以13210综放面为工程背景,基于采空区渗透率分布公式和传热传质控制方程,建立采空区煤自燃数值解算模型。利用COMSOL软件模拟了工作面不同推进距离下以流速和氧体积分数为划分指标的采空区氧化带范围和高温区域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高温区域与氧化带的叠加效应。通过现场实测与模拟结果比对,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渗透率随着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变化,近工作面端渗透率变化不大,而中深部采空区的渗透率不断减小;采空区氧化带分布随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增加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推进初期氧化带范围不断变化,推进后期氧化带范围趋于稳定;采空区氧化带分布与高温区域重叠深度随工作面推进不断增加,最终稳定于工作面后方60~70 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 氧化带 采空区 煤自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北衙金矿的氧化特征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元 秦德先 黎诚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9年第1期120-124,共5页
北衙金矿是一个与Fe,Pb,Zn,Ag、伴生的氧化型金矿,由于原生矿石中物质分布不均匀,矿体的氧化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对氧化带的研究,发现矿石中Au,Ag,Pb,Zn为明显的正消长关系.一般来说,矿体氧化带发育... 北衙金矿是一个与Fe,Pb,Zn,Ag、伴生的氧化型金矿,由于原生矿石中物质分布不均匀,矿体的氧化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对氧化带的研究,发现矿石中Au,Ag,Pb,Zn为明显的正消长关系.一般来说,矿体氧化带发育并出现铅、锌的次生矿物,金的含量也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氧化带 找矿 矿化 氧化特征
下载PDF
采空区氧化带与发火期动态演化规律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董子文 齐庆杰 +3 位作者 韩光 于文惠 耿伟乐 皮子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5-51,共7页
为研究采煤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采空区自燃氧化带的分布与宽度及发火期动态变化规律,利用COMSOL多物理场数值模拟软件,基于变形几何和其他多物理-化学场,以瑞安公司014N1-1综放工作面为例,建立采空区自燃动态数值模拟模型,开展采空区遗煤... 为研究采煤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采空区自燃氧化带的分布与宽度及发火期动态变化规律,利用COMSOL多物理场数值模拟软件,基于变形几何和其他多物理-化学场,以瑞安公司014N1-1综放工作面为例,建立采空区自燃动态数值模拟模型,开展采空区遗煤自燃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开采过程中,供风量大、推进速度低,氧化带初次出现所需时间长、发火期短;氧化带最大宽度与时间间有类似"S"型关系,动态非稳定性增加;开采初期氧化带宽度随风量增加而变小,开采稳定阶段,则相反;随开采速度增加,氧化带最大宽度与推进速度的比值(Lmax/vt)变小,自燃危险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自燃 氧化带 发火期 动态非稳定性
下载PDF
Risk assessment of gas control and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coal under gas drainage of an upper tunnel 被引量:12
5
作者 Tingxiang Chu Pin Li Yuexia Ch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9年第3期491-498,共8页
The adjustment of the gas drainage rate has an immediate impact on air leakage in gob,thus resulting in the change of self-heating of coal.While regulating the gas drainage parameters,the risk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 The adjustment of the gas drainage rate has an immediate impact on air leakage in gob,thus resulting in the change of self-heating of coal.While regulating the gas drainage parameters,the risk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coal should be considered.The risk assessment of gas control and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coal under gas drainage in a tunnel was investigated at different gas drainage rates.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air volume along the working face,the gas management effects and the width of the oxidation zone were subjected to risk analysis.A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with increasing gas drainage rate,although the safety of gas dilution by ventilation was assured,the intensifying air leakage caused the oxidation zone to move into the deeper gob and l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width of the oxidation zone.A risk assessment method was proposed to determine a suitable gas drainage rate for the upper tunnel.The correctness of the risk assessment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numerical modelling were confirmed by the field measu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drainage Risk assessment Air LEAKAGE oxidation zon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下载PDF
U+L通风下采空区漏风规律及气体体积分数分布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贾男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1-77,共7页
针对酸刺沟煤矿U+L通风条件下漏风复杂且上隅角O2体积分数偏低、有害气体体积分数偏高的问题,通过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对采空区漏风规律及气体体积分数分布进行研究,并提出一种新式密闭封堵措施。结果表明:采空区联络巷密闭漏风导致相... 针对酸刺沟煤矿U+L通风条件下漏风复杂且上隅角O2体积分数偏低、有害气体体积分数偏高的问题,通过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对采空区漏风规律及气体体积分数分布进行研究,并提出一种新式密闭封堵措施。结果表明:采空区联络巷密闭漏风导致相邻采空区有害气体通过密闭裂隙漏入回采工作面采空区,且受回采工作面遗煤氧化及原煤CO2解吸影响,回风隅角O2体积分数偏低,CO2和N2体积分数偏高;回风隅角O2体积分数与联络巷密闭距工作面距离成正比,CO2和N2体积分数与联络巷密闭距工作面距离成反比;采取密闭封堵措施后,上隅角CO2体积分数降到0.25%以下,O2体积分数提高到16%以上;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得到的采空区“三带”范围基本一致,氧化带范围为7~110 m,确定采煤机割煤速度不得小于2.13 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通风 上隅角 采空区漏风 数值模拟 氧化带
下载PDF
地面钻孔灌注液态CO2技术在采空区防灭火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吕英华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9-183,共5页
为了研究液态CO2对上覆存在采空区的010905工作面采空区氧化带区域惰化实际防灭火效果,通过在工作面后部采空区合适位置设计地表钻孔,对010905工作面采空区选定"氧化带"区域实施地表灌注液态CO2措施,以使采空区处于"氧化... 为了研究液态CO2对上覆存在采空区的010905工作面采空区氧化带区域惰化实际防灭火效果,通过在工作面后部采空区合适位置设计地表钻孔,对010905工作面采空区选定"氧化带"区域实施地表灌注液态CO2措施,以使采空区处于"氧化带"区域内的温度、氧气浓度、有害气体等在液态CO2大量气化后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了工作面安全开采。地表钻孔灌注液态CO2后,通过利用联巷密闭内预设束管和传感器进行观测,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区域温度、氧浓度呈直线下降趋势,CO2体积分数呈先急剧升高后不断降低趋势,治理区域效果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带 自然发火 地表钻孔 液态CO2 有效控制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抽采对氧化升温带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周西华 李昂 +1 位作者 白刚 宋东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97-902,共6页
为解决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量大、瓦斯抽采导致采空区漏风增加且易发生自然发火的问题,以红庙矿5-2S工作面自然发火和瓦斯抽采综合治理为例,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流体计算软件COMSOL对不同抽采量、不同抽采... 为解决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量大、瓦斯抽采导致采空区漏风增加且易发生自然发火的问题,以红庙矿5-2S工作面自然发火和瓦斯抽采综合治理为例,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流体计算软件COMSOL对不同抽采量、不同抽采口位置时对氧化升温带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自燃"三带"数值模拟变化规律与现场监测数据相吻合;采空区瓦斯抽采量和抽采口所在位置与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性成正相关;5-2S工作面推进速度从3 m/d增加到3.2 m/d,瓦斯极限抽采量由31.71 m^3/h增加到120 m^3/h;距工作面切顶线10~20 m是采空区工作面最佳抽采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自燃 瓦斯抽采 氧化升温带 极限抽采量
下载PDF
高抽巷层位及负压的变化对采空区自燃氧化带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9
作者 张京兆 王建国 +1 位作者 闫涛 武睿萌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8-112,共5页
为了研究高抽巷层位及抽采负压的变化对采空区自燃氧化带分布的影响,通过Fluent建模进行数值模拟,分别模拟了不同层位的5种高抽巷位置及1 000Pa^5 000Pa 5种抽采负压下采空区内自燃参数和氧化带范围的变化,研究了2种因素影响下采空区进... 为了研究高抽巷层位及抽采负压的变化对采空区自燃氧化带分布的影响,通过Fluent建模进行数值模拟,分别模拟了不同层位的5种高抽巷位置及1 000Pa^5 000Pa 5种抽采负压下采空区内自燃参数和氧化带范围的变化,研究了2种因素影响下采空区进、回风侧区域内的氧浓度的变化和自燃氧化带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采空区进、回风侧的氧气浓度变化趋势整体一致,受高抽巷位置及抽采负压大小的影响较小。氧化带的分布随着高抽巷空间位置的改变而变化,在位点5(L为40m,H为35m)时,氧化带最窄,在位点4(L为30m,H为35m)时,氧化带最宽。采空区进、回风两侧,工作面与氧化带的间距和抽采负压的大小呈正相关,氧化带宽度与抽采负压大小之间的关系无统一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抽巷位置 抽采负压 氧化带 氧气浓度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Y型通风采空区漏风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昶 蔡峰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6-129,共4页
针对110工法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的侧帮段漏风通道广、漏风规律复杂等特点,以色连二矿12412工作面两进一回Y型通风流场为例,结合“O”形圈理论,对采空区内三维孔隙率进行UDF设置,分别对工作面支架以及留巷段设置不同孔隙率,运用CFD软件对... 针对110工法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的侧帮段漏风通道广、漏风规律复杂等特点,以色连二矿12412工作面两进一回Y型通风流场为例,结合“O”形圈理论,对采空区内三维孔隙率进行UDF设置,分别对工作面支架以及留巷段设置不同孔隙率,运用CFD软件对采空区的漏风流场、漏风量进行CFD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Y型通风系统工作面向采空区漏风主要为工作面下隅角前50 m和留巷段上隅角滞后工作面60 m范围内,采空区内部分风流流入切顶侧产生的大离层裂隙中;留巷漏风会使工作面靠近下隅角20 m处采空区内风流回流,使工作面内风速增大;与U型通风相比,留巷侧漏风使氧化带宽度增加了8 m,氧化带开始出现位置向切眼方向移动了19 m,氧化带面积增加了5.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漏风 沿空留巷 CFD 孔隙率 氧化带
下载PDF
高抽巷抽采下采空区注氮对煤自燃氧化带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建国 盖金梦 武睿萌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5-138,共4页
为了研究高抽巷抽采与不同注氮条件结合下采空区自燃氧化带的分布变化规律,在高抽巷抽采条件下,设置6种不同的注氮释放口位置和4种不同注氮量,研究进、回风侧采空区自燃氧化带的宽度及其距工作面距离的分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设置高抽... 为了研究高抽巷抽采与不同注氮条件结合下采空区自燃氧化带的分布变化规律,在高抽巷抽采条件下,设置6种不同的注氮释放口位置和4种不同注氮量,研究进、回风侧采空区自燃氧化带的宽度及其距工作面距离的分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设置高抽巷可以促使煤自燃氧化带向采空区内部移动,且氧化带宽度增加;位置点5为最佳注氮释放口位置,此时进风侧氧化带宽度最窄,距工作面距离最远,回风侧氧化带宽度较窄且距工作面距离较远;最佳注氮量为360 m^(3)/h,改变注氮量对采空区进风侧的影响大于回风侧,对氧化带宽度的影响大于对距工作面距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带 高抽巷 采空区 注氮位置 注氮量
原文传递
安徽铜陵铜尾矿硫形态及硫同位素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小芳 李方晓 +1 位作者 黄涛 孙庆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64-1671,共8页
分析讨论了安徽铜陵水木冲S和SP剖面尾矿砂的理化指标、硫形态变化和硫酸根硫同位素组成与分布特征.结果显示:S和SP剖面整体呈酸性,pH值为2.59~6.12和3.50~6.27,由下而上有明显的降低趋势;Eh随剖面由下至上明显升高,范围为66~457和-3... 分析讨论了安徽铜陵水木冲S和SP剖面尾矿砂的理化指标、硫形态变化和硫酸根硫同位素组成与分布特征.结果显示:S和SP剖面整体呈酸性,pH值为2.59~6.12和3.50~6.27,由下而上有明显的降低趋势;Eh随剖面由下至上明显升高,范围为66~457和-37~307mV;酸可挥发性硫(AVS)含量为0~62.36和0~3.44mg/g,黄铁矿硫(CRS)含量为0.70~32.30mg/g和0.17~5.39mg/g;AVS与CRS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剖面自下而上减少,且AVS先于CRS被氧化.2个剖面元素硫(ES)含量为0~8.83和0~3.62mg/g,随深度变化无明显规律.硫酸根硫(SO_4^(2-)-S)含量为8.44~66.34和8.48~29.87mg/g,自下而上呈降低趋势,且分别在剖面的氢氧化物薄膜层(11.5~16.5cm和18~54cm)出现高值区.2个剖面总硫(TS)含量为9.18~109.69和12.38~37.72mg/g,表层由于淋滤含量较低,底层变化则不大.位于斜坡上的SP剖面TS及各形态硫含量均低于S剖面,表明淋滤对硫含量影响更明显.硫酸根硫同位素δ^(34)S为-3.32‰~13.43‰和-3.08‰~1.80‰,S-9硫酸根δ^(34)S为13.43‰,指示其来自于伴生硬石膏,其余层位δ34S偏负且变幅较小,指示其硫酸根主要来源于硫化物的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业废水 铜尾矿 氧化层 硫形态 硫同位素
下载PDF
4种重金属对灵芝漆酶活性及转录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沈柯宇 张西蓓 +2 位作者 秦澎 陈强 向泉桔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8-453,共6页
漆酶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多酚氧化酶,在食品、能源和环保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灵芝作为重要的白腐真菌,可以合成分泌包括漆酶在内的多种木质纤维素降解酶,这些酶的活性会随着菌株、发酵条件等不同而不同.以灵芝荣保1号为材料,利用平... 漆酶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多酚氧化酶,在食品、能源和环保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灵芝作为重要的白腐真菌,可以合成分泌包括漆酶在内的多种木质纤维素降解酶,这些酶的活性会随着菌株、发酵条件等不同而不同.以灵芝荣保1号为材料,利用平板实验分析4种重金属(Pb^(2+)、Cd^(2+)、Cu^(2+)和Fe^(2+))在不同浓度下对灵芝菌丝体生长及氧化带形成的影响,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发酵液中漆酶的活性,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重金属离子胁迫下灵芝漆酶同工酶表达的差异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低浓度Pb^(2+)和Cu^(2+)促进菌丝体生长和氧化带形成,而Cd^(2+)和Fe^(2+)抑制菌丝生长及氧化带形成;Pb^(2+)、Cd^(2+)、Cu^(2+)和Fe^(2+)分别以终浓度为100、20、100、100 mg/kg时对菌丝生长及氧化带的增强作用较大,培养至第11天、第9天、第7天、第7天时,漆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0.83±0.32、15.89±0.21、30.56±0.42、9.44±0.25 U/L,Cu^(2+)促进了发酵液中漆酶酶活,而Pb^(2+)、Cd^(2+)和Fe^(2+)则抑制漆酶酶活.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4种重金属离子在液体培养条件下对15个灵芝漆酶同工酶的转录表达影响存在差异性,其中5个漆酶基因(Glac4、Glac6、Glac10、Glac11和Glac12)转录表达发生上调.综上,灵芝漆酶对重金属离子作用的不同响应表明其具有较复杂的生理功能及调控机制,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漆酶作用机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丝生长 氧化带 同工酶 漆酶 灵芝
原文传递
Improving cyclic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Ni_(3)Al-based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with low-diffusion platinum-modified aluminide coating 被引量:9
14
作者 H.Liu M.M.Xu +3 位作者 S.Li Z.B.Bao S.L.Zhu F.H.Wa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9期132-143,共12页
A low-diffusion Ni Re Pt Al coating((Ni,Pt)Al outer layer in addition to a Re-rich diffusion barrier layer)was prepared on a Ni_(3)Al-base single crystal(SC)superalloy via electroplating and gaseous aluminizing treatm... A low-diffusion Ni Re Pt Al coating((Ni,Pt)Al outer layer in addition to a Re-rich diffusion barrier layer)was prepared on a Ni_(3)Al-base single crystal(SC)superalloy via electroplating and gaseous aluminizing treatments,wherein the electroplating procedures consisted of the composite deposition of Ni-Re followed by electroplating of Pt.In order to perform a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Ni Al and(Ni,Pt)Al coatings,the cyclic oxid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i Re Pt Al coating was evaluated at 1100 and 1150℃.We observed that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the Ni Re Pt Al coating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the greater presence of the residualβ-Ni Al phase in the outer layer and the lesser outward-diffusion of Mo from the substrate.In addition,the coating with the Re-rich diffusion barrier demonstrated a lower extent of interdiffusion into the substrate,where the thickness of the second reaction zone(SRZ)in the substrate alloy decreased by 25%.The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improving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and decreasing the extent of SRZ formation are discussed,in which a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inhibition of the outward diffusion of Mo by the Re-based diffusion barri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_(3)Al-base superalloy Pt-modified aluminide coating Re-rich diffusion barrier Cyclic oxidation INTERDIFFUSION Second reaction zone
原文传递
基于遗煤自燃防治的综放工作面合理推进速度的确定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春 李集明 +2 位作者 程诗禹 高鑫浩 姚立洪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8-101,105,共5页
为了研究综放工作面推进速度对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影响规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似模拟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工作面推进速度与工作面采出率、采空区应力场、孔隙率分布规律、漏风量,以及氧化带宽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工作面推进... 为了研究综放工作面推进速度对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影响规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似模拟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工作面推进速度与工作面采出率、采空区应力场、孔隙率分布规律、漏风量,以及氧化带宽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工作面推进速度与各因素的函数关系,以及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合理确定方法。分析结果表明:防止遗煤自燃的工作面推进速度存在下限值和上限值,当利用上限值和下限值估算的工作面合理推进速度范围存在并且具有较大变化空间时,再对采出率加以考虑,即可得到有效防止遗煤自燃的合理工作面推进速度;当此范围不存在或范围较小时,说明提高工作面推进速度不能防止遗煤自燃,这时工作面的合理推进速度应主要依据采出率进行确定。工作面推进速度越小,与氧化带宽度的关系曲线越平缓,提高推进速度越有利于防止遗煤自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推进速度 遗煤自燃 采出率 数值模拟 氧化带
下载PDF
干河煤矿2-118C采空区注氮防灭火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逍 《煤矿现代化》 2021年第4期75-77,80,共4页
为防止2-118C工作面采空区出现自燃现象,通过分析注氮防灭火技术原理和注氮工艺流程,得出注氮方案设计时相关参数的设计原则,进一步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进行采空区注氮口位置及注氮流量合理数值的模拟分析,根据模拟结果确定,设置注... 为防止2-118C工作面采空区出现自燃现象,通过分析注氮防灭火技术原理和注氮工艺流程,得出注氮方案设计时相关参数的设计原则,进一步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进行采空区注氮口位置及注氮流量合理数值的模拟分析,根据模拟结果确定,设置注氮口为滞后工作面50 m,注氮流量为2000 m3/h,并在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空区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注氮方案实施后,采空区内的CO浓度基本稳定在0.0052%,回采期间无采空区自燃现象出现,注氮防灭火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注氮工艺 注氮流量 氧化带
下载PDF
高分辨率地震反射技术在煤层风氧化带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占文锋 王强 +1 位作者 刘太福 吕怀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56,共4页
矿井2052工作面靠近五煤风氧化带,巷道掘进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煤层冲刷变薄甚至消失,为了解工程地质情况,在胶带巷掘进迎头和侧帮采用井下三分量多测线联合观测,将现场采集的数据处理后,绘制出相应的地震剖面和三维数据体视图,据此推... 矿井2052工作面靠近五煤风氧化带,巷道掘进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煤层冲刷变薄甚至消失,为了解工程地质情况,在胶带巷掘进迎头和侧帮采用井下三分量多测线联合观测,将现场采集的数据处理后,绘制出相应的地震剖面和三维数据体视图,据此推算出迎头前方约90-120m存在异常反射带,侧帮异常界面深度介于24-36m之间。经现场钻探验证分析,风氧化带边界位于胶带巷靠工作面一侧30m范围内,而迎头未能探测到煤层,建议在原探点掘进约50m后再进行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地震反射 超前探 风氧化带 巷道掘进
下载PDF
顶板巷抽采量对采空区遗煤氧化区域的扰动效应 被引量:5
18
作者 褚廷湘 陈月霞 司俊鸿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475-482,共8页
顶板巷瓦斯抽采作为一种常用的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手段,在有效治理工作面瓦斯超限问题的同时可能诱导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发生。为了深入分析顶板巷抽采量对采空区遗煤氧化的扰动效应,本文根据义马耿村煤矿13190工作面的工程条件,建立了同... 顶板巷瓦斯抽采作为一种常用的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手段,在有效治理工作面瓦斯超限问题的同时可能诱导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发生。为了深入分析顶板巷抽采量对采空区遗煤氧化的扰动效应,本文根据义马耿村煤矿13190工作面的工程条件,建立了同尺寸物理模型并求解了采空区漏风流场和氧气浓度场。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在验证模拟可靠性的基础上,以工作面向采空区漏风量的大小、采空区氧化区域的宽度、深度和面积为指标,探讨了顶板巷抽采量变化采空区遗煤氧化的扰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顶板巷抽采量的增加,工作面向采空区的漏风区域和漏风量逐渐增大;②随着顶板巷抽采量的增加,采空区遗煤氧化区域的边界向采空区深部移动,氧化区域的宽度和面积逐渐增大;③鉴于顶板巷抽采量对采空区漏风量和氧化区域的扰动效应,应合理设置顶板巷抽采量的大小,以达到瓦斯与煤自燃灾害协调防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巷 瓦斯抽采 氧化区域 煤自燃
下载PDF
高地温矿井采空区煤自燃O_(2)浓度场分布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轶康 牛会永 +2 位作者 聂琦苗 鲁义 李石林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8-114,共7页
针对采用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高地温对采空区煤自燃的影响难以全面反映采空区煤自燃O_(2)浓度场分布情况的问题,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高地温矿井采空区及进风侧、回风侧和采空区中段O_(2)浓度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针对采用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高地温对采空区煤自燃的影响难以全面反映采空区煤自燃O_(2)浓度场分布情况的问题,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高地温矿井采空区及进风侧、回风侧和采空区中段O_(2)浓度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通风量相同情况下,温度从24.8℃升高到40℃时,O_(2)随着风流向整个采空区渗入,O_(2)浓度随采空区深度增加而减小;在温度相同情况下,当风量从1800 m^(3)/min增大到2700 m^(3)/min时,采空区漏风范围大幅度提升,采空区O_(2)浓度场变化明显,O_(2)几乎充满整个采空区,并且高浓度O_(2)存在范围增大,此时由于热量积聚导致采空区温度升高,采空区内部遗煤温度也持续增加,煤氧复合作用加快,遗煤自燃的可能性增大。②随着采空区距工作面距离增大,O_(2)浓度减小,进风侧O_(2)浓度大于回风侧O_(2)浓度,表明进风侧煤自燃危险性大于回风侧。③随着采空区深度增加,进风侧与采空区中段O_(2)体积分数持续减小,曲线斜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回风侧O_(2)体积分数随采空区深度增加呈减小趋势;大量高浓度O_(2)存在于采空区150 m之前,整个采空区进风侧与采空区中段煤自燃危险性均大于回风侧。④当温度为40℃、通风量为2700 m^(3)/min时,氧化带最大宽度为131 m,将该最大宽度视为开采最大理论宽度,进一步计算安全推进速度,可为煤矿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温矿井 煤矿开采 采空区漏风 煤自燃 O_(2)浓度场分布 散热带 氧化带 窒息带
下载PDF
氧化带软岩微观特征与单轴压缩宏观力学性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单仁亮 景春选 +1 位作者 黄博 游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38-1043,共6页
为研究氧化带软岩的力学性能,探究微观结构对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微观分析与力学试验结合的方法,对岩石试样分别进行了X衍射分析、电镜扫描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砂质泥岩与泥质砂岩相比,微观结构松散,泥质成分多,容易... 为研究氧化带软岩的力学性能,探究微观结构对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微观分析与力学试验结合的方法,对岩石试样分别进行了X衍射分析、电镜扫描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砂质泥岩与泥质砂岩相比,微观结构松散,泥质成分多,容易被孔隙水软化,容易被氧化;砂质泥岩单轴抗压强度为33.45 MPa,弹性模量19.11 MPa,分别为泥质砂岩的52%和58.5%,印证了微观分析的结果,岩石微观结构对宏观力学性能影响显著.研究结论可以用来指导随后的现场设计与施工,对其他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带 软岩 X衍射 矿物组成 电镜扫描 微观结构 单轴压缩试验 宏观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