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黏连分离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新 李奕萍 +2 位作者 王晓华 杨瑞君 何吕福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emulsification,Phaco)联合房角黏连分离术(goniosynechialysis,GSL)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PACG)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及对视盘血流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emulsification,Phaco)联合房角黏连分离术(goniosynechialysis,GSL)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PACG)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及对视盘血流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96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实施Phaco治疗,观察组实施Phaco-GSL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周边虹膜前黏连(peripheral synechia,PAS)、眼压、最佳矫正视力(intraocular pressure,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指标[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房角开放距离500(angle opening distance 500,AOD500)、小梁网睫状突距离(trabecular ciliary process distance,TCPD)]、视盘血流密度[整体视盘血流密度(whole en face image vessel density,wiVD)、视盘内血流密度(intraoptic disc vessel density,diVD)、视盘周围放射状毛细血管网(radial peripapillary capillary plexus,RPC)]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d,两组PAS范围、IOP、BCVA均降低,观察组PAS范围、眼压、BCVA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CD、AOD500、TCPD均增加,观察组ACD、AOD500、TCPD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wiVD、diVD及视盘周围RPC各项指标均增加,观察组wiVD、diVD及视盘围RPC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haco-GSL可进一步恢复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眼部结构,调节眼压与视力,同时改善视盘血流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房角黏连分离术 视盘血流密度
下载PDF
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底结构改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卢瑶 刘丹丹 +1 位作者 石蕊 何媛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1期77-82,共6页
高度近视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如何在高度近视人群中发现POAG患者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高度近视患者并发POAG的概率明显高于非高度近视患者。高度近视本身就可能发生眼部一系列结构和功能... 高度近视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如何在高度近视人群中发现POAG患者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高度近视患者并发POAG的概率明显高于非高度近视患者。高度近视本身就可能发生眼部一系列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当高度近视合并POAG时,复杂的眼底改变造成近视与早期开角型青光眼相互混淆,使早期青光眼的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将回顾高度近视合并POAG的相关文献,从流行病学、视盘、视神经节细胞层、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血管密度等眼底结构特点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视盘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血管密度
下载PDF
不同程度近视青少年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检测
3
作者 张婷 于蓝 +1 位作者 张乐宵 公慧敏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490-494,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近视程度青少年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的变化,分析其与等效球镜度数(SER)、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眼轴长度(AL)等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青少年150例共150只眼,根据SER分为正视组(-0.50 D<SER≤+0... 目的观察不同近视程度青少年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的变化,分析其与等效球镜度数(SER)、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眼轴长度(AL)等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青少年150例共150只眼,根据SER分为正视组(-0.50 D<SER≤+0.75 D)、低度近视组(-3.00 D<SER≤-0.50 D)、中度近视组(-6.00 D<SER≤-3.00 D)、高度近视组(SER≤-6.00 D),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获取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图像。结果4组年龄、SER、AL、SF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3.847~140.092,P<0.05);4组黄斑区与视盘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差异均有显著性(F=60.627、34.450,P<0.05),其中正视组、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均高于高度近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均与AL呈负相关(r=-0.490、-0.316,P<0.01),与SER、SFCT呈正相关(r=0.434~0.616,P<0.01)。结论随着近视屈光度的增加,青少年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均呈下降趋势,与AL、SFCT具有高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近视 黄斑 视盘 微血管密度 脉络膜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视盘血流密度和视盘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慧慧 张雪 +3 位作者 王艳 刘彦 罗娜 陈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57-61,66,共6页
目的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观察不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DR)的糖尿病(DM)患者和合并轻-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DM患者视盘微循环和神经结构变化。方法纳入noDR的DM患者52例(noDR组,97只眼)、合并轻中度NPD... 目的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观察不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DR)的糖尿病(DM)患者和合并轻-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DM患者视盘微循环和神经结构变化。方法纳入noDR的DM患者52例(noDR组,97只眼)、合并轻中度NPDR的DM患者20例(轻中度NPDR组,30只眼),同时选取健康者30例(对照组,53只眼)为研究对象。采用OCTA仪行视盘区扫描。比较3组视盘区总血流密度(tVD)、毛细血管血流密度(cVD)及视盘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分析视盘旁cVD与pRNFL厚度的相关性。结果noDR组视盘cVD、视盘旁下半侧区cV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noDR组、轻中度NPDR组pRNFL厚度分别为(117.98±10.60)、(111.37±10.19)、(116.70±10.81)mm,noDR组小于对照组、轻中度NP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患者视盘旁cVD与pRNFL厚度呈正相关。结论在DR临床前期,DM患者视盘区微血管及神经结构已经出现损害,且神经纤维层损害比微血管损害更显著。DM患者视盘神经和微血管损害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盘 血流密度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
下载PDF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视盘区血管密度与视野指数和视野损伤形态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娜 赵文君 唐云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27-1931,共5页
目的:研究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视盘区血管密度变化与青光眼视野指数(VFI)和视野损伤形态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12/2020-12 NTG患者106例106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79例79眼进行横断面研究,其中双眼病变者采用随机... 目的:研究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视盘区血管密度变化与青光眼视野指数(VFI)和视野损伤形态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12/2020-12 NTG患者106例106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79例79眼进行横断面研究,其中双眼病变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选取1眼为样本,同时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92名为对照组,三组均完成视盘血管密度、VFI检测和视野缺损形态分期,然后分析视盘血管密度与VFI和视野缺损形态分期的关系。结果:POAG组眼压明显高于NTG组和对照组(P<0.05);NTG组和POAG组视盘区全区域血管密度、大血管密度和毛细血管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血管区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NTG组和POAG组各项指标比较有差异(P<0.05);NTG组和POAG组VF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视野平均缺损(M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NTG组和POAG组VFI和MD比较无差异(P>0.05);随着视野缺损形态分期增加,NTG患者视盘全区域血管密度和毛细血管密度呈明显降低趋势(P<0.05);NTG患者视盘全区域血管密度和毛细血管密度与VFI呈正相关性,与视野缺损形态分期呈负相关性,无血管区密度与VFI呈负相关性,与视野缺损形态分期呈正相关性(均P<0.05)。结论:NTG患者视盘血管密度较POAG患者和正常人群明显降低,且与VFI和视野缺损形态分期存在明显相关性,其中以毛细血管密度相关程度最高,可见OCTA对NTG诊断、治疗和随访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视盘 血管密度 视野指数 视野损伤形态分期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扫描信号强度对视盘周围血管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立军 沈沛阳 +3 位作者 何宇深 曹艺 冼碧琨 孔祥斌 《眼科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337-342,共6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扫描信号强度对视盘周围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所有受试者分别接受了身高、体重、血压、眼压、眼轴及视盘OCTA检查,利用...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扫描信号强度对视盘周围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所有受试者分别接受了身高、体重、血压、眼压、眼轴及视盘OCTA检查,利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OCTA扫描信号强度对视盘周围血管密度的影响。结果:共186人359眼纳入本研究,年龄为(47.86±17.86)岁,视盘周围血管密度为(17.75±1.99)mm−1。单因素分析显示视盘周围血管密度与眼轴呈负相关(β=−0.5120,P<0.001),与扫描信号强度呈正相关(β=1.0240,P<0.001)。在校正了年龄、性别、视盘面积及眼轴后的多因素分析中,OCTA扫描信号强度依然与视盘周围血管密度显著正相关(β=0.9721,P<0.001)。结论:视盘周围血管密度不仅与眼轴和视盘面积显著负相关,而且与OCTA扫描信号强度显著正相关,在临床应用或研究中,需要考虑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盘 血流密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扫描信号强度 眼轴
下载PDF
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视盘及其周围血流密度的变化 被引量:16
7
作者 陶舒雅 曹国凡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7-439,443,共4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视盘和视盘周围血流密度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纳入确诊为原发性青光眼并顺利完成现代复合小梁切除术的34例(52眼)患者为研...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视盘和视盘周围血流密度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纳入确诊为原发性青光眼并顺利完成现代复合小梁切除术的34例(52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眼术前及术后1周行眼压、OCT和OCTA等检查。观察手术前后患眼的眼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C/D值及视盘整体血流密度、视盘周围血流密度、视盘周围不同区域血流密度的变化。结果术后1周眼压为(10.88±4.26)mmHg(1 kPa=7.5 mmHg),与术前的(19.88±5.22)mmHg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术后1周患眼C/D值、RNFL厚度和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视盘整体血流密度和视盘周围血流密度分别为(50.73±5.74)%和(42.77±4.32)%,与术前的(49.34±7.27)%和(39.38±2.7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8、0.021)。术后视盘周围鼻上、鼻侧、鼻下、颞侧和颞下血流密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颞上血流密度术前及术后1周分别为(42.72±6.89)%和(43.09±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术后视盘整体血流密度和视盘周围血流密度的增加仅与术后眼压下降值有关,与年龄、术前眼压、C/D值、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及RNFL厚度均无相关性。结论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OCTA检查提示,随着眼压的下降,视盘区整体血流密度以及视盘周围血流密度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视盘整体血流密度 视盘周围血流密度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郭莹 杨冬妮 +3 位作者 杨世琳 陆楠 王伟 赵伟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9期988-991,共4页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评价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视盘及其周围和黄斑区血流密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确诊为原发性青光眼并行...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评价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视盘及其周围和黄斑区血流密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确诊为原发性青光眼并行现代复合小梁切除术的患者55例(共73眼),所有患眼均在术前和术后7d行眼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OCTA检查,观察手术前后患眼眼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anglion cell complex,GCC)厚度、杯盘比(cup to disc ratio,C/D)值及视盘整体血流密度、视盘周围血流密度、视盘周围各区血流密度、浅层黄斑区血流密度、深层黄斑区血流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7d患眼眼压为(10.63±2.56)mmHg,明显低于术前的(19.62±3.11)mmHg,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7d患眼的RNFL厚度、GCC厚度、C/D值、浅层黄斑区血流密度和深层黄斑区血流密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7d视盘整体血流密度及视盘周围血流密度分别为(51.92±6.30)%和(41.59±4.56)%,与术前的(50.82±6.45)%和(40.03±4.37)%相比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7d视盘周围鼻上、鼻侧、鼻下、颞侧和颞下的血流密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7d颞上血流密度为(43.25±6.56)%,明显高于术前的(42.48±6.48)%,差异有显著性(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术后视盘周围血流密度及颞上血流密度的增加仅与术后眼压下降值有相关性,与术前眼压、RNFL厚度、GCC厚度和C/D值无相关性。结论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通过OCTA检查发现随着眼压的下降,视盘周围血流密度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视盘整体血流密度 视盘周围血流密度 黄斑区血流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