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O2/o2近等基因系胚乳中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旋 皮远江 +3 位作者 方明镜 杨文鹏 郑用琏 张方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17-822,共6页
对玉米Hz85(O2/O2)和Hz85(o2/o2)以及S7913(O2/O2)和S7913(o2/o2)两种不同核背景下的近等基因系(NIL),采用cDNA芯片杂交技术研究玉米o2突变基因及赖氨酸形成和胚乳发生相关基因在RNA水平上的表达差异.在两套NILs中检测到共同的表达差异... 对玉米Hz85(O2/O2)和Hz85(o2/o2)以及S7913(O2/O2)和S7913(o2/o2)两种不同核背景下的近等基因系(NIL),采用cDNA芯片杂交技术研究玉米o2突变基因及赖氨酸形成和胚乳发生相关基因在RNA水平上的表达差异.在两套NILs中检测到共同的表达差异克隆87个,对其序列分析得到26个TUGs(tentativeuniquegenes)、11个未命名蛋白和6个新序列.这些TUGs分别参与了生长发育、胁迫响应、物质运输、信号转导、电子传递链、细胞防御、代谢等细胞过程,以及作为细胞组分和贮存蛋白.基于O2/o2NILs间胚乳发育中基因表达的差异,讨论了o2籽粒中的不透明粉质胚乳形成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aque2(o2) 玉米(Ze amay sL.) 近等基因系 芯片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玉米高赖氨酸突变奥帕克-2和奥帕克-16近等基因系的营养品质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文鹏 王明春 +1 位作者 王伟 王秀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0,共3页
为了评价高赖氨酸玉米近等基因系的品质,以便为其遗传与应用研究奠定基础,用近红外分析仪分析了玉米高赖氨酸突变奥帕克-2(o2)和奥帕克-16(o16)近等基因系BC5F3种子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普通玉米自交系QCL2179和QCL2180籽粒的赖氨酸、... 为了评价高赖氨酸玉米近等基因系的品质,以便为其遗传与应用研究奠定基础,用近红外分析仪分析了玉米高赖氨酸突变奥帕克-2(o2)和奥帕克-16(o16)近等基因系BC5F3种子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普通玉米自交系QCL2179和QCL2180籽粒的赖氨酸、油分、蛋白质和淀粉平均含量分别为0.33%、6.26%、13.51%和65.94%。其o2近等基因系籽粒的赖氨酸、油分、蛋白质和淀粉平均含量分别提高了22%、15%、16%和1.7%。其o16近等基因系不透明和带修饰基因胚乳籽粒的赖氨酸、油分、蛋白质和淀粉平均含量分别提高了21%、18%、-16%和1.5%。其o16近等基因系半不透明(透明度较低)胚乳籽粒的赖氨酸、油分、蛋白质和淀粉平均含量分别提高了3%、-3.5%、-5%和1.5%。可见,o2近等基因系、o16不透明和带修饰基因胚乳近等基因系可作为o2和o16两基因遗传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等基因系 奥帕克-2 奥帕克-16 玉米
下载PDF
13份o2玉米自交系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留启 杨文鹏 +1 位作者 王伟 王明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13,共5页
为探究SSR标记位点的等位变异情况和自交系间的渊缘关系,采用SSR标记法,对13份o2 o2基因型玉米(o2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出92个等位基因变异,每个标记可检测出2~7个等位基因,平均3.54个;平均多态性信... 为探究SSR标记位点的等位变异情况和自交系间的渊缘关系,采用SSR标记法,对13份o2 o2基因型玉米(o2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出92个等位基因变异,每个标记可检测出2~7个等位基因,平均3.54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为0.59,变化范围0.14~0.83,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通过聚类分析,将13个o2玉米自交系分为3个类群。含有CIMMYT优质蛋白玉米种质的8个自交系CA335、CA339、CA344、CA375、CA091、CML171、C171和黄C以及自育的QCL3028和种质来源不详的717/o2聚为一个类群;自育的o2玉米QCL3001和QCL3002聚在一个类群;前南斯拉夫来源的ZPL33/o2独成一个类群。聚类结果与系谱来源基本一致,表明聚类分析的结果基本上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opaque-2(o2) SSR 等位变异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