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斜视手术两种不同麻醉方式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唐宁 刘正德 李菊生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 旨在寻找小儿斜视手术合理的麻醉方式。方法 择期小儿斜视矫正术 6 0例 ,随机分成氯胺酮静脉点滴组 (A组 ,n=30 )和芬太尼 +非去极化肌松剂 +氨氟醚麻醉组 (B组 ,n=30 )。比较 BP、HR、SPO2 、IOP的变化 ,眼心反射的发生率及术... 目的 旨在寻找小儿斜视手术合理的麻醉方式。方法 择期小儿斜视矫正术 6 0例 ,随机分成氯胺酮静脉点滴组 (A组 ,n=30 )和芬太尼 +非去极化肌松剂 +氨氟醚麻醉组 (B组 ,n=30 )。比较 BP、HR、SPO2 、IOP的变化 ,眼心反射的发生率及术中与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牵拉眼球组织时 ,A组的生命体征比麻醉前显著下降 (P<0 .0 5 ) ,B组虽有下降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IOP的改变 A组牵拉眼球时显著升高 (P<0 .0 5 ) ,而 B组较麻醉前明显下降 (P<0 .0 5 ) ;眼心反射的发生率 A组为 13.3% ,而 B组未发生 ,不良反应 A组为 5例 ,多于 B组 2例。结论 芬太尼 +非去极化肌松剂 +氨氟醚麻醉组明显优于氯胺酮静脉点滴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压 眼心反射 氯胺酮 斜视 儿童 麻醉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对患儿斜视矫正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黄琰霞 聂新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8期75-77,共3页
目的 探究小儿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对患儿斜视矫正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7月期间收治的70例小儿先天性内斜视患儿,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先天性内斜视疾病,根据患儿年龄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年龄均〉2岁,观察... 目的 探究小儿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对患儿斜视矫正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7月期间收治的70例小儿先天性内斜视患儿,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先天性内斜视疾病,根据患儿年龄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年龄均〉2岁,观察组患儿年龄均≤2岁,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后1周、6周的手术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在术后1周、6周眼球正位率、欠矫率及过矫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手术矫正小儿先天性内斜视中主张越早治疗越好,最晚治疗不得超过24个月,对恢复患儿的视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先天性内斜视 手术时机 斜视矫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