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眼后极部脉络膜厚度与性别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曾婧 刘冉 +5 位作者 张新愉 李加青 陈星 潘间英 唐仕波 丁小燕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93-1096,共4页
目的观察正常人脉络膜厚度值与性别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310例(620只眼)正常志愿者,其中男性152例,女性158例。按照年龄段分组: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采用海德堡频域相... 目的观察正常人脉络膜厚度值与性别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310例(620只眼)正常志愿者,其中男性152例,女性158例。按照年龄段分组: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采用海德堡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仪的加强深度成像扫描模式,测量受检者脉络膜厚度。以通过黄斑中心凹8.8mm扫描线,在0°和90°方位扫描眼底后极部,分别测量中心凹下及距离中心凹1、3mm的上方(S1mm和S3mm)、下方(I1mm和I3mm)、鼻侧(N1mm和N3mm)、颞侧(T1mm和T3mm)共8个方位的脉络膜厚度,观察和分析不同方位的脉络膜厚度与性别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性别间各方位和各年龄段的脉络膜厚度比较,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t′检验。结果310例(620只眼)受检者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274.81±97.98)μm。其中男性为(294.02±101.47)μm,女性为(256.28±90.87)μm;男性脉络膜厚度较女性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3,P〈0.05)。黄斑区8个方位的脉络膜厚度男性均高于女性(t=5.050,t′=4.597,t′=5.225,t′=5.363,t′=5.608,t=4.239,t′=4.108,t=5.589;P〈0.05)。除≥70岁组外,其他5个年龄段的脉络膜厚度男性均高于女性(t=2.343,t′=2.163,t=3.239,t=2.181,t′=2.982;P〈0.05)。结论各年龄段正常人中,男性脉络膜厚度高于女性。性别是影响脉络膜厚度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因素 脉络膜 人体测量术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原文传递
巩膜扣带拆除手术前后眼球变化的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重建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应海燕 王方 解学乾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6-539,共4页
目的 观察巩膜环形扣带拆除手术前后眼球球壁和眼轴长度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对照性研究.临床确诊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20例患者20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巩膜环形扣带手术,并于手术后2.0~3.5年行环形扣带拆除手术.环形扣带拆除手... 目的 观察巩膜环形扣带拆除手术前后眼球球壁和眼轴长度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对照性研究.临床确诊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20例患者20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巩膜环形扣带手术,并于手术后2.0~3.5年行环形扣带拆除手术.环形扣带拆除手术前及手术后1、3、6个月,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重建技术(3D-CT)对手术眼及健眼扫描,记录手术眼球球壁和眼轴长度变化情况.同时,采用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测量手术眼的眼轴长度.对比分析两种测量方式测得眼轴长度的差异.结果 3D-CT扫描发现,环形扣带拆除手术前,所有手术眼扣带部位眼球球壁凹陷,呈"葫芦状"外形.环形扣带拆除手术后1个月,眼球球壁凹陷消失.3D-CT测量发现,环形扣带拆除手术前手术眼眼轴长度为(27.65±1.22)mm手术后1、3、6个月,手术眼眼轴长度分别为(27.30±1.56)、(27.29±1.46)、(27.12±1.49)mm 环形扣带拆除手术前后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89,P=0.723).IOL-Master 测量发现,环形扣带拆除手术前手术眼眼轴长度为(28.32±1.94)mm 手术后1、3、6个月,手术眼眼轴长度分别为(28.17±1.87)、(28.21±1.94)、(28.25±1.93)mm 环形扣带拆除手术前后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304,P=0.930).两种测量方式测得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705,P=0.847).结论 巩膜环形扣带拆除手术前眼球球壁凹陷,手术后眼球球壁凹陷消失 环形扣带拆除手术前后眼轴长度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扣带术/副作用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成像 三维
原文传递
小鼠眼底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3
作者 丁帅军 《中国西部科技》 2015年第3期76-77,79,共3页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是一种非侵入的、新颖的、无损的、高分辨率医学成像技术,能够提供生物组织的微观结构信息,主要用于眼科诊断,可以获得清晰的视网膜的横截面图像。本文设计一套基于光纤的频域OCT系统,衰减小,抗干扰能力强,分辨率...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是一种非侵入的、新颖的、无损的、高分辨率医学成像技术,能够提供生物组织的微观结构信息,主要用于眼科诊断,可以获得清晰的视网膜的横截面图像。本文设计一套基于光纤的频域OCT系统,衰减小,抗干扰能力强,分辨率达到7.9μm,利用这套系统,我们获得了较高质量的小鼠眼底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分辨率 眼底 背向散射
下载PDF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双眼脉络膜厚度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加青 丁小燕 +4 位作者 曾婧 刘冉 左雅静 陈星 唐仕波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 观察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患眼和对侧健眼的黄斑部脉络膜厚度。方法 连续的慢性CSC患者45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6例,女性9例;单眼39例,双眼6例。平均年龄(46.18±8.20)岁;平均病程(16.34±... 目的 观察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患眼和对侧健眼的黄斑部脉络膜厚度。方法 连续的慢性CSC患者45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6例,女性9例;单眼39例,双眼6例。平均年龄(46.18±8.20)岁;平均病程(16.34±7.23)个月。散瞳后前置镜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分为CSC患眼组(A组)、单眼CSC患者对侧健眼组(B组),分别为51、39只眼。选择同期年龄、性别、屈光度匹配的正常人50名50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采用海德堡Spectralis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对所有受检者行加强深度扫描,测定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和距中心凹3 mm处鼻侧(NCT3 mm)、颞侧(TCT3 mm)、上方(SCT3 mm)和下方脉络膜厚度(ICT3 mm)。结果 A、B、C组平均SFCT值分别为(436.76±87.01)、(394.71±61.63)、(294.86±75.30) μm。A、B组平均SFCT值均较C组平均SFCT值明显增加,三组间平均SF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791,P<0.001)。三组间NCT3 mm(F=15.816)、TCT 3 mm(F=22.823)、SCT3 mm(F=15.147)和ICT3 mm(F=11.527)平均脉络膜厚度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眼者患眼平均SFCT值为(416.34±79.44) μm,较对侧健眼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7,P=0.007)。结论 CSC患眼脉络膜厚度明显增加,对侧健眼脉络膜厚度亦较正常对照者明显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病理生理学 脉络膜视网膜疾病/病理生理学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诊断显像
原文传递
特发性黄斑前膜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特征以及与视力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14
5
作者 俞笳 姜春晖 +5 位作者 徐格致 王文吉 倪颖勤 王克岩 常青 江睿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特征以及与患者视力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12月问确诊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112例116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和OCT检查。视力采用LogMAR视力表...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特征以及与患者视力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12月问确诊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112例116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和OCT检查。视力采用LogMAR视力表检查;眼底检查采用直接检眼镜和前置镜检查;0CT检查采用Zeiss HD-OCT,扫描速度27000A扫描/s,扫描区域6.0mm×6.0mm,扫描模式为512×128。根据OCT检查所见的黄斑前膜对视网膜不同牵引情况对黄斑前膜进行分类,测量黄斑中心厚度(CFT)、体积、平均厚度以及黄斑中心凹厚度(FT)。采用SPSS16.0软件对患者的各项OCT检查指标和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6只黄斑前膜眼可分为无视网膜牵引、切线方向或切线方向合并前后方向牵引3种情况,各自分别占本组患眼的9.48%、84.48%、6.04%。97只眼合并视网膜水肿,占总眼数的83.62%;水肿分别位于外核层(ONL),外网状层(OPL),内核层(INL)。14只眼合并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I,)劈裂,占总眼数的12.07%;27只眼有视细胞内外节(IS/OS)损伤,占总眼数的23.28%。CFT与视力密切相关(P〈O.05),而体积、平均厚度和FT与视力无相关性(P〉0.05)。患者年龄、性别、不同种类的视网膜牵引、是否合并板层孔、IS/OS损伤和RNFL劈裂等与视力无相关性。结论特发性黄斑前膜的OCT特征可表现为有无视网膜牵引以及视网膜水肿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劈裂。在CFT、体积、平均厚度以及FT等黄斑区OCT测量指标中,CFT与患者的视力关系最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诊断显像
原文传递
Area and volume ratios for prediction of visual outcome in idiopathic macular hole 被引量:11
6
作者 Xing-Yun Geng Hui-Qun Wu +5 位作者 Jie-Hui Jiang Kui Jiang Jun Zhu Yi Xu Jian-Cheng Dong Zhuang-Zhi 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7年第8期1255-1260,共6页
AIM: To predict the visual outcom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acular hole surgery by two novel three-dimensional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o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area ratio factor (ARF) and volume ra... AIM: To predict the visual outcom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acular hole surgery by two novel three-dimensional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o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area ratio factor (ARF) and volume ratio factor (VRF). METHODS: A clinical case series was conducted, including 54 eyes of 54 patients with an idiopathic macular hole (IMH). Each patient had an OCT examination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macular hole, such as minimum diameter, base diameter, and height were measured. Then, the macular hole index (Mill), tractional hole index (THI), and hole form factor (HFF) were calculated. Meanwhile, novel postoperative macular hole (MH) factors, ARF and VRF were calculated by three-dimensional morphology. Bivariate correlations were performed to acquire asymptotic significance values between the steady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 after surgery and 2D/3D arguments of MH by the Pearson method with two-tailed test. All significant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analysis of SPSS software which were responsible for vision recovery. ROC curves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further discuss the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the prediction of visual outcome. RESULTS: Th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values of patients' age, symptoms duration, and follow-up time were 64.8+8.9y (range: 28-81), 18.6+11.5d (range: 2-60), and 11.4+0.4mo (range: 6-24), respectively. Steady-post-BCVA analyzed with bivariate correlations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base diameter (r'0.521, P〈0.001), minimum diameter (r=0.514, P〈0.001), MHI (r -0.531, P〈0.001), THI (r=-0.386, P=-0.004), HFF (r=-0.508, P〈0.001), and ARF (r=-0.532, P〈0.001). Other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such as age, duration of surgery, height, diameter hole index, and VRF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ith steady-post-BCVA. According to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v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coherent imaging prognostic evaluation idiopathic macular hol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下载PDF
内窥扫频光学相干层析探测牙齿根裂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伟 李嘉男 +3 位作者 戚苈源 朱锐 梁宇红 米磊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0-149,共10页
根裂诊疗是目前牙科临床医学的难点。搭建三维扫频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结合心血管内窥成像探头,对46个有根裂(裂缝宽度8~283μm)牙齿切片样本进行扫描成像,该系统对根裂大于30μm的样本的诊断准确率可达98.3%,对根裂小于30μm的诊断... 根裂诊疗是目前牙科临床医学的难点。搭建三维扫频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结合心血管内窥成像探头,对46个有根裂(裂缝宽度8~283μm)牙齿切片样本进行扫描成像,该系统对根裂大于30μm的样本的诊断准确率可达98.3%,对根裂小于30μm的诊断准确率为36.3%;对25个无根裂样本扫描,诊断准确率为92%。分析准确率差异原因,优化内窥导管探头与牙齿切片的相对位置和角度,并对部分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使得根裂大于30μm的样本的诊断准确率提高到100%,根裂小于30μm的诊断准确率提高到57.6%。实验表明,内窥光学相干层析技术在牙齿根裂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内窥成像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内窥导管 三维重建
原文传递
南澳一号沉船出水青花瓷的无损分析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黎继立 何斌 +1 位作者 刘松 李青会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162,共12页
为揭示早期青花瓷器的综合信息并探索青花瓷分类和产地识别的科学分析方法,将X射线荧光(XRF)光谱分析技术与光学相干层析(OCT)成像相结合,对南澳一号沉船出水的不同产地明代青花瓷瓷片釉面断层结构特征、胎釉及青花钴料的化学成分特征... 为揭示早期青花瓷器的综合信息并探索青花瓷分类和产地识别的科学分析方法,将X射线荧光(XRF)光谱分析技术与光学相干层析(OCT)成像相结合,对南澳一号沉船出水的不同产地明代青花瓷瓷片釉面断层结构特征、胎釉及青花钴料的化学成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自景德镇和漳州的明代青花瓷在上述特征方面差异明显,具有鲜明的产地特征。同时,根据白釉断层结构和瓷胎、青花成分的明显差异将漳州青花瓷分为可能出自当地不同窑口的两类。此外,利用OCT技术对景德镇青花瓷的青花图案进行了三维扫描,证实了采用OCT技术研究青花纹饰纹理的可行性。因此,将OCT与XRF相结合是一种研究青花瓷分类、产地特征识别以及深层信息解析的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南澳一号沉船 青花瓷
原文传递
基于光热光学相干层析技术的肿瘤组织三维成像 被引量:8
9
作者 魏波 袁治灵 唐志列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3-70,共8页
将光热光学相干层析(PT-OCT)成像技术应用于肿瘤组织的三维成像。为了抑制噪声和增强图像对比度,提出互相关提取信号并计算平均幅值求解光程差成像的算法。在验证实验中,先后对琼脂样品和鼠耳模型进行成像。与普通OCT、基于相位差分算法... 将光热光学相干层析(PT-OCT)成像技术应用于肿瘤组织的三维成像。为了抑制噪声和增强图像对比度,提出互相关提取信号并计算平均幅值求解光程差成像的算法。在验证实验中,先后对琼脂样品和鼠耳模型进行成像。与普通OCT、基于相位差分算法的PT-OCT相比,本文方法可以很好地对鼠耳进行成像,能观察到更多的毛细血管,并且层析图也有更理想的成像效果。在肿瘤模型成像实验中,本文方法可以对4mm×4mm×3mm的范围进行三维成像,并且可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切面对三维PT-OCT图像进行观察,能够清楚地辨别其中的毛细血管分布。PT-OCT具有方便快速、非入侵、高分辨率、三维立体成像等优势,能为肿瘤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光热 幅值 肿瘤
原文传递
黄斑中心凹光感受器局部缺损对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杏 肖辉 +3 位作者 钟毅敏 米兰 毛真 李媚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 观察黄斑中心凹光感受器局部缺损对视力的影响。方法 经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查发现黄斑中心凹光感受器局部缺损的患者(光感受器局部缺损组)31例31只眼和年龄、屈光度匹配的正常人(正常对照组)30名30只眼纳入研究。... 目的 观察黄斑中心凹光感受器局部缺损对视力的影响。方法 经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查发现黄斑中心凹光感受器局部缺损的患者(光感受器局部缺损组)31例31只眼和年龄、屈光度匹配的正常人(正常对照组)30名30只眼纳入研究。光感受器局部缺损组31只眼中,黄斑中心凹光感受器全层缺损22只眼(全层缺损组),光感受器外节缺损9只眼(外节缺损组)。所有受检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和SD-OCT检查。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光感受器局部缺损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平均黄斑区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之间的差异;光感受器内外节全层缺损和外节缺损患者平均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logMAR)BCVA、平均CFT、平均光感受器缺损最大宽度、平均缺损面积、平均光感受器缺损最大高度及平均残余视网膜厚度之间的差异。结果 光感受器局部缺损组、正常对照组平均CFT分别为(225.32±19.70)、(240.02±10.70) μm,两组平均CF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1.96,P>0.05)。全层缺损组、外节缺损组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22±0.31、0.32±0.43;平均CFT分别为(224.09±20.57)、(228.33±18.17) μm;平均光感受器缺损最大宽度分别为(131.32±108.18)、(143.22±66.93) μm;平均缺损面积分别为(0.022±0.054)、(0.019±0.019)mm2;平均光感受器缺损最大高度分别为(77.41±6.62)、(44.89±4.26) μm;平均残余视网膜厚度分别为(87.00±20.31)、(128.33±23.54) μm。两组患者在平均logMAR BCVA、平均CFT、光感受器缺损最大宽度、缺损面积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0.538、-0.305、0.166,P>0.05);平均光感受器缺损最大高度、平均残余视网膜厚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2、-4.91,P<0.05)。光感受器缺损最大宽度、缺损面积与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感受器/损伤 视力 中央凹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诊断显像
原文传递
光学成像技术用于弹性性能测量研究进展(特邀)
11
作者 刘硕 董宇航 +2 位作者 韩旭 王月宇 俎群 《光电技术应用》 2024年第1期11-21,共11页
弹性是一种描述物质物理意义的重要参数,在医学上,弹性的变化往往和病变联系在一起。因此弹性成像被广泛用来表征生物组织机械性能的变化。传统的弹性成像存在分辨率低,穿透深度低或者侵入式测量等问题。而光学成像技术以其无损,非接触... 弹性是一种描述物质物理意义的重要参数,在医学上,弹性的变化往往和病变联系在一起。因此弹性成像被广泛用来表征生物组织机械性能的变化。传统的弹性成像存在分辨率低,穿透深度低或者侵入式测量等问题。而光学成像技术以其无损,非接触,非侵入性和高分辨率、高穿透深度等优势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主要介绍了几种可用于弹性性能测量的光学成像技术、光学相干层析技术、光学相干弹性成像技术以及光声成像技术,分别介绍了它们的成像原理、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光学相干弹性成像 光声成像
下载PDF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晓梅 李梦月 周敏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47-52,共6页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近二十多年来迅速发展,是一种基于相干干涉原理将光、电以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结合为一体,利用样品的后向散射光对样品进行成像的新型成像技术,适用范围广,受到众多科研学者的关...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近二十多年来迅速发展,是一种基于相干干涉原理将光、电以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结合为一体,利用样品的后向散射光对样品进行成像的新型成像技术,适用范围广,受到众多科研学者的关注。OCT具有无损伤、非介入、非接触、图像分辨率高且操作简单、便携、易与内窥镜结合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光学检测、工业检测、医学、生物诊断检测、科学研究等领域。由于OCT在用于软组织成像时组织穿透深度有限等原因,导致该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尚未实现推广应用。目前OCT技术发展尚不成熟,相关科研工作者致力于增加系统穿透深度、提高分辨率和信噪比、优化系统综合性能等方向的研究。相关技术的突破,能有效改善系统成像质量、扩大OCT技术应用范围、提高医疗检测技术水平,对促进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光谱成像 光学检测 生物检测
下载PDF
不同病灶活动程度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眼脉络膜毛细血管扩张程度、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智 王海林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 观察不同病灶活动程度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眼脉络膜毛细血管扩张(CCE)扩张程度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探讨CSC病灶活动程度、CCE扩张程度与SFCT 3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确诊为CSC的40例患者40... 目的 观察不同病灶活动程度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眼脉络膜毛细血管扩张(CCE)扩张程度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探讨CSC病灶活动程度、CCE扩张程度与SFCT 3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确诊为CSC的40例患者40只眼纳入研究。采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判定患眼CSC病灶的活动程度。其中,活跃型CSC 23只眼(活跃型CSC组),非活跃型CSC 17只眼(非活跃型CSC组)。两组患眼均行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图像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3 mm×3 mm范围内的CCE面积进行测量。以CCE面积占扫描面积66%以上为高度扩张;33%~66%为中度扩张;33%以下为低度扩张。采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测量患眼SFCT。对比两组患眼CCE扩张程度、SFCT的差异;分析CSC病灶活动程度、CCE扩张程度与SFCT 3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OCTA检查结果显示,活跃型CSC组23只眼中,CCE呈低度扩张5只眼,中度扩张12只眼,高度扩张6只眼。非活跃型CSC组17只眼中,CCE呈低度扩张11只眼,中度扩张4只眼,高度扩张2只眼。活跃型CSC组患眼CCE扩张程度明显大于非活跃型CSC组。两组患眼CCE扩张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2,P=0.013)。活跃型CSC组、非活跃型CSC组患眼SFCT分别为(418.13±126.15)、(429.76±105.80) μm。两组患眼SF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8,P=0.760)。CCE低度扩张、中度扩张、高度扩张患眼SFCT分别为(419.13±105.60)、(381.00±125.12)、(515.13±67.68) μm;3种不同CCE扩张程度患眼之间的SF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06,P=0.02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CCE高度扩张患眼SFCT较CCE低度扩张、中度扩张患眼明显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48);CCE中度扩张与CCE低度扩张患眼SFCT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诊断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诊断显像
原文传递
氯吡格雷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OCT指标的影响
14
作者 徐书灿 黎叶飞 +1 位作者 张永林 刘爱军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5期95-98,共4页
目的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指标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105例,根据治疗方案的... 目的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指标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105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52例)和联合组(53例)。两组患者均予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组患者加用替格瑞洛,均治疗12个月。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91%,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5.38%(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最小纤维帽厚度显著大于常规组(P<0.05),脂质弧度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且联合组的改善幅度均显著大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最小管腔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但联合组最小管腔面积增大量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9.23%(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EMI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促进血管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
下载PDF
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伴发浆液性黄斑脱离的脉络膜微结构改变 被引量:6
15
作者 华瑞 柳力敏 +3 位作者 陈亢 胡悦东 才娜 陈蕾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 观察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黄斑水肿(DME)伴发浆液性黄斑脱离(SMD)的脉络膜微结构改变的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OCT)特征。方法 NPDR单眼发生DME伴SMD (SMD组)的9只眼以及对侧只有DME而无SMD(无SMD组)的9只眼纳... 目的 观察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黄斑水肿(DME)伴发浆液性黄斑脱离(SMD)的脉络膜微结构改变的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OCT)特征。方法 NPDR单眼发生DME伴SMD (SMD组)的9只眼以及对侧只有DME而无SMD(无SMD组)的9只眼纳入研究。患者中,既往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6只眼,按是否行PRP治疗分为PRP治疗组和非PRP治疗组,分别为6、12只眼。均行增强深部成像技术(EDI)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EDI-OCT)和眼底彩色照相检查。测量中心凹处脉络膜厚度,应用Image Plus Pro 6.0 软件计算以中心凹为中心的EDI-OCT水平扫描所提示的脉络膜模拟面积。采用配对t检验对比分析有无SMD眼检测结果的差异;F检验对比分析PRP治疗组与非PRP治疗组间差异。结果 SMD组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区域呈梭型或圆顶状的低信号暗区,外界膜均保持完整,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Bruch膜之间发生分离。SMD组中心凹脉络膜平均厚度和脉络膜平均模拟面积均高于无SM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6、2.306,P<0.05)。PRP治疗组脉络膜平均模拟面积大于非PRP治疗组脉络膜平均模拟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27,P<0.05);两组间中心凹脉络膜平均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276,P>0.05)。结论 NPDR中DME伴发SMD眼脉络膜微结构改变的OCT图像特征是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区域呈梭型或圆顶状的弱信号暗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 黄斑水肿/病因学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诊断显像
原文传递
生物膜与牙周炎研究现状与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16
作者 龙豪 陆洁 +2 位作者 谷俊远 李昕 周中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0-16,共7页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2013—2023年生物膜与牙周炎相关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方法在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检索生物膜与牙周炎相关文献,并运用VOSviewer和CiteSpace等可视化软件来分析国家/地区、作者、机构、期刊及关键词。...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2013—2023年生物膜与牙周炎相关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方法在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检索生物膜与牙周炎相关文献,并运用VOSviewer和CiteSpace等可视化软件来分析国家/地区、作者、机构、期刊及关键词。结果共纳入1821篇文献,结果显示文献发文量逐年上升。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国家是美国、巴西和中国;排名前3位的机构是圣保罗大学、哈佛大学和福赛斯研究所;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Feres Magda;在发文量前10位的期刊中,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的发文量最多(87篇),其次是Plos One(69篇)和Clinical Oral Investigations(51篇)。氧化应激、标志物、辅助治疗及药物缓释是最主要的研究热点;前沿主要集中于群体感应、光动力疗法、活性氧、铜纳米颗粒及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结论生物膜和牙周炎的研究在逐年增长,未来的研究方向可重点关注氧化应激、辅助治疗、群体感应及光动力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生物膜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药物缓释 氧化应激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下载PDF
面向血管内脂质斑块检测的超声-OCT成像系统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勇 汪毅 +3 位作者 邱建榕 沈毅 肖禹泽 陈晓冬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80-386,共7页
血管内超声(IVUS)和血管内光学相干层析(OCT)成像均属无损医学成像技术,常用于人体冠状动脉中薄纤维帽脂质斑块(TCFA)的检查。其中IVUS的探测深度大,能够较为精确地测定TCFA的脂质核心大小,但由于分辨率较低,无法测量TCFA的纤维帽厚度;... 血管内超声(IVUS)和血管内光学相干层析(OCT)成像均属无损医学成像技术,常用于人体冠状动脉中薄纤维帽脂质斑块(TCFA)的检查。其中IVUS的探测深度大,能够较为精确地测定TCFA的脂质核心大小,但由于分辨率较低,无法测量TCFA的纤维帽厚度;而OCT分辨率很高,可以精确测量TCFA的纤维帽厚度,但探测深度浅,无法描述脂质核心的全貌。IVUS与血管内OCT相结合,一次检查即可同时获得血管内壁的超声与OCT图像,实现对血管内血栓与斑块的精准诊断。通过设计IVUS和OCT微型集成探头及近端驱动,实现了一套可同时对血管内壁进行IVUS和OCT成像的系统,对血管组织检测深度达到8mm,横向分辨率优于1mm,轴向分辨率优于400μm,同时在1mm范围内横向分辨率优于10μm,轴向分辨率优于8mm。对琼脂和铁丝等搭建的血管模型样品进行了成像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 医学影像诊断 易损斑块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血管内超声成像
原文传递
AI深度学习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18
作者 廖德盛 吴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3-847,共5页
自从人工智能(AI)技术出现后,其在各个领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医学领域中,借助AI技术可自动提取图像特征并完成特征学习和分类的性能。在眼底病领域,AI可通过分析和识别眼底的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从而对年龄相... 自从人工智能(AI)技术出现后,其在各个领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医学领域中,借助AI技术可自动提取图像特征并完成特征学习和分类的性能。在眼底病领域,AI可通过分析和识别眼底的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从而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做出诊断,准确率可跟眼科专家相似。在未来AI可辅助医生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做出诊断,帮助基础医院进行筛查,在疾病的早期遏制其进展。但此技术存在模型识别性能不确定、运算过程不透明、需要的临床数据量过大等问题仍不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国内在AI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眼科疾病辅助诊断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AI结合影像分析眼科疾病具有客观性、高效性和准确性等特点。本文针对深度学习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辅助诊断中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其应用进展和存在的局限性,为AI在此病的进一步应用及推广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深度学习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 眼底照相 人工智能(AI)
下载PDF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多种眼底影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洪涛 张军军 +1 位作者 曾志冰 包力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 观察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MEWDS)患者的多种眼底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临床检查确诊的MEWDS患者11例1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例1只眼,女性10例10只眼;年龄15~41岁,平均年龄27.6岁。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为2~... 目的 观察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MEWDS)患者的多种眼底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临床检查确诊的MEWDS患者11例1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例1只眼,女性10例10只眼;年龄15~41岁,平均年龄27.6岁。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为2~13 d,出现症状至就诊的平均时间为4.7 d。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自身荧光(AF)、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查。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观察病灶的彩色眼底像、AF、FFA、ICGA、OCT特征。结果 所有患眼黄斑区均可见橘红色颗粒样改变;AF表现为后极部边界模糊融合成片的强AF;FFA表现为早期病灶呈细针尖样花环状排列的强荧光,晚期荧光素染着;ICGA表现为晚期病灶呈边界不清、融合成片的弱荧光;SD-OCT表现为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强反射物质堆积伴椭圆体区等结构改变,病灶处交叉区及椭圆体区结构紊乱。结论 MEWDS患眼黄斑区呈橘红色颗粒样改变;呈不均匀弥漫性强AF;FFA 早期表现为细针样花环状排列边界不清的强荧光;ICGA晚期呈小片状融合的弱荧光病灶;SD-OCT表现为黄斑中心凹RPE表面强反射物质堆积,病灶处椭圆体区结构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诊断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吲哚花青绿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诊断 显像
原文传递
急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自身荧光和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冰 孙祖华 +4 位作者 李岩 周容 郑微微 周挺业 刘晓玲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目的 观察急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自身荧光(AF)和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 经裂隙灯显微镜、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CSC的67例患者73只眼纳入研... 目的 观察急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自身荧光(AF)和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 经裂隙灯显微镜、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CSC的67例患者73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同时行AF及频域OCT检查。根据患者临床及FFA表现,将其分为急性、慢性CSC 2种类型,分别为37例37只眼、30例36只眼。根据黄斑区神经上皮脱离区的AF表现将其分为单纯减弱型、单纯增强型及混合改变型3种类型。根据频域OCT检查显示的神经上皮脱离区内外节的表现将其分为外节保存完整型、外节保存不全型及外节萎缩型3种类型。观察急慢性CSC患者的AF及OCT图像特征。结果 AF检查发现,急性CSC 37只眼中,单纯减弱型AF 19只眼,占51.35%;单纯增强型AF 18只眼,占48.65%。慢性CSC 36只眼中,单纯减弱型AF 2只眼,占5.56%;单纯增强型AF 16只眼,占44.44%;混合改变型AF 18只眼,占50.00%。急慢性CSC患者3种AF表现的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72,P=0.000)。频域OCT检查发现,急性CSC 37只眼中,外节保存完整型15只眼,占40.54%;外节保存不全型18只眼,占48.65%;外节萎缩型4只眼,占10.81%。慢性CSC 36只眼中,外节保存完整型5只眼,占13.89%;外节保存不全型17只眼,占47.22%;外节萎缩型14只眼,占38.89%。急慢性CSC患者3种OCT表现的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72,P=0.005)。结论 急性CSC的AF表现以单纯减弱型为主,慢性CSC的AF表现以混合改变型为主。急性CSC的OCT表现以外节保存不全型和外节保存完整型为主,慢性CSC的OCT表现以外节保存不全型和外节萎缩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诊断 脉络膜疾病/诊断 色素上皮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诊断显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