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splenectomy for gastric carcinoma:A meta-analysis 被引量:35
1
作者 Kun Yang Xin-Zu Chen Jian-Kun Hu Bo Zhang Zhi-Xin Chen Jia-Ping Ch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2期5352-5359,共8页
AIM: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splenectomy on longterm survival,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by performing a metaanalysis METHODS: A search of electronic databases to identi... AIM: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splenectomy on longterm survival,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by performing a metaanalysis METHODS: A search of electronic databases to identif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 The Cochrane Library trials register, Mediine, CBMdisc (Chinese Biomedical Database) and J-STAGE, etc was performed. Data was extracted from the studies by 2 independent reviewers. Outcome measures were survival,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nd operation-related events. The meta-analyses were performed by RevMan 4.3. RESULTS: Three studies comprising 466 patients were available for analysis, with 231 patients treated by gastrectomy plus splenectomy. Splenectomy could not increase the 5-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 [RR = 1.17,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97-1.41]. The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RR = 1.76, 95% CI 0.82-3.80) or mortality (RR = 1.58, 95% CI 0.45-5.50) did not suggest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2 group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noted in terms of number of harvested lymph nodes, operation tim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reoperation rate. Subgroup analyses showed splenectomy did not increase the survival rate for proximal and whole gastric cancer. No obvious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2 groups when stratified by stage. Sensitivity analyses indicat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regarding the survival rates (P 〉 0.05). CONCLUSION: Splenectomy did not show a beneficial effect on survival rates compared to splenic preservation. Routinely performing splenectomy should not be recommen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cancer SPLENECTOMY Survival rate MORBIDITY operative surgical procedure Postoperative period Treatment outcome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1
2
作者 闫利英 李随勤 +5 位作者 施秉银 张少强 白艳霞 权芳 王林古 何文璇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95-598,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外科手术治疗中围手术期的处理及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甲亢患者仔细进行病情评估及术前准备,采用暴露喉返神经、必要时显微镜下识别甲状旁腺、结扎甲状腺下动脉第三级血管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观察其...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外科手术治疗中围手术期的处理及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甲亢患者仔细进行病情评估及术前准备,采用暴露喉返神经、必要时显微镜下识别甲状旁腺、结扎甲状腺下动脉第三级血管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无死亡,无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无复发病例。随访16个月-5年,术后26例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其中42.3%(11/26)经治疗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57.7%(15/26)甲状腺功能低下正在治疗观察中。所有患者血清钙水平在2.15~2.45 mmol/L。结论注重围手术期的处理,采用上述方法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治疗甲亢有效地防止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外科手术 手术期间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普外科围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朱美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9期112-115,123,共5页
目的 探讨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围术期健康教育内容改变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4月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普外3科住院并手术治疗的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甲状腺癌4种疾病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其分... 目的 探讨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围术期健康教育内容改变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4月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普外3科住院并手术治疗的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甲状腺癌4种疾病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率为86.7%,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65±0.50)d,平均住院天数为(5.8±1.5)d,无并发静脉血栓患者,并发肺部感染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患者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率为33.3%,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4.50±2.50)d,平均住院天数为(10.0±2.2)d,并发静脉血栓为2例,并发肺部感染为4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患者满意率为89.5%。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率、患者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健康教育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从护士、患者两方面改变观念,并建立完善的随诊机制,才能使快速康复外科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全面优质的健康教育会取得护患双赢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围术期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卓 于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66-67,69,共3页
为了观察术后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选择胃癌根治患者42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即抽签法分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研究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对照组)各21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d-~ds,... 为了观察术后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选择胃癌根治患者42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即抽签法分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研究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对照组)各21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d-~ds,研究组使用含谷氨酰胺、精氨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制剂能全力。观察术前1d、术后1d和术后9d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和炎症反应指标:1)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免疫球蛋白(IgG、IgM、IgA);2)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IL-6)。结果研究组术后第9天,CD3、CD4、CD8、CD4/CD8、NK和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炎症反应指标,研究组IL-6、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可减轻胃癌根治患者术后的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外科手术 肠道营养/方法 手术后期间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围术期处理策略 被引量:18
5
作者 吴志勇 陈炜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61-664,共4页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围术期处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疾病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命质量.根据患者个体特点,结合术者经验,保证正确、全面的术前准备,依据术前和术中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围术期处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疾病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命质量.根据患者个体特点,结合术者经验,保证正确、全面的术前准备,依据术前和术中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个体化治疗的核心,以及精细的术后处理,可提高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外科手术 围术期
原文传递
521例腹部创伤的救治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赵山红 高劲谋 +3 位作者 胡平 艾涛 薛兴森 余佳宴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9-771,774,共4页
目的总结腹部创伤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2年5月该院收治的521例腹部创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21例腹部创伤患者损伤严重度(ISS)评分8~65分,平均23.6分。钝性伤453例,穿透伤68例。入院时休克231例(44.3%)。腹内损... 目的总结腹部创伤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2年5月该院收治的521例腹部创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21例腹部创伤患者损伤严重度(ISS)评分8~65分,平均23.6分。钝性伤453例,穿透伤68例。入院时休克231例(44.3%)。腹内损伤脏器777例次。腹部创伤手术率83.5%。合并多发伤331例。死亡34例(6.53%)中,平均ISS评分43.6分,死因为失血性休克13例:肝脏伤大出血7例,腹内大血管伤4例,肺门血管伤2例;颅脑伤7例;心脏4例;胸腔严重感染致ARDS 3例;术后腹腔间室综合征(ACS)1例;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9例。存活者中与腹部创伤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2.3%(60/487),主要为感染和出血。结论凡腹腔完整性被破坏均应手术探查;紧急情况下采用损伤控制原则(DCS)而不强求依据器官损伤分级决定手术方案;急诊室剖腹可提高腹内大血管伤救治成功率;重视"致死三联征"前兆,在其发生时应迅速终止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 外科 手术 手术期间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的进展与争议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相成 冯勤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32-2637,共6页
肝门部胆管癌是胆道系统中最难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解剖位置特殊,常由于发现较晚而侵犯血管及肝实质,从而丧失最佳的治疗机会。虽然近年来随着诊断以及外科技术不断发展,对于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有所改善,但在肝门部胆管癌的准确定... 肝门部胆管癌是胆道系统中最难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解剖位置特殊,常由于发现较晚而侵犯血管及肝实质,从而丧失最佳的治疗机会。虽然近年来随着诊断以及外科技术不断发展,对于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有所改善,但在肝门部胆管癌的准确定义、术前诊断与评估、手术方式和范围的选择、围手术期管理以及肝移植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应用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争议,旨在对肝门部胆管癌诊治的进展与争议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诊断 危险性评估 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肝移植
下载PDF
先天性束带综合征指端并指的新生儿期手术治疗 被引量:8
8
作者 张航 赵长应 +4 位作者 鲜航 张凡亮 梁超 陈永祥 丛锐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束带综合征指端并指的新生儿期手术治疗。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我们对6例先天性束带综合征指端并指的新生儿期患儿,采用早期局麻下手指末节分指,切口全层缝合或直接予无菌敷料包扎的方法治疗。结果6例患儿均随访6... 目的探讨先天性束带综合征指端并指的新生儿期手术治疗。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我们对6例先天性束带综合征指端并指的新生儿期患儿,采用早期局麻下手指末节分指,切口全层缝合或直接予无菌敷料包扎的方法治疗。结果6例患儿均随访6~13个月,平均8.6个月。切口均在术后2周内愈合,无感染、末节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患侧手指外形及抓握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采用Moses评估标准评定:优6例。结论先天性束带综合征指端并指患儿,在新生儿期尽早行分指手术,可获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畸形 先天性 外科手术 新生儿期 束带综合征指端并指 局麻
原文传递
肝胆肿瘤临床诊疗实践系列指南解读: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 被引量:2
9
作者 石明亮 申洋 +1 位作者 王明达 杨田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6,共9页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起病隐匿且高度恶性的消化道肿瘤,常伴有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等特征。手术通常是局部可切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高复发率仍然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最大障碍。鉴于原发性肝癌的巨大异质性和治疗的复杂性,目前通常...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起病隐匿且高度恶性的消化道肿瘤,常伴有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等特征。手术通常是局部可切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高复发率仍然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最大障碍。鉴于原发性肝癌的巨大异质性和治疗的复杂性,目前通常采取包括手术切除、系统治疗(如靶向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和(或)局部治疗的多模式综合方案。而随着原发性肝癌领域研究的不断进展,对于外科肿瘤学家而言,了解并掌握最新的外科诊疗方法和最佳的患者选择以及管理策略至关重要。因此,笔者深入解析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的最新实践指南,系统介绍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的评估要点和临床治疗的相关建议,旨在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管理和决策制订提供更多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原发性 诊断 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管理 指南 解读
原文传递
腹腔内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佩雯 丁文惠 +1 位作者 韩晓宁 褚松筠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调查腹腔内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连续1079例腹腔内手术患者病历资料,用统一的表格对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住院期间相关资料逐一进行记录后应用统计软件分析围手术期主要... 目的调查腹腔内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连续1079例腹腔内手术患者病历资料,用统一的表格对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住院期间相关资料逐一进行记录后应用统计软件分析围手术期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腹腔内手术围手术期主要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心脏骤停、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3.99%(43/1079),全因病死率为1.58%(17/1079)。腹腔内手术围手术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急诊手术以及手术时间〉2.82h(OR=2.68—5.19,P=0.001—0.031)。结论中度危险的腹腔内手术围手术期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99%;老龄患者以及既往有心脏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或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在进行腹腔内手术,尤其是急诊手术或手术时间长的大手术时需要警惕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 外科手术 手术期间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治疗 被引量:6
11
作者 陆晓生 彭昊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16例高龄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70~94岁,平均79岁;左髋151例,右髋165例。根据骨折的类型和患者的健康状况选择手术方式。265例患者存在一种以上并...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16例高龄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70~94岁,平均79岁;左髋151例,右髋165例。根据骨折的类型和患者的健康状况选择手术方式。265例患者存在一种以上并存疾病。术前对并存疾病作积极治疗,术后加强护理,大部分患者康复。结果:本组262例获1年以上随访,疗效评定:优175例,良44例,可23例,差20例。总优良率83.5%。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是安全的,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精心的围手术期治疗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外科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庆 姜武佳 +3 位作者 周莉萍 许超丽 陈屹 郁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23期3090-3095,共6页
目的构建外科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X)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且术后留置导管的3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UEX... 目的构建外科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X)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且术后留置导管的3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UEX,将其分为UEX组(n=25)和非UEX组(n=289),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住ICU、气管插管、身体约束、管道数量、镇痛、镇静、服用安眠药和术后发热情况,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UEX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按照同样标准,选取2020年5—12月行外科手术治疗1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外科术后患者UEX风险预测模型最终纳入身体约束、气管插管、年龄3个危险因素,分别赋值0~2、0~4、0~5分,3项指标评分相加为总分,总分为0~11分。AUC为0.887(95%CI:0.807~0.967),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591,灵敏度为0.640,特异度为0.951,预测临界值为5.5分。模型验证结果显示,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92.6%,正确率为90.3%。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外科术后患者UEX风险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帮助临床医护人员快速识别外科术后发生UEX高风险患者,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手术后 非计划性拔管 风险管理 预测模型 导管护理
原文传递
子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叶磊 邱玉宇 《现代临床护理》 2011年第1期1-2,16,共3页
目的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了解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真实心理感受,以便引导护士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身心护理。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9例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真实记录,将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练主题。结果访谈结果揭示,... 目的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了解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真实心理感受,以便引导护士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身心护理。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9例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真实记录,将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练主题。结果访谈结果揭示,围术期宫颈癌患者有4个方面的心理体验,即不确定感;承受压力和痛苦;对未来的信心与希望;体验到人间的关爱。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围术期宫颈癌患者的心理改变、家庭社会适应力的变化,从患者本身及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的角度提供更深入、更全面的照护和情感支持,使患者能更好地应对围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围术期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围术期复合保温护理对早产儿中心体温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碧虹 高丽娟 +4 位作者 王传光 王赏莉 项崇悟 雷李培 吴炜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4期145-149,共5页
目的 通过不同保温方式对围术期早产儿进行护理,探讨早产儿围术期最佳保温护理方法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手术的早产儿40例,将采用保温箱转送、术中软棉布包裹、恒温水毯保温,统一用加温的消毒液与... 目的 通过不同保温方式对围术期早产儿进行护理,探讨早产儿围术期最佳保温护理方法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手术的早产儿40例,将采用保温箱转送、术中软棉布包裹、恒温水毯保温,统一用加温的消毒液与输注液体等复合护理措施护理设为观察组,将通过室温调节和液体加温为主的标准化保温护理设为对照组,每组20例。用麻醉手术监测系统记录患儿入手术室即刻(T1)、麻醉后15 min(T2)、30 min(T3)、60 min(T4)、手术结束时(T5)早产儿的中心体温(T)、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麻醉深度(BIS)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体重、手术总时间、输液量等资料,不同时点的SpO2、PETCO2监测结果以及入室时中心体温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自T4时间点后中心体温较T1时点下降,并在T5时点下降到最低,T4、T5时间点两组中心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HR在T4、T5时间点与观察组比较显著增快,且BIS值未因手术结束停用麻醉药而发生改变;而观察组BIS值随着手术结束逐渐增高,观察组在T4、T5的HR、BIS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复合保温护理措施能有效维持早产生儿术中体温恒定,预防术中低体温发生,减少不良反应,利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早产儿 低体温 保温 护理
下载PDF
对患者实施术前和术后护理访问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唐秀花 刘海玲 何玲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0年第1期15-16,共2页
为探讨手术室护理单元运用护理新模式做好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评价,作者在完善术中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了对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访问,使手术期护理成为完整、系统、连续的整体护理。其效果评价结果为:(1)增强了患者对手术护士的信赖... 为探讨手术室护理单元运用护理新模式做好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评价,作者在完善术中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了对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访问,使手术期护理成为完整、系统、连续的整体护理。其效果评价结果为:(1)增强了患者对手术护士的信赖感,消除或减轻了恐惧心理;(2)适应新模式,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3)使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4)连接了病房与手术室的护理,改善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效果评价 术前 手术期护理 手术室护理 术后护理 手术室护士 新模式 专业素质 对手
下载PDF
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静 徐勉 +1 位作者 刘军 王雪 《淮海医药》 CAS 2007年第6期501-503,共3页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本组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40例。其中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3例,肺功能轻度受损18例,高血压15例,冠状动脉硬化10例,EKG异常17例,以往有十二指肠...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本组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40例。其中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3例,肺功能轻度受损18例,高血压15例,冠状动脉硬化10例,EKG异常17例,以往有十二指肠溃疡3例,糖尿病9例,心肌梗死1例。手术切除39例,颈胸两切口2例,弓上吻合13例,弓下吻合24例,全组均用胃代食管手术。结果本组术后并发症16例,占全组的40.0%,呼吸系统并发症10例,心血管系统并发症3例,吻合口瘘2例及胃排空障碍1例。本组死亡1例,死亡原因:急性呼吸衰竭。结论术前对合并症如呼吸,循环疾病,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支持治疗,有效的改善心肺功能,控制血糖,预防感染,使患者术前调整到最佳状态。术后要加强抗感染,保护心肌,加强循环、血糖和水电解质监测,并及时处理。有急性呼吸衰竭先兆,立即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吸痰和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经过上述处理可有效地防止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取得满意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外科手术 手术期间 老年人
下载PDF
《肿瘤外科学年鉴: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临床诊疗指南》推荐意见
17
作者 郭伟 李鑫 +1 位作者 王明达 杨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2-687,共6页
胆道恶性肿瘤是一类发病率低但侵袭性强的消化道肿瘤,主要包括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常常伴随着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等特征。对于局部可切除的患者而言,手术往往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即便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其术后复发风险... 胆道恶性肿瘤是一类发病率低但侵袭性强的消化道肿瘤,主要包括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常常伴随着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等特征。对于局部可切除的患者而言,手术往往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即便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其术后复发风险依然很高。因此,对于胆道恶性肿瘤患者而言,通常需要采取多种治疗模式,包括手术切除、全身治疗(如靶向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以及/或局部治疗的综合方案。随着胆道恶性肿瘤领域的逐渐发展,对于外科肿瘤学家而言,了解并掌握最新的外科诊疗策略以及最佳患者的选择和管理体系至关重要。鉴于治疗的复杂性和诊疗技术不断发展的特点,美国肿瘤外科学权威期刊《肿瘤外科学年鉴》于近期发表了关于肝胆肿瘤的实践诊疗指南,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旨在为肝胆肿瘤患者的临床管理和决策制定提供更多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限于篇幅和不同侧重点,本文着重介绍该指南中关于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的评估要点和临床治疗的相关建议,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上皮癌 胆囊肿瘤 诊断 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下载PDF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strategy to shorten perioperative fasting in children undergoing non-gastrointestinal surgery:A prospective study 被引量:4
18
作者 Yan Ying Hong-Zhen Xu Meng-Lan Ha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16期5287-5296,共10页
BACKGROUND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strategies are increasingly implemented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surgical patients.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new perioperative fasting protocols in children≥3 mo of... BACKGROUND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strategies are increasingly implemented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surgical patients.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new perioperative fasting protocols in children≥3 mo of age undergoing non-gastrointestinal surgery.METHODS This prospective pilot study included children≥3 mo of age undergoing non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at the Children’s Hospital(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from January 2020 to June 2020.The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either a conventional group or an ERAS group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had been enrolled before or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perioperative fasting strategy.The children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ere fasted using conventional strategies,while those in the ERAS group were given individualized fasting protocols preoperatively(6-h fasting for infant formula/non-human milk/solids,4-h fasting for breast milk,and clear fluids allowed within 2 h of surgery)and postoperatively(food permitted from 1 h after surgery).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fasting times,pre-operative blood glucose,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thirst and hunger,the incidence of perioperative vomiting and aspiration,and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ere evaluated.RESULTS The study included 303 patients(151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152 in the ERAS group).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ERAS group had a shorter pre-operative food fasting time[11.92(4.00,19.33)vs 13.00(6.00,20.28)h,P<0.001],shorter preoperative liquid fasting time[3.00(2.00,7.50)vs 12.00(3.00,20.28)h,P<0.001],higher preoperative blood glucose level[5.6(4.2,8.2)vs 5.1(4.0,7.4)mmol/L,P<0.001],lower incidence of thirst(74.5%vs 15.3%,P<0.001),shorter time to postoperative feeding[1.17(0.33,6.83)vs 6.00(5.40,9.20),P<0.001],and greater satisfaction[7(0,10)vs 8(5,10),P<0.001].No children experienced perioperative aspiration.The incidences of hunger,perioperative vomiting,and fever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 Optimizing fasting and clear f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FASTING Water deprivation Pre-operative period Postoperative period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脑氧供需及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任明明 韩振 +1 位作者 冯钢 许志锋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5-756,共2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脑氧供需及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月于该院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24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进行治疗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脑氧供需及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月于该院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24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进行治疗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肝素化前、术后即刻、术后1、6h的脑氧供需及凝血纤溶系统指标。结果观察组肝素化前、术后即刻、术后1、6h的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g)均高于对照组,CD62p则低于对照组;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2)高于对照组,脑氧摄取率(CERO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Ca-jO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患者的脑氧供需及凝血指标均较好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其可有效控制出血及降低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手术期间 氧需求 纤维蛋白溶解 血液凝固 体外循环
下载PDF
围腹部手术期患者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的处理原则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乐平 商亮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4期281-284,共4页
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术前全面正确评估心脏功能,并对应有效的防范处理;严密监测术中及术后血压和心脏功能,并积极妥当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围手术期心脏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心脏病 手术期间 监测 手术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