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7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变交通信息牌的最优分布模型 被引量:22
1
作者 倪富健 刘志超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5-398,共4页
本文就城市路网中可变交通信息牌 (VariableMessageSigns ,VMS)分布地点的最优选择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VMS分布的一般规则 ,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针对整数规划模型的求解复杂性 ,采用了遗传算法 .
关键词 城市路网 可变交通信息牌 最优分布模型 数学模型 整数规划
下载PDF
分布式发电机在配电网中的优化配置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勇 吴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3-37,43,共6页
分布式发电机接入配电网后会对网损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与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安装位置和注入容量密切相关。提出一种在网损最小优化条件下配置DG的简化估算方法,基于放射状单回路的配电网结构,均匀分布的负荷模型... 分布式发电机接入配电网后会对网损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与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安装位置和注入容量密切相关。提出一种在网损最小优化条件下配置DG的简化估算方法,基于放射状单回路的配电网结构,均匀分布的负荷模型,推导出了单电源DG接入配网的网损解析表达式和优化配置计算公式,并将该算法推广到多台DG接入的情况。通过仿真算例与基因算法的配置结果进行比较,配置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同时,该算法的应用简单方便,对电网规划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研究表明,单电源DG的安装位置和注入容量在网损最优约束条件下,有明确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配电网 网损 优化配置 接入位置 注入容量
下载PDF
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优化布点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潘炜 郑君瑜 +2 位作者 李志成 钟流举 王雪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07-913,共7页
通过分析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RAQMN)优化布点的各种限制因素,利用空气质量模型模拟数据构建综合评价浓度,建立以最大贴近度为优化目标,以建设成本、地形、行政区域、人口布局和空间覆盖率等为约束条件的RAQMN优化布点方法.以珠江三角... 通过分析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RAQMN)优化布点的各种限制因素,利用空气质量模型模拟数据构建综合评价浓度,建立以最大贴近度为优化目标,以建设成本、地形、行政区域、人口布局和空间覆盖率等为约束条件的RAQMN优化布点方法.以珠江三角洲为案例背景,利用此方法分析了考虑常规污染物(SO2、NO2和PM10)、区域特征污染物(O3和PM2.5)和同时考虑包括常规、区域特征污染物等多种污染物组合3种情景下的RAQMN的优化布点.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成功地应用于RAQMN的优化选址.与仅考虑常规污染物和仅考虑区域特征污染物的优化结果相比,同时考虑多种污染物优化结果的空间代表性更好,更能满足RAQMN的监测目标与优化布点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优化布点 空气质量模型 综合评价浓度 最大贴近度
下载PDF
GPS/伪卫星相对定位中伪卫星优化布设模型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刘超 高井祥 +1 位作者 于子晏 王坚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0-126,共7页
分别阐述了GPS绝对定位精度因子(PDOP,HDOP,VDOP)与相对定位精度因子(PRDOP,HRDOP,VRDOP)的相关理论,并进行了相应的公式推导,系统比较了两种定位因子的异同点,说明了采用相对定位因子作为相对定位中伪卫星布设依据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 分别阐述了GPS绝对定位精度因子(PDOP,HDOP,VDOP)与相对定位精度因子(PRDOP,HRDOP,VRDOP)的相关理论,并进行了相应的公式推导,系统比较了两种定位因子的异同点,说明了采用相对定位因子作为相对定位中伪卫星布设依据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高度角、方位角和观测时间为自变量,双差相对精度因子为因变量的四维模型,论述了运用该模型进行伪卫星优化布设的具体步骤.并分别以PDOP和PRDOP为例,通过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PDOP与PRDOP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其局部不一致;建立的四维模型为PRDOP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全时空显示,为高效的伪卫星选址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实现了伪卫星的最优化布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伪卫星组合技术 绝对定位精度因子 相对定位精度因子 优化布设
原文传递
单亲进化遗传算法在配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祝延军 胡纯德 高随祥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0-582,662,共4页
为更好地实现配送中心优化选址,在分析物流配送中心的作用及现存的用传统遗传算法进行选址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单亲进化遗传算法求解选址模型。首先, 利用父体所提供的有效边的信息, 使用保留最小边的方法对个体进行进化, 求得费用最低的... 为更好地实现配送中心优化选址,在分析物流配送中心的作用及现存的用传统遗传算法进行选址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单亲进化遗传算法求解选址模型。首先, 利用父体所提供的有效边的信息, 使用保留最小边的方法对个体进行进化, 求得费用最低的优化路径; 然后以优化路径作为父体, 求解从各基因为始点的基因片段值之和, 选择最佳基因片段组合, 得到问题的解, 该算法可以有效、快速地求得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全局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配送中心 选址模型 选址问题 路径 费用 信息 进化 遗传算法 最佳基 优化
下载PDF
配网故障指示器最优配置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陈煦斌 秦立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0-104,共5页
为了实现故障指示器的经济性配置,提出一个关于故障指示器最优配置的目标函数。从经济性的角度出发,研究最佳的故障指示器安装位置和安装数目,期望在缩短故障定位时间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设备安装和运行成本,达到经济上的最优化。... 为了实现故障指示器的经济性配置,提出一个关于故障指示器最优配置的目标函数。从经济性的角度出发,研究最佳的故障指示器安装位置和安装数目,期望在缩短故障定位时间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设备安装和运行成本,达到经济上的最优化。应用免疫算法对该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并对一个小型网络进行故障指示器配置分析,进行算法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从经济性的角度分析故障指示器的配置问题是可行的,故障指示器应该安装在合适的地方才能实现最大效益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指示器 最优数目 免疫算法 最优位置 配电网
下载PDF
静止无功补偿器和移相器的最优配置及其对发输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渊 周家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60,共6页
作为重要的FACTS设备,静止无功补偿器能够提供无功支持和维持系统电压稳定,移相器则能改变潮流的自然分布和消除输电阻塞,因此它们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有重大影响,实现其最优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文献对于FACTS设备的最优配置都是基... 作为重要的FACTS设备,静止无功补偿器能够提供无功支持和维持系统电压稳定,移相器则能改变潮流的自然分布和消除输电阻塞,因此它们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有重大影响,实现其最优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文献对于FACTS设备的最优配置都是基于确定性的方法;文章从可靠性的观点出发,通过对原始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并充分利用最优负荷削减模型中拉格朗日乘子的物理意义,提出了两个新的指标,即线路的灵敏度指标和节点的灵敏度指标,它们代表了在各线路安装移相器和各节点安装静止无功补偿器对系统期望负荷削减的边际影响,通过这两个指标,能够确定移相器和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最优配置。该方法在RBTS可靠性测试系统上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检验了该方法是高效和合理的,也同时表明了移相器和静止无功补偿器能对系统可靠性产生重大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功补偿器 移相器 可靠性 最优配置
下载PDF
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闭环三段式启动策略 被引量:20
8
作者 朱俊杰 粟梅 +2 位作者 王湘中 陈程 杨龙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3-179,共7页
针对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C motor,BLDCM)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转子初始位置精准预定位与加速过程中优化定位相结合的闭环三段式启动策略。在电机绕组中施加短时间脉冲电压矢量,通过检测直流母线电流可以将转子位置锁定... 针对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C motor,BLDCM)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转子初始位置精准预定位与加速过程中优化定位相结合的闭环三段式启动策略。在电机绕组中施加短时间脉冲电压矢量,通过检测直流母线电流可以将转子位置锁定在60°电度角范围内,在此基础上通过向指定绕组通电与检测电流比较阈值完成转子精准预定位。预定位后进入优化定位与加速阶段,此时电流比较阈值作为换相条件,保证转子在加速过程中准确换相,当转速达到一定值时系统切换到反电势运行状态(back electro-motive-force,EMF)。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三段式闭环启动方法无需传感器、成本低、可靠性高,能保证系统在整个启动过程中均处于闭环工作状态,不会出现失步或启动失败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闭环三段式启动 反电势 短时间脉冲电压矢量 优化定位
下载PDF
FACTS 装置最佳设置点的选择指标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国红 贺家李 +2 位作者 余贻鑫 横山明彦 陈礼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7-60,共4页
在实际安装FACTS装置时,需要首先选择FACTS装置的最佳安装地点。文中采用模态分析方法,通过分析FACTS装置对电力系统稳态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用于提高系统稳态稳定性的FACTS装置最佳设置点的选择指标,其特点是... 在实际安装FACTS装置时,需要首先选择FACTS装置的最佳安装地点。文中采用模态分析方法,通过分析FACTS装置对电力系统稳态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用于提高系统稳态稳定性的FACTS装置最佳设置点的选择指标,其特点是不必对整个系统进行仿真。通过对实际系统的特征值计算和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选择指标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TS装置 稳态稳定性 最佳设置点 电力系统
下载PDF
三线圈ICPT系统中继线圈的位置优化 被引量:19
10
作者 孙跃 李云涛 +1 位作者 叶兆虹 戴欣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64-171,共8页
三线圈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在给定工作频率下,中继线圈与原级线圈、负载线圈间的互感及负载大小是影响系统电能传输效率的主要因素。针对线圈间互感与线圈位置的相互约束关系,提出一种在任意给定原级线圈和负载线圈条件下的中继... 三线圈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在给定工作频率下,中继线圈与原级线圈、负载线圈间的互感及负载大小是影响系统电能传输效率的主要因素。针对线圈间互感与线圈位置的相互约束关系,提出一种在任意给定原级线圈和负载线圈条件下的中继线圈位置优化模型。该模型以电能传输效率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三个线圈相互间的互感和负载等参数,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解决了寻找中继线圈最优位置的问题,理论和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展示出中继线圈的最优位置与负载大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圈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 中继 传输效率 最优位置
下载PDF
利用小波变换的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图像多尺度分水岭分割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陈杰 邓敏 +3 位作者 肖鹏峰 杨敏华 梅小明 刘慧敏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8-926,共19页
为了减少仅用分水岭变换而导致的过分割问题,本文提出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处理方式用于融合后多光谱QuickBird图像的分割。整个分割过程包括多尺度图像表示、图像分割、区域合并和结果映射等过程。首先,依据原始图像的大小确定分解尺... 为了减少仅用分水岭变换而导致的过分割问题,本文提出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处理方式用于融合后多光谱QuickBird图像的分割。整个分割过程包括多尺度图像表示、图像分割、区域合并和结果映射等过程。首先,依据原始图像的大小确定分解尺度并用小波变换产生各波段的低尺度图像。采用相位一致模型提取各近似系数的梯度,并逐尺度地融合各梯度图。分析不同尺度下的不同地物的局部梯度方差,以选择最佳的小波分解尺度。然后,通过移动阈值与扩展最小变换,利用多层次标记提取方法标记均质区域。进而,在梯度重建的基础上利用标记分水岭变换得到分割图像。其次,采取空间相邻关系、面积、光谱与纹理等多约束策略,以搜索最小合并代价的方式合并最初分割区域中的邻接区域对。最后,修改细节子图并进行小波逆变换将最初分割结果投影到更高尺度图像,同时处理边界上的像元以保持区域边界直至原始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用于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图像的分割,而且缓解了过分割问题且取得了较准确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分水岭变换 最佳尺度 标记提取 区域合并 结果投影
原文传递
多物流配送中心优化选址决策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高太光 陈培友 +1 位作者 马诗咏 赵文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4期257-261,共5页
坚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与企业长期发展相结合,综合考虑选址方案带来的建设运营成本和长期配送费用,运用粗糙集方法和群决策特征根法对所有定性因素进行综合评判,并把定性要素综合评判值与定量要素相结合构建决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进行... 坚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与企业长期发展相结合,综合考虑选址方案带来的建设运营成本和长期配送费用,运用粗糙集方法和群决策特征根法对所有定性因素进行综合评判,并把定性要素综合评判值与定量要素相结合构建决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最优决策方案选择,实现了对企业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过程中所有定性和定量影响因素的综合考虑,同时增加了配送费用考虑年限参数λ,使得模型具有了更强的实用性。通过仿真实验,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物流配送中心 优化选址 粗糙集 群决策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单亲进化遗传算法在多个配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楷波 祝延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217-220,共4页
为更好地实现多个配送中心优化选址,在分析物流配送中心的作用及现存的用传统遗传算法进行选址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单亲进化遗传算法求解选址模型。首先,将所有的需求点按空间地理位置的关系自然划分为若干个配送区域范围;其次,在每一个... 为更好地实现多个配送中心优化选址,在分析物流配送中心的作用及现存的用传统遗传算法进行选址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单亲进化遗传算法求解选址模型。首先,将所有的需求点按空间地理位置的关系自然划分为若干个配送区域范围;其次,在每一个配送区域,利用父体所提供的有效边的信息,使用保留最小边的方法对个体进行进化,求得费用最低的优化路径;再以优化路径作为父体,求解从各基因为始点的基因片段之和,选择最佳基因片段组合,得到问题的解。该算法可以有效、快速地求得多个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全局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亲进化遗传算法 基因片段组合 多个配送中心 优化选址
下载PDF
基于改进蝙蝠算法的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规划 被引量:15
14
作者 范彬 周力行 +3 位作者 黄頔 刘家郡 刘博伟 朱凌峰 《电力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3-128,共6页
合理规划接入电网的分布式电源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灵活性和可靠性。建立了以分布式电源建设和运行总费用最小、系统网损最小、静态电压稳定指标最大为优化子目标的多目标规划模型。采用了一种新的仿生算... 合理规划接入电网的分布式电源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灵活性和可靠性。建立了以分布式电源建设和运行总费用最小、系统网损最小、静态电压稳定指标最大为优化子目标的多目标规划模型。采用了一种新的仿生算法——蝙蝠算法,并针对蝙蝠算法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有效地解决了该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后期收敛速度慢等问题。通过14节点配电网测试系统进行了分布式电源选址和定容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蝙蝠算法、粒子群算法相比,采用改进的蝙蝠算法能够更好、更快地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最优规划方案,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蝙蝠算法 多目标优化 配电网 优化选址
原文传递
气顶油藏水平井最优垂向位置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吕爱民 姚军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8-99,102,共3页
水平井开发油藏是避免气顶油藏过早见气的有效手段,而确定水平井最优垂向位置是获得最佳开发效果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从水平井垂向位置对气顶油藏临界产量和见气时间的影响入手,得出了临界产量和见气时间与水平井垂向位置的关系曲线;... 水平井开发油藏是避免气顶油藏过早见气的有效手段,而确定水平井最优垂向位置是获得最佳开发效果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从水平井垂向位置对气顶油藏临界产量和见气时间的影响入手,得出了临界产量和见气时间与水平井垂向位置的关系曲线;在综合考虑临界产量和见气时间的基础上,得到了水平井垂向位置与临界产量和见气时间乘积的关系曲线,由曲线趋势得到了气顶油藏水平井最优垂向位置的范围。研究表明,水平井越靠近气顶,临界产量越大,而见气时间越短;水平井距油气界面的距离为含油厚度的80%~90%时开发效果最优。该研究结果为气顶油藏水平井的油藏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气顶油藏 临界产量 见气时间 最优位置
下载PDF
模态试验中传感器优化配置的逐步削减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娟 黄维平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2-36,45,共6页
讨论了模态实验中传感器的配置问题。以模态置信度MAC矩阵的最大非对角元为目标函数,利用逐步削减法得到传感器的配置,并保留结构振型矩阵的QR分解得到的自由度,提出了传感器配置必须结合优化效果和经济性两方面综合考虑。以一座具有74... 讨论了模态实验中传感器的配置问题。以模态置信度MAC矩阵的最大非对角元为目标函数,利用逐步削减法得到传感器的配置,并保留结构振型矩阵的QR分解得到的自由度,提出了传感器配置必须结合优化效果和经济性两方面综合考虑。以一座具有74个可测自由度的海洋平台为算例,采用逐步削减法得到了12个最优传感器位置,并与逐步累积法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优化配置 模态置信度 海洋平台
下载PDF
给水管网流量监测点优化布置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肖笛 赵新华 梁建文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8-91,共4页
在摄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给水管网的流量敏感度方程,通过敏感度分析给出了流量监测点的优化布置方法,并通过一小型给水管网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找出管网中流量的最敏感点,还可以根据敏感度排序... 在摄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给水管网的流量敏感度方程,通过敏感度分析给出了流量监测点的优化布置方法,并通过一小型给水管网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找出管网中流量的最敏感点,还可以根据敏感度排序进行管网分区;按照正常用户流量确定的流量监测点仍能满足非正常情况下(用户流量发生较大变化)的流量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管网 流量监测点 优化布置 摄动分析 敏感度方程
下载PDF
大跨空间结构中黏滞阻尼器的位置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朱礼敏 钱基宏 张维嶽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29,共8页
对大跨空间结构中黏滞阻尼器的位置优化进行研究。首先从模态应变能和附加阻尼比的概念入手,提出最大化所有替换单元的模态应变能百分比之和的优化思路,在此基础上建立简单实用的优化数学模型。然后采用遗传算法编制阻尼器位置优化程序V... 对大跨空间结构中黏滞阻尼器的位置优化进行研究。首先从模态应变能和附加阻尼比的概念入手,提出最大化所有替换单元的模态应变能百分比之和的优化思路,在此基础上建立简单实用的优化数学模型。然后采用遗传算法编制阻尼器位置优化程序VDLO(Viscous Dampers’Location Optimization),并采用算例验证程序的合理性。最后通过不同矢跨比的算例分析,总结出双层柱面网壳中阻尼器的优化布置规律,对实际工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空间结构 黏滞阻尼器 位置优化 遗传算法
下载PDF
750kV长线路中间动态无功补偿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帮宇 彭建春 +1 位作者 代红才 王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6-20,共5页
分析了长距离输电线路中无功补偿的效果。首先采用线路的分布参数两端口模型推导了线路电压分布公式,然后分析了输送功率与输送距离和线路电压分布的关系,指出长线路中间无功控制有利于减少无功潮流,降低网损以及增送有功功率,并使输电... 分析了长距离输电线路中无功补偿的效果。首先采用线路的分布参数两端口模型推导了线路电压分布公式,然后分析了输送功率与输送距离和线路电压分布的关系,指出长线路中间无功控制有利于减少无功潮流,降低网损以及增送有功功率,并使输电线路母线电压不超过允许值。最后分析了无功控制设备在长距离输电线路中的最优安装位置,当两端电气强度不等时,最优位置应偏离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50 KV输电线路 无功补偿 负载能力 最优位置
下载PDF
基于DTA的OD估计方法的交通检测器优化布置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于德新 杨兆升 刘雪杰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1-117,132,共8页
论文在探讨了动态交通分配和动态OD估计背景下的交通检测器优化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TA的动态OD估计方法的交通检测器布置原则;从预算,对路网中交通流量信息的覆盖程度,对关键路段的检测、对重复检测器的剔除等方面对路网交通检测... 论文在探讨了动态交通分配和动态OD估计背景下的交通检测器优化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TA的动态OD估计方法的交通检测器布置原则;从预算,对路网中交通流量信息的覆盖程度,对关键路段的检测、对重复检测器的剔除等方面对路网交通检测方案进行约束,建立了交通检测器优化布置模型;最后将遗传算法用于交通检测器优化布置模型的求解,证明了基于DTA的动态OD估计方法的交通检测器优化布置模型的有效性。论文方法概念清楚、操作简单,是交通检测器优化布置的一种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交通分配 动态OD估计 交通检测器 优化布置 遗传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