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净距隧道净距研究及施工技术应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杜菊红 黄宏伟 熊玉朝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488-493,共6页
小净距隧道是继分离式隧道、连拱隧道后出现的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新型隧道形式,我国已有一定的成功经验,表现出其良好的安全、经济实用性。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发展,小净距公路隧道将成为高等级公路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内外小... 小净距隧道是继分离式隧道、连拱隧道后出现的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新型隧道形式,我国已有一定的成功经验,表现出其良好的安全、经济实用性。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发展,小净距公路隧道将成为高等级公路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内外小净距隧道合理净距的研究、对施工对策等方面的进展情况进行的分析,指出了小净距公路隧道设计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 围岩稳定 合理净距 中间岩柱
下载PDF
基于近场均匀照明的LED阵列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新睿 韩敬华 +3 位作者 李洪儒 宋敏 胡丽荔 孙年春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2-127,共6页
基于几何光学与辐射照度理论,对菱形、环形和蜂窝状等3种典型LED阵列光源在近场上的照度分布进行研究,推导了不同阵列光源照射到目标面上的总辐射照度表达式,并依据斯派罗法则确定了LED间的最优化距离。进而根据照度公式,对LED阵列进行... 基于几何光学与辐射照度理论,对菱形、环形和蜂窝状等3种典型LED阵列光源在近场上的照度分布进行研究,推导了不同阵列光源照射到目标面上的总辐射照度表达式,并依据斯派罗法则确定了LED间的最优化距离。进而根据照度公式,对LED阵列进行了仿真和对比分析,得出了不同阵列的光照度分布特点。菱形阵列可以得到较大范围的平坦度,环形阵列的平坦范围较小,能量集中分布在一个圆形范围内,有良好的集光效果,蜂窝状阵列的照度比较集中且占用的面板空间较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计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阵列 照度分布 最优间距 照度均匀性
下载PDF
基于最优间距的车辆跟驰模型及其特性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达 蒲云 +1 位作者 杨飞 祝俪菱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8-894,共7页
为真实地反应车辆跟驰机理,假设在跟驰状态下,驾驶员倾向于保持最优跟驰间距,在分析最优间距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车辆跟驰模型(optimal distance model,ODM).利用NGSIM数据,对ODM模型和经典Gipps车辆跟驰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和评价.用仿真... 为真实地反应车辆跟驰机理,假设在跟驰状态下,驾驶员倾向于保持最优跟驰间距,在分析最优间距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车辆跟驰模型(optimal distance model,ODM).利用NGSIM数据,对ODM模型和经典Gipps车辆跟驰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和评价.用仿真方法分析了ODM模型再现宏观交通流现象的能力和加速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与Gipps模型相比,ODM模型的加速度、速度和距离的仿真精度分别提高了0.36 m/s2、0.99 m/s和0.73 m,并能够再现实际交通流中稳定车流和冲击波等交通现象;在稳定交通流中,ODM模型总是趋向于使车辆间距等于最优跟驰间距,或在其附近小幅度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跟驰 最优间距 NGSIM 稳定性
下载PDF
节点分簇和最佳距离相融合的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 被引量:8
4
作者 徐音 原立格 朱旭普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73-1377,共5页
针对当前路由算法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分布不均匀、节点能耗过快等因素严重影响其生存时间的问题,提出一种传感器节点分簇与最佳距离相融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该算法先模拟生物细胞的连接过程实现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分簇,再权... 针对当前路由算法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分布不均匀、节点能耗过快等因素严重影响其生存时间的问题,提出一种传感器节点分簇与最佳距离相融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该算法先模拟生物细胞的连接过程实现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分簇,再权衡网络生存时间和能量消耗间的关系,根据簇首与基站间的距离确定数据路由的最优路径,最后采用MATLAB R2014b工具箱编程实现路由算法.将该算法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延长整个传感器网络的生存时间,有效减少网络能耗,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路由策略 最佳距离 生存时间 能量消耗 生物细胞
下载PDF
双机闪烁干扰最优距离计算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叶广强 刘亲社 +1 位作者 王星 李彬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0,共2页
在对导弹导引头测向系统的诸多干扰方法中,闪烁干扰是一种普遍认为较有效的干扰。闪烁干扰的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发射源之间的距离和闪烁频率。本文给出一种评估闪烁干扰效果的新的准则———方差期望比最小准则,根据此准则给出双... 在对导弹导引头测向系统的诸多干扰方法中,闪烁干扰是一种普遍认为较有效的干扰。闪烁干扰的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发射源之间的距离和闪烁频率。本文给出一种评估闪烁干扰效果的新的准则———方差期望比最小准则,根据此准则给出双机闪烁干扰的最优距离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烁干扰 评估准则 最优距离
下载PDF
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时安全飞行距离自动判定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启帆 杨勇 +2 位作者 白万荣 张珍芬 张蕾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12期180-183,共4页
针对电力线路巡检人力资源消耗大、危险性高问题,结合障碍物规避及最优线路规划结果,提出一种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安全飞行距离自动判定方法。以无人机与模拟威胁器间飞行夹角、方向以及连线距离等为基础,建立障碍规避模型,计算出最短安... 针对电力线路巡检人力资源消耗大、危险性高问题,结合障碍物规避及最优线路规划结果,提出一种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安全飞行距离自动判定方法。以无人机与模拟威胁器间飞行夹角、方向以及连线距离等为基础,建立障碍规避模型,计算出最短安全距离。考虑到无人机过弯速度和时间,确定安全飞行距离判定区间,在该区间内规划出无人机到达目标点的最短距离,通过蚁群概率分析法划分最优点,平滑处理线路,实现最优安全飞行距离自动判定。仿真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判定时间短、整体安全性高,具有极佳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距离 障碍物规避 安全距离 过弯速度 蚁群概率分析法
下载PDF
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最优距离的可靠节能传输策略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晓娟 马学彬 王洪彬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5-112,共8页
在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Delay Tolerant Mobile Senor Networks,DTMSN)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数据丢失及节点因能量耗尽而导致网络生存时间减少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最优距离的可靠节能传输策略,该传输策略利用距离... 在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Delay Tolerant Mobile Senor Networks,DTMSN)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数据丢失及节点因能量耗尽而导致网络生存时间减少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最优距离的可靠节能传输策略,该传输策略利用距离与能量的关系解决了DTMSN中的三个重要问题:可靠性、能源效率、网络生存时间.首先,在链路质量保证下,引入了"可靠节能距离"和"可靠能量平衡距离"两个概念.此外,通过分析节点间距离、节点运动方向及节点当前剩余能量来确定节点的综合效用值,最后根据综合效用值的大小来路由消息.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显著提高了消息的投递率及可靠性保证下传感器节点的能量利用率,延长了网络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 最优距离 可靠节能传输策略
下载PDF
基于社会车辆称重数据的公路动态汽车衡期间核查方法研究
8
作者 周学建 赵晓东 +1 位作者 赵伟国 张洪军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7期126-132,共7页
公路动态汽车衡在治超管理和计重收费领域有广泛应用。目前公路动态汽车衡周期检定平均合格率仅65%左右,需要对其进行期间核查以及时了解汽车衡计量特性。文中介绍了一种采用社会车辆称重数据进行公路动态汽车衡期间核查的技术,可降低... 公路动态汽车衡在治超管理和计重收费领域有广泛应用。目前公路动态汽车衡周期检定平均合格率仅65%左右,需要对其进行期间核查以及时了解汽车衡计量特性。文中介绍了一种采用社会车辆称重数据进行公路动态汽车衡期间核查的技术,可降低核查成本并提高核查的及时性。介绍了该技术计量核查原理,建立了汽车衡期间核查数学模型,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并采用实际交通数据对核查模型进行了验证。数据结果表明,在一定区域网中,利用社会车辆修正之后的称重数据可实现控制衡器对待核查动态汽车衡的核查,证明了基于社会车辆称重数据进行公路动态汽车衡期间核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称重 量值传递 动态汽车衡 期间核查 数学模型 最优距离 最优路径 校准
下载PDF
基于全局距离最优的抗污染极短纠错码设计
9
作者 刘坚强 屈也频 吕余海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30-635,共6页
针对现有二维码在复杂环境中抗污染能力弱、解码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距离最优的抗污染极短纠错码。首先,构建了表征污染环境的凹凸多边形数学模型;然后,设计了采用3个编码点表示一个目标数据位的极短纠错码;最后,设计了在... 针对现有二维码在复杂环境中抗污染能力弱、解码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距离最优的抗污染极短纠错码。首先,构建了表征污染环境的凹凸多边形数学模型;然后,设计了采用3个编码点表示一个目标数据位的极短纠错码;最后,设计了在有限约束域内全局距离最优的编码点的编排方法,并给出了对应的解码算法。对极短纠错码的抗污染能力和识别速度进行了仿真评估,并与经典的BCH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目标数据长度为18、编码点数为63时,极短纠错码在同等污染环境中识别准确率接近BCH码,而解码速度是BCH码的130倍。所提编码还具有结构简洁明确、编码点数适应能力强、易于标准化推广应用等显著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错码 抗污染 污染模型 最优距离 BCH码 二维码
下载PDF
流星通信中最佳距离和天线覆盖区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习建德 金力军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3-167,共5页
定性分析了流星突发通信中的最佳通信距离,分析结果与前人的实验结论基本一致。然后根据最佳通信距离,论述了在此距离上流星突发通信中常用的八木天线的覆盖范围及在给定工作频率下的天线架高。
关键词 流星突发通信 最佳通信距离 中点照射法 天线覆盖区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仪炉膛温度场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晓娜 曾颖 +2 位作者 张炜 叶树亮 袁若浩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1-554,共4页
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作为研究物质成分及物化性质与热流、能量关系的分析仪器,其炉膛在设计时要求具有良好的均温性从而保证热流、能量的精确检测。为了提高炉膛均温性,研究样品支撑架上样品与参比... 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作为研究物质成分及物化性质与热流、能量关系的分析仪器,其炉膛在设计时要求具有良好的均温性从而保证热流、能量的精确检测。为了提高炉膛均温性,研究样品支撑架上样品与参比端的间距对炉膛均温性的影响。通过ANSYS软件建立DSC炉膛数学模型,计算和比较不同间距模型不同稳态温度时炉膛温度场分布,得到在内径为28mm的DSC炉膛下样品与参比端的最优间距为12.5 mm,并进行实验验证了利用该法仿真得到的温度分布规律。通过仿真分析对优化炉膛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仪 均温性 流固耦合 最优间距 ANSYS
原文传递
单轴微机械热对流加速度计温度场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伟 汪荣青 +1 位作者 胡俊强 李顶根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45,共4页
为优化微机械热对流加速度计的结构布置和加工流程,提高其测量精度和灵敏度,采用了成本低廉、技术成熟的"牺牲层"技术和Si-SiO2SiO2-Si键合技术设计制作了六面体腔型式的微机械热对流加速度计模型,并通过对这种结构的模型进... 为优化微机械热对流加速度计的结构布置和加工流程,提高其测量精度和灵敏度,采用了成本低廉、技术成熟的"牺牲层"技术和Si-SiO2SiO2-Si键合技术设计制作了六面体腔型式的微机械热对流加速度计模型,并通过对这种结构的模型进行温度场分析。当微机械热对流加速度计具有最高的灵敏度时,热敏元件与加热元件的最佳距离区间为[430μm,44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学 最佳距离 温度场分析 加速度 热对流 单轴 六面体腔
下载PDF
基于石油套管壁厚检测的多聚焦探头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良军 何辅云 +3 位作者 蒯淑君 何胜兵 高翠云 陈文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68,72,共4页
为了实现对石油套管的全覆盖壁厚自动化检测,提出由阵列式多聚焦探头围绕石油套管旋转组成自动化壁厚检测系统。根据超声聚焦探头的测厚原理,分析聚焦探头的焦距和晶片尺寸与聚焦声束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聚焦探头组成阵列式多探头自动化... 为了实现对石油套管的全覆盖壁厚自动化检测,提出由阵列式多聚焦探头围绕石油套管旋转组成自动化壁厚检测系统。根据超声聚焦探头的测厚原理,分析聚焦探头的焦距和晶片尺寸与聚焦声束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聚焦探头组成阵列式多探头自动化壁厚检测系统,进一步研究探头与石油套管之间的最佳距离和阵列式多探头与扫描速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自动化壁厚检测系统可以准确、可靠、快速地实现对石油套管的检测,检测系统满足实际生产的API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套管 聚焦探头 壁厚检测 最佳距离 扫描速度
下载PDF
信号控制交叉口出口道路内停车最佳距离设置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晓飞 陈峻 +1 位作者 朱仁伟 赵发科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0-117,共8页
为避免信号交叉口驶入出口道的车辆受到路内停车带的影响而得不到正常疏散或形成拥堵,以设置有路内停车带的信号控制交叉口出口道为研究对象,从路内停车对交叉口出口道动态交通影响分析入手,考虑路内停车和信号控制的共同作用,运用交通... 为避免信号交叉口驶入出口道的车辆受到路内停车带的影响而得不到正常疏散或形成拥堵,以设置有路内停车带的信号控制交叉口出口道为研究对象,从路内停车对交叉口出口道动态交通影响分析入手,考虑路内停车和信号控制的共同作用,运用交通流波动理论,分别构建了停车带长度有限的和全路段均有停车带的2种情况下路内停车最佳距离的计算方法。以南京市成贤街路内停车带为例,进行实例应用,并重点分析了交叉口出口道处路内停车最佳距离随着交叉口到达流量、进入停车带后路段流量、信号控制参数周期时长、绿灯时长以及路内停车带长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最佳距离随着交叉口到达流量和停车带长度的变化存在显著的变化拐点,而交叉口周期时长和绿灯时间比例均对路内停车设置位置存在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最佳距离 交通波动理论 路内停车 信号交叉口
原文传递
纳米颗粒尺度测量冲击仪颗粒拦截效率的改善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冲 刘慧洁 +1 位作者 周崇凯 刘岳燕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6期63-68,共6页
为设计出更高可靠性、更高精度的冲击仪,通过耦合计算流体力学和颗粒动力学,比较分析不同结构参数对颗粒拦截效率的影响,探究单级低压冲击仪的流场和颗粒在流场中的运动规律。结果表明,当冲击喷嘴直径为原始喷嘴直径的一半时,可得到理... 为设计出更高可靠性、更高精度的冲击仪,通过耦合计算流体力学和颗粒动力学,比较分析不同结构参数对颗粒拦截效率的影响,探究单级低压冲击仪的流场和颗粒在流场中的运动规律。结果表明,当冲击喷嘴直径为原始喷嘴直径的一半时,可得到理想形状收集曲线,分辨率最高,可达1.92;喷嘴至收集平板的距离为0.5 mm时,低压冲击仪的拦截效果最好,分辨率为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冲击仪 颗粒粒度分布 拦截收集曲线 最佳距离
下载PDF
三维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路由算法ISC-ODR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战国 张睿哲 王寅川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7-189,199,共4页
提出一种三维无线传感器网络迭代分裂分簇最优距离路由算法ISC-ODR,从理论上论述了其设计思想及计算过程。不同拓扑结构下的仿真计算表明:与基准算法相比,ISC-ODR路由算法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可以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具有较好的先进性。
关键词 三维无线传感器网络 迭代分裂分簇 最优距离 路由算法 节能
下载PDF
神经传导检测最佳距离的理论推导
17
作者 刘涛 陈峰 +3 位作者 文国强 欧阳锋 龙志刚 李天炼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9-11,共3页
目的再评价潜伏期、节段距离的测量误差对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影响,以确定神经传导检测的最佳距离。方法选取健康成年人行尺神经运动传导检测,分别在腕部和肘下刺激,20名检测者分别独立测量运动潜伏期和传导距离,计算传导时间和传导距... 目的再评价潜伏期、节段距离的测量误差对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影响,以确定神经传导检测的最佳距离。方法选取健康成年人行尺神经运动传导检测,分别在腕部和肘下刺激,20名检测者分别独立测量运动潜伏期和传导距离,计算传导时间和传导距离的平均值。将获得的Δt(平均传导时间标准差的2倍值)、Δd(平均传导距离标准差的2倍值)代入公式ΔC=C×(Δt/T+Δd/D),建立数学模型。不同的神经节段长度(D)和NCV(C)作为变量代入公式(其中T=D/C),以理论推导各种情况下的NCV误差(ΔC)。结果健康成年人尺神经运动传导检测,肘下腕节段传导时间为(3.71±0.08)ms,距离为(229.85±2.28)mm。数学模型推导表明:当神经节段距离缩短,NCV误差(考虑检测误差存在,神经传导速度与实际情况相比的误差)增大。当节段距离在6cm时,只要NCV不高于65m/s,NCV误差就低于25%。结论在设备条件更新和整体误差水平下降的情况下,短于10cm的节段距离可用于神经传导检测并使误差水平控制在25%左右,最适距离在6c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距离 神经传导检测 肌电图
下载PDF
最优距离与细胞分簇的无线传感器路由算法
18
作者 何磊 孙海霞 赵江波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8-892,共5页
为提高传感器节点的能量利用率,改进当前路由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最优距离与细胞分簇的路由算法。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生物细胞的共同特点,设计生物细胞的传感器节点分簇算法,综合考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寿命与能量消耗,根据最优距离构... 为提高传感器节点的能量利用率,改进当前路由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最优距离与细胞分簇的路由算法。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生物细胞的共同特点,设计生物细胞的传感器节点分簇算法,综合考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寿命与能量消耗,根据最优距离构建数据的最优路由路径。在Matlab 2014平台分析其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综合考虑了节点剩余能量和最优距离,防止剩余能量少的节点被选择为路由的下一跳,加快了数据传输的速度,整个网络的能量消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节点 生物细胞 最优距离 路由算法 生存时间
下载PDF
基于因子函数的α-IHS抽样方法
19
作者 方磊 许银龙 +2 位作者 汪进 王芳 胡丽琴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99-2304,共6页
核电厂概率安全分析中,由于数据源存在不确定性,导致无法进行准确评估,因此需开展不确定性分析。样本在空间分布的均匀特性是不确定性分析的关键因素,不同的样本分布导致不确定分析结果差异较大。传统的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在样本空间分... 核电厂概率安全分析中,由于数据源存在不确定性,导致无法进行准确评估,因此需开展不确定性分析。样本在空间分布的均匀特性是不确定性分析的关键因素,不同的样本分布导致不确定分析结果差异较大。传统的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在样本空间分布均匀性方面未进行优化,改进分布式超立方抽样(IHS)方法通过保持样本点之间的最优距离来实现空间均匀分布,但其最优距离只能在理想分布下达到最优。为改进IHS设计上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因子函数的α-IHS方法,利用修正因子α来优化IHS方法中的最优距离。结果表明,该方法较IHS方法具有更均匀的空间分布,提高了抽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HS方法 最优距离 因子函数 α-IHS方法
下载PDF
电磁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距离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陈文仙 陈乾宏 张惠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8-104,共7页
主要研究了电磁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的距离传输特性以及提高传输距离的途径。利用互感模型解释了电磁共振式WPT系统的工作原理,同时,通过理论求解得到了系统关于距离的传输特性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提高系统传输距... 主要研究了电磁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的距离传输特性以及提高传输距离的途径。利用互感模型解释了电磁共振式WPT系统的工作原理,同时,通过理论求解得到了系统关于距离的传输特性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提高系统传输距离的途径。研究表明,电磁共振式WPT系统存在电压增益与输出功率特性的最优距离点,同时系统高频化是提高传输距离与传输效率的有效途径。最后,搭建了一个电磁共振式WPT实验装置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WPT) 传输距离特性 最优距离点 高频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