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变量正交多项式描述光学自由曲面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庆丰 程德文 王涌天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23-232,共10页
推导了单位圆域和单位方域内的双变量正交多项式曲面的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将不同正交多项式曲面应用于自由曲面拟合的精度问题。采用均匀随机、阵列分布和环状辐射三种采样方式,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普通非球面、自由曲面以及Peaks自由... 推导了单位圆域和单位方域内的双变量正交多项式曲面的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将不同正交多项式曲面应用于自由曲面拟合的精度问题。采用均匀随机、阵列分布和环状辐射三种采样方式,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普通非球面、自由曲面以及Peaks自由曲面进行了大量的拟合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三种采样方法中,阵列采样的拟合适应度最高;XY多项式和正交XY多项式的拟合适应度最高;方域和圆域内正交的泽尼克多项式在曲面拟合中优势显著;双变量正交切比雪夫多项式在方域内、阵列采样的情况下曲面拟合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自由曲面光学 面形拟合 正交多项式 采样类型
原文传递
基于LED阵列的动态照明设计方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花卉 毛祥龙 +1 位作者 谭家海 鱼卫星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10-419,共10页
提出了一种LED阵列动态照明设计方法。首先,选定LED阵列单元位置并对目标照度分布图样进行均匀采样,建立LED阵列各单元的照度分布矩阵。然后,构建和求解非负约束的最小二乘数学模型,计算LED阵列各单元的非负权重分配,使发光强度加权调... 提出了一种LED阵列动态照明设计方法。首先,选定LED阵列单元位置并对目标照度分布图样进行均匀采样,建立LED阵列各单元的照度分布矩阵。然后,构建和求解非负约束的最小二乘数学模型,计算LED阵列各单元的非负权重分配,使发光强度加权调制后的LED阵列在目标面内形成指定的照度分布图样。通过设计实例,基于LED阵列分别在圆形区域和矩形区域内形成复杂的环形条纹照度分布和螺旋形照度分布图样,LED阵列仿真照度分布图样与目标照度图样之间的均方根(RMS)拟合误差小于20%,最小RMS拟合误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照明设计 LED阵列 动态照明 非负最小二乘 采样网格
原文传递
基于扫频采样的飞秒激光大尺寸测距方法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天宇 曲兴华 +1 位作者 张福民 彭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708-2712,共5页
作为一种高精度测量工具,飞秒激光具有优于传统激光技术的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航空航天、科学研究等领域。扫频采样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机械振动、扫描速度过慢等问题,对飞秒激光的绝对测距性能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扫... 作为一种高精度测量工具,飞秒激光具有优于传统激光技术的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航空航天、科学研究等领域。扫频采样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机械振动、扫描速度过慢等问题,对飞秒激光的绝对测距性能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扫频采样原理,提出了一种利用飞秒激光的大尺寸距离测量方法,并对该技术的测量原理、干涉光谱和解调算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飞秒激光的锁模生成原理和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介绍了飞秒激光器连续扫描重复频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的光学采样法原理,解释了扫频采样法的测距原理,推导并讨论了光纤延迟线的长度对扫描距离的影响。然后,搭建了基于扫频采样的飞秒激光测距系统,在线性导轨上进行了远距离的测量实验,同时设计了基于迈克尔逊干涉原理的He-Ne激光参考光路。根据实验环境修正了空气群折射率,分析了测量距离对光谱条纹峰值和宽度的影响,测量了不同目标位置处的激光扫描距离。在50.4m的测量范围内,扫描距离从0.56mm增加到1.12mm,充分验证了光纤延迟线对提升大尺寸测距能力的重要性。周期性的频率扫描可产生互相关条纹,通过对测量光谱条纹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处理,解算出实时的频率变化量和采样倍乘系数,从而获取被测的距离信息。此外,为了减小系统的时间延迟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采用差分原理对算法进行了改进。在希尔伯特算法基础上,分别对频率和距离进行差分处理,解算距离信息。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对比,采用基于距离差分的改进算法处理数据,性能结果较好。算法改进后,系统在50m范围内的测量精度从11μm提高到4μm,相对精度从2.2×10^-9提高到8×10^-8,测距准确性明显提高。通过分析重复性测量数据,并与增量式激光干涉仪结果比对,测量误差的标准差从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光学采样 大尺寸测距 干涉光谱
下载PDF
基于简化点云带动的涡轮叶片快速配准技术 被引量:8
4
作者 周丽敏 卜昆 +3 位作者 董一巍 乔燕 程云勇 黄胜利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88-992,共5页
针对涡轮叶片密集点云数据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配准速率慢、耗费时间长的问题,提出基于简化点云带动涡轮叶片快速配准的方法。基于叶片的三维光学扫描数据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采用均匀采样法和曲率采样法简化点云模型数据,通过最近... 针对涡轮叶片密集点云数据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配准速率慢、耗费时间长的问题,提出基于简化点云带动涡轮叶片快速配准的方法。基于叶片的三维光学扫描数据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采用均匀采样法和曲率采样法简化点云模型数据,通过最近点迭代和奇异值分解相结合的配准方法,实现叶片密集点云模型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的快速配准,并对配准精度和速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均匀采样法简化的点云数据模型带动的配准,在保证配准精度的前提下能有效提高配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数据 光学扫描 均匀采样 精确配准 涡轮叶片
下载PDF
全光模数转换的原理及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韩顺利 胡为良 张鹏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4-228,共5页
由于电路时钟抖动和比较器弛豫等内禀属性的影响,传统的电子模数转换器已经不能满足高带宽数字信号处理的发展。模数转换主要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全光模数转换引入光子技术来对模拟电信号采样和量化,可以提高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性能... 由于电路时钟抖动和比较器弛豫等内禀属性的影响,传统的电子模数转换器已经不能满足高带宽数字信号处理的发展。模数转换主要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全光模数转换引入光子技术来对模拟电信号采样和量化,可以提高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性能,满足高速和高分辨率的需求,从而解决电子模数转换器的技术瓶颈问题。针对目前主要研究的全光模数方案,如泰勒方案、空间光干涉和偏振干涉的移相光量化方案、孤子自频移的方案、对称双波导长周期波导光栅和波导阵列光栅的方案等,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及实验方案,并对各种方案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全光模数转换 光采样 光量化 电光调制器
原文传递
微波光子雷达技术综述 被引量:7
6
作者 田跃龙 刘志国 《电子科技》 2017年第5期193-198,共6页
传统的雷达系统受制于电子学速率瓶颈,在高速微波毫米波生成和采样等方面遇到很多问题。微波光子雷达运用光子学手段和合成器件,替代传统雷达系统中的一些关键部件,可以以光子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生成雷达的射频发射信号,对射频信号进... 传统的雷达系统受制于电子学速率瓶颈,在高速微波毫米波生成和采样等方面遇到很多问题。微波光子雷达运用光子学手段和合成器件,替代传统雷达系统中的一些关键部件,可以以光子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生成雷达的射频发射信号,对射频信号进行上变频,对射频接收信号直接进行光采样,对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对射频接收信号进行微波光子滤波,进行光学真时延控制,和用光子射频移相器替代传统移相器。文中对微波光子雷达这些方面的替代和改进分别进行了介绍,指出它们的优势,并重点对目前最新的光子学软件化定义相干雷达和多相干波段光子学相干雷达做了核心结构的分析。光控相控阵雷达和多相干波段光子学雷达以大带宽的优势,有望引领新一代雷达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雷达 多相干波段光子学相干雷达 光子学上下变频 光采样 光学真时延 光子射频移相器
下载PDF
基于光相位信号延时自相干的相位信息高速实时取样系统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文睿 于晋龙 +6 位作者 郭精忠 韩丙辰 罗俊 王菊 刘毅 孟天晖 杨恩泽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3-478,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相位信号自相干的高速光相位实时取样方案。利用时延为10ps的延时干涉仪(DI),将待测光信号的相位信息转换为强度信息;再在高非线性光纤(HNLF)中,利用四波混频(FWM)效应对强度信号进行取样。在接收端,利用不同中心波长...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相位信号自相干的高速光相位实时取样方案。利用时延为10ps的延时干涉仪(DI),将待测光信号的相位信息转换为强度信息;再在高非线性光纤(HNLF)中,利用四波混频(FWM)效应对强度信号进行取样。在接收端,利用不同中心波长的光滤波器(OBPF)即可滤出不同时间点的取样信号,从而在光域同时完成高速光相位信息的实时取样和取样信号的串-并转换。本文方案具有成本低、对测信号码率和波长不敏感的优点。实验中,对9GHz正弦调制以及10Gb/s非归零码调制的光相位信号实现了100G/s的高速实时取样系统,并转换为10路10G/s取样信号输出,最终恢复取样光信号的相位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信号处理 光取样 光相位调制 高非线性光纤(HNLF) 四波混频(FWM)
原文传递
基于光参量放大的高速实时光取样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文睿 于晋龙 +5 位作者 罗俊 韩丙辰 吴波 郭精忠 王菊 杨恩泽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83-389,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参量放大的高速实时光取样方案.利用色散介质对光纤锁模激光器产生的窄脉冲源进行色散展宽,从而产生线性啁啾光信号.将该信号和被取样信号同时送入高非线性光纤,利用高非线性光纤中的参量放大效应,将被取样信号的强度...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参量放大的高速实时光取样方案.利用色散介质对光纤锁模激光器产生的窄脉冲源进行色散展宽,从而产生线性啁啾光信号.将该信号和被取样信号同时送入高非线性光纤,利用高非线性光纤中的参量放大效应,将被取样信号的强度信息调制到线性啁啾光信号上.在接收端利用不同中心波长的滤波器即可滤出不同时间点的取样信号,从而在光域同时完成了高速实时光取样和取样信号的串—并转换.是实现高速实时取样技术的一种极具竞争力的实现方案.实验中,实现了对10Gb/s非归零码OOK信号的40GS/s的高速实时取样系统,并转换为4路10GS/s取样信号输出.在接收端成功根据4路取样信号恢复出被取样信号波形,验证了该实时光取样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信号处理 光取样 参量放大 高非线性光纤
原文传递
光模数转换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天航 邱琪 +2 位作者 苏君 余振芳 范志强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28,共7页
在模数转换系统中,光模数转换(OADC)技术可增加系统带宽,提高采样速率,克服电子系统的瓶颈,成为目前研究者们研究的热点。讨论了光模数转换技术的分类,介绍了各类光模数转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实现方法以及技术特点。基于高速光采样和光量... 在模数转换系统中,光模数转换(OADC)技术可增加系统带宽,提高采样速率,克服电子系统的瓶颈,成为目前研究者们研究的热点。讨论了光模数转换技术的分类,介绍了各类光模数转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实现方法以及技术特点。基于高速光采样和光量化,深入分析了采样脉冲生成、多通道并行复用、空间干涉、光学非线性效应应用等关键技术,并介绍了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光模数转换 光采样 光量化
原文传递
光模数转换系统中幅度不均匀性的校正 被引量:6
10
作者 神祥明 吴龟灵 +3 位作者 李思其 郭攀 李新碗 陈建平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共3页
分析了采样时钟的幅度不均匀性对高速光模数转换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校正补偿采样时钟幅度不均匀性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系统光采样时钟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来获取校正因子序列,再用校正因子序列对采样结果进行补偿。对提出的方... 分析了采样时钟的幅度不均匀性对高速光模数转换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校正补偿采样时钟幅度不均匀性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系统光采样时钟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来获取校正因子序列,再用校正因子序列对采样结果进行补偿。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抑制了幅度不均匀性的影响,提高系统有效比特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采样 光模数转换 幅度不均匀性 校正
下载PDF
利用混沌激光脉冲在线实时产生7 Gbit/s物理随机数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东亮 李璞 +4 位作者 刘香莲 郭晓敏 郭龑强 张建国 王云才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40,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激光的在线实时产生高速物理随机数的方法,通过对连续的混沌激光进行光釆样得到离散的混沌激光脉冲序列,利用差分比较器对混沌脉冲序列进行自延迟比较,在线实时输出高速物理随机数.并以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这一典型混...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激光的在线实时产生高速物理随机数的方法,通过对连续的混沌激光进行光釆样得到离散的混沌激光脉冲序列,利用差分比较器对混沌脉冲序列进行自延迟比较,在线实时输出高速物理随机数.并以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这一典型混沌激光产生装置作为物理熵源,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原理性实验论证,实现了实时速率为7 Gbit/s的物理随机数在线产生,可成功通过随机数行业测试标准(NIST SP 80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激光 物理随机数 光采样 延时比较
下载PDF
基于光电振荡器的高速率光采样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包文强 于晋龙 王文睿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88,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电振荡器的高速光采样技术。光电振荡器直接产生高重复频率、低时间抖动的采样脉冲,避免了对低重复频率采样脉冲的时域复用,可降低系统复杂性,提高系统效率。利用此光脉冲对信号进行时域傅里叶变换采样,信号在不同时刻...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电振荡器的高速光采样技术。光电振荡器直接产生高重复频率、低时间抖动的采样脉冲,避免了对低重复频率采样脉冲的时域复用,可降低系统复杂性,提高系统效率。利用此光脉冲对信号进行时域傅里叶变换采样,信号在不同时刻的幅度信息被调制到不同波长的探测光上,再经过波分复用器或可调滤波器滤出不同中心波长的光,实现高速实时采样及串并转换,可与低速率的电模数转换量化匹配。实验产生重复频率为10GHz、时间抖动为195fs的光脉冲,并对三种不同波形的信号进行采样,得到采样波形,采样速率达到40GSa/s。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光电振荡器的光采样技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光模数转换 光电振荡器 光采样 光窄脉冲 时域傅里叶变换
原文传递
基于混沌激光的无后处理多位物理随机数高速产生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媛媛 李璞 +5 位作者 郭龑强 郭晓敏 刘香莲 张建国 桑鲁骁 王云才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1-261,共11页
提出一种基于混沌激光的无后处理多位物理随机数高速提取方法.该方法在光域中利用锁模激光器作为光时钟,通过太赫兹光非对称解复用器完成对混沌激光的超低抖动光采样,无需射频时钟及后续逻辑处理过程的参与,经多位比较量化可直接产生优... 提出一种基于混沌激光的无后处理多位物理随机数高速提取方法.该方法在光域中利用锁模激光器作为光时钟,通过太赫兹光非对称解复用器完成对混沌激光的超低抖动光采样,无需射频时钟及后续逻辑处理过程的参与,经多位比较量化可直接产生优质物理随机数.并以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这一典型的混沌激光产生装置作为熵源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原理性实验论证.结果显示,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6 GHz混沌激光经5 GSa/s实时、低抖动光采样后,利用并行输出型多位比较器对所获混沌脉冲序列进行量化处理,选取最低有效位4位,可直接产生速率达20 Gb/s的随机数.该随机数速率由选取的量化结果最低有效位数和光采样率联合决定,而当前光采样率受限于所用混沌激光熵源的带宽.本文工作可为硬件上实现更高速物理随机数的实时、在线产生提供有力的技术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激光 物理随机数 光采样 保密通信
下载PDF
稀疏子孔径采样检测大口径光学器件 被引量:5
14
作者 闫锋涛 范斌 +1 位作者 侯溪 伍凡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193-3196,共4页
针对大口径光学器件在抛光加工过程中子孔径拼接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并分析了用稀疏子孔径采样法对大口径光学器件抛光加工过程进行过程检测。通过软件仿真分析稀疏子孔径不同的采样分布,并拟合出不同采样分布的全口径面形,与实际测... 针对大口径光学器件在抛光加工过程中子孔径拼接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并分析了用稀疏子孔径采样法对大口径光学器件抛光加工过程进行过程检测。通过软件仿真分析稀疏子孔径不同的采样分布,并拟合出不同采样分布的全口径面形,与实际测得全口径面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稀疏子孔径采样分布合理时,稀疏子孔径采样检测法检测出的全口径面形与实际测量的全口径面形相当,所以稀疏子孔径采样检测法可以在抛光过程中进行检测,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检测 大口径镜面 稀疏子孔径 采样 抛光
下载PDF
基于啁啾周期极化铌酸锂波段可选择光采样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宁春梅 杨爱英 +2 位作者 沈世奎 吴翔宇 孙雨南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270-3275,共6页
对利用啁啾周期极化铌酸锂(CPPLN)波导的和频效应(SFG),实现能覆盖整个C波段和L波段的光采样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耦合模方程开始,对转换效率和带宽进行了数值计算和仿真。对传输速率为10 Gb/s的光信号NRZ序列采样,通过软件同步算法恢复... 对利用啁啾周期极化铌酸锂(CPPLN)波导的和频效应(SFG),实现能覆盖整个C波段和L波段的光采样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耦合模方程开始,对转换效率和带宽进行了数值计算和仿真。对传输速率为10 Gb/s的光信号NRZ序列采样,通过软件同步算法恢复采样结果,得到了清晰的眼图和高质量的Q因子。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应用CPPLN波导比周期极化铌酸锂(PPLN)波导具有更宽的带宽,在调谐的抽运光下,可以对C波段和L波段范围内的任何波段进行选择采样,且波段的宽窄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调节波导长度和波导啁啾系数进行任意调节。与PPLN波导中的SFG相比,啁啾周期极化铌酸锂(CPPLN)波导的SFG具有更宽的采样带宽、更灵活的波段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光采样 固定频差采样 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
原文传递
面向全光物理随机数发生器的混沌实时光采样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璞 江镭 +2 位作者 孙媛媛 张建国 王云才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5-34,共10页
基于混沌激光实现全光物理随机数发生器的物理基础是完成对混沌光信号的高速实时全光采样.本文利用偏振无关的SOA构建出TOAD全光采样门,以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产生混沌激光,对混沌激光的全光采样可行性进行了原理性实验论证,实现了对光... 基于混沌激光实现全光物理随机数发生器的物理基础是完成对混沌光信号的高速实时全光采样.本文利用偏振无关的SOA构建出TOAD全光采样门,以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产生混沌激光,对混沌激光的全光采样可行性进行了原理性实验论证,实现了对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6.4 GHz带宽的混沌激光5 GSa/s的实时、高保真全光采样.进一步研究显示,光采样周期与外腔反馈时间成比例与否对混沌信号弱周期性的抑制水平影响显著.当两者不成比例时,可有效消除原始混沌信号的弱周期性,有利于高质量物理随机数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激光 随机数 光采样 太赫兹光非对称解复用器
下载PDF
基于光FFT的8×112Gbit/s全光OFDM光纤传输系统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洪波 高翔 +2 位作者 张静 邓明亮 邱昆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3-499,共7页
采用单个激光源,通过差分马赫-曾德尔(M-Z)外调制器产生8根等频率间隔为28GHz的光频梳,每根光频梳彼此相干并作为光子载波,经112Gb/s偏分复用(PDM)-正交相移键控(QPSK)信号调制后,波分复用后形成8路宽带的全光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 采用单个激光源,通过差分马赫-曾德尔(M-Z)外调制器产生8根等频率间隔为28GHz的光频梳,每根光频梳彼此相干并作为光子载波,经112Gb/s偏分复用(PDM)-正交相移键控(QPSK)信号调制后,波分复用后形成8路宽带的全光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接收端通过基于级联M-Z延时干涉仪(MZDI)的光学快速傅里叶变换(OFFT)实现全光OFDM信号的解复用。解复用后的每路信号经光采样后,采用与单载波PDM-QPSK系统中相同的数字相干解调进行数据恢复。提出的8×112Gb/s全光OFDM系统在背靠背情况下,误码率(BER)为10-3时,光信噪比(OSNR)较单载波112Gb/s PDM-QPSK系统多约9dB。8×112Gb/s全光OFDM信号经480km光纤传输后,OSNR损伤约1.6dB。仿真结果表明,全光OFDM系统的数字相干接收机可以较容易地实现对现有单载波系统扩容,并且不影响系统的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正交频分复用(OFDM) 马赫-曾德尔延时干涉仪(MZDI) 光学快速傅里叶变换 (OFFT) 偏分复用(PDM) 光采样
原文传递
切割超连续谱实现实时、高速全光量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亚 李璞 +5 位作者 郭龑强 郭园园 郭晓敏 刘香莲 刘义铭 王云才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2-97,共6页
实验从时域上研究了切割超连续谱实现实时、高速全光量化的方案。利用光滤波器件对不同强度的光采样脉冲产生的超连续谱进行光谱分割,从而实现对光采样脉冲的实时量化。具体来讲,重复频率为10GHz的光采样脉冲经功率放大后耦合到400m的... 实验从时域上研究了切割超连续谱实现实时、高速全光量化的方案。利用光滤波器件对不同强度的光采样脉冲产生的超连续谱进行光谱分割,从而实现对光采样脉冲的实时量化。具体来讲,重复频率为10GHz的光采样脉冲经功率放大后耦合到400m的高非线性光纤中产生超连续谱,采用3个可调谐的光滤波器对其进行不同波长的光谱切割,实现采样率为10GSa/s、量化精度为2bit的实时全光量化,量化后脉冲时序的消光比可达10d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全光模数转换 光采样 光量化 超连续谱
原文传递
光网络性能监测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少晖 沈世奎 《电信网技术》 2012年第12期9-14,共6页
光网络性能监测(OPM)已成为下一代光网络发展的关键技术,构建满足光网络发展需求的OPM系统也已成为物理层技术的发展重点。本文在介绍光网络性能监测主要内容、关键技术、光采样技术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光网络发展对光性能监测技术的主... 光网络性能监测(OPM)已成为下一代光网络发展的关键技术,构建满足光网络发展需求的OPM系统也已成为物理层技术的发展重点。本文在介绍光网络性能监测主要内容、关键技术、光采样技术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光网络发展对光性能监测技术的主要要求,同时分析了目前应用的部分技术难点和后续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网络 性能监测 光采样
下载PDF
All-Optical Sampling Using Nonlinear Polarization Rotation in a Single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尚剑 张谦述 +2 位作者 李和平 刘永智 刘永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1-1035,共5页
We propose a novel all-optical sampling method using nonlinear polarization rotation in a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A rate-equation model capable of describing the all-optical sampling mechanism is presented in... We propose a novel all-optical sampling method using nonlinear polarization rotation in a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A rate-equation model capable of describing the all-optical sampling mechanism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is model, we investigate the optimized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the proposed system by simulating the output intensity of the probe light as functions of the input polarization angle, the phase induced by the polarization controller, and the ori- entation of the 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 The sim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we can obtain a good linear slope and a large linear dynamic range,which is suitable for all-optical sampling. The operating power of the pump light can be less than lmW. The presented all-optical sampling method can potentially operate at a sampling rate up to hundreds GS/s and needs low optical po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signal processing all-optical sampling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nonlinear polarization rot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