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辅助下髓芯减压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骨诱导材料联合钛棒支撑治疗Ⅱ期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8
1
作者 杨新明 石蔚 +1 位作者 杜雅坤 张磊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5期622-629,共8页
目的评估微创经皮关节镜辅助下髓芯减压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骨诱导材料联合钛棒支撑治疗Ⅱ期股骨头坏死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2007年确诊的股骨头坏死国际骨科循环学会(ARCO)分期Ⅱ期38例46髋,Ⅱa期10髋、Ⅱb期22髋、Ⅱc期14髋;... 目的评估微创经皮关节镜辅助下髓芯减压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骨诱导材料联合钛棒支撑治疗Ⅱ期股骨头坏死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2007年确诊的股骨头坏死国际骨科循环学会(ARCO)分期Ⅱ期38例46髋,Ⅱa期10髋、Ⅱb期22髋、Ⅱc期14髋;在C型臂透视定位及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微创有效准确地进行髓芯减压,对髋关节腔内和股骨头内病变组织清除彻底,改善股骨头内外环境,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骨诱导材料,并用钛棒支撑股骨头软骨下骨质。术后6、12、24、36个月进行随诊,以Harris髋关节评分、X线片观察病变分期稳定性及临床疗效为评价指标。治疗前后比较采用Student成组设计Dunnett-t检验。结果术后除24个月这个时间段与12个月时相比较,评分指数改善不明显外,术后其余各时间段之间前后比较及与相对应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X线分期比较,术后16~24个月有4例Ⅱb期进展为Ⅱc期,其中2例以后未恶化,另2例由Ⅱc期进展为Ⅲ期;原始Ⅱc期有2例髋术后24个月病变开始进展,股骨头塌陷,30个月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总改善率为80.43%,Ⅱa期病变治疗改善最好(90%),Ⅱb期改善次之(81.82%),Ⅱc期改善率最低(71.43%),无变化及加重的病例均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结论微创经皮关节镜辅助下髓芯减压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骨诱导材料联合钛棒支撑,具有诊断和定位准确,手术微创化特点,除了对Ⅱc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疗效改善较差应慎重选择外,对其他Ⅱ期病变在疗效改善及防止股骨头塌陷方面效果佳,为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关节镜检查 骨髓移植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骨诱导材料 钛棒
原文传递
临时固定联合骨诱导活性材料植骨治疗腰椎峡部裂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锴 陈书连 +4 位作者 高延征 邢帅 曹臣 王耀斌 刘利民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11期1135-1138,共4页
目的探讨单节段临时固定联合局部骨诱导活性材料植骨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腰椎峡部裂提供参考。方法腰椎峡部裂患者15例,其中无滑脱型12例,Ⅰ度滑脱3例,均行单节段临时固定联合局部骨诱导活性材料植骨术治疗。观察术后... 目的探讨单节段临时固定联合局部骨诱导活性材料植骨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腰椎峡部裂提供参考。方法腰椎峡部裂患者15例,其中无滑脱型12例,Ⅰ度滑脱3例,均行单节段临时固定联合局部骨诱导活性材料植骨术治疗。观察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双侧峡部融合时间等,并于峡部融合后取出内固定。随访18个月,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视觉模拟评分及固定节段椎间活动度,观察病椎及相邻上位椎间盘退变情况,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5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患者腰骶部疼痛症状明显改善,3例Ⅰ度滑脱均复位。双侧峡部骨性融合时间为(5.2±0.8)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视觉模拟评分[(1.5±1.0)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11.2±2.9)%]均低于术前[(6.6±1.3)分、(68.4±13.8)%](P<0.05),椎间活动度[(7.9±1.9)°]与术前[(8.1±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邻上位椎间盘未出现退变;临床疗效优12例,良3例。结论单节段临时固定联合骨诱导活性材料植骨术治疗腰椎峡部裂疗效确切,可保留病变节段腰椎活动度,避免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峡部裂 单节段固定 峡部修补 骨诱导活性材料 椎弓根钉 非融合
原文传递
骨髓基质干细胞、骨诱导活性材料和两者复合物治疗兔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3
作者 杨新明 石蔚 +5 位作者 杜雅坤 黄艳平 孟宪勇 邹宇纬 阴彦林 李化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4期2397-2400,共4页
目的:比较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骨诱导活性材料(OAM)和两者复合物对早期股骨头坏死(ANFH)修复的疗效,筛选出最佳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组,A、B组又分左、右侧组,采用液氮冷冻法建立双侧ANFH... 目的:比较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骨诱导活性材料(OAM)和两者复合物对早期股骨头坏死(ANFH)修复的疗效,筛选出最佳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组,A、B组又分左、右侧组,采用液氮冷冻法建立双侧ANFH模型,A、B右侧组植入BMSC+OAM构建的组织工程复合物,A左侧组植入复合自体BMSC的明胶海绵,B左侧组植入OAM,C组植入空白明胶海绵,术后2、4、6、8周随机取A、B两组各3只动物、C组1只动物,影像学检查后处死,取双侧股骨头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1)X线显示,自实验第4周后A、B右侧组钻孔缺损区成骨明显优于左侧组及C组,表现为中心密度增高,缺损腔缩小,边缘模糊,6周时出现骨小梁结构,8周时有正常骨小梁结构;左侧组仅表现为随时间的延长,中心密度及边缘密度逐渐增高,形成硬化线,但无骨小梁结构,C组缺损区出现囊性变扩大并有塌陷。(2)组织学显示,A、B右侧组缺损区,2周时有成骨细胞,4周时有骨小梁及类骨质填充,6周时有成熟骨小梁和骨髓组织出现,8周时骨小梁成熟和骨髓组织形成;A、B左侧组在相同的时间内其组织学修复及新骨塑性与改建均不如各自的右侧组。结论:自体BMSC+OAM构建的组织工程复合物对兔早期ANFH修复作用优于单独应用BMSC和OAM,是目前治疗ANFH的最佳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模型 动物 骨髓基质干细胞 骨诱导活性材料 组织工程 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