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露天矿区土壤基质改良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荣颖 胡振琪 +2 位作者 杜玉玺 杨坤 赵会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4-171,共8页
土壤基质改良是露天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核心内容,如何充分利用矿区本地自然资源进行土壤基质改良是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材料特性和来源将土壤基质改良材料分为表土、表土替代材料及复配土3大类,归纳总结了不同类型土壤基质... 土壤基质改良是露天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核心内容,如何充分利用矿区本地自然资源进行土壤基质改良是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材料特性和来源将土壤基质改良材料分为表土、表土替代材料及复配土3大类,归纳总结了不同类型土壤基质改良材料在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表土是土壤基质改良的首要选择,但仅适用于土源充足的矿区;表土替代材料有效地解决了土壤基质改良过程中表土不足的问题,同时实现了矿区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但表土替代材料的筛选和配制需在全面调查和分析上覆岩石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复配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不同土壤之间在性质上的交互作用是复配成土的前提和关键。目前,对于适宜不同区域类型的矿区土壤基质改良材料的研究不够全面,关于露天矿区土壤基质改良所面临的共性问题研究较少,表土和植物种子库的收集和保存要求不够明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露天矿区土壤基质改良材料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宜的土壤基质改良材料,明确提出表土和植物种子库的收集和保存要求,加强土壤基质改良共性问题的研究。此外,配制不同类型的表土替代材料和复配土进行土壤基质改良应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区 土壤改良 表土 表土替代材料 复配土
下载PDF
特大型露天煤矿土地损毁碳排放研究——以平朔矿区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博宇 白中科 张笑然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69,共11页
研究目的:露天煤矿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是主要受控排放源,对于减缓温室气体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采用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确定露天煤矿区碳排放因子,构建露天煤矿区碳排放核算模型,确定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的计量模型。以平朔矿... 研究目的:露天煤矿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是主要受控排放源,对于减缓温室气体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采用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确定露天煤矿区碳排放因子,构建露天煤矿区碳排放核算模型,确定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的计量模型。以平朔矿区三座大型露天煤矿为例,核算2011—2015年期间由于燃油、炸药、逸散、电力产生的碳排放。研究结果:2011—2015年期间平朔矿区三座大型露天煤矿土地损毁碳排放量高达591.21万t。燃油、爆破、逸散、电力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分别为302.60万t、16.30万t、203.66万t、68.65万t。研究结论:通过缩短运输运距、优化坑下采剥运输道路设计、提高机械使用效率、优化车铲匹配、减少电铲待装时间等措施,能够减缓大型露天煤矿土地损毁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露天煤矿 土地损毁 碳排放因子 核算模型 碳排放量
下载PDF
西南地区露天矿山修复对植被与土壤固碳效应的影响
3
作者 刘江 司洪涛 +7 位作者 李成 朱冬雪 冯樊 严有龙 王科 王琛 毛铮 徐铭泽 《安徽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5-19,30,共6页
探究西南地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碳储量变化特征及其固碳潜力,为该地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撑。在重庆市铜锣山矿区选取修复后的露天矿坑建立固定样地,在修复后1年、3年和5年开展连续监测,以研究区内典型常绿阔叶... 探究西南地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碳储量变化特征及其固碳潜力,为该地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撑。在重庆市铜锣山矿区选取修复后的露天矿坑建立固定样地,在修复后1年、3年和5年开展连续监测,以研究区内典型常绿阔叶林作为参照,在样地中设置样方开展植物群落调查,测定0~10 cm、11~20 cm、21~30 cm土层的有机质、容重、石砾含量,计算不同修复年限植被和土壤碳储量,分析露天矿山修复的植被-土壤系统固碳效应及潜力。结果表明:露天矿山修复后植被-土壤碳密度增加缓慢,修复5年期与1年期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修复区植被各组分碳密度表征为地上生物层>根系层>枯落物层;0~1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显著大于11~20 cm和21~30 cm土层(P<0.05),具有明显的表层聚集效应;修复后1~5年植被-土壤系统平均固碳速率为0.039 kg/m^(2)·a,固碳速率随演替呈增加趋势,土壤固碳速率为植被的1.8倍。以复垦和植被建设为主的露天矿山人工修复措施可以快速提升修复区植被和土壤碳储量,是增强矿区生态碳汇的有效途径,露天矿山修复固碳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露天矿山 植被与土壤 碳储量
下载PDF
GPS/GIS based vehicle dispatching for opencast mines 被引量:2
4
作者 XU Ai-gong, SONG Wei-dong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Liaoning 123000, China)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5年第S1期217-220,共4页
An integrated GPS and GIS based vehicle dispatching system was presented. The system uses GIS technolo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ine map database and GPS for vehicle positioning. The system consists of five mo... An integrated GPS and GIS based vehicle dispatching system was presented. The system uses GIS technolo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ine map database and GPS for vehicle positioning. The system consists of five modules: position module incorporated GPS and dead reckoning (DR); a map database structure for displaying and guidance purposes; a routing module based on the map database is able to give out the best route for the vehicles; map matching and route guidance module put the vehicle position to its exact location on the road despite of errors in positioning and map data; and the client-server module allows client exchange information between driver and control centre. The system can be operated in client-server level in which users can request routing and guidance with devices such as hand phone and PDA by communicating their current positions to the server or runs in autonomous mode when users cannot reach the ser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cast mines GPS GIS DEM VEHICLE DISPATCHING integrated POSITIONING ROUTING map-matching
下载PDF
浅析智慧化在露天矿山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林超 李怡谦 李恒勇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3年第18期104-106,共3页
近些年,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已深度融合,为了促进露天矿山行业的转型升级,国家也出台多种政策引导矿山企业进行智慧化建设,加快矿山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向工业化、标准化、绿色化、智慧化方向发展,不断进行产... 近些年,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已深度融合,为了促进露天矿山行业的转型升级,国家也出台多种政策引导矿山企业进行智慧化建设,加快矿山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向工业化、标准化、绿色化、智慧化方向发展,不断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在这种背景下,以数字技术赋能矿山行业的转型正驶入发展快车道,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和生产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从而提升企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智慧化 转型 露天矿山
下载PDF
水—岩相互作用对大冶铁矿F9滑坡的影响
6
作者 叶聪林 章坚强 《现代矿业》 CAS 2019年第12期230-234,共5页
水—岩相互作用广泛存在于各类滑坡当中,它是导致岩土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滑坡的演化与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大冶铁矿F9滑坡的实地考察和取样化验分析,详细探讨了2种水—岩相互作用机制水—岩物理作用和水—岩化学作... 水—岩相互作用广泛存在于各类滑坡当中,它是导致岩土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滑坡的演化与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大冶铁矿F9滑坡的实地考察和取样化验分析,详细探讨了2种水—岩相互作用机制水—岩物理作用和水—岩化学作用对该滑坡演化与发生的影响,并针对性提出滑坡防治措施,如从井下向上打排水孔,注浆堵塞裂隙,喷注“植被混凝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岩相互作用 水—岩物理作用 水—岩化学作用 F9滑坡 露天矿山
下载PDF
基于模糊随机可靠性的边坡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3
7
作者 付士根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8期98-101,共4页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中包含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因素既具有随机性也具有模糊性。基于模糊分析理论,建立了模糊随机可靠性分析模型,提出了边坡模糊随机可靠性分析的点估计法,并运用该方法对一露天矿边坡稳定的的可靠性进行分析...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中包含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因素既具有随机性也具有模糊性。基于模糊分析理论,建立了模糊随机可靠性分析模型,提出了边坡模糊随机可靠性分析的点估计法,并运用该方法对一露天矿边坡稳定的的可靠性进行分析,通过对影响边坡稳定的各个力学参数进行模糊处理,然后应用统计矩点估计方法估计边坡的安全系数均值和可靠度,得出边坡的失稳概率。这种方法由于考虑到了各个力学参数的模糊性,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因而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边坡 模糊随机可靠度 模糊点估计 稳定性评价
下载PDF
景观设计在废弃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黄敬军 陈子玉 +1 位作者 蒋波 缪世贤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5-58,共4页
近年来,景观设计作为一种思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随之而来的景观作品在国内大大小小的城市中出现,为现代人提供游憩场所,同时也具一定的文化内涵。废弃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采用景观设计也成为时常,并已成为一个不小的潮流。本文通过... 近年来,景观设计作为一种思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随之而来的景观作品在国内大大小小的城市中出现,为现代人提供游憩场所,同时也具一定的文化内涵。废弃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采用景观设计也成为时常,并已成为一个不小的潮流。本文通过废弃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案例分析,总结出文化引入、融入与转型、应景改造、保留及开发等景观设计方法,提出只有客观评价矿业活动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重视矿业遗迹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价值、正确认识景观设计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作用等,才能使景观设计在废弃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得到最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露采矿山 景观设计 文化引入 主题公园
下载PDF
露天矿生产一个班次的车辆调度模型
9
作者 纪德云 代春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88-90,共3页
建立了露天矿生产的一个班次的车辆调度优化模型·针对总运量(吨千米)最小,同时出动最少的卡车,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采用弹簧振子模型,即以一个铲位为中心,两个卸点为端点,卡车为一振子的形式建立了以F(s,d)=ds/2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 建立了露天矿生产的一个班次的车辆调度优化模型·针对总运量(吨千米)最小,同时出动最少的卡车,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采用弹簧振子模型,即以一个铲位为中心,两个卸点为端点,卡车为一振子的形式建立了以F(s,d)=ds/2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对个别卸点采用弹两次回一次的方式),求出其标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车辆调度 弹簧振子 数学模型 欧拉圈
下载PDF
马家塔露天矿区复垦土壤质量变化 被引量:55
10
作者 孙海运 李新举 +2 位作者 胡振琪 刘雪冉 仲伟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5-209,共5页
以神东公司马家塔露天矿为例,选择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速效K、pH值、含水率、紧实度、容重和EC9项指标对复垦土壤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采用相关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以隶属度函数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采用指数和法评定土... 以神东公司马家塔露天矿为例,选择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速效K、pH值、含水率、紧实度、容重和EC9项指标对复垦土壤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采用相关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以隶属度函数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采用指数和法评定土壤质量。在研究区划分了5个复垦年限,并且在复垦5a的土地上采集了6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样品,分5个层次分别进行评价土壤质量。结果显示: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表层土壤质量不断提高,并且表层高于下层;复垦后种植不同植被土壤质量差异较大,种植牧草、杨树较好,耕地和针叶树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土地复垦 土壤质量 时空变异
下载PDF
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40
11
作者 孙泰森 白中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59,71,共5页
根据 1986~ 2 0 0 0年对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的系统研究 ,论述了原地貌土地整治中不曾涉及和以往中小型露天矿废弃地复垦中很少涉及的重要理论与方法 :(1)大型露天矿区生态系统演变的阶段、类型、过程对效益的影响。(2 )大型露... 根据 1986~ 2 0 0 0年对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的系统研究 ,论述了原地貌土地整治中不曾涉及和以往中小型露天矿废弃地复垦中很少涉及的重要理论与方法 :(1)大型露天矿区生态系统演变的阶段、类型、过程对效益的影响。(2 )大型露天矿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及耕地总量动态平衡。(3)大型露天矿区未来空间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类型的划分。(4 )大型露天矿区时空变动地貌的水土保持布局模式。(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生态重建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露天矿大型排土场水蚀控制的径流分散概念及其分散措施 被引量:47
12
作者 魏忠义 白中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6-490,共5页
以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16a水土保持实践为基础,通过调查观测,对半干旱黄土区露天矿大型排土场水蚀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排土场水蚀控制的径流分散概念及其分散措施,将排土场以适当方式分割成若干径流分散单元,使暴雨径流在各单元... 以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16a水土保持实践为基础,通过调查观测,对半干旱黄土区露天矿大型排土场水蚀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排土场水蚀控制的径流分散概念及其分散措施,将排土场以适当方式分割成若干径流分散单元,使暴雨径流在各单元间均匀分散,入渗转化为土壤贮水,并在分散单元内实施径流调节,从而避免了暴雨径流大量汇集造成的冲蚀和灌缝.系统的径流分散措施可有效地控制排土场水蚀,并有利于植被的快速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排土场 水蚀控制 径流分散 生态恢复 半干旱区
下载PDF
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及对策 被引量:29
13
作者 王改玲 白中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1期38-40,共3页
论述了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水分、温度、土体构造不良、容重大、土壤养分贫乏、矸石自燃等不利因素 ,并在分析改善各种不利因素可能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有效恢复植被的对策 :(1)加强工程措施 ,防治水土流失 ;(... 论述了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水分、温度、土体构造不良、容重大、土壤养分贫乏、矸石自燃等不利因素 ,并在分析改善各种不利因素可能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有效恢复植被的对策 :(1)加强工程措施 ,防治水土流失 ;(2 )引入先锋植物 ;(3)引入乡土植被 ;(4)加强植被管理 ,合理间伐 ;(5 )增加施肥 ,加快土壤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太堡 限制因子 对策 露天煤矿 排土场 植被恢复
下载PDF
平朔黄土露天矿区复垦地表层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30
14
作者 张振佳 曹银贵 +5 位作者 王舒菲 郭春燕 王翔 卢宁 周伟 白中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123,共14页
矿区是当今世界陆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和退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在进行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时不仅要恢复地表植被和生物,还应重视地下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构建,而国内外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植被重建及土壤理化性质监测方面,利用土壤微... 矿区是当今世界陆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和退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在进行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时不仅要恢复地表植被和生物,还应重视地下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构建,而国内外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植被重建及土壤理化性质监测方面,利用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揭示矿区重构土壤状况的研究尚不多见。通过8个样地24个土壤剖面的采样分析,采用时空替代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平朔矿区不同复垦年限的排土场和原地貌0—20 cm表层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及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及变化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其特征及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从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特征来看,无论复垦年限的时间长短,细菌数量在3类微生物中占有绝对优势,占微生物总数的99.20%以上,其次是放线菌,真菌的数量最少;脲酶活性在3种酶中活性最大,其次是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最低。(2)从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状况来看,3类微生物数量和3种酶活性在0—20 cm土层随复垦年限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均随复垦年限的变化先增长后降低,而后又随着复垦年限的增长不断增加。(3)在0—20 cm土层,复垦27年的南排土场的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在复垦后达到了189.3333×10^(5) cfu/g、0.1312×10^(5) cfu/g和1.1463×10^(5) cfu/g,复垦效果达到原地貌3类土壤微生物数量的65.88%、66.46%和67.74%;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分别达到1.9600 mg 100 g^(-1) h^(-1)、6.3600 mg 100 g^(-1) h^(-1)和1.4533 mg 100 g^(-1) h^(-1),复垦效果分别达到原地貌83.40%、86.30%和86.85%。因此开展矿区土地复垦后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相关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反映土地复垦后的土壤质量以及生态系统的恢复状况,以便采取更加合理的复垦方法来提高矿区生态恢复的速度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重构土壤 土壤微生物 酶活性 复垦年限 露天矿
下载PDF
准东煤田露天矿区降尘、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巍 王涛 +3 位作者 汪君 王果 杨建军 卢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6,共7页
本文以准东煤田露天矿区降尘、土壤中Zn、Cu、Cr、Pb、Hg、As 6种重金属元素为研究对象,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进行生态风险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降尘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土壤重金属,As为超标最... 本文以准东煤田露天矿区降尘、土壤中Zn、Cu、Cr、Pb、Hg、As 6种重金属元素为研究对象,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进行生态风险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降尘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土壤重金属,As为超标最严重元素,Pb为超标最轻微元素,且不存在生态风险;Cr、Hg、As为降尘、土壤中生态风险都较高的元素,降尘重金属生态风险较土壤更为严峻,相关分析表明Zn、Cu、Cr具有良好的伴生性,燃煤是As的主要来源;研究区内大气-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主要为Cr、Hg、As,其他元素应做好防范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准东煤田
下载PDF
某露天矿岩质高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梁力 王伟 李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1-25,共5页
地震作用下边坡动力响应及稳定性研究近年来受到工程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借助ANSYS程序采用以下方法分析某露天矿岩质高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及其稳定性:首先进行静力有限元分析,确立初始应力场,判断可能的滑移面;然后进行边坡动力响应分... 地震作用下边坡动力响应及稳定性研究近年来受到工程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借助ANSYS程序采用以下方法分析某露天矿岩质高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及其稳定性:首先进行静力有限元分析,确立初始应力场,判断可能的滑移面;然后进行边坡动力响应分析,研究了应力、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动力响应结果;最后引用单元安全度的概念计算评价坡体重点部位的局部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计算滑裂面安全系数评价边坡整体稳定性,并用拟静力法进行校验。计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为该边坡动力安全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岩质高边坡 动力响应 安全系数 稳定性
下载PDF
Visual MODFLOW在露天矿地下水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马从安 李克民 +2 位作者 石磊 赵守鹏 夏仲远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1,共4页
用Visual MODFLOW建立了某露天矿地下水数值模型,运用其跟踪模拟(MODPATH)子模块及溶质运移模拟(MT3D)子模块对该露天矿地下水的水质点示踪和三维污染羽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有助于识别该矿露天开采对地下水污染的污染源及污染途径,为预... 用Visual MODFLOW建立了某露天矿地下水数值模型,运用其跟踪模拟(MODPATH)子模块及溶质运移模拟(MT3D)子模块对该露天矿地下水的水质点示踪和三维污染羽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有助于识别该矿露天开采对地下水污染的污染源及污染途径,为预测露天矿开采期间地下水位及水质的变化,采用的监测与预保护措施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地下水模拟 污染物运移 MODFLOW
原文传递
矿区复垦土壤环境质量剖面变化特征研究——以平朔露天矿区为例 被引量:11
18
作者 秦俊梅 白中科 +4 位作者 李俊杰 贺斌 吕春娟 崔艳 韩丽君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为揭示矿区复垦基质的主要污染元素剖面变化特征,给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以山西平朔露天矿区为例,采用野外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技术导则》(2001-0... 为揭示矿区复垦基质的主要污染元素剖面变化特征,给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以山西平朔露天矿区为例,采用野外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技术导则》(2001-02-10实施),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矿区不同复垦基质的主要污染元素(Cd、Hg、As、Pb、Cr、Cu)剖面变化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在所选的10个典型地段61个样点中,Cd、Hg、As、Pb、Cu的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未超过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Cr的单项污染指数超标的有6个样品;(2)同一污染元素在不同剖面中变化特征都不同,整体来看,Cr、Pb含量在复垦土壤剖面变化较大,其次是Cd、As,含量变化较小的是Hg和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区 复垦土壤 环境质量 污染元素 剖面变化特征
下载PDF
安太堡露天矿区复垦地植被覆盖度反演估算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耀 周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3-119,共7页
长期露天开采造成了植被大面积破坏、土地压占损毁等环境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准确、快速监测矿区植被覆盖度,对植被恢复和土地复垦监管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时相TM数据结合实地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 长期露天开采造成了植被大面积破坏、土地压占损毁等环境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准确、快速监测矿区植被覆盖度,对植被恢复和土地复垦监管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时相TM数据结合实地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19个植被指数因子中提取主成分,建立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结果表明:(1)前两个主成分PC1和PC2的累积贡献率为91.508%,建立复垦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经检验R2=0.742,达到显著相关水平。(2)1990~2010年,南、西排土场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了20.88%和12.89%,西扩排土场和内排土场植被覆盖度分别降低了18.23%和7.59%,南、西排土场植被覆盖度和植被覆盖增加量都大于西扩排土场和内排土场的。(3)南、西排土场植被复垦时间都超过了10年,而西扩排土场和内排土场的复垦时间少于10年,说明复垦周期长有利于植被恢复,进行复垦工程对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具有直接作用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植被指数 复垦植被 TM数据 露天矿
下载PDF
浙江省海宁市尖山区鼠尾山露采矿山植被恢复技术 被引量:12
20
作者 柏明娥 洪利兴 +2 位作者 钱华 刘本同 邵顺流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B12期150-154,共5页
由于岩石边坡缺土、缺水、缺肥,生态条件十分恶劣,因此在岩石边坡上栽树、种草的难度相当大。根据海宁市尖山鼠尾山露采矿山边坡的实际情况和要达到的设计目标,在技术设计上运用对不同边坡类型进行分类指导的方法,采取相应的植被恢复技... 由于岩石边坡缺土、缺水、缺肥,生态条件十分恶劣,因此在岩石边坡上栽树、种草的难度相当大。根据海宁市尖山鼠尾山露采矿山边坡的实际情况和要达到的设计目标,在技术设计上运用对不同边坡类型进行分类指导的方法,采取相应的植被恢复技术和措施;在植物配置上,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复合结构,达到以草养灌、以灌促草的目的;在植物选择上,考虑以乡土植物为主,尽量使人工植被与周边自然环境相融合,达到近自然的绿化效果。同时为满足护坡和绿化的需要提出相应的土建设施和工程技术配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采矿山 植被恢复 技术设计 尖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