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健康背景下对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峰 何清湖 +3 位作者 郭艳幸 郭珈宜 易亚乔 孙贵香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42-1645,共4页
中医骨伤科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具有丰富的学术内容和卓著的医疗成就,为中华民族的幸福安康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对大健康背景下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具有丰富的学术内容和卓著的医疗成就,为中华民族的幸福安康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对大健康背景下中医骨伤科学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传承中医理论、保持学科特色,把握健康理念、明确发展方向,立足社会需求、丰富学科内涵,注重人才培养、实现持续发展等方面对中医骨伤学科的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健康 中医骨伤科学 骨亚健康
原文传递
筋骨并重理论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洋 钱秀娟 季卫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20-22,共3页
“筋骨并重”理论注重人体骨与软组织之间的关系,是中医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法则。骨科手术中髋关节置换术通过假体植入重塑了病理状态下错乱的筋骨关系,其中,强调软组织保护的微创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成为“筋骨并重”理论在现代... “筋骨并重”理论注重人体骨与软组织之间的关系,是中医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法则。骨科手术中髋关节置换术通过假体植入重塑了病理状态下错乱的筋骨关系,其中,强调软组织保护的微创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成为“筋骨并重”理论在现代骨科大手术中的典型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并重 中医骨伤科学 全髋关节置换术 直接前方入路
下载PDF
《救伤秘旨》伤科学术特点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明亮 卢承顶 田思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424-3425,共2页
《救伤秘旨》是清代中医骨伤科少林学派代表医家赵廷海的伤科著作,该书继承并发扬了少林学派按穴论治学术思想,注重对骨伤预后的判断,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致命大穴"论,归纳并创新了整复手法与固定方法,在骨伤方药施治上,既广... 《救伤秘旨》是清代中医骨伤科少林学派代表医家赵廷海的伤科著作,该书继承并发扬了少林学派按穴论治学术思想,注重对骨伤预后的判断,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致命大穴"论,归纳并创新了整复手法与固定方法,在骨伤方药施治上,既广泛应用少林学派疗伤方药,又注重辨证加减灵活运用。该书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少林伤科骨伤著作,具有较的高学术价值,对于现代中医骨伤临床实践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伤秘旨 赵廷海 少林学派 中医骨伤
原文传递
中医骨伤本科生实习以学生为中心带教模式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上增 贺自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2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带教模式在中医骨伤本科生骨科临床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习效果。方法将2010级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实习的90名中医骨伤本科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45名和对照组45名,两组实习生在年龄、性别、入组前成... 目的探讨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带教模式在中医骨伤本科生骨科临床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习效果。方法将2010级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实习的90名中医骨伤本科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45名和对照组45名,两组实习生在年龄、性别、入组前成绩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带教老师为中心的带教模式,实习结束后通过满意度调查表及实习生考核评价表对两组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实习生满意度调查评价优于对照组实习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实习生考核评价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学生为中心的带教模式应用在中医骨伤本科生骨科临床实践教学环节中是行之有效并切实可行的,且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其教学效果取得了学生和老师的一致认可,它不仅激发出了学生自己的学习兴趣,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在临床实践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基本的临床技能和诊疗能力,促进在校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角色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带教模式 中医骨科 临床教学
下载PDF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廖小明 张贵锋 +3 位作者 李庆奇 张绪鹏 毛红兵 黄铭祥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7期126-128,共3页
目的:将学生标准化模拟病人(SSP)教学法与传统中医骨伤教学法进行比较,评价SSP教学法的效果,探索SSP在中医骨伤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校大专2016级中医专业1班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40人,试验组为SSP教学... 目的:将学生标准化模拟病人(SSP)教学法与传统中医骨伤教学法进行比较,评价SSP教学法的效果,探索SSP在中医骨伤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校大专2016级中医专业1班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40人,试验组为SSP教学组,对照组为传统教学组。学期结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目标考核(含理论和实践技能),根据考核成绩,评估教学效果;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结果:SSP教学组的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分数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SSP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水平并积累医患交流的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学生自己充当模拟病人,既可解决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又能获得适当报酬,可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标准化病人 骨伤实训 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