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莫桑比克非鲫卵黄形成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爱民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6-31,共6页
运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莫桑比克非鲫卵母细胞的生长。根据卵母细胞的大小和内部结构特征,将其分为四个时期:卵母细胞生长早期;卵黄泡形成期;卵黄积累期;卵黄积累完成期。本文着重研究了主要卵黄成分——卵黄球的形成过程。卵黄球属外... 运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莫桑比克非鲫卵母细胞的生长。根据卵母细胞的大小和内部结构特征,将其分为四个时期:卵母细胞生长早期;卵黄泡形成期;卵黄积累期;卵黄积累完成期。本文着重研究了主要卵黄成分——卵黄球的形成过程。卵黄球属外源性卵黄,由卵母细胞通过微胞饮作用吸收肝脏合成的卵黄蛋白原后形成的。在卵黄大量积累前,卵母细胞内的线粒体和多泡体聚集成团,构成卵黄核,继而线粒体大量增殖,线粒体形状发生改变,形成同心多层膜结构,为大量的卵黄物质积累提供场所。最终形成的卵黄球由被膜、卵黄结晶体和两者之间的非结晶区三部分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鲫鱼 卵黄 形成 电子显微镜检
下载PDF
低盐罗非鱼片快速腌制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志霞 吴燕燕 +3 位作者 李来好 陈胜军 林婉玲 邓建朝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114,共10页
为探究不同腌制方式对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鱼片品质的影响,获得低盐罗非鱼片的快速腌制工艺,比较了静置腌制、注射腌制、真空腌制、超声腌制4种腌制方式对鱼片食盐质量分数、水分质量分数、质量变化率、p H、蛋白质水解指... 为探究不同腌制方式对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鱼片品质的影响,获得低盐罗非鱼片的快速腌制工艺,比较了静置腌制、注射腌制、真空腌制、超声腌制4种腌制方式对鱼片食盐质量分数、水分质量分数、质量变化率、p H、蛋白质水解指数和质构的影响,并在注射腌制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法考察了食盐水浓度、腌制时间、料液比对注射腌制鱼片食盐质量分数的影响,优化了注射腌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注射腌制鱼片的腌制效果较静置腌制、真空腌制、超声腌制方式好,其食盐渗透速率较快,产品品质良好,产品出品率高。单因素实验表明食盐水浓度、腌制时间、料液比是主要影响因素,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注射工艺为:食盐水浓度2.26 mol·L^(-1)、腌制时间2.5 h、料液比[鱼片质量(g)∶腌制液体积(m L)]1∶3.4,测得优化后的鱼肉食盐质量分数为2.93%,与模型的目标预测值相对误差为2.39%,表明该模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鱼片 快速腌制 低盐 注射腌制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与尼罗罗非鱼差异位点的筛选 被引量:15
3
作者 宋红梅 白俊杰 +1 位作者 叶星 刘宇飞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0-406,共7页
用33对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中能有效扩增的微卫星引物,对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进行PCR扩增,结果有32对引物能获得稳定的特异性条带,占总数的97.0%,其中15个微卫星位点具多态性,表明... 用33对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中能有效扩增的微卫星引物,对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进行PCR扩增,结果有32对引物能获得稳定的特异性条带,占总数的97.0%,其中15个微卫星位点具多态性,表明大部分尼罗罗非鱼的微卫星位点存在于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中。用具多态性的15个微卫星位点,对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30尾个体进行扩增分析,结果共检测到44个等位基因,大小在113~232bp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308,平均观测杂合度(鼠)为0.5489,平均期望杂合度(垃)为0.5248,个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3132,表明所选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种群结构比较合理。本研究还对尼罗罗非鱼和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间特异位点进行了分析,发现有7个位点(UNH899、UNH208、UNH853、UNH876、UNH222、UNH933、UNH773)可有效区分莫桑比克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可作为罗非鱼种质鉴定的分子标记。[中国水产科学,2008,15(3):400-4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和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的选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4
作者 朱华平 卢迈新 +1 位作者 黄樟翰 高风英 《南方水产》 2008年第3期1-6,共6页
以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和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为基础群体,分别对其进行选育,并对产生的选育系F4代的选育效果进行了评价。经过4代的选育,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的日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系提高了27... 以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和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为基础群体,分别对其进行选育,并对产生的选育系F4代的选育效果进行了评价。经过4代的选育,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的日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系提高了27.96%和36.73%,差异显著(P<0.05),平均每代选育效应分别为6.99%和9.18%。F4代的体重变异系数分别为23.74%和22.17%,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4.83%和36.33%。而且第一次性成熟时这2种罗非鱼的平均体重都比对照系增加2倍以上,其杂交子代的雄性率达到了99.4%。试验结果表明,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的选育效果明显,F4代的生长性能有了显著提高,个体之间的生长速度趋于一致;也说明这2种罗非鱼F代仍具有一定的选育潜力,对其继续进行选育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 荷那龙罗非鱼 选择育种 生长速度 选育效应
下载PDF
Histopathological studies and oxidative stress of synthesized silver nanoparticles in Mozambique tilapia (Oreochromis mossambicus) 被引量:14
5
作者 Rajakumar Govindasamy Abdul Abdul Rahum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091-1098,共8页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engineered nano metals,it is important to determin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various nanomaterials on aquatic species.Adult tilapia (Oreochromis mossambicus) were mai...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engineered nano metals,it is important to determin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various nanomaterials on aquatic species.Adult tilapia (Oreochromis mossambicus) were maintained in 10 L glass aquaria,and exposed to a graded series of synthesized silver nanoparticles (Ag-NPs) at 25,50 and 75 mg/L for eight days.The LC 50 value was 12.6 mg/L.Reduced activities of antioxidant enzymes and the contents of antioxidants were lowered in the gills and liver of fishes treated with AgNPs,which resulted in heavy accumulation of free radicals.Histopathological results imply that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oxidative and antioxidant system in the fish was broken down during Ag-NPs exposure.The principal concern related with the release of nanomaterials and their smaller particle may change the materials transport and potential toxicity to aquatic organisms compared to larger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ver nanoparticles oreochromis mossambicus oxidative stress analysis histopathological studies toxic effect
原文传递
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耐盐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淞 卢迈新 +1 位作者 黄樟翰 高风英 《齐鲁渔业》 2006年第5期7-9,共3页
用人工配制的6个盐度咸水(0、15、25、30、35、40),对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耐盐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几种耐盐指标中,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的96小时半致死盐度分别为22.29和21.56;在除盐度为40外的其它各盐... 用人工配制的6个盐度咸水(0、15、25、30、35、40),对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耐盐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几种耐盐指标中,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的96小时半致死盐度分别为22.29和21.56;在除盐度为40外的其它各盐度梯度中,莫桑比克罗非鱼的50%成活时间和平均成活时间均高于荷那龙罗非鱼,但差异不显著 (p>0.01)。在对2种罗非鱼的盐度驯化过程中,各个驯化盐度梯度下,莫桑比克罗非鱼的死亡率均小于荷那龙罗非鱼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桑比克罗非鱼 荷那龙罗非鱼 耐盐性 驯化 成活时间
原文传递
YY型莫桑比克罗非鱼雌性转化后测交筛选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万松良 黄二春 +2 位作者 齐彩霞 魏于生 杨永铨 《水产科技情报》 1994年第5期195-199,共5页
采用与YY型雄鱼测交的方法,从197尾转化雌鱼中初步选出15尾YY型雌鱼,其中3尾色的F1雄性率力100%,10尾色的F1雄性率力90.6%-98.4%。对3尾初起YY型雌鱼进行重复验征,其中2尾鱼的F1中,YY型雄... 采用与YY型雄鱼测交的方法,从197尾转化雌鱼中初步选出15尾YY型雌鱼,其中3尾色的F1雄性率力100%,10尾色的F1雄性率力90.6%-98.4%。对3尾初起YY型雌鱼进行重复验征,其中2尾鱼的F1中,YY型雄性比率分别是45.8%和48.1%,X2检验符合50%YY型雄鱼的理论比值;另1尾YY型雌鱼又与YY型雄鱼交配,F1中YY型雄鱼为100%。3尾母本均再次被证实为YY型雌鱼。雌性转化未成功的雄鱼经抽徉测交证实为YY型雄鱼和XY型雄鱼,表明YY雄性同配体的存在不是本次雌性转化不完全的主导因素。对转化雌鱼的生殖障碍及其原因,同时对YY型雌鱼的F1中出现极少数雌鱼的例外现象,作了初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性转化 测交 莫桑比克 罗非鱼
下载PDF
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朱华平 卢迈新 +3 位作者 黄樟翰 高风英 杨丽萍 陈昆慈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22,共5页
采用体腔注射PHA-空气干燥法对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和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染色体数量、形态和核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罗非鱼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均为2n=44,都具有1对特大的染色体,未发现中部... 采用体腔注射PHA-空气干燥法对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和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染色体数量、形态和核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罗非鱼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均为2n=44,都具有1对特大的染色体,未发现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对和异型染色体。两种罗非鱼的染色体组型形态基本相似,它们的核型公式为2n=44,6sm+24st+14t,NF=50,用常规染色体染色的方法难以区分。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罗非鱼的常规核型差异不显著,在分类地位上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 荷那龙罗非鱼(oreochromis hornorum)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罗非鱼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学科动态研究
9
作者 李柳 徐锦华 +4 位作者 杨臻 穆迎春 程波 孙慧武 乔璐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4年第1期52-64,共13页
本研究对2017—2022年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学科主要研究机构、文献、专利及标准发布等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近年来在罗非鱼生物危害物检测、农兽药残留检测、重金属检测及不同养殖/加工条件引起罗非... 本研究对2017—2022年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学科主要研究机构、文献、专利及标准发布等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近年来在罗非鱼生物危害物检测、农兽药残留检测、重金属检测及不同养殖/加工条件引起罗非鱼品质变化等方面研究较多,但在生物毒素、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功能性营养因子分析及罗非鱼品质评价与分等分级方面的研究较少。现阶段应加强罗非鱼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指标体系的构建,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进而加强罗非鱼研究体系与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国际市场风险的主动防控能力。本研究明确了罗非鱼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学科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今后需重点关注的领域,可为科研人员掌握领域研究基础及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质量安全 营养品质 学科动态
下载PDF
罗非鱼养殖山塘水质与沉积物理化指标研究
10
作者 陈宇舒 《渔业研究》 2024年第3期296-301,共6页
为进一步完善山塘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水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延长山塘的高效率使用年限,同时防止养殖活动对环境的污染,研究定期采集山塘水样品及沉积物样品并检测其理化指标,分析理化指标周期变化规律,计算沉积物产污系数。研究结... 为进一步完善山塘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水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延长山塘的高效率使用年限,同时防止养殖活动对环境的污染,研究定期采集山塘水样品及沉积物样品并检测其理化指标,分析理化指标周期变化规律,计算沉积物产污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山塘水体在4—7月随着养殖活动的进行而逐渐走向富营养化;8—9月为苗种最适生长期,饲料投喂量达到顶峰,水质急剧恶化;10月之后随着环境气候的变化,水质有所改善。沉积物各个指标产出量变化趋势较为相近,均随着养殖活动的进行而升高,7—9月为沉积物产出最高的月份,计算沉积物产污系数为25395.22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塘养殖 罗非鱼 水质指标 沉积物 理化指标 产污系数
下载PDF
封闭型水体中养殖密度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和水质的影响
11
作者 陈丽婷 吴剑峰 +7 位作者 陶志明 严欣 郭忠宝 罗永巨 李满园 肖俊 梁军能 黄峥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86,共8页
为探究室内零换水条件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养殖达到上市规格的最适宜密度水平,本试验设置4个密度梯度,养殖持续135 d,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封闭型水体中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及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养殖时间增加,... 为探究室内零换水条件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养殖达到上市规格的最适宜密度水平,本试验设置4个密度梯度,养殖持续135 d,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封闭型水体中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及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养殖时间增加,低密度组的终末体质量(Final Body Weight,FBW)、增重率(Weight Gain Rate,WGR)、特定生长率(Specifit Growth Rate,SGR)逐渐与高密度组拉大差距,到135 d时,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养殖密度对罗非鱼的生长性能产生显著影响。最高密度组(20.6尾/m^(2))的成活率(Survival Rate,SR)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说明养殖密度过高导致成活率降低。饵料系数(Feed Conversion Rate,FCR)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当养殖密度为14.7尾/m^(2)时饵料系数最低,为1.63,说明适当增加养殖密度可以降低饵料系数。最高密度组(20.6尾/m^(2))在养殖后期成活率下降,这是导致该密度组饵料系数升高的主要原因。总产量(Total Gross Production,TGP)随养殖密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因养殖密度在20.6尾/m^(2)时的成活率最低,使得总产量在14.7和20.6尾/m^(2)时相当,均为283.38 kg。氨氮和磷酸盐随养殖密度和养殖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使得养殖后期最高密度组(20.6尾/m^(2))受到的胁迫增加,这也是养殖密度为20.6尾/m^(2)时在养殖后期罗非鱼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综上所述,提高养殖密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养殖产量,但高密度带来的水质恶化及胁迫会导致罗非鱼成活率下降,因此建议在零换水条件下,体质量为(11.95±0.50)g/尾的罗非鱼的养殖密度为14.7尾/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养殖密度 生长性能 零换水 水质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Galectin-3基因的原核表达与条件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国玲 牛金中 +3 位作者 黄瑜 汤菊芬 蔡双虎 简纪常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5-41,共7页
【目的】对Galectin-3蛋白进行纯化,优化诱导相关表达条件,为大量获取罗非鱼Galectin-3蛋白提供方案。【方法】根据NCBI上已公布的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Galectin-3基因序列,设计多对带EcoRI和Xhol酶切位点的引物,筛选出良性... 【目的】对Galectin-3蛋白进行纯化,优化诱导相关表达条件,为大量获取罗非鱼Galectin-3蛋白提供方案。【方法】根据NCBI上已公布的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Galectin-3基因序列,设计多对带EcoRI和Xhol酶切位点的引物,筛选出良性扩增引物,对罗非鱼cDNA经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限制性快切酶双酶切、T4连接酶连接等步骤,构建罗非鱼Galectin-3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Galectin-3,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Galectin-3重组蛋白的表达。并比较不同的诱导温度、诱导时间、IPTG浓度条件下的表达效果,对Galectin-3蛋白表达最优条件进行筛选。【结果】构建了罗非鱼Galectin-3原核表达质粒,进行Galectin-3重组蛋白后发现37℃下,0.4mmol/L浓度的IPTG诱导5h即可诱导Galectin-3重组蛋白高效表达。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经蛋白纯化柱纯化后的pGEX-4T-Galectin-3重组蛋白可与GST-Tag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进而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是罗非鱼的Galectin-3蛋白。【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罗非鱼Galectin-3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确定了Galectin-3融合蛋白最适的表达条件:37℃下,0.4mmol/L浓度的IPTG诱导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半乳糖凝集素-3 原核表达 条件优化
下载PDF
4种罗非鱼不同组织中HSP70基因对盐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志刚 刘玉姣 +5 位作者 卢迈新 朱华平 可小丽 高风英 曹建萌 王淼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189,共8页
为了从分子水平评估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及其正交子代(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和反交♂子代(荷那龙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的耐盐性能,利♂用RT-PCR方法研究了盐胁迫下这4种罗非鱼不同组织中(鳃、肾... 为了从分子水平评估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及其正交子代(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和反交♂子代(荷那龙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的耐盐性能,利♂用RT-PCR方法研究了盐胁迫下这4种罗非鱼不同组织中(鳃、肾、垂体和肌肉)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在盐度为22条件胁迫下4种罗非鱼各组织中HSP70表达水平总体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24 h时达最大值,48 h时下降至初始水平;盐度提高至35后HSP70的表达无显著变化。但不同种罗非鱼及不同组织之间也存在差异,反交子代鳃中HSP70在整个盐胁迫过程中都未上调表达;在盐度为22条件胁迫下,正反交子代肾中HSP70基因表达量比父母本肾中HSP70更早达到峰值;反交子代垂体中HSP70表达量在0~48 h内持续缓慢增加,48 h时达最大值;莫桑比克罗非鱼肌肉中HSP70基因在盐度22条件胁迫下表达量迅速升高,且维持较高水平直至盐度35条件胁迫之后。结果表明:HSP70表达水平的高低与罗非鱼的耐盐能力和应激程度密切相关,其中盐胁迫下肾中HSP70的表达规律与以上4种罗非鱼的耐盐能力之间相关性较强,可以作为评价这4种罗非鱼耐盐能力的潜在分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 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 正交子代 反交子代 盐胁迫 HSP70基因
原文传递
流水槽养殖与传统池塘养殖的罗非鱼肌肉差异蛋白组学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瑞昌 刘璐 +4 位作者 马之瑞 袁丽 罗永巨 包玉龙 严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3-70,共8页
目的利用蛋白组学技术对流水槽养殖与传统池塘养殖的罗非鱼肌肉的差异蛋白进行分析,探讨两种养殖模式罗非鱼肉质差异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纳米液相色谱-串联质谱(Nano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Nano LC-MS/MS)... 目的利用蛋白组学技术对流水槽养殖与传统池塘养殖的罗非鱼肌肉的差异蛋白进行分析,探讨两种养殖模式罗非鱼肉质差异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纳米液相色谱-串联质谱(Nano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Nano LC-MS/MS)技术手段,鉴定两种养殖模式罗非鱼鱼肉差异蛋白,并进行代谢通路的分析。结果在两种鱼肉中共鉴定到蛋白3684个,其中共检测到差异表达的蛋白为26个。与传统池塘养殖的鱼肉相比,流水槽养殖的鱼肉中磷酸化酶b激酶、硫氧还蛋白还原酶、腺苷酸琥珀酸酶、蛋白酶体抑制剂等蛋白的表达量显著提高;而胞质脂肪酸结合蛋白1/2、Ⅻ型胶原蛋白、线粒体导肽水解酶β等表达量则显著降低。这些差异蛋白与机体内蛋白质、脂肪的累积紧密相关,这可能也是本研究中观察到流水槽养殖罗非鱼鱼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原因之一。生物学功能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分布在转运活性方面,而差异蛋白功能通路的富集结果表明大多数差异蛋白与心肌的收缩、甲状腺激素合成、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细胞内吞作用有关。结论本研究得出的差异蛋白和关键代谢通路与鱼肉中蛋白质、脂肪含量密切相关,为阐明流水槽养殖模式下罗非鱼肉品质的形成机制奠定了基础,为后续贮藏、加工方法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槽养殖 罗非鱼 蛋白组学 蛋白酶体 脂肪酸结合蛋白
下载PDF
龙须菜寡糖对罗非鱼脂肪酸和挥发性腥味物质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润萍 陆凤霞 +4 位作者 金敏 狄文婕 何雄飞 徐永健 产竹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70-781,共12页
为了探究龙须菜寡糖对罗非鱼脂肪酸及挥发性腥味物质组成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生物降解法降解龙须菜制备龙须菜寡糖,并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的龙须菜寡糖,配制含龙须菜寡糖饲料。分别以基础饲料和含龙须菜寡糖饲料投喂罗非鱼[初始体重为(12.2... 为了探究龙须菜寡糖对罗非鱼脂肪酸及挥发性腥味物质组成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生物降解法降解龙须菜制备龙须菜寡糖,并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的龙须菜寡糖,配制含龙须菜寡糖饲料。分别以基础饲料和含龙须菜寡糖饲料投喂罗非鱼[初始体重为(12.20±0.23)g]7个月,每种饲料投喂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罗非鱼。结果显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在罗非鱼腹肉中共鉴定出28种脂肪酸,分布范围为C12~C24。与饲喂基础饲料(对照组)相比,饲喂含龙须菜寡糖饲料(龙须菜寡糖组)能有效地降低罗非鱼腹肉中饱和脂肪酸的种类。从脂肪酸含量上看,龙须菜寡糖组罗非鱼腹部肉中C20∶5n-3(EPA)、C22∶6n-3(DHA)和C20∶4n-6(ARA)的相对含量及DHA/EPA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共检测到对照组罗非鱼腹肉中挥发性腥味物质31种,龙须菜寡糖组罗非鱼腹肉中挥发性腥味物质25种。在罗非鱼腹肉中检测到的气味较大、感觉阈值较低的挥发性腥味物质有酮类、胺类和醛类等,而这几类挥发性腥味物质的相对含量在龙须菜寡糖组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龙须菜寡糖能有效减少罗非鱼腹肉中SFA的种类,提高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ARA、DHA、EPA的含量及DHA/EPA值;此外,还能够有效减少罗非鱼腹肉中挥发性腥味物质的种类,并降低酮类、胺类和醛类等挥发性腥味物质的相对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 寡糖 罗非鱼 脂肪酸 挥发性腥味物质
下载PDF
莫桑比克罗非鱼ghrelin受体基因的特性及ghrelin受体和ghrelin mRNA组织表达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风英 王欢 +4 位作者 叶星 卢迈新 黄樟翰 朱华平 杨丽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74-2280,共7页
[目的]了解莫桑比克罗非鱼ghrelin/GHSR系统的生理功能。[方法]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分离莫桑比克罗非鱼2个GH-SR全长cDNA序列,并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莫桑比克罗非鱼ghrelin基因及其受体GHSR-1a mRNA水平的组织表达,以及饥饿对这2... [目的]了解莫桑比克罗非鱼ghrelin/GHSR系统的生理功能。[方法]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分离莫桑比克罗非鱼2个GH-SR全长cDNA序列,并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莫桑比克罗非鱼ghrelin基因及其受体GHSR-1a mRNA水平的组织表达,以及饥饿对这2个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获得了莫桑比克罗非鱼2个GHSR cDNA全序列(GHSR-1a、GHSR-1b)。GHSR-1a序列全长1 627bp,编码384个氨基酸,具有7个跨膜结构域结构;GHSR-1b序列全长1 858 bp,编码298个氨基酸,只具有前5个TM,在第6个TM的第4个氨基酸处开始缺失。正常生理条件下,2基因在所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存在明显的组织差异。ghrelin主要由胃中分泌,除性腺外,雌鱼所有被检测组织的表达量均高于雄鱼的表达量,以肌肉中ghrelin基因的表达差异最大,雌鱼是雄鱼的30.4倍。莫桑比克罗非鱼GHSR-1a基因在垂体、肝脏、心脏中表达量较高,且被检测组织中雄鱼的表达量均高于雌鱼的表达量,其中鳃组织的表达差异最大,雄鱼是雌鱼的36.3倍。饥饿28 d后莫桑比克罗非鱼胃中ghrelin基因表达增加,雄鱼ghrelin基因分泌量增加了3.7倍,雌鱼增加了2.6倍;雌雄个体垂体中GHSR-1a的分泌量均略有下降。[结论]ghrelin/GHSR-1a系统可能具有调节莫桑比克罗非鱼能量平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桑比克罗非鱼 GHSR 组织表达
下载PDF
荷那龙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3种同工酶的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淞 黄樟翰 +1 位作者 叶星 卢迈新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126,共5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法分析了酯酶(E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3种同工酶在荷那龙罗非鱼O reochrom is hornorum和莫桑比克罗非鱼O.m ossam bicus肝脏、心脏、肌肉、脑和肾脏5种器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法分析了酯酶(E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3种同工酶在荷那龙罗非鱼O reochrom is hornorum和莫桑比克罗非鱼O.m ossam bicus肝脏、心脏、肌肉、脑和肾脏5种器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两种罗非鱼的这3种同工酶均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EST在两种罗非鱼的肝脏中表达最强,带型最复杂;EST还有种的特异性,如EST-7和EST-8仅分别存在于莫桑比克罗非鱼的心脏和脑器官中,可作为鉴别两种罗非鱼的标记;两种鱼的EST同工酶还具有多态现象。SOD和LDH在两种罗非鱼的酶谱表型、活性等方面非常相似。SOD在肌肉组织中的酶带条数最多,且多数酶带的表达量较高,而LDH在脑、肾脏中表达丰富。同工酶分析结果反映了两种罗非鱼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是种间杂交的基础;同时说明两种罗非鱼含有供选择的等位基因,可用于良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那龙罗非鱼 莫桑比克罗非鱼 同工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下载PDF
盐胁迫对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AQP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茜茜 朱华平 +3 位作者 卢迈新 刘志刚 高风英 可小丽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996-3006,共11页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是一类细胞膜通道蛋白,能够选择性地高效转运水分子。为研究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AQP1基因在渗透压调控中的作用,该实验克隆了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的AQP1基因,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q...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是一类细胞膜通道蛋白,能够选择性地高效转运水分子。为研究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AQP1基因在渗透压调控中的作用,该实验克隆了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的AQP1基因,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q PCR)分析了该基因在各个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其在盐度梯度胁迫(低盐胁迫(22‰)和高盐胁迫(35‰))条件下鳃、肾和肌肉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AQP1基因c DNA全长2 612 bp,开放阅读框(ORF)774 bp,编码258个氨基酸;其DNA序列全长3 215 bp,包含2个内含子,3个外显子。组织分布结果表明,AQP1基因在各组织都有表达,在肾、皮肤和肌肉中表达量相对较高;盐胁迫结果显示,在盐度为22时鳃和肾中表达量在6 h达到峰值,肌肉中在24 h达到峰值;当盐度升至35时,鳃、肾和肌肉表达量均升高。实验结果表明,AQP1基因的表达与盐度密切相关,并参与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的渗透压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 AQP1基因 盐度胁迫 基因克隆 MRNA表达
原文传递
盐碱胁迫对莫桑比克罗非鱼TauT2基因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李娅娅 苏换换 +2 位作者 马冬梅 樊佳佳 朱华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87-2796,共10页
【目的】研究在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中新发现的编码牛磺酸转运蛋白的基因TauT2在盐碱胁迫下对鱼体渗透压调控的作用,为深入阐明鱼类中牛磺酸转运蛋白的功能提供更全面可靠的数据。【方法】通过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 【目的】研究在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中新发现的编码牛磺酸转运蛋白的基因TauT2在盐碱胁迫下对鱼体渗透压调控的作用,为深入阐明鱼类中牛磺酸转运蛋白的功能提供更全面可靠的数据。【方法】通过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TauT2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DS)进行分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预测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及其高级结构,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肝、肠、肌肉等13个组织中的表达特征,以及在盐碱胁迫(盐25 g/L,碱4 g/L)96 h内,不同时间点鳃、肾、肠和肝组织中TauT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获得的TauT2基因CDS序列全长1881 bp,共编码626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与斑马拟丽鱼(Maylandia zebra)牛磺酸转运蛋白的一致性最高,为98.72%,与已报道的莫桑比克罗非鱼的tTAUT1蛋白一致性为88.52%,该蛋白具有典型的牛磺酸转运蛋白跨膜结构域。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TauT2基因在肝、肠、肌肉等13个组织均有表达,其中血液中表达量最高,肠中的表达量最低。盐碱胁迫条件下,TauT2基因m RNA表达水平在鳃、肾、肠和肝组织中的表达均呈先升高再下降的变化趋势,鳃和肝达峰值的时间为48 h,肾和肠达峰值的时间分别是24和72 h,达峰值的时间与莫桑比克罗非鱼的tTauT1基因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莫桑比克罗非鱼在受到盐碱胁迫后,通过提升TauT2基因的表达量来有效调控体内渗透压,为渗透压稳态的维持发挥作用。莫桑比克罗非鱼体内至少有2种不同的牛磺酸转运蛋白,已发现的这2个蛋白氨基酸序列、三级结构及在鱼体不同组织中精细调节体内渗透压的功能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T2基因 莫桑比克罗非鱼 盐碱胁迫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三黄连散对靶动物(罗非鱼)的安全性试验
20
作者 孙钰博 禹方晓 +5 位作者 韦英益 于美玲 梁万文 李旻 覃志彪 胡庭俊 《现代畜牧兽医》 2022年第3期1-7,共7页
研究旨在评价三黄连散对罗非鱼的安全性,选择150尾健康的罗非鱼,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和1、3、5、10倍推荐剂量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试验期14 d。三黄连散拌料连续给药7 d,分别于第8 d和第15 d检查各组器官指数、血液生... 研究旨在评价三黄连散对罗非鱼的安全性,选择150尾健康的罗非鱼,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和1、3、5、10倍推荐剂量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试验期14 d。三黄连散拌料连续给药7 d,分别于第8 d和第15 d检查各组器官指数、血液生理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脾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显示,各组的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三黄连散可显著降低罗非鱼的平均红细胞体积(P<0.05);各剂量组肝脏、肾脏功能良好;三黄连散以推荐剂量的10倍亦未引起细胞毒性变化。研究表明,三黄连散在1~10倍推荐剂量下饲喂7 d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连散 罗非鱼 安全性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