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固定器整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伤椎后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被引量:14
1
作者 宋西正 易国良 +5 位作者 王文军 晏怡果 姚女兆 宋林章 林海英 谢冬秀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59-662,共4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整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伤椎后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椎体后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新鲜压缩骨折患者35例(37个椎体),先行脊柱外固定器整复固定,再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根...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整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伤椎后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椎体后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新鲜压缩骨折患者35例(37个椎体),先行脊柱外固定器整复固定,再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根据影像学检查,计算患者治疗前后椎体高度丢失率、椎管占位率及后凸角,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术前为75.1%±12.9%,术后为7.5%±6.2%,末次随访时为7.5%±6.3%;椎管占位率术前为17.25%±20.44%,术后为4.34%±5.94%,末次随访时为4.38%±5.96%;后凸角术前为23.5°±8.7°,术后为7.4°±4.3°,末次随访时为7.4°±4.4°。椎体高度丢失率、椎管占位率及后凸角术后、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现骨水泥渗漏2例,但无明显症状,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脊柱外固定器整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伤椎体后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脊柱外固定器
下载PDF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后椎体再骨折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仁波 尚静波 姜丽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OVCF)后椎体再骨折的原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行PKP治疗的OVCF患者206例,共399个椎体。未发生椎体再骨折的作为首次组(185例共364个);手术后发生椎体再骨折的作为再次...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OVCF)后椎体再骨折的原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行PKP治疗的OVCF患者206例,共399个椎体。未发生椎体再骨折的作为首次组(185例共364个);手术后发生椎体再骨折的作为再次组(21例共35个),都再次行PKP治疗。根据首次及再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影像特点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再次组骨水泥量(4.08±2.12)m L、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程度值(0.58±0.10)均高于首次组[(3.53±1.55)m L和(0.49±0.08)](P<0.05);而骨密度T值(-3.89±0.68)低于首次组(-3.16±1.55)(P<0.05)。结论低骨密度、超量骨水泥注入、伤椎前缘高度过度复位可能是PKP术后继发非手术椎体再骨折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再骨折
下载PDF
椎体骨密度与PVP骨水泥弥散体积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永春 肖培芬 +2 位作者 罗婧 郭晓昀 范亚一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椎体骨密度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骨水泥弥散体积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7—2013-12行PVP手术治疗的131例(131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分为3组,骨质正常组36例(T值≥-1.0),骨密度降低组43例(-2.5<T值<-1.... 目的探讨椎体骨密度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骨水泥弥散体积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7—2013-12行PVP手术治疗的131例(131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分为3组,骨质正常组36例(T值≥-1.0),骨密度降低组43例(-2.5<T值<-1.0),骨质疏松组52例(T值≤-2.5)。比较3组术后1 d、1个月疼痛VAS评分,以及骨水泥实际注入体积、骨水泥弥散体积。结果 13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未出现严重的骨水泥渗漏。骨质正常组、骨密度降低组、骨质疏松组骨水泥实际注入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骨水泥弥散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骨质正常组弥散体积最大,骨密度降低组次之,骨质疏松组最小。骨质正常组、骨密度降低组、骨质疏松组术后1 d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各组间术后1 d、1个月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骨密度与PVP术中骨水泥弥散体积呈正相关,骨密度越高,弥散体积越大,但骨水泥弥散体积与疼痛缓解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弥散体积 椎体骨密度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979-98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s)的效果,了解并发症的原因的影响因素,并行针对性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PKP治疗OVCFs患者315例的临床病历资料,并对每个患者行术后随访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s)的效果,了解并发症的原因的影响因素,并行针对性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PKP治疗OVCFs患者315例的临床病历资料,并对每个患者行术后随访1年。分别统计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记录术后椎体复位情况、术前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ODI指数、病变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变化及后凸畸形Cobb角情况来评估PKP治疗的疗效,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经PKP治疗后315例患者中294例患者腰痛症状缓解,治疗有效率93.3%。术后1天VAS评分(2.0±0.8)分,VAS评分缓解率74.8%、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22.3±4.2)分、前缘高度比值(14.3±6.7)%、中部高度比值(12.8±5.6)%、Cobb角(11.6±4.8)°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KP治疗骨折患者中,21例发生并发症,骨水泥渗漏13例,均无严重神经损伤症状,7例椎旁软组织渗漏,1例椎间孔外渗漏,3例椎间盘渗漏。结论 PKP治疗OVCFs缓解疼痛效果较好,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单侧开口骨水泥推注器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薛厚军 潘磊 +4 位作者 黄必留 刘青华 陈伟雄 李捷 王诗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4-468,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开口骨水泥推注器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单侧侧方开口的骨水泥推注器,一侧经椎弓根建立通道,在DSA透视下沿工作通道将低粘度骨水泥注入椎体内,连续透视并调整开口方向注入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 目的探讨单侧开口骨水泥推注器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单侧侧方开口的骨水泥推注器,一侧经椎弓根建立通道,在DSA透视下沿工作通道将低粘度骨水泥注入椎体内,连续透视并调整开口方向注入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25例(33椎体),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通过X线片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结果 25例患者随访时间6-12月,平均每节手术时间(27.75±5.29)min,每节注入骨水泥(3.8±0.92)ml,VAS评分术前(7.12±0.78)分、术后3 d(2.2±0.57)分、术后12月(1.44±0.71)分,与术前相比(P〈0.01),有显著差异。术中DSA透视及时终止骨水泥渗漏4例,椎体前方及椎间隙渗漏各1例,椎旁渗漏2例,无椎管内渗漏,无神经及血管并发症,无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侧方开口骨水泥推注器可有效改变术中骨水泥的弥散方向,有效控制骨水泥的进一步向外渗漏,通过调节开口方向可通过单侧椎弓根入路达到骨水泥的双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单侧开口骨水泥推注器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单侧入路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本惠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5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诊治的老年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中抽取42例作研究对象,予以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治疗,并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诊治的老年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中抽取42例作研究对象,予以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治疗,并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和疼痛症状变化。结果 (1)本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是92.86%;(2)本组患者治疗前的VAS疼痛评分是(8.12±1.09)分,高于治疗后的(3.92±1.66)分(P<0.01)。结论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治疗 老年 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疗效观察
7
作者 李力 沈军 陈广祥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年第9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36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45个椎体,在C型臂X线透视下,取俯卧位,经皮穿刺,在病椎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术前及术后3d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评分)...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36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45个椎体,在C型臂X线透视下,取俯卧位,经皮穿刺,在病椎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术前及术后3d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36例患者疼痛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活动能力也有不同程度改善;部分椎体的前缘和椎体中部高度有一定恢复。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止痛效果明显,能很快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早期下床活动。该手术属微创手术,在骨科临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骨质疏松 压缩骨折
下载PDF
单、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97
8
作者 申勇 刘法敬 +1 位作者 张英泽 任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8年11月在我院行PKP治疗的97例(140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经单侧或双侧椎... 目的:探讨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8年11月在我院行PKP治疗的97例(140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进行分组。单侧组均为单侧穿刺骨水泥注射过椎体中线者,共58例85个椎体,男13例,女45例,平均年龄65.3岁,单椎体36例,两椎体17例,三椎体5例。双侧组39例55个椎体,男5例,女34例,平均年龄67.1岁,单椎体24例,两椎体14例,三椎体1例。观察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变化、椎体平均高度、局部Cobb角改善及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组手术时间45±16min,骨水泥注入量3.1±1.7ml;双侧组手术时间62±27min,骨水泥注入量4.2±2.1ml,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椎体平均高度及局部Cobb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恢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侧组骨水泥渗漏及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率为14.12%,双侧组为16.36%,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单侧椎弓根途径穿刺骨水泥过椎体中线注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取得双侧穿刺同样满意的临床效果,且具有手术时间短、骨水泥渗漏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高粘度骨水泥不同注入量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叶金标 叶建亚 马雪海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5期29-32,共4页
目的 观察分析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形成术不同骨水泥注入量治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组的确诊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25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高剂量组(43例)、中剂量组(38例)和低剂量组(4... 目的 观察分析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形成术不同骨水泥注入量治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组的确诊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25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高剂量组(43例)、中剂量组(38例)和低剂量组(4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高、中、低剂量组骨水泥注入量分别为5.0-7.0m L、3.0-5.0 m L和不超过3.0 m L。治疗结束后,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各组术后1周和12个月的VAS评分和ODI评分较手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各组术后1d和3个月的伤椎椎体高度和Cobb角较手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各组间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差异具有显著性(〈0.05),其中高剂量组最优(〈0.05);低剂量组骨水泥渗漏率最低,与其它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各组无其它并发症,未发生椎体再骨折。结论 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形成术不同的骨水泥注入量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均有良好临床疗效;高剂量组可更好的恢复伤椎椎体高度和Cobb角;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骨水泥的渗漏率,安全性更高,因此可作为治疗OVCFs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粘度骨水泥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注入量
下载PDF
光电导航引导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29
10
作者 王翔宇 谭伦 +3 位作者 林旭 吴超 曾俊 胡海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3-209,共7页
目的评估光电导航下个体化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安全性。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1月,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目的评估光电导航下个体化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安全性。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1月,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收治的85例OVCF患者分别采用光电导航引导下个体化单侧穿刺方法(观察组43例)或常规C臂X线机透视下单侧穿刺方法(对照组42例)行PKP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累及节段、骨折AO分型、骨密度等级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T横断面图像上观察并计算穿刺路径与设计路径的吻合率、椎弓根内壁突破率、骨水泥渗漏率和骨水泥中心分布率;记录两组患者术中X线暴露次数、穿刺次数、手术时间、术前和术后2 d VAS评分及术后血管、神经损伤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X线暴露次数及穿刺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0,P=0.661)。术后2 d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术后2 d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6,P=0.68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个月。两组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48 h观察组椎弓根内壁突破率、骨水泥渗漏率、穿刺路径吻合率和骨水泥中心分布率分别为2.33%(1/43)、2.33%(1/43)、86.05%(37/43)、88.37%(38/43),与对照组[分别为19.05%(8/42)、21.43%(9/42)、45.24%(19/42)、50.00%(21/4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光电导航下个体化单侧穿刺PKP能提高靶点穿刺成功率,有效减少椎弓根内壁穿破,能够获得更好的骨水泥分布,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光电导航 穿刺 骨水泥分布
原文传递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秦华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3期39-40,共2页
目的分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percutaneons kyphoplasty)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OVCF,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本院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37例56椎老年骨质疏松脊... 目的分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percutaneons kyphoplasty)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OVCF,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本院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37例56椎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根据术前和预后的疼痛得分(VAS,visual analog scale)、椎体高度、Cobb's角大小及术后并发症评价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患者术后VAS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椎体或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末次随访侧位X线片测得骨折椎体前、中部的高度恢复为原椎体高度的(72.34±19.36)%、(76.21±20.04)%,较术前(55.26±18.64)%、(57.17±19.13)%显著升高(P<0.05),骨折复位良好;Cobb角较术前23.1°±4.7°显著降低(P<0.05),骨折处脊柱后凸明显得到矫正;患者完成6~24个月随访,无感染、骨水泥渗漏、椎管狭窄加重、循环及呼吸系统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可明显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和形态,且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显著,临床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扩张 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综合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腰背痛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18
12
作者 党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64-665,共2页
骨质疏松(OP)椎体压缩性骨折是指老年患者由于椎体退行性变,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改变,导致椎体强度下降,脆性增加,出现椎骨楔形变、韧带僵化及脊柱前屈畸形,并伴有活动受限、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我科2... 骨质疏松(OP)椎体压缩性骨折是指老年患者由于椎体退行性变,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改变,导致椎体强度下降,脆性增加,出现椎骨楔形变、韧带僵化及脊柱前屈畸形,并伴有活动受限、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我科2006年9月~2010年9月共收治OP椎体压缩性骨折腰背痛病人83例,进行综合治疗后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疼痛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护理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加味桃红四物汤预防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PKP术后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对D-二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曹舜 丁洪伟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7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加味桃红四物汤预防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对D-二聚体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西医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加味桃红四物汤预防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对D-二聚体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西医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当天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疗程为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第14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观察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检测血清D-二聚体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第14天的VAS评分、ODI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在治疗第14天静脉血栓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8.00%(均P<0.05)。两组治疗第14天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加味桃红四物汤可显著缓解老年OVCF接受PKP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术后D-二聚体含量,预防术后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疏血通注射液 加味桃红四物汤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D-二聚体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探讨 被引量:13
14
作者 肖向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27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的治疗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5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试验... 目的:探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的治疗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5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90例运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66例单纯应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前骨密度(-3.32±0.52),治疗后(-1.01±0.08);总有效率100%,治疗满意率100%。对照组治疗前骨密度(-3.19±0.60),治疗后(-1.45±0.12);总有效率78.79%(52/66),治疗满意率75.76%(50/66)。治疗后,试验组的骨密度、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西医通过手术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骨折部位,而结合中医方法能够显著提高骨密度,从根本上杜绝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标本兼治,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 胸腰椎压骨折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综合疗效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何仕诚 滕皋军 +4 位作者 方文 郭金和 邓钢 朱光宇 李国昭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29-1534,共6页
目的 前瞻性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无症状骨水泥渗漏是否影响远期疗效。资料与方法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生活自理能力表(ADL)和下腰部活动障碍表(OLBPDQ)前瞻性评价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 目的 前瞻性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无症状骨水泥渗漏是否影响远期疗效。资料与方法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生活自理能力表(ADL)和下腰部活动障碍表(OLBPDQ)前瞻性评价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126例PVP治疗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的综合疗效。结果 平均随访9.9个月(3~24个月),获得完整随访资料有72例。术前、术后1天、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以上随访时VAS分别为8.53±0.85、3.22±1.20、3.06±1.02、2.06±0.98、1.61±0.85及1.24±0.85,术后1天VAS平均下降了5.31;Barthel指数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以上分别为40.5±16.9、69.4±22.3、78.5±20.6、87.3±15.1、91.7±9.7、93.0±7.9,术后1周较术前提高了28.9(71%);ODI指数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以上分别为33.81±5.54、20.90±5.31、16.90±4.78、12.11±6.41、9.71±4.82、8.69±4.81,术后1周较术前下降了12.91(38%)。术后CT证实骨水泥在椎旁少量渗漏共有12例18节,其各随访时点VAS、ADL及ODI总分分别与无渗漏的60例同期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5)。结论 PVP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而且疗效可保持长期稳定;无症状骨水泥渗漏对患者生命质量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压缩骨折 生命质量
原文传递
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0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学辉 舒勇 +4 位作者 张伟 蒋刚 周福生 潘勤 阮腊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25-27,共3页
目的:探析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 目的:探析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天、术后1月、术后3月及术后1年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VAS疼痛评分、ODI脊柱评分,以及骨水泥灌注量和渗漏情况。结果:患者术前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VAS疼痛评分、ODI脊柱评分与术后1天、术后1月、术后3月及术后1年的差异显著(P〈0.05);术后1天、术后1月、术后3月及术后1年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VAS疼痛评分、ODI脊柱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30例患者骨水泥灌注量为2.5~6.5m L,平均(3.1±0.4)m L,3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情况,渗漏率为10%,其中椎旁静脉渗漏、椎间隙渗漏、椎前软组织渗漏各1例。结论:高粘度骨水泥注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快速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且骨水泥渗漏率较低,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粘度骨水泥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分步筑墙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骨不连 被引量:9
17
作者 徐松 纳强 +1 位作者 张雄文 王国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KP)术中使用分步筑墙法注入骨水泥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4-03采用分步筑墙法PKP手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不连26例(28椎)...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KP)术中使用分步筑墙法注入骨水泥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4-03采用分步筑墙法PKP手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不连26例(28椎),术中使用分步调制骨水泥及分次推注骨水泥的方法。比较术前、术后3d、术后1年的伤椎前、中柱高度、Cobb角、VAS评分、ODI指数。结果术中每个椎体推注骨水泥(513±1.6)ml。术后X线片显示骨水泥填充良好,2例发生骨水泥侧方渗漏,1例椎间隙渗漏,早期1例前方渗漏,未出现骨水泥渗漏进入椎管。病检结果: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及骨、死骨组织、骨组织伴钙化。本组26例术后均获随访8~28个月,平均17.9个月。术后3d及术后1年时伤椎前、中柱高度、Cobb角、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d与术后1年随访时.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术中采用分步筑墙法注入骨水泥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骨不连能明显缓解疼痛和恢复伤椎高度,减少骨水泥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骨不连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分步筑墙法
原文传递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宁 张佩娟 +1 位作者 于仁波 柳炳吉 《中国医药》 2015年第11期1648-1650,共3页
目的 分析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青岛市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收治的60例OVC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 目的 分析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青岛市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收治的60例OVC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骨瓜提取物注射液100 mg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采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60 d,2组患者均同时口服碳酸钙D3(600 mg/d)和骨化三醇胶丸(0.5 μg/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12个月检测患者腰椎(L2~4)及股骨颈骨密度值.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0天及第1、3、6个月根据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疼痛情况.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组患者的骨密度及VAS评分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28±0.049) g/cm3比(0.604±0.036) g/cm3,(0.62±0.05) g/cm3比(0.54 ±0.05) g/cm3 ,P <0.05].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0天及第1、3、6个月时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3±1.2)分比(5.8±1.7)分、(3.9±1.0)分比(5.1±1.9)分、(3.0±1.2)分比(4.4±2.0)分、(2.9±1.1)分比(4.0±1.4)分,均P <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骨瓜提取物注射液,可促进骨折的修复愈合、缓解疼痛及提高骨密度,治疗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 骨瓜提取物注射液 骨密度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凯 吴建军 +1 位作者 王圣轩 刘少强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9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分别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以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骨科治疗的7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 目的探讨分别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以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骨科治疗的7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观察组26例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1个月疼痛,椎体压缩率,椎体高度恢复情况,以及术后1个月的腰椎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水泥注射量以及手术时间分别为(4.3±0.6)m L、(52.1±12.7)min,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1±0.5)m L、(41.8±10.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与PKP均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微创手术,PKP的骨水泥量注入更多,但透视时间及手术时间更长,但两者在增加椎体稳定性及疼痛缓解方面效果相当,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椎体高度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虞立 刘磊 +3 位作者 刘光旺 刘光普 韩猛 马超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11期1128-1131,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PKP)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程度与术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自2010-01—2010-12行PKP手术治疗的3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计算术后3 d椎体高度恢复比的平均值,高于平均值的患者纳入...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PKP)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程度与术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自2010-01—2010-12行PKP手术治疗的3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计算术后3 d椎体高度恢复比的平均值,高于平均值的患者纳入A组,低于或等于平均值的患者纳入B组。比较2组术前、术后3 d、术后1年、术后5年的VAS评分、ODI指数、SF-36评分、伤椎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未出现一过性低血压、肺栓塞、感染、血肿、神经损伤等并发症。36例术后3 d的VAS评分、ODI指数、SF-36评分、伤椎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3 d、1年、5年的VAS评分、ODI指数、SF-36评分、伤椎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术式,可缓解骨折引起的疼痛,对椎体高度的恢复及局部畸形的矫正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椎体高度恢复的程度与患者症状缓解、术后其他椎体再骨折的发生无明确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高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