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行性假性类风湿性发育不良症的临床诊断及WISP3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叶军 张惠文 +5 位作者 王彤 曹兰芳 邱文娟 韩连书 张雅芬 顾学范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目的从临床及影像学角度识别进行性假性类风湿性发育不良症(PPD);了解PPD的基因突变类型。方法3例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及运动障碍的患儿(9~16岁)纳入本研究。根据临床表现、骨骼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进行PPD的诊断;采用PCR及直接... 目的从临床及影像学角度识别进行性假性类风湿性发育不良症(PPD);了解PPD的基因突变类型。方法3例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及运动障碍的患儿(9~16岁)纳入本研究。根据临床表现、骨骼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进行PPD的诊断;采用PCR及直接测序法对PPD家系进行WISP3基因突变分析。结果3例患儿符合PPD的临床诊断:表现为非炎性的多关节(包括指趾关节)膨大,影像学表现为扁平椎、椎体前缘呈鸟嘴或子弹头样改变、股骨头及外周大小关节骨骺(干骺端)扩大等,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实验室指标正常;3例患儿中发现了3种未见报道的WISP3基因突变,突变类型分别为巳624—625insA/c.729_735delGAGAAAA、c_624—625insA/c.866—867insA及c.866_867insA/c.866_867insA,均为插入或缺失突变,突变位于外显子4及外显子5,各占50%(3/6)。结论PPD临床特点是进行性、非炎性的多关节(包括指趾关节)膨大及运动障碍,类风湿因子等实验室指标正常;全身骨骼(包括脊柱)的影像学检查对诊断十分重要,主要特征为扁平椎、关节骨骺(干骺端)扩大及关节腔狭窄。发现了3种WISP3基因新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发育不良 突变 WISP3基因
原文传递
三例矮小同源盒基因杂合性缺失致胎儿骨骼发育异常的产前诊断 被引量:8
2
作者 周佳 张蕴 +3 位作者 袁美贞 邢娅 邓林贝 孙路明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07-312,共6页
目的探讨骨骼发育异常胎儿基因型与产前超声表型的关系,以及产前诊断和咨询方法。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因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结构异常,至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胎儿医学部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n ucleotid... 目的探讨骨骼发育异常胎儿基因型与产前超声表型的关系,以及产前诊断和咨询方法。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因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结构异常,至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胎儿医学部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n ucleotidepolymor phismarray。SNP-array)检测的孕妇中3例胎儿(胎儿1和3为单胎,胎儿2为双胎之一)诊断为矮小同源盒(short stature homeobox,SHOX)基因杂合性缺失,纳人分析。3例胎儿及其双亲,行SNP-array检测,确定胎儿染色体微缺失情况及其来源。结果3例胎儿均于孕中期超声检查提示骨骼发育异常,股骨、肱骨、胫骨、腓骨、尺骨及桡骨均小于该孕周的第5百分位。3例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均未见异常,SNP-array结果显示x或Y染色体短臂末端区域1~2.5Mb的杂合性缺失,缺失区域均包含SHOX基因,3例胎儿的骨骼发育异常均由SHOX基因单倍剂量不足造成。双亲外周血SNP-array检测显示胎儿1和3的微缺失遗传自其母亲,胎儿2的微缺失遗传自其父亲。经遗传咨询,3例孕妇中2例选择终止妊娠,1例(双胎妊娠之一胎儿骨骼异常)行选择性减胎术。结论产前超声结合SNP-array检测可以快速有效地诊断由SHOX基因杂合性缺失造成的遗传性骨病,有助于产前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发育不良 染色体缺失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微阵列分析 矮小同源盒蛋白质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脊椎骨骨骺蛋白的细胞转染定位 被引量:6
3
作者 范礼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 利用重组的脊椎骨骨骺蛋白 (Sedlin)的过表达来了解该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定位。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观察Sedlin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荧光显微镜观察表明Sedlin分布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极可能是以膜泡的形式存在。结论 ... 目的 利用重组的脊椎骨骨骺蛋白 (Sedlin)的过表达来了解该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定位。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观察Sedlin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荧光显微镜观察表明Sedlin分布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极可能是以膜泡的形式存在。结论 实验结果为进一步了解Sedlin的功能提供了细胞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骨 骨骺蛋白 细胞转染定位 骨软骨发育不良
下载PDF
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与髋关节发育不良相关性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锐博 黄强 +4 位作者 杨静 裴福兴 沈彬 周宗科 康鹏德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511-515,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与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6-9月本院ONFH患者骨盆正位X线片,测量其中心边缘角(centre-edge an... 目的探讨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与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6-9月本院ONFH患者骨盆正位X线片,测量其中心边缘角(centre-edge angle,CE角)、Sharp角、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股骨头覆盖率、股骨头颈直径比、髋臼深宽指数、髋臼顶切线角7项指标。收集来院就诊无髋关节疾患并且年龄、性别与ONFH组相配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ONFH组患者CE角平均值为(32.14±6.27)°,小于对照组(35.09±4.93)°(F=4.608,P=0.035);Sharp角平均值(38.34±3.77)°,大于对照组(35.88±2.39)°(F=10.855,P=0.001);髋臼指数平均值(9.19±4.78)°,大于对照组(5.69±6.31)°(F=9.196,P=0.003);股骨头覆盖率平均值(79.81±13.95)%,小于对照组(85.84±5.27)%(F=5.071,P=0.028);股骨头颈直径比平均值1.45±0.09,小于对照组1.53±0.09(F=11.775,P=0.001)。而髋臼深宽比和髋臼顶切线角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42,P=0.837;χ2=0.104,P=0.748)。结论 ONFH组患者的髋关节发育情况较非创伤性ONFH组的差,提示DDH有可能是ONFH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 股骨头骨骺滑脱症 骨软骨发育不良 骨坏死
原文传递
髋臼缺损程度对成人髋关节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田丰德 赵德伟 +5 位作者 李东怡 郭林 安宁 张耀 郝瑞胡 崔大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0-384,共5页
背景:髋臼缺损是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典型特征之一。髋臼缺损导致其对股骨头包容不足,二者间接触面积减少,局部压强增大,久之势必造成髋关节磨损加快,导致关节炎甚至关节脱位的发生。但何种程度缺损才会导致髋关节生物力学改变,还没有... 背景:髋臼缺损是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典型特征之一。髋臼缺损导致其对股骨头包容不足,二者间接触面积减少,局部压强增大,久之势必造成髋关节磨损加快,导致关节炎甚至关节脱位的发生。但何种程度缺损才会导致髋关节生物力学改变,还没有公认的客观标准。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不同程度髋臼缺损对髋关节周围应力分布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正常成人髋关节CT薄层扫描数据,利用Mimics15.0和Hypermesh软件去除髋臼外缘部分骨性结构,模拟建立伴有不同程度骨缺损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模型。以Ansys10.0加载关节负荷,分析单足着地情况下髋关节软骨下骨Von Mises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各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髋臼和股骨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出现在髋臼顶穹部及股骨颈后内侧;当模拟单腿站立时,其应力峰值随着CE角变小而增大,由CE角30°时的2.768 MPa和3.029 MPa增加到5°时的11.075 MPa和15.322 MPa。CE角小于15°时该变化趋势更明显。提示髋臼缺损加大髋关节周围应力峰值,且缺损程度越大该影响越大,因而建议对于髋臼缺损患者尽早进行临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计算机模拟 骨软骨发育不良 组织工程
下载PDF
X-连锁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的基因诊断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怀立 高超 +5 位作者 罗强 盛光耀 周建华 高铁铮 彭韶 芦军萍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6-259,T001,T003,共6页
目的 探讨应用连锁分析和基因测序方法对X 连锁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 (Xlinkedspondylepiphysealdysplasiatarda,SEDL)进行基因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与SEDL基因毗邻的微卫星遗传标记DXS1 6多态性对一个SEDL大家系的 2 1名成员进... 目的 探讨应用连锁分析和基因测序方法对X 连锁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 (Xlinkedspondylepiphysealdysplasiatarda,SEDL)进行基因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与SEDL基因毗邻的微卫星遗传标记DXS1 6多态性对一个SEDL大家系的 2 1名成员进行连锁分析 ,确定与该家系SEDL致病基因连锁的DXS1 6等位基因型 ,对家系中的年轻女性和年幼男性进行基因诊断。为探讨连锁分析诊断的准确性 ,随后对SEDL基因编码外显子 3~ 6进行PCR扩增产物双向直接测序以确定导致该家系发病的SEDL基因突变型 ,通过检测致病基因对待诊对象进行直接诊断。结果  2 1名家系成员的连锁分析结果显示与致病基因连锁的DXS1 6是D2 等位基因 ,6位待诊对象中Ⅳ1 4、Ⅳ1 9、Ⅳ2 1 、Ⅴ7各有一个DXS1 6D2 等位基因 ,表明她们是携带者 ;而Ⅳ2 3和Ⅴ4 不具有与致病基因连锁的DXS1 6等位基因 ,表明她 (他 )们是正常人。对 2 1名成员的DNA测序证实该家系的致病突变是首次发现的SEDL基因第 2内含子剪接受体处IVS2 2A→C突变。待诊对象Ⅳ1 4、Ⅳ1 9、Ⅳ2 1 、Ⅴ7携带该突变 ,Ⅳ2 3和Ⅴ4 基因型正常。基因测序和连锁分析的诊断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连锁分析用于SEDL基因诊断简便、快速、花费少、与基因测序方法一样准确 ,解决了长期以来SEDL症状前患者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 基因诊断 研究 连锁分析 微卫星重复 等位基因
原文传递
评价人体软骨拉伸性能的数字散斑相关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戴如春 姚学锋 +3 位作者 袁凌青 徐曼琼 廖二元 谭利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265-1269,共5页
目的 建立数字散斑相关分析(DSCM)测量人体软骨拉伸性能的新技术和应用方法。方法 选取因股骨颈骨折而行置换术的股骨头软骨(52岁男性,老年对照者),因骨肉瘤行截肢术(16岁女性,年轻对照者)的胫骨平台和晚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伴进行性... 目的 建立数字散斑相关分析(DSCM)测量人体软骨拉伸性能的新技术和应用方法。方法 选取因股骨颈骨折而行置换术的股骨头软骨(52岁男性,老年对照者),因骨肉瘤行截肢术(16岁女性,年轻对照者)的胫骨平台和晚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伴进行性关节病(SEDT-PA)患者(19岁女性)行置换术的股骨头软骨。切取10 mm×4 mm大小全层软骨,应用数字散斑相关分析测量软骨拉伸力学性能,分析在U场和V场方向的变化程度。结果 SEDT-PA患者的软骨表面凸凹不平,变形起伏加大;而两种对照软骨标本变形均匀。老年对照、年轻对照和SEDT-PA的软骨标本在3.3 N载荷级差下的平均应变分别为3800με、8800με和9500με,拉伸弹性模量(E)分别为227.23MPa、89.59 MPa和127.25MPa。老年对照和SEDT-PA患者的软骨标本在沿X方向拉伸移动20个像素点的U方向位移场像素点差异有显著意义(0.101±0.022 vs 0.220±0.053,P=0.023);而沿Y方向拉伸20个像素点的V方向位移场像素点,三者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0.055±0.018,0.196±0.057 vs 0.658±0.144)。结论 数字散斑相关分析能测定相应的软骨标本的拉伸性能变化,能将因年龄和病变所致的拉伸性能改变区别开来。SEDT-PA患者的关节软骨拉伸功能下降是导致软骨病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 软骨 拉伸性能 数字散斑 DSCM 计算机辅助 信号处理
原文传递
股骨头缩小成形术治疗大头髋或扁平髋畸形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先腾 张洪 +3 位作者 罗殿中 程徽 肖凯 张振东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942-951,共10页
目的探讨股骨头缩小成形术治疗青少年大头髋或扁平髋畸形的有效性与安令性。方法2012年6月至2015年9月应用股骨头缩小成形术治疗青少年发育性大头髋畸形(coxa magna)或扁平髋畸形(coxa plana)患者12例13髋,男6例7髋,女6例6髋;年... 目的探讨股骨头缩小成形术治疗青少年大头髋或扁平髋畸形的有效性与安令性。方法2012年6月至2015年9月应用股骨头缩小成形术治疗青少年发育性大头髋畸形(coxa magna)或扁平髋畸形(coxa plana)患者12例13髋,男6例7髋,女6例6髋;年龄10-25岁,平均18.1岁。6髋为多发骨骺发育不良,7髋为Legg-Calve-Perthes病后遗扁平髋畸形。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及支持带软组织瓣延长技术,9髋行髋臼周周旋转截骨术+股骨颈相对延长+股骨头缩小成形术、4髋行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术+股骨颈相对延长+股骨头缩小成形+股骨近端去旋转截骨术。均行标准的术后康复锻炼计划。观察术后并发症、髋关节活动度、步态情况,测量股骨头圆形指数、髋关节外侧CE角、股骨头覆盖率等X线指标,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iHOT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以疼痛VAS评分评估手术前后的疼痛状态。结果术后随访12-45个月,平均28.8个月。所有患者股骨头截骨处及其他截骨部位均愈合,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3.7个月。9例跛行患者的步态均有明显改善。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81.08±12.36)分提高至未次随访的(88.38±8.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P=0.033)。iHOT评分由术前(51.90±15.07)分提高至未次随访的(67.69±8.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P=0.003)。疼痛VAS评分由术前(4.46±2.37)分降低至末次随访的(1.23±0.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01).髋关节活动度术前264.62°±32.05°,末次随访时255.00°±40.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P=0.391)。骨盆正位X线片上股骨头圆形指数由术前71.08%±10.32%升高至术后81.22%±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7,P=0.000);股骨头覆盖率由术前48.79%±11.85%增加至术后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发育不良 累-卡-佩三氏病 修复外科手术 髋脱位 先天性
原文传递
儿童桡骨远端骨骺损伤致尺骨撞击征一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金锋 杨丽娟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879-880,共2页
尺骨撞击综合征是由于腕尺侧月骨、三角骨与尺骨头撞击所引起的腕部创伤性关节病,其病理过程早期为软骨改变、骨髓水肿,晚期可导致不可逆性骨坏死及骨关节炎,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1]。随着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断提高,国内外相关报道... 尺骨撞击综合征是由于腕尺侧月骨、三角骨与尺骨头撞击所引起的腕部创伤性关节病,其病理过程早期为软骨改变、骨髓水肿,晚期可导致不可逆性骨坏死及骨关节炎,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1]。随着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断提高,国内外相关报道也逐渐增多,但仍有部分临床医生及影像科医生对此征的认识不足,导致诊治不及时等情况发生。尤其是儿童桡骨远端骨骺损伤的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IST EPIPHYSES ULNA RADIUS osteochondrodysplasias
原文传递
Schwartz-Jampel综合征四例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坤 吴沪生 吕俊兰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 探讨Schwartz-Jampel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4例SchwartzJampel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例均为男性,起病年龄6个月至1岁3个月,平均10个月,均为隐匿起病,就诊年龄2岁2个月至10岁,平均5岁11个月.身高位于... 目的 探讨Schwartz-Jampel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4例SchwartzJampel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例均为男性,起病年龄6个月至1岁3个月,平均10个月,均为隐匿起病,就诊年龄2岁2个月至10岁,平均5岁11个月.身高位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第3百分位数值以下,面部表情僵硬、口唇前撅、张口困难,睑裂狭小、四肢僵硬.辅助检查:肌酸激酶229 ~1039 U/L(正常值<20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30 ~ 45 U/L(正常值<25 U/L),乳酸脱氢酶455 ~716 U/L(正常值<240 U/L).肌电图可见强直电位,影像学可见骨骼畸形,2例患儿肌肉活组织病理检查提示Ⅰ型肌纤维大小不规则,比例失调.4例患儿均予口服B族维生素对症治疗及康复训练,给予其中1例卡马西平口服,四肢肌肉僵硬及睑肌痉挛均有好转.结论 Schwartz-Jampel综合征以特殊面容、骨骼畸形、肌强直、身材矮小为主要临床表现,血清肌酶升高,肌电图强直电位.部分患儿卡马西平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发育不良 肌强直 Schwartz-Jampel综合征
原文传递
儿童骨骼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11
作者 梅海波 赫荣国 +6 位作者 朱光辉 叶卫华 唐进 刘昆 伍江雁 胡欣 谭谦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 描述儿童骨骼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FFCD)的临床与X线特征,探讨其自然病程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2004年至2009年期间收治的4例儿童FFCD,男3例,女1例,发病年龄8个月~1岁9个月,就诊年龄为1岁~2岁1个月;病变位于胫骨近端2例、... 目的 描述儿童骨骼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FFCD)的临床与X线特征,探讨其自然病程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2004年至2009年期间收治的4例儿童FFCD,男3例,女1例,发病年龄8个月~1岁9个月,就诊年龄为1岁~2岁1个月;病变位于胫骨近端2例、股骨远端1例、尺骨远端1例.4例均手术治疗.结果 2例(股骨与尺骨病变)经手术病灶切除、截骨矫形或骨痂牵伸延长,经过18个月和66个月随访观察,发现成角畸形或短缩畸形得到完全矫正;另2例胫骨近端病变因成角畸形>20°,患儿年龄≤2岁,采取单纯病灶切除,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X线片,显示其成角畸形呈现进行性减少,但仍需继续观察.4例病理结果均为FFCD.结论 儿童胫骨FFCD具有自然矫正的潜力,特别是2岁以下者允许临床观察,但股骨、尺骨和肱骨FFCD因自然矫正潜力很小,常需要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发育不良 纤维软骨 截骨术
原文传递
A rare genetic disease-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12
作者 YANG Bo LIN Jin JIN Jin WENG Xi-sheng ZHAO Qing QIU Gui-x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9期2727-2731,共5页
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SED) comprises a group of hereditary disorders caused by osteochondrodysplasia of the spine and long tubular bones owing to chromosome abnormalities) SE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major ... 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SED) comprises a group of hereditary disorders caused by osteochondrodysplasia of the spine and long tubular bones owing to chromosome abnormalities) SE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major types, termed SED congenita and SED tarda,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ons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teochondrodysplasias DIAGNOSIS THERAPY
原文传递
晚发型脊椎骨骺发育不良伴进行性关节病的MRI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利华 廖二元 +3 位作者 肖恩华 马聪 杜万平 李剑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5-197,共3页
目的研究晚发型脊椎骨骺发育不良伴进行性关节病(SEDTPA)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临床及X线检查确诊的SEDTPA姐弟分别行脊椎、双髋关节及膝关节MR检查,患者姐行股骨头置换术,股骨头标本行病理影像对比研究。结果MRI示脊椎后突或侧... 目的研究晚发型脊椎骨骺发育不良伴进行性关节病(SEDTPA)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临床及X线检查确诊的SEDTPA姐弟分别行脊椎、双髋关节及膝关节MR检查,患者姐行股骨头置换术,股骨头标本行病理影像对比研究。结果MRI示脊椎后突或侧弯畸形、椎间盘退行性变随年龄增大而加重,部分椎体二次骨化中心前部未发育,骨化椎体呈“倒置的花瓶样”改变或椎体终板呈“台阶样”改变。膝关节、髋关节骺软骨在发病早期有局限性T2WI高信号病变,晚期呈退行性改变。股骨头标本病理学观察示部分区域软骨增生活跃、成熟不足。结论SEDTPA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影像学表现的主要病理基础是软骨增生活跃、成熟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骨 进行性 晚发型 骨骺发育不良 关节病 软骨 MRI 分区 影像 信号
原文传递
一个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大家系的临床特点及致病基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娄桂予 祁娜 +3 位作者 杨科 秦利涛 张玉薇 廖世秀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通过对一个5代疑似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multiple epiphyseal dysplasia,MED)的大家系(患者17例)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和致病基因的筛查,为遗传咨询和产前分子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家系成员病史,一般体检、关节、髋部X线片资料;收... 目的通过对一个5代疑似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multiple epiphyseal dysplasia,MED)的大家系(患者17例)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和致病基因的筛查,为遗传咨询和产前分子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家系成员病史,一般体检、关节、髋部X线片资料;收集该家系外周血样,提取样本DNA,靶向基因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先证者DNA临床全外显子进行测序,使用Next Gene软件对测序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进一步利用Ingenuity软件对存在的突变进行功能注释,寻找先证者致病突变。针对可疑突变,PCR和Sanger测序对家系其他成员DNA样本进行验证。结果该家系共5代,现存家系成员38人,系谱分析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家系共有患者17例,其临床表现为:幼时出现走路姿势异常,后出现髋关节及膝关节疼痛,X线有典型骨骺发育不良病理改变。高通量测序及数据分析后,筛选出先证者(Ⅳ-3)软骨低聚物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基因c.1153G>A(p.Asp385Asn)错义杂合突变,该突变导致其编码蛋白的第385位天冬氨酸被天冬酰胺替代。先证者家系其他成员符合基因型与表型共分离。结论COMP基因c.1153G>A错义杂合突变是导致该MED家系患者发病的分子机制,该突变首次在大家系中被报道,进一步明确了COMP基因c.1153G>A突变的致病性,有利于家系患者的进一步的诊治,也为产前诊断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发育不良 系谱 DNA 基因间 DNA突变分析
原文传递
机械应力对幼鼠髋臼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庆威 范广宇 原银栋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31-435,共5页
目的阐明异常机械应力对髋臼发育和髋臼软骨生长板内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髋臼发育不良的修复方法。方法将60只3周龄的雌性Wistar大鼠分成3组,每组20只,左侧髋关节为实验侧,右侧为对照侧。A组:在2周内反复将髋关节手法脱位后再复位;B... 目的阐明异常机械应力对髋臼发育和髋臼软骨生长板内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髋臼发育不良的修复方法。方法将60只3周龄的雌性Wistar大鼠分成3组,每组20只,左侧髋关节为实验侧,右侧为对照侧。A组:在2周内反复将髋关节手法脱位后再复位;B组:膝关节伸直位钢针固定,制作髋臼发育不良的动物模型,2周后拔出钢针;C组:持续伸直位固定膝关节。三组动物分别于第5、7、9、12周时进行钼靶软X线、组织形态学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A组第5周时唇缘变钝,髋臼角比对侧增大约5°,软骨生长板内增殖层软骨细胞极向紊乱,SO染色无差异,圆韧带有淋巴细胞浸润,第7、9、12周时变化小,两侧无差异;B组第5周时髋臼角比对侧明显增大,第7周时唇缘变钝、内翻,纤维增生,柱状细胞极性紊乱,肥大细胞层增多,第9、12周时接近正常,12周时髋臼角为23.4°,髋臼入口最短径为5.0mm;C组髋臼角比对侧持续增大,没有任何改善倾向,第12周时唇缘内翻、扁平,无明显柱状细胞排列,细胞核变小,细胞器减少,空泡形成,髋臼角为71.3°,髋臼入口最短径为2.9mm。结论在髋臼发育旺盛期解除异常机械应力、恢复头臼同心,髋臼发育不良有治愈倾向。造成髋臼发育不良的直接原因是软骨生长板内增殖层软骨细胞代谢功能发生改变,骨化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应力 幼鼠 髋臼发育 实验研究 骨软骨发育不良
原文传递
X-连锁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家系TRAPPC2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孔祥东 刘宁 +4 位作者 史惠蓉 吴庆华 赵振华 孟静静 江淼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34-637,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PCR为基础的毛细管电泳法对1个中国X-连锁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X-SEDT)家系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和携带者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X-SEDT家系6名成员外周血样本,PCR扩增TRAPPC2基因第3、4、5和6外显子及侧翼DNA序列,采用... 目的探讨使用PCR为基础的毛细管电泳法对1个中国X-连锁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X-SEDT)家系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和携带者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X-SEDT家系6名成员外周血样本,PCR扩增TRAPPC2基因第3、4、5和6外显子及侧翼DNA序列,采用琼脂糖电泳检测、荧光标记片段毛细管电泳分离方法进行片段分析,同时进行PCR产物直接毛细管电泳测序,检测TRAPPC2基因突变情况;使用荧光标记片段法进行携带者筛查,DNA直接测序对筛查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和先证者母亲分别携带TRAPPC2基因c.262_266ddGACAT(D88del;189fXl2)缺失突变和杂合缺失突变,该突变在中国群体中为首次报道,先证者2个姐妹筛查结果显示,先证者大妹妹携带c.262_266delGACAT缺失杂合突变,先证者小妹妹未携带此突变。结论TRAPPC2基因。262-266delGACAT突变是该X-SEDT家系的致病原因,对TRAPPC2基因的微小缺失型突变,采用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法进行DNA测序和片段分析可用于X-SEDT分子诊断和携带者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发育不良 遗传性疾病 X连锁 转录因子 膜转运蛋白质类 突变 电泳 毛细管
原文传递
1个DYNC2H1基因变异导致的短肋多指综合征Ⅲ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17
作者 王俊霞 王方娜 +5 位作者 李娟 石子佳 程青青 郑宗朋 楚伟 高健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0-293,共4页
本文报道1个连续3次妊娠早孕期超声均提示胎儿四肢短小家系的遗传学分析。取第2次妊娠引产胎儿组织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提示DYNC2H1基因存在EX64-EX83 Del及c.8190G>T杂合变异。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Sanger... 本文报道1个连续3次妊娠早孕期超声均提示胎儿四肢短小家系的遗传学分析。取第2次妊娠引产胎儿组织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提示DYNC2H1基因存在EX64-EX83 Del及c.8190G>T杂合变异。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Sanger测序验证2个变异分别遗传自表型正常的父亲和母亲,前者为疑似致病性变异,后者为临床意义未明变异。综合病史及变异基因特点,高度怀疑胎儿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复合杂合变异导致的短肋多指综合征Ⅲ型。第3次妊娠胎儿引产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结果与第2次妊娠胎儿一致。由于第2、3次妊娠胎儿表型相似,提示DYNC2H1基因EX64-EX83 Del及c.8190G>T杂合变异可能是该家系短肋多指综合征Ⅲ型的致病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肋多指(趾)畸形综合征 胞浆动力蛋白类 骨软骨发育不良 肋骨 杂合子 遗传变异 全外显子组测序
原文传递
X-连锁迟发性脊髓骨骺发育不良家系的基因诊断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莉 姚丰 +3 位作者 廖世秀 王应太 杨艳丽 黄飞飞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 探讨一个X-连锁迟发性脊髓骨骺发育不良(X-linked 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SEDL)家系发病的分子机制,建立基因诊断方法 .方法 采用身高测量、影像学检查殚及家系分析进行临床诊断.收集相关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标本.提... 目的 探讨一个X-连锁迟发性脊髓骨骺发育不良(X-linked 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SEDL)家系发病的分子机制,建立基因诊断方法 .方法 采用身高测量、影像学检查殚及家系分析进行临床诊断.收集相关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后,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分析家系中先证者、携带者和健康人SEDL基因的第3~6外显子.利用微卫星位点DXS16进行连锁分析.结果 PCR-SSCP检测到先证者第4外显子有异常泳动带;第4外显子的序列分析表明3例先证者均存在C.218C>T突变,导致氨基酸序列S73L改变,3例携带者均存在该核苷酸位点的杂合突变,健康人未见突变;先证者的第3、5和6外显子核酸序列未见突变.序列分析证实家系中3名未婚女性Ⅲ10、Ⅳ6和Ⅳ7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结论 C.218C>T突变是导致该家系发病的分子机制,可采用第4外显子序列分析对该家系进行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发育不良 系谱 转录因子 膜转运蛋白质类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现象 单链构象
原文传递
Schwartz-Jampel综合征1A型一例临床特点分析
19
作者 黄超 周海涛 +2 位作者 任向阳 马聪敏 滕军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271-2273,共3页
目的分析1例Schwartz-Jampel综合征1A型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6-06-15至2016-08-15,回顾性分析1例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的Schwartz-Jampel综合征1A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主要临床表现以及肌肉病理染色、基因检测结果。... 目的分析1例Schwartz-Jampel综合征1A型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6-06-15至2016-08-15,回顾性分析1例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的Schwartz-Jampel综合征1A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主要临床表现以及肌肉病理染色、基因检测结果。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表情固定,睑裂狭小,睁眼费力,小口,张口费力,小下颌,步态略僵硬;肌酸肌酶水平轻度升高;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静止时有大量肌强直电位发放。肌肉病理染色结果显示肌内衣结缔组织轻度增生,肌纤维直径变异轻度加大,少数散在及成组分布的陈旧坏死肌纤维伴随炎性细胞浸润及嗜碱性肌纤维伴随核肥大,个别分裂肌纤维,少数肌纤维核内移。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儿HSPG2基因呈复合杂合突变:10号外显子c.10736T>G(p.Ile3579Ser),73号外显子c.9963C>A(p.Cys3321Ter),77号外显子c.1208G>A(p.Cys403Tyr)。结论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特点及基因结果,Schwartz-Jampel综合征1A型诊断明确。特殊的面部改变是本病最显著的临床特点,肌肉病理呈肌营养不良样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发育不良 肌强直 HSPG2基因
下载PDF
髋臼发育不良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马承宣 蔡刚 赫荣国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59-560,共2页
目的探讨髋臼发育不良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将12只幼犬通过外科手术造成单侧髋关节脱位,术后3、4周通过大体标本、组织学及X线摄片,观察髋臼变化。结果术后3周幼犬实验性髋关节脱位侧即出现髋臼发育不良,... 目的探讨髋臼发育不良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将12只幼犬通过外科手术造成单侧髋关节脱位,术后3、4周通过大体标本、组织学及X线摄片,观察髋臼变化。结果术后3周幼犬实验性髋关节脱位侧即出现髋臼发育不良,髋臼上部呈斜坡状,髋臼浅,X线片上可见髋臼指数增大,由实验前平均132±13度增大为平均278±15度,组织学观察见髋臼软骨退行变化。结论髋臼发育不良为髋关节脱位的继发病变,不是髋关节脱位的原因;如果髋关节脱位或髋关节松驰得到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软骨发育不良 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