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改造的时空坐标及其成藏(矿)响应 被引量:526
1
作者 刘池洋 赵红格 +3 位作者 桂小军 岳乐平 赵俊峰 王建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7-638,共22页
鄂尔多斯盆地的发育时限为中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以来为盆地的后期改造时期;盆地主体具克拉通内盆地特征;现今盆地为经过多期不同形式改造的残留盆地。该盆地叠加在早、晚古生代大型盆地之上,又属多重叠合型盆地。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的发育时限为中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以来为盆地的后期改造时期;盆地主体具克拉通内盆地特征;现今盆地为经过多期不同形式改造的残留盆地。该盆地叠加在早、晚古生代大型盆地之上,又属多重叠合型盆地。鄂尔多斯盆地集油气、煤和铀于一盆,多种能源矿产丰富。根据盆地及周缘地区主要地质构造特征和地质事件,结合对盆地各区裂变径迹年龄的综合研究认为,在盆地发育时期(T2—K1)至少发生了4期明显的构造变动,将盆地的沉积-演化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中晚三叠世和早中侏罗世富县—延安期为盆地发育的两个鼎盛阶段,广泛接受沉积,湖盆宽阔,沉积范围为今残留盆地面积的2倍多;形成重要的含油和成煤岩系。这两个阶段被期间发生的区域抬升变动(J1)所分隔。抬升导致沉积间断,延长组顶部遭受强烈而不均匀的侵蚀下切,形成起伏较大的侵蚀地貌。延安期末盆地抬升变动不强烈,沉积间断和剥蚀延续时间短。随后又复沉降,进入盆地发育的第三阶段中侏罗世直罗-安定期:沉积范围仍较广阔,但湖区面积明显减小。晚侏罗世构造变动强烈,在盆地西缘形成逆冲-推覆构造带,在其东侧前渊局限堆积厚度不等的砾岩,盆地中东部地区遭受剥蚀改造;今黄河以西地区初显东隆西坳格局。在早白垩世阶段,沉积分布仍较广阔,不整合超覆在前期西缘冲断带和南、北边部隆起之上。在盆地演化的前三个阶段,沉积中心均分布在延安附近及其以东;而堆积中心则位于邻近物源的盆地西部,且不同阶段位置有别;直到早白垩世,盆地的沉积中心和堆积中心的分布位置才大体一致,主要位于盆地西部的中南段。早白垩世末,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大型盆地消亡;盆地开始进入后期改造时期。在晚白垩世以来的盆地后期改造时期,鄂尔多斯盆地主要发生了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盆地演化 原盆面貌 后期改造 裂陷盆地 隆降反转 沉积中心 堆积中心 侵蚀-夷平面 风尘红黏土-黄土 成藏(矿)响应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页岩油特征及资源潜力 被引量:530
2
作者 杨华 李士祥 刘显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共11页
长庆油田对渗透率为0.3~1 mD的超低渗透油藏已实现了规模有效开发。考虑到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开发实际,将储集层地面空气渗透率小于0.3 mD,赋存于油页岩及其互层共生的致密砂岩储层中,石油未经过大规模长距离运移的油藏称为致密油,... 长庆油田对渗透率为0.3~1 mD的超低渗透油藏已实现了规模有效开发。考虑到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开发实际,将储集层地面空气渗透率小于0.3 mD,赋存于油页岩及其互层共生的致密砂岩储层中,石油未经过大规模长距离运移的油藏称为致密油,包括致密砂岩油和页岩油2大类。延长组致密油主要发育于半深湖—深湖相区,以延长组7段(简称长7)油层组油页岩、致密砂岩和湖盆中部的延长组6段(简称长6)油层组致密砂岩最为典型。致密油具有分布范围广,烃源岩条件优越,砂岩储层致密,孔喉结构复杂,物性差,含油饱和度高,原油性质好,油藏压力系数低的特点。纳米级孔喉系统广泛发育是致密油储集体连续油气聚集的根本特征,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中大多数连通的孔喉直径大于临界孔喉直径,满足油气在致密储层中运移的条件。根据致密油层与生油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了3种致密油储集层类型:①致密块状砂岩储层;②砂岩-泥岩互层型储层;③油页岩型致密储层。鄂尔多斯盆地长6和长7油层组致密油分布广泛,初步预测致密油总资源量约30×108t,其中长7油层组页岩油资源量超过10×108t,长7油层组致密砂岩油资源量约9×108t,长6油层组致密砂岩油资源量约11×108t。致密油资源是长庆油田实现年产油气当量5 000×104t并长期稳产较为现实的石油接替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油 致密页岩油 致密油 致密油储层 资源潜力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 被引量:429
3
作者 武富礼 李文厚 +1 位作者 李玉宏 席胜利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07-315,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广泛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 ,其总体沉积特征为 :沉积体系及相带发育完整 ;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较高 ;发育各种沉积构造、动植物化石及生物遗迹构造。曲流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具有复杂分支与决口历史 ,...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广泛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 ,其总体沉积特征为 :沉积体系及相带发育完整 ;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较高 ;发育各种沉积构造、动植物化石及生物遗迹构造。曲流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具有复杂分支与决口历史 ,因此常呈交织状 ,受分流河道冲蚀作用的影响 ,河口坝不发育。曲流河三角洲主要形成于湖盆坳陷回返期。通过对岩相组合、骨架砂体的几何形态及盆地古地理背景的综合分析 ,认为延长组的环境演化反映了浅水台地型三角洲逐渐转变为陆上平原的过程。曲流河三角洲可形成良好的储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曲流河三角洲 分流河道 上三叠统 延长组 油气储集体 沉积学
下载PDF
中国三叠系陆相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储层孔隙保存的关系 被引量:328
4
作者 黄思静 谢连文 +3 位作者 张萌 武文慧 沈立成 刘洁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3-281,共9页
研究了中国三叠系陆相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产状、成因及其与储层发育的关系,证明了以孔隙环边衬里方式产出的绿泥石是深埋地层中孔隙保存的重要机制,环边绿泥石的沉淀及其在成岩过程中的再生长不仅提高了岩石的机械强度和抗压实能力,还... 研究了中国三叠系陆相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产状、成因及其与储层发育的关系,证明了以孔隙环边衬里方式产出的绿泥石是深埋地层中孔隙保存的重要机制,环边绿泥石的沉淀及其在成岩过程中的再生长不仅提高了岩石的机械强度和抗压实能力,还降低了自生石英在碎屑颗粒上的成核数量并抑制石英的次生加大,从而使砂岩中的原生和次生孔隙得以保存。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成因还表明这种产状的绿泥石是三角洲前缘推进的良好标志,同时也说明中国中新生代的湖泊可能并不是真正的淡水湖泊,它们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盐度,其对海源流体具有继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系 陆相砂岩 自生绿泥石 孔隙保存机制 三角洲相 鄂尔多斯盆地 四川盆地
下载PDF
论鄂尔多斯盆地长_7段优质油源岩在低渗透油气成藏富集中的主导作用: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44
5
作者 杨华 张文正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54,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长7期发育了一套半深湖—深湖相优质油源岩,其有机质含量是延长组生油岩中最高的,这套油源岩分布面积达5×104km2,单层厚度一般为5~25m,累计厚度大都在10~50m之间,最厚可达80m以上。详细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长7期发育了一套半深湖—深湖相优质油源岩,其有机质含量是延长组生油岩中最高的,这套油源岩分布面积达5×104km2,单层厚度一般为5~25m,累计厚度大都在10~50m之间,最厚可达80m以上。详细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资料表明,长7段优质油源岩形成于水体较深、盐度不高、水体分层不明显、还原的沉积环境,有机质来源以贫13C的湖生低等生物———藻类为主,干酪根类型为Ⅰ—Ⅱ1型,有机质丰度很高,残余有机碳含量一般为6%~14%,最高可达30%以上。并且有机质已达到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油源岩相对较低的S1+S2含量、沥青“A”含量、饱/芳比值,说明其经过了强烈的排烃作用。这套优质油源岩的厘定对于在这一地区进一步开展石油勘探和深化认识低渗透储层的油藏成藏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油源岩 晚三叠世 有机质分子 碳同位素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特征 被引量:354
6
作者 姚泾利 邓秀芹 +3 位作者 赵彦德 韩天佑 楚美娟 庞锦莲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0-158,共9页
通过综合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储集层与烃源岩展布、岩石学、地球化学等资料,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特征,评价其勘探潜力。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低渗透油气资源丰富,截至目前空气渗透率小于2×10 3μm2的致密油... 通过综合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储集层与烃源岩展布、岩石学、地球化学等资料,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特征,评价其勘探潜力。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低渗透油气资源丰富,截至目前空气渗透率小于2×10 3μm2的致密油探明地质储量约20×108t,主要赋存于与油页岩互层共生或紧邻的延长组长6—长8油层组致密砂岩储集层中,石油未经过大规模长距离运移。其中,湖盆中部长7和长6油层组大面积分布的重力流砂岩储集层尤其致密,空气渗透率一般小于0.3×10 3μm2。延长组致密油具有多成因砂体复合叠加规模大、储集层致密、孔喉结构复杂、刚性组分含量高、裂缝发育、含油性和原油物性较好、低压低产等特征。优质烃源岩与大面积厚层储集体互层共生,以及地史期生烃增压强排烃作用控制了延长组大面积叠合致密油的形成。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资源潜力大,是近期建产的现实目标和未来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资源潜力
下载PDF
论鄂尔多斯盆地长_7段优质油源岩在低渗透油气成藏富集中的主导作用——强生排烃特征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346
7
作者 张文正 杨华 +1 位作者 李剑锋 马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9-293,共5页
依据长7段油页岩段优质油源岩的地球化学测试资料、生烃热模拟实验结果,结合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探讨了长7段优质油源岩排烃特征与机理,计算排烃率。长7段优质油源岩的总有机碳累计产油率达400kg/t左右,其生烃膨胀增压作用为石油初次运移... 依据长7段油页岩段优质油源岩的地球化学测试资料、生烃热模拟实验结果,结合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探讨了长7段优质油源岩排烃特征与机理,计算排烃率。长7段优质油源岩的总有机碳累计产油率达400kg/t左右,其生烃膨胀增压作用为石油初次运移(排烃)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油源岩中的“干酪根网络系统”与“孔、缝系统”共同构成了石油初次运移的立体网络系统。连续油相是最主要的石油初次运移相态。油页岩段在大量成熟生油阶段之前经受的强烈压实作用不会明显影响其排烃效率,其较低的残留孔隙度降低了滞留烃的能力,反而有助于排烃率的提高(计算的平均排烃率高达72%),并使得优质油源岩能够提供富烃、低含水的“优质流体”,从而为低渗透储集层的石油富集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段油页岩 优质油源岩 排烃率 排烃机理 富烃优质流体
下载PDF
苏里格大气田成藏地质特征 被引量:296
8
作者 何自新 付金华 +2 位作者 席胜利 付锁堂 包洪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12,共7页
苏里格大气田位于我国鄂尔多斯盆地中部 ,是我国陆上目前已发现的最大的天然气气田。自 2 0 0 0年开展系统评价勘探以来 ,目前已在上古生界二叠系碎屑岩地层中获得天然气三级储量 860 6 67× 10 8m3 。该区具有良好的天然气成藏地... 苏里格大气田位于我国鄂尔多斯盆地中部 ,是我国陆上目前已发现的最大的天然气气田。自 2 0 0 0年开展系统评价勘探以来 ,目前已在上古生界二叠系碎屑岩地层中获得天然气三级储量 860 6 67× 10 8m3 。该区具有良好的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 ,广泛沉积的海陆交互相煤系地层形成了广覆式的烃源岩 ,有机质在热演化作用下已达到成熟至高成熟阶段 ,在盆地内形成了丰富的气源。二叠系由北向南展布的河流 三角洲砂体在平缓的西倾单斜背景下 ,与侧向的河流间湾泥质岩遮挡及北部上倾方向的致密岩性遮挡一起 ,构成了大面积的岩性圈闭。陆相砂岩储层中的高石英含量和火山组构的溶蚀是形成高孔渗储层的主要因素。生、储、盖、圈闭以及保存条件的有机配置 ,为气藏的形成与保存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大气田 单斜 岩性圈闭 河流-三角洲砂体
下载PDF
大型敞流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与湖盆中心砂体的形成与分布 被引量:292
9
作者 邹才能 赵文智 +7 位作者 张兴阳 罗平 王岚 刘柳红 薛叔浩 袁选俊 朱如凯 陶士振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3-825,共13页
大型敞流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及湖盆中心砂体已成为中国陆相盆地岩性油气藏最重要的勘探目标。通过对现代典型湖盆浅水三角洲的深入分析,结合我国中、新生代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及湖盆中心砂体的地质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进展与认识:①... 大型敞流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及湖盆中心砂体已成为中国陆相盆地岩性油气藏最重要的勘探目标。通过对现代典型湖盆浅水三角洲的深入分析,结合我国中、新生代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及湖盆中心砂体的地质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进展与认识:①在分析浅水三角洲形成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按照供源体系、湖水深度及三角洲前缘倾斜坡度将湖盆三角洲分为9种成因-结构类型;②建立了毯式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的沉积模式,指出末端分流河道及末端决口扇是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的典型微相类型;③分析了浅水三角洲砂体大面积分布的形成条件,指出敞流湖盆是湖盆中心浅水三角洲砂体发育的重要条件,敞流通道对湖盆中心砂体分布有重要控制作用;④湖盆中心发育河流、三角洲、湖流及密度底流砂体等牵引流成因砂体,也发育洪水浊积扇及滑塌浊积扇等重力流成因砂体;⑤大型浅水三角洲体系三级层序界面对岩性(成岩)圈闭的发育有重要控制作用,三角洲平原带层序界面上覆叠置砂体富集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大。本文研究成果希对坳陷湖盆沉积学研究及岩性油气藏勘探能有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湖盆中心 坳陷盆地 敞流湖盆 鄂尔多斯盆地 鄱阳湖 岩性圈闭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方向分析与三角洲沉积体系 被引量:238
10
作者 宋凯 吕剑文 +1 位作者 杜金良 王宏科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9-66,共8页
利用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 ,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母岩类型和物源方向。研究表明盆地中部延长组砂岩和泥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REE分配模式及微量元素蜘蛛图解相同 ,表现为轻稀土富集 ,重稀土亏损 ,铕、铈元素亏损 ;RE... 利用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 ,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母岩类型和物源方向。研究表明盆地中部延长组砂岩和泥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REE分配模式及微量元素蜘蛛图解相同 ,表现为轻稀土富集 ,重稀土亏损 ,铕、铈元素亏损 ;REE分配模式均呈“右倾斜、LREE富集、HREE平坦”型 ;微量元素蜘蛛图解具“四峰三谷一平坦”型 ,曲线呈阶梯状分布 ;砂岩和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REE分配模式及微量元素蜘蛛图解与盆地东北缘的太古代、元古代变质岩相一致 ,而与火成岩的重稀土富集、轻稀土亏损、“V”字型REE分配模式和“三峰两谷”型、曲线呈“W”字型分布的蜘蛛图解的特征有显著的差别。说明延长组母岩是盆地东北缘的太古代、元古代变质岩 ,主要物源方向为北东向。依据物源方向、沉积环境、砂岩岩石学特征、砂岩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特征 ,将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划分为两大三角洲沉积体系 ,即北东向的安塞三角洲沉积体系、志靖三角洲沉积体系、安边三角洲沉积体系和北西向的盐定三角洲沉积体系。在三角洲沉积体系划分的基础上 ,详细阐述了不同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岩石学特征、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特征及延长组长 6—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上三叠统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物源方向 三角洲沉积体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254
11
作者 付金华 郭正权 邓秀芹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4-44,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主要发育东北和西南两大沉积体系 ,东北的河流三角洲体系已为大量的勘探研究资料所证实 ,而西南体系因受勘探程度限制 ,目前研究不够。本文通过最新钻探成果 ,结合盆地西南部露头资料 ,确立盆地西南地区三叠系...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主要发育东北和西南两大沉积体系 ,东北的河流三角洲体系已为大量的勘探研究资料所证实 ,而西南体系因受勘探程度限制 ,目前研究不够。本文通过最新钻探成果 ,结合盆地西南部露头资料 ,确立盆地西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冲积扇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浊积 )相。冲积扇以西南缘平凉崆峒山和水河剖面为代表 ,扇三角洲及湖泊 (浊积 )相为区内钻井剖面所证实。长 6—长 8为区内主力油层组 ,地层保存完整 ,钻探程度相对较高。扇三角洲前缘砂体类型以水下分流河道为主 ,局部发育河口坝。浊积体以厚层块状为主。长 8亚期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最发育期 ,横向形成自西南向东北延伸的三支前缘砂体带 ,是石油聚集的重要区带 ;长 7亚期随着湖盆沉降 ,周边抬升强烈 ,湖岸较陡 ,大量发育浊积体系 ;长 6亚期湖退导致扇三角洲再次发育 ,但规模较长 8亚期小。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单层厚度大 ,砂岩粒度较粗 ,颗粒分选及物性好 ,是石油富集的最有利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上三叠统 鄂尔多斯盆地 冲积扇 沉积体系 三叠系延长组 沉积相 石油地质 主力油层 砂体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在上三叠统延长组石油聚集中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24
12
作者 赵文智 胡素云 +1 位作者 汪泽成 董大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非均质性导致一组北东向基底断裂在中生代“隐性”活动 不仅控制了晚三叠世一系列古水系的流向,而且后期小规模活动在上覆砂体中还产生微裂隙和小断层,既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也改善了储集层物性条件 在上三叠统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非均质性导致一组北东向基底断裂在中生代“隐性”活动 不仅控制了晚三叠世一系列古水系的流向,而且后期小规模活动在上覆砂体中还产生微裂隙和小断层,既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也改善了储集层物性条件 在上三叠统延长组岩性油气藏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基底断裂分布区的异常高古地热加速了有机质生烃演化。靖安—陇东地区位于北东向基底断裂分布带内,成藏条件最好,是已经发现和将要发现三叠系油田的主要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断裂 “隐性”活动 裂缝 沉积砂体 控制作用 三叠系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长7优质烃源岩的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发育环境 被引量:250
13
作者 张文正 杨华 +2 位作者 杨奕华 孔庆芬 吴凯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4,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优质烃源岩(油页岩)井下岩芯外观呈黑色、质硬、手感较轻,露头风化后呈纸片状。岩石薄片镜下观测和电镜-能谱测试显示,长7优质烃源岩呈纹层状有机质十分发育、莓状黄铁矿丰富-极丰富和胶磷矿丰富的特征,常见晶屑...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优质烃源岩(油页岩)井下岩芯外观呈黑色、质硬、手感较轻,露头风化后呈纸片状。岩石薄片镜下观测和电镜-能谱测试显示,长7优质烃源岩呈纹层状有机质十分发育、莓状黄铁矿丰富-极丰富和胶磷矿丰富的特征,常见晶屑、凝灰质纹层。测试结果显示,长7优质烃源岩岩石化学组成以高二价硫、高Fe、高P2O5和相对较低的Al2O3、SiO2、CaO和MgO为特征,微量元素表现出Mo、Cu、U显著正异常,V、Pb呈正异常,其他微量元素为正常和亏损,总稀土含量(∑REE)较低的特征。较低的Sr/Ba比值和较低的B含量反映了含盐度不高的陆相湖盆沉积特征。高的V/(V+Ni)比值、很高的U/Th比值等指示了沉积环境缺氧的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特征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优质烃源岩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8段储层砂岩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量:223
14
作者 史基安 王金鹏 +4 位作者 毛明陆 王琪 郭正权 郭雪莲 卢龙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3-380,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的储集岩—三叠系延长组长 6— 8段砂岩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岩 ,具有粒径细、成分成熟度低、磨圆度较差、分选性较好的特点。运用薄片鉴定、粘土矿物、稳定同位素分析及物性分析等资料 ,研究了延长组长 6— 8段的...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的储集岩—三叠系延长组长 6— 8段砂岩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岩 ,具有粒径细、成分成熟度低、磨圆度较差、分选性较好的特点。运用薄片鉴定、粘土矿物、稳定同位素分析及物性分析等资料 ,研究了延长组长 6— 8段的成岩作用特征 ,分析了它们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状况 ,确定了储层砂岩的成岩作用阶段 ,指出西峰油田优质储层的发育取决于储集砂岩中粘土膜形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沉积学 储层地球化学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延长组 成岩作用 西峰油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期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被引量:234
15
作者 李文厚 庞军刚 +2 位作者 曹红霞 肖丽 王若谷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1-506,共6页
目的查明鄂尔多斯晚三叠世延长期沉积体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规律。方法根据大量钻井、露头及岩芯资料,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研究区在延长期发育的沉积体系有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湖泊及深湖浊... 目的查明鄂尔多斯晚三叠世延长期沉积体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规律。方法根据大量钻井、露头及岩芯资料,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研究区在延长期发育的沉积体系有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湖泊及深湖浊积岩。在古地理演化过程中,长10期内陆湖盆开始形成,东西两岸两大三角洲裙初步形成;长9期湖盆快速下沉,湖区迅速扩大,三角洲多为破坏性的;长8期三角洲进一步发育;长7期湖岸线大幅度向外推移,西部浊积岩发育,东部三角洲面积明显减小;长6期湖盆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深湖-半深湖面积大大减少,三角洲沉积体系极为发育;长4+5期继承了长6的沉积格局,三角洲建设进程减慢,三角洲大面积沼泽化;从长3期湖盆开始逐步淤浅、萎缩、消亡,河道逐渐发育;长2期分流河道发育;长1期由于差异沉降,在东部子长一带形成沉降中心,沉积了湖相浊积岩。结论在继续重视三角洲砂体的同时,也要加强深湖区浊积岩的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岩相古地理 鄂尔多斯 延长组 沉积盆地
下载PDF
陆相湖盆深水砂质碎屑流成因机制与分布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被引量:226
16
作者 邹才能 赵政璋 +4 位作者 杨华 付金华 朱如凯 袁选俊 王岚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65-1075,共11页
国外深水沉积发展了50年,从浊流定义的普遍应用,到今天对鲍马序列、约克扇等经典模式持否定态度,深水沉积研究经历了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目前国外流行的砂质碎屑流理论是经典浊流理论的部分否定与新发展。本研究阐述国外砂质碎屑流的... 国外深水沉积发展了50年,从浊流定义的普遍应用,到今天对鲍马序列、约克扇等经典模式持否定态度,深水沉积研究经历了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目前国外流行的砂质碎屑流理论是经典浊流理论的部分否定与新发展。本研究阐述国外砂质碎屑流的概念、实验、鉴别特征、沉积模式等最新认识,以运用砂质碎屑流理论解释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部厚砂岩的成因机制为例,揭示我国陆相湖盆中心坡折带砂体分布特征与形成机制,为开拓陆相勘探领域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浊流 砂质碎屑流 鄂尔多斯盆地 相模式
下载PDF
成岩过程中长石、高岭石、伊利石之间的物质交换与次生孔隙的形成:来自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和川西凹陷三叠系须家河组的研究 被引量:224
17
作者 黄思静 黄可可 +3 位作者 冯文立 佟宏鹏 刘丽红 张雪花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8-506,共9页
根据我国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和四川盆地三叠系须家河组砂岩成岩作用和次生孔隙形成机制的研究,总结了碎屑岩成岩过程中长石、高岭石、伊利石之间的物质交换及其对次生孔隙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1)砂岩埋藏前组成中长石的类型及相对... 根据我国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和四川盆地三叠系须家河组砂岩成岩作用和次生孔隙形成机制的研究,总结了碎屑岩成岩过程中长石、高岭石、伊利石之间的物质交换及其对次生孔隙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1)砂岩埋藏前组成中长石的类型及相对含量、含膨胀层的粘土矿物(如同期火山物质)的数量、系统的开放性与封闭性以及流体中额外钾离子的存在与否直接控制了长石的溶解方式和次生孔隙的形成机制;(2)在热力学上最不稳定且低温条件下更易溶解的偏基性斜长石在同生到埋藏成岩作用初期已大量溶解,并伴随高岭石的沉淀,在热力学上相对稳定的钾长石是保存时间最长的长石类型,也是以后埋藏成岩过程中对次生孔隙贡献最多的长石类型;(3)在埋藏成岩作用初期到120~140℃古地温以前的成岩阶段中,蒙皂石-伊利石的转化反应是克服埋藏成岩过程中钾长石溶解动力学屏障的重要机制,如果骨架颗粒中存在较多的钾长石和较多的含膨胀层的粘土矿物,则次生孔隙主要由钾长石溶解提供,并有斜长石的钠长石化或自生钠长石沉淀,这是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石盒子组和三叠系延长组次生孔隙的主要形成机制;(4)在120~140℃古地温以后的深埋藏成岩阶段中,高岭石的伊利石化是克服埋藏成岩过程中钾长石溶解动力学屏障的另一重要机制,而钾长石的溶解又是封闭条件下高岭石的伊利石化的必要伴随反应,地层中钾长石和高岭石的相对数量控制了长石的溶解以及溶解产物中钾长石、高岭石、伊利石三种矿物间的数量关系,只要地层中钾长石(或高岭石)没有消耗完,钾长石的溶解和高岭石伊利石化反应就会持续发生并在深埋藏条件下形成次生孔隙,这是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太原组和四川盆地三叠系须家河组二段砂岩次生孔隙的主要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岩成岩作用 次生孔隙 长石溶解 鄂尔多斯盆地 四川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95
18
作者 任战利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7-24,共8页
通过镜质体反射率、包裹体测温、磷灰石裂变径迹等多种古地温研究方法,结合盆地构造演化史,恢复了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史,古生代到中生代早期地温梯度都较低(2.2~3.0℃/100m),中生代晚期地温梯度升高到3.3~4.5... 通过镜质体反射率、包裹体测温、磷灰石裂变径迹等多种古地温研究方法,结合盆地构造演化史,恢复了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史,古生代到中生代早期地温梯度都较低(2.2~3.0℃/100m),中生代晚期地温梯度升高到3.3~4.5℃/100m,新生代以来逐渐降低到2.8℃/100m。古生代和中生代早期,地温锑度低,气源岩热演化程度低.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中生代晚期地温梯度高,是古生界碳酸盐岩及煤系地层的主要生气期和运移期。新生代以来地温逐渐降低,生气作用减弱或停止。鄂尔多斯盆地内部缺乏断裂,生气高峰期较晚,有利于大气田的保存,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由于孔隙发育又临近主要生气区,应是首选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地热化 古地温 梯度 裂变径迹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开发 被引量:224
19
作者 杨华 付金华 +1 位作者 刘新社 孟培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5-303,共9页
通过储集层岩性分析、流体包裹体测试、模拟实验等手段,结合地球化学、地震、测井、试油相关资料,详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的有利地质条件及致密气藏基本特征,总结致密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广覆式生烃和持续性充注的... 通过储集层岩性分析、流体包裹体测试、模拟实验等手段,结合地球化学、地震、测井、试油相关资料,详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的有利地质条件及致密气藏基本特征,总结致密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广覆式生烃和持续性充注的气源条件、大面积分布的三角洲相砂岩储集层与近距离运聚的成藏模式等地质要素的有效配置、共同作用,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大型致密气藏。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藏含气层组多、面积大,存在多个压力系统,储集层非均质性强,具有先致密后成藏的特点,储量丰度低。全数字地震薄储集层预测技术、致密气层测井精细评价技术与开发集成配套技术为致密气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气 成藏条件 关键技术
下载PDF
中国碳酸盐岩储集层大型化发育的地质条件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220
20
作者 赵文智 沈安江 +4 位作者 胡素云 张宝民 潘文庆 周进高 汪泽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2,共12页
基于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重点探区和层系300余口井的岩心和薄片观察,结合地震、录井、测井和试油等资料,系统分析碳酸盐岩储集层类型、特征和规模化发育的地质条件,总结碳酸盐岩储集层分布的基本特征。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储集... 基于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重点探区和层系300余口井的岩心和薄片观察,结合地震、录井、测井和试油等资料,系统分析碳酸盐岩储集层类型、特征和规模化发育的地质条件,总结碳酸盐岩储集层分布的基本特征。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储集层类型齐全,规模有效储集层主要有3类:沉积型礁/滩及白云岩储集层、后生溶蚀-溶滤型储集层与深层埋藏-热液改造型储集层。除沉积相、古气候和古地貌外,控制深层规模有效储集层发育的主要因素有:层间及层内溶蚀-溶滤作用、埋藏白云石化与热液联合作用等。深层碳酸盐岩规模有效储集层具如下分布特征:沿不整合面和沉积间断面分布,后生溶蚀-溶滤型储集层从古隆起高部位一直延伸到斜坡低部位;平面上呈似层状大面积分布,垂向上受多期岩溶作用控制,呈多套叠置楼房式分布,非均质性明显;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受原始沉积相带约束,在深层形成条带状或似层状大面积分布的有效储集体;与热液作用相关的储集层多沿深大断裂分布,形成垂向上呈串珠状、平面上呈带状-栅状分布的有效储集体,分布不受埋深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储集层 大型化发育 地质条件 分布特征 深层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