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脊椎动物消化道内5-羟色胺免疫染色细胞的分布 被引量:97
1
作者 唐晓雯 郑一守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93-298,共6页
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法,对乌鳢(Ophiccephalus argus),中华大蟾蜍(Bufo bufogaroaarizans)、黄喉水龟(Clemmys mutica)、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otus)和小白鼠(Musmusculus albula)五种脊椎动物消化道内的5-羟色胺(5-h... 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法,对乌鳢(Ophiccephalus argus),中华大蟾蜍(Bufo bufogaroaarizans)、黄喉水龟(Clemmys mutica)、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otus)和小白鼠(Musmusculus albula)五种脊椎动物消化道内的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简称5-HT)免疫染色细胞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各种动物胃肠道(虎皮鹦鹉胃、乌鳢肠及胃贲门除外)均含有5-HT免疫染色细胞,并首次发现黄喉水龟和中华大蟾蜍食道内含有5-HT免疫染色细胞。一般地,各种动物胃内5-HT免疫染色细胞密度最高,十二指肠和大肠次之,小肠最低。5-HT免疫染色细胞位于粘膜上皮或腺上皮细胞间,常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细胞突起伸入固有层或肠腔面(或腺腔面),有些细胞的一端突起伸入固有层,另一端突起伸入肠腔面,表明5-HT免疫染色细胞兼具内分泌或外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动物 5-羟色胺 免疫染色细胞
下载PDF
4种优质底栖淡水鱼类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49
2
作者 温小波 库夭梅 李伟国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9-103,共5页
对乌鳢Ophiocephalusargus、鲶Silurusasotus、黄颡鱼Pseudobagrusfulvidraco和黄鳝Monopterusalbus肌肉中的一般成分(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粗纤维、钙和磷)及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鱼肌肉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较高(14... 对乌鳢Ophiocephalusargus、鲶Silurusasotus、黄颡鱼Pseudobagrusfulvidraco和黄鳝Monopterusalbus肌肉中的一般成分(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粗纤维、钙和磷)及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鱼肌肉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较高(14 89%~17 99%),脂肪的质量分数较低(0 22%~2 68%),钙(0 049%~0 078%)和磷(0 165%~0 245%)的质量分数最低,氨基酸总量(75 86%~86 19%干重)、必需氨基酸(35 55%~43 65%干重)、鲜味氨基酸(34 63%~39 4%干重)以及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百分率(46 83%~50 64%)均较高,且4种鱼类的氨基酸组成基本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淡水鱼类 肌肉 营养成分 乌鳢 黄颡鱼 黄鳝 蛋白质 脂肪 氨基酸
下载PDF
月鳢和乌鳢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陈芳 杨代勤 +1 位作者 方长琰 罗静波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7,共2页
比较分析了月鳢和乌鳢肌肉的营养成分。月鳢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乌鳢。从营养学的角度提示了月鳢食用价值优于乌鳢。
关键词 月鳢 乌鳢 营养成分 鱼肉
下载PDF
野生乌鳢、鲶、黄颡鱼和黄鳝的脂类及脂肪酸组成比较 被引量:23
4
作者 温小波 李伟国 周永平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69-173,共5页
对4种野生鱼黄鳝、鲶、黄颡鱼和乌鳢肝脏和肌肉中的脂类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颡鱼肌肉和肝脏中的总脂含量均高于其它3种鱼,鲶肌肉的中性脂含量最小,极性脂含量最大;在4种鱼的脂肪酸组成中,肝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 对4种野生鱼黄鳝、鲶、黄颡鱼和乌鳢肝脏和肌肉中的脂类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颡鱼肌肉和肝脏中的总脂含量均高于其它3种鱼,鲶肌肉的中性脂含量最小,极性脂含量最大;在4种鱼的脂肪酸组成中,肝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于肌肉。4种鱼肌肉脂肪酸组成中,n-3与n-6系列脂肪酸之比差异较大,而肝脏中的n-3与n-6系列脂肪酸之比为0.84左右,没有显著差异。4种鱼中,黄鳝除肝脏饱和脂肪酸含量小于乌鳢外,其肌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肝脏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大于其它3种鱼,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则较其它3种鱼小。与其它食品比较,4种鱼均含有较高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较大的C20:5n-3和C22:6n-3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鱼 乌鳢 鲶鱼 黄颡鱼 黄鳝 脂类 脂肪酸 含量
下载PDF
乌鳢胃肠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夏立群 王庆堂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6-36,35,共2页
乌鳢胃肠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夏立群,王庆堂(同济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武汉430030)关键词乌鳢,内分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PAP方法IMMUNOCYTOCHEMICALSTUDYOFTHEENDOCRIN... 乌鳢胃肠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夏立群,王庆堂(同济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武汉430030)关键词乌鳢,内分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PAP方法IMMUNOCYTOCHEMICALSTUDYOFTHEENDOCRINECELLSINTHEGAST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纲 乌鳢 内分泌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不同pH条件下乌鳢胃、肠、肝胰脏蛋白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乔秀亭 王良臣 +3 位作者 宋学君 张美婷 云惠伟 房士普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2-105,共4页
以乌鳢(OPhiocephalusargus)为研究材料,获得在不同pH条件下胃、肠、肝胰脏蛋白酶的活性变化及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3.0、8.0和8.4).三者在最适pH值时酶活性的大小顺序为胃>肠>肝胰脏.pH对胃蛋白酶的影响大于对杨道蛋白酶和... 以乌鳢(OPhiocephalusargus)为研究材料,获得在不同pH条件下胃、肠、肝胰脏蛋白酶的活性变化及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3.0、8.0和8.4).三者在最适pH值时酶活性的大小顺序为胃>肠>肝胰脏.pH对胃蛋白酶的影响大于对杨道蛋白酶和肝胰脏蛋白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蛋白酶 PH值
下载PDF
对乌鳢在花园湖渔业开发中生态地位初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恩生 郑玉林 江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47-153,共7页
在湖泊的渔业生产中,乌鳢一般是作为敌害鱼类被加以清除的。通过渔获物调查和对乌鳢种群结构和食物组成的分析,认为在花园湖现有的生态条件下,乌鳢对经济鱼类的危害不大,还能起到抑制小杂鱼过量繁殖的作用,可以作为特种经济鱼类予以保留。
关键词 生态地位 种群结构 食物组成 乌鳢
下载PDF
养殖乌鳢结节病的病原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石存斌 潘厚军 +4 位作者 常藕琴 付小哲 段圣和 梁裕昕 吴淑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384-7386,7397,共4页
[目的]分析了解乌鳢结节病的病原。[方法]以患病乌鳢为研究材料,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和人工感染试验,确定乌鳢结节病的病原性质;通过基本生理生化特性、16 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对乌鳢结节病的病原进行鉴定。[结果]组... [目的]分析了解乌鳢结节病的病原。[方法]以患病乌鳢为研究材料,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和人工感染试验,确定乌鳢结节病的病原性质;通过基本生理生化特性、16 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对乌鳢结节病的病原进行鉴定。[结果]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典型结节的中央为干酪样坏死,内含坏死的组织细胞和白细胞,其间有大量呈长杆状或分枝状菌丝;从病鱼的肾脏、肝脏等多个组织及腹水中均分离培养出细菌,用分离菌株作回归感染,证实分离菌株为乌鳢结节病的病原菌;通过对病原菌的基本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 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分析,初步确定乌鳢结节病的病原为诺卡氏菌属的鰤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结论]该研究为乌鳢结节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结节病 病原 鱼师诺卡病菌
下载PDF
噬菌蛭弧菌对乌鳢养殖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怡 曹海鹏 +1 位作者 陈水祥 杨先乐 《渔业现代化》 2008年第2期11-14,共4页
为了探讨噬菌蛭弧菌制剂净化水质和病害防治的效果,试验以0.75 mL/m2的用量向乌鳢养殖池泼洒浓度为1.0×108pfu/mL的噬菌蛭弧菌制剂,观察7 d内养殖池的pH、DO、NH3-N、NO2--N含量及弧菌总数等主要水质指标以及乌鳢死亡数目的变化。... 为了探讨噬菌蛭弧菌制剂净化水质和病害防治的效果,试验以0.75 mL/m2的用量向乌鳢养殖池泼洒浓度为1.0×108pfu/mL的噬菌蛭弧菌制剂,观察7 d内养殖池的pH、DO、NH3-N、NO2--N含量及弧菌总数等主要水质指标以及乌鳢死亡数目的变化。向乌鳢养殖池加入噬菌蛭弧菌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NH3-N、NO2--N含量及弧菌总数明显减少(p<0.05),DO明显增大(p<0.05),但pH变化不明显(p>0.05);乌鳢死亡率也明显减少(p<0.05)。试验结果表明,以0.75 mL/m2的用量向乌鳢养殖池泼洒浓度1.0×108pfu/mL的噬菌蛭弧菌制剂,有利于提高DO含量及乌鳢存活率,降低NH3-N、NO2--N含量及弧菌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蛭弧菌 乌鳢 养殖水质 弧菌
下载PDF
乌鳢消化道黏膜6种重要酶的组织化学定位 被引量:9
10
作者 谢毓玲 王锦乙 +3 位作者 袁保勤 张海燕 彭迁迁 张盛周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416-421,共6页
目的研究乌鳢消化道黏膜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腺苷三磷酸酶(ATPase)、非特异性酯酶(NSE)、过氧化物酶(POX)、琥珀酸脱氢酶(SDH)等6种重要酶的分布与组织定位。方法从乌鳢食道、胃贲门、胃体、胃幽门、幽门盲囊、前肠、中... 目的研究乌鳢消化道黏膜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腺苷三磷酸酶(ATPase)、非特异性酯酶(NSE)、过氧化物酶(POX)、琥珀酸脱氢酶(SDH)等6种重要酶的分布与组织定位。方法从乌鳢食道、胃贲门、胃体、胃幽门、幽门盲囊、前肠、中肠和后肠等8个部位取材,利用冰冻切片进行酶组织化学染色和光密度定量分析。结果 ACP主要分布于中肠和后肠黏膜上皮细胞底部,食道、贲门和胃体酶活力微弱。ALP主要分布于前肠和中肠黏膜上皮细胞顶部和基底部,胃中酶活力明显较弱。ATPase主要分布于胃腺中,食道中酶活力明显较弱。NSE主要分布于胃体上皮细胞和腺体中,后肠中酶活力明显较弱。POX在贲门和胃体的腺上皮细胞中活力最强,食道和胃幽门中活力明显较弱。SDH在贲门和胃体的腺体中活力最强,食道中活力微弱。结论乌鳢消化道黏膜6种酶的分布表明其中肠和后肠有较强吸收蛋白质和细胞内消化功能,胃体是脂类的主要消化部位,前肠和中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消化道 酶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乌鳢的人工繁殖及仔鱼摄食生长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伟 曹顶臣 《水产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6-20,共5页
进行了黑龙江地区乌鳢的人工繁殖和仔鱼摄食生长研究 ,初步摸清了乌鳢的人工繁殖条件、催产方法、产卵和孵化等 ,并对受精卵和鱼苗的色彩变化进行了描述。仔苗的摄食生长实验表明 ,仔鱼不摄食人工鲟鱼开口饲料 ,这一阶段可进行鱼苗发塘 ... 进行了黑龙江地区乌鳢的人工繁殖和仔鱼摄食生长研究 ,初步摸清了乌鳢的人工繁殖条件、催产方法、产卵和孵化等 ,并对受精卵和鱼苗的色彩变化进行了描述。仔苗的摄食生长实验表明 ,仔鱼不摄食人工鲟鱼开口饲料 ,这一阶段可进行鱼苗发塘 ,利用池中天然饵料喂养。仔鱼孵出 4天卵黄囊吸收消失后 ,进行不同时间投喂活饵对鱼苗生长影响试验 ,在卵黄囊消失后 1~ 3内天开始投喂活饵的鱼苗可快速生长 ,在 4~ 7天内开始投喂的生长明显减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人工繁殖 仔鱼 摄食 生长
下载PDF
乌鳢蛋白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乔秀亭 张美婷 +4 位作者 宋学君 王茜 白东清 王良臣 李长君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研究了温度及不同蛋白源饲料(泥鳅Misgurnusanguilicaudatus和黄豆饼)对乌鳢(Ophiocephalusargus)蛋白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可显著影响蛋白酶活性;胃蛋白酶、肠道蛋白酶及... 研究了温度及不同蛋白源饲料(泥鳅Misgurnusanguilicaudatus和黄豆饼)对乌鳢(Ophiocephalusargus)蛋白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可显著影响蛋白酶活性;胃蛋白酶、肠道蛋白酶及肝胰脏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0℃、30℃和25℃;在最适温度及同等温度条件下,胃蛋白酶活性均比肠道蛋白酶及肝胰脏蛋白酶活性高.饲喂后9h,黄豆饼组胃蛋白酶、肠道蛋白酶达最大活性,泥鳅组为1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蛋白酶活性 泥鳅 黄豆饼 饲料 蛋白源饲料
下载PDF
解冻方式对乌鳢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明远 姜晶丹 +1 位作者 谢晶 卢瑛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3-921,共9页
为探究解冻方式(微波解冻、流水解冻、常温解冻和低温解冻)对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品质的影响,分析不同解冻方式的解冻时间、解冻损失率、持水力、肌原纤维蛋白浓度、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硫代巴... 为探究解冻方式(微波解冻、流水解冻、常温解冻和低温解冻)对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品质的影响,分析不同解冻方式的解冻时间、解冻损失率、持水力、肌原纤维蛋白浓度、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和质构的变化情况,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感官评价,确定对乌鳢品质影响最小的解冻方式。结果发现:微波解冻耗时最短,其次是流水解冻,但微波解冻后汁液损失率最大,持水力最弱;常温解冻后的各项指标的结果都比较差;低温解冻的汁液损失率最小,持水力最好,TVB-N值和TBA值最小。此外,低温解冻后鱼肉咀嚼性和硬度较好,感官评价最好,但是低温解冻耗时最长;而流水解冻后的鱼肉品质仅次于低温解冻,解冻时间约为低温解冻的1/3。综合实际生产情况和经济效益,流水解冻较适合作为乌鳢的工业化解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解冻方式 品质 流水解冻
原文传递
养殖乌鳢类立克次体感染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琼林 贾伟章 +2 位作者 孙晓凤 周秀霞 李海燕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52,共8页
本文系统报道了养殖乌鳢类立克次体(Rickettsia-like organism,RLO)感染的各器官(脑、眼、鳃、心脏、头肾、肝、胰腺组织、脾、肾、肠和卵巢)的组织病理变化,探讨了炎症发展的基本规律。感染乌鳢病理解剖学特征和最具病理诊断意义的是... 本文系统报道了养殖乌鳢类立克次体(Rickettsia-like organism,RLO)感染的各器官(脑、眼、鳃、心脏、头肾、肝、胰腺组织、脾、肾、肠和卵巢)的组织病理变化,探讨了炎症发展的基本规律。感染乌鳢病理解剖学特征和最具病理诊断意义的是体内各器官普遍出现的白色结节。这些结节的显微结构为肉芽肿炎症即一种慢性增生性炎症。在严重病变的肾脏,由于组织坏死区域较大和周围明显的细胞增生形成了境界较为清楚的巨大“肉瘤”状肿物。内脏器官的血管(特别是造血器官的血管)出现明显纤维素性血栓、混合血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和组织细胞大范围的变性或坏死、溶解。大多数器官的组织细胞主要是上皮性细胞、吞噬性细胞,胞质内富含嗜酸性包涵体(eosinophilic intracytoplasmic inclusion),这种细胞多位于鳃上皮处、鳃部和体内器官血管内皮及血管周边结缔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及周边细胞内大量包涵体的出现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肿胀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立克次体 鱼病 鱼类病理学 乌鳢
下载PDF
乌鳢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喻志新 张哲溶 +2 位作者 张玥 张洋 张树冰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1期183-186,共4页
乌鳢,也称"黑鱼""乌鱼"等,主要栖息在我国长江流域,北至黑龙江流域。乌鳢体内矿物质含量相对较高,特别是钙、铁、锌等元素,乌鳢提取液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并影响到伤口愈合中的炎症反应及纤... 乌鳢,也称"黑鱼""乌鱼"等,主要栖息在我国长江流域,北至黑龙江流域。乌鳢体内矿物质含量相对较高,特别是钙、铁、锌等元素,乌鳢提取液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并影响到伤口愈合中的炎症反应及纤维化过程。乌鳢鱼中所富含的氨基酸如脯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也有助于伤口愈合。乌鳢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其提取物治疗的实验动物相比未治疗组表现出关节软组织肿胀明显减少,说明乌鳢鱼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炎作用。服用乌鳢提取液的下段,对于剖宫产后女性的子宫伤口恢复效果较为显著。乌鳢不同提取物对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也具有不同的作用,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5-HT系统和NA能系统有关。因此,乌鳢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和辅助治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矿物质含量 乌鳢提取液 抗氧化抗炎作用 药用价值
下载PDF
养殖乌鳢类立克次体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贾伟章 孙晓凤 郭琼林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8-449,共2页
关键词 养殖 乌鳢 类立克次体 分离 纯化 寄生 致病因子
下载PDF
黄花泡乌鳢个体繁殖力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莉芳 张东鸣 +1 位作者 李旭平 王毅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1-113,124,共4页
对黄花泡乌鳢个体繁殖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乌鳢的个体绝对繁殖力与体长呈曲线关系 ,其相关式为F =0 490 9L1 0 186(r =0 9843) ;乌鳢个体的绝对繁殖力与体重呈直线关系 ,其相关式为F =16 495 1+5 30 0 8× 10 -3 W (r =0 ... 对黄花泡乌鳢个体繁殖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乌鳢的个体绝对繁殖力与体长呈曲线关系 ,其相关式为F =0 490 9L1 0 186(r =0 9843) ;乌鳢个体的绝对繁殖力与体重呈直线关系 ,其相关式为F =16 495 1+5 30 0 8× 10 -3 W (r =0 995 4)。乌鳢个体的绝对繁殖力 (F)和相对繁殖力 (F/L)与年龄、成熟系数、卵径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个体绝对繁殖力的年增长率与绝对增长数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个体繁殖力 黄花泡乌鳢 体长
下载PDF
乌鳢和白乌鳢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金星 赵小凡 +1 位作者 周才武 廖正根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1-57,共7页
根据前人的工作,乌鳢分为三个亚种,乌鳢指名亚种Ophicephalus argus argusCantor黑龙江乌鳢O.a.warpachowskii Berg和白乌鳢O.a.kimurai(Shih)本文重点对乌鳢指名亚种和白乌鳢进比较。从形态特征、乳酸脱氢酶和酯酶同工酶表型及染色体... 根据前人的工作,乌鳢分为三个亚种,乌鳢指名亚种Ophicephalus argus argusCantor黑龙江乌鳢O.a.warpachowskii Berg和白乌鳢O.a.kimurai(Shih)本文重点对乌鳢指名亚种和白乌鳢进比较。从形态特征、乳酸脱氢酶和酯酶同工酶表型及染色体组型上,没有发现明显差异(体色除外),并且两者分布区重叠。据此,作者认为,白乌鳢不能被划为一个亚种,而只能认为是普通乌鳢(指名亚种)的变异个体。文章还对亚种划分的标准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白乌鳢 比较
下载PDF
乌鳢微卫星DNA分子标记的分离及筛选 被引量:5
19
作者 温晓曦 孙效文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0-264,共5页
利用磁珠富集法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杂交方法分离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共获得阳性克隆1 200个,从中挑选466个进行测序,得到400个含有微卫星的序列(占86.6%)。结果表明:完美型微卫星座位325个,占76.11%;非完美型微卫星... 利用磁珠富集法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杂交方法分离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共获得阳性克隆1 200个,从中挑选466个进行测序,得到400个含有微卫星的序列(占86.6%)。结果表明:完美型微卫星座位325个,占76.11%;非完美型微卫星座位75个,占17.57%;复合型微卫星座位27个,占6.32%。在得到的微卫星序列中,重复单元除CAG/GTC外,还观察到二碱基重复单元。根据侧翼序列设计引物139对,选择合成50对,通过优化PCR反应条件,结果有27对引物可扩增出清晰可重复的目的条带,19对引物在黑龙江群体、山东群体乌鳢的DNA样本中表现出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微卫星 磁珠富集
下载PDF
裂殖壶菌替代鱼粉对杂交鳢生长性能、形体指标及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曾娟 高启平 任秀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73-78,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裂殖壶菌粉替代鱼粉对杂交鳢生长性能、形体指标和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探讨裂殖壶菌粉替代杂交鳢饲料中鱼粉的可行性及适宜替代用量。试验以含24%鱼粉的饲料为基础饲料,分别在其基础上添加0.0%、2.5%、5.0%、10.0%裂殖壶... 本试验旨在研究裂殖壶菌粉替代鱼粉对杂交鳢生长性能、形体指标和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探讨裂殖壶菌粉替代杂交鳢饲料中鱼粉的可行性及适宜替代用量。试验以含24%鱼粉的饲料为基础饲料,分别在其基础上添加0.0%、2.5%、5.0%、10.0%裂殖壶菌粉,以替代基础饲料中0.0%、1.0%、2.0%、4.0%的鱼粉,配制成4种等氮、等脂、等蛋氨酸、等赖氨酸的试验饲料,并分别记为S1(0.0%)、S2(2.5%)、S3(5.0%)、S4(10.0%)组,在池塘网箱(2 m×2 m×2 m)中饲喂4组杂交鳢(初始均重567 g)8周。结果表明:随着裂殖壶菌粉用量的增加,饲料系数先下降后上升,蛋白质效率和增重率先上升后下降,但各组间饲料系数、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增重率和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裂殖壶菌粉替代用量的增加,雄鱼肥满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除S3组外,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脏体比和肝体比逐渐降低,S4组脏体比显著低于S1组(P<0.05)。各组间雌鱼形体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裂殖壶菌替代鱼粉后,各组间肌肉水分、粗灰分和粗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总鲜味氨基酸、总氨基酸、粗脂肪、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大于对照组。由此得出,裂殖壶菌可以替代饲料中部分鱼粉,而不会对杂交鳢的生长性能和形体指标产生显著不利影响,还可以提升肌肉品质,改善鱼肉风味,但替代比例过高会影响杂交鳢的生长。综合各项指标,建议裂殖壶菌在杂交鳢饲料中替代鱼粉的用量不宜超过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殖壶菌 杂交鳢 生长性能 形体指标 肌肉营养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