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自我表露的类型、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5
1
作者 谢笑春 孙晓军 周宗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2-281,共10页
网络自我表露是自我表露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本研究对网络自我表露提出整合性界定,并将其从形式、程度和表达方式三种角度予以分类。网络自我表露对个体存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网络自我表露的产生和发展受社会文化、网络环境、性... 网络自我表露是自我表露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本研究对网络自我表露提出整合性界定,并将其从形式、程度和表达方式三种角度予以分类。网络自我表露对个体存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网络自我表露的产生和发展受社会文化、网络环境、性别、年龄和个体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认知实验研究、影响因素的深入探讨、新兴网络媒体的自我表露现象、跨文化研究和特殊群体的网络自我表露等可以成为今后的研究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自我表露 整合性界定 认知研究
下载PDF
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对青少年友谊质量的影响:网络自我表露和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伟 王兴超 +1 位作者 雷雳 付晓洁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70-877,共8页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移动社交媒介已日益成为人们网络活动和人际交往的新平台。为考察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网络自我表露、网络社会支持和友谊质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473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移动社交媒介已日益成为人们网络活动和人际交往的新平台。为考察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网络自我表露、网络社会支持和友谊质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473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会对网络自我表露和网络社会支持产生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网络自我表露会对网络社会支持产生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网络社会支持会对友谊质量产生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2)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可以通过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对友谊质量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还可以通过网络自我表露和网络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对友谊质量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 友谊质量 网络自我表露 网络社会支持
下载PDF
网络自我表露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寅伯 倪晓莉 +1 位作者 牛更枫 王瑜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网络自我表露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网络空间人际信任问卷》、《网络自我表露问卷》及《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对564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网络自我表露对大学新... 目的:探讨网络自我表露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网络空间人际信任问卷》、《网络自我表露问卷》及《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对564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网络自我表露对大学新生适应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②网络人际信任、网络社会支持在网络自我表露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该中介作用中介路径为:网络人际信任和网络社会支持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网络人际信任-网络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结论:网络自我表露不仅能直接影响新生适应,还可以通过网络人际信任与网络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大学新生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自我表露 网络社会支持 网络人际信任 新生适应
原文传递
青少年网络自我表露与抑郁:社会支持的性别效应 被引量:16
4
作者 谢笑春 雷雳 牛更枫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44-1150,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少年网络自我表露对抑郁的作用机制及作用机制的性别差异。采用问卷法调查了667名初中生。结果显示,女生对同性好友的网络自我表露对抑郁存在正向的间接效应和负向的直接效应,而男生对同性好友的网络自我表露只有正向... 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少年网络自我表露对抑郁的作用机制及作用机制的性别差异。采用问卷法调查了667名初中生。结果显示,女生对同性好友的网络自我表露对抑郁存在正向的间接效应和负向的直接效应,而男生对同性好友的网络自我表露只有正向的间接效应;女生对异性好友的网络自我表露仅有负向的直接效应,男生对异性好友的网络自我表露仅有正向的间接效应。研究表明青少年网络自我表露通过社会支持对抑郁的作用机制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网络自我表露 抑郁 社会支持
下载PDF
网络情境下的自我表露研究述评 被引量:7
5
作者 吴巧云 牛晶晶 魏红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2期74-76,共3页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是心理学和人际交往领域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目前国内外网络情境中的自我表露研究集中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CMC)和面对面(FTF)交流中自我表露的差异、网络情境中的隐私与自我表露、上网动机与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是心理学和人际交往领域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目前国内外网络情境中的自我表露研究集中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CMC)和面对面(FTF)交流中自我表露的差异、网络情境中的隐私与自我表露、上网动机与自我表露、媒体感知与自我表露、医疗咨询中的自我表露、网络中的亲密关系与自我表露等方面,深入和扩展这一研究领域以及完善研究方法和工具是今后的研究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自我表露 在线交往动机 亲密关系 隐私
下载PDF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专业心理求助意向的关系:一个链式中介模型 被引量:6
6
作者 高斌 高显文 +1 位作者 吴晶玲 王娟 《心理研究》 2020年第6期566-573,共8页
为考察大学生主动性人格、网络自我表露、领悟社会支持和专业心理求助意向的关系,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网络自我表露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专业心理求助意向量表对32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主动性人格与专业心理求助意... 为考察大学生主动性人格、网络自我表露、领悟社会支持和专业心理求助意向的关系,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网络自我表露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专业心理求助意向量表对32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主动性人格与专业心理求助意向呈显著正相关;(2)主动性人格不仅直接正向预测专业心理求助意向,而且可以通过三条间接路径对专业心理求助意向产生影响,即网络自我表露的单独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网络自我表露和领悟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有助于了解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专业心理求助意向的作用机制,同时对促进高校大学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意向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性人格 网络自我表露 领悟社会支持 专业心理求助意向 大学生
下载PDF
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自我表露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周林 顾海根 《当代青年研究》 2012年第9期65-70,共6页
大学生孤独感在高校时常存在,这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孤独感具有新的特点。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孤独感的性别、年级、专业差异显著;社会支持的性别、年级差异显著;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失望与痛苦表露,不满与... 大学生孤独感在高校时常存在,这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孤独感具有新的特点。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孤独感的性别、年级、专业差异显著;社会支持的性别、年级差异显著;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失望与痛苦表露,不满与愤怒表露呈显著正相关,和兴趣与快乐表露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大学生网络不满与愤怒表露呈显著负相关,与兴趣与快乐表露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网络不满与愤怒表露和孤独感关系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对大学生网络兴趣与快乐表露和孤独感关系的完全中介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孤独感 社会支持 网络自我表露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在网络自我表露与网络利他行为问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魏曙光 孙五俊 宋友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29-632,共4页
目的考察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在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与网络利他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某高校351名大学生,采用大学生与网友自我表露量表、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量表和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 目的考察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在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与网络利他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某高校351名大学生,采用大学生与网友自我表露量表、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量表和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得分分别为(2.22±0.45)分、(2.93±0.59)分、(2.04±0.46)分。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利他行为两两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不仅能直接影响网络利他行为,还可以通过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利他行为产生间接影响,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别为0.200和0.26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之比为57%。中介模型拟合指数χ^2/df=2.87.RMSEA=0.07,CFI=0.94,TLI=0.93.CFI=0.92,IFI=0.94.NFI=0.91。结论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可以直接影响网络利他行为,也可以通过网络社会支持间接影响网络利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利他行为 网络自我表露 网络社会支持 大学生
原文传递
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与网络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魏雪 毛有先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77-79,93,共4页
文章采用网络人际信任量表和网络自我表露问卷,对2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和网络自我表露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男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2)大学生在与网络中所结识朋友的网络自我表... 文章采用网络人际信任量表和网络自我表露问卷,对2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和网络自我表露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男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2)大学生在与网络中所结识朋友的网络自我表露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网络自我表露水平显著高于女生。(3)大学生与现实中结识朋友的网络自我表露程度显著高于与网络中结识朋友的网络自我表露。(4)大学生在与网络中所结识朋友的交往中,网络人际信任和网络自我表露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人际信任 网络自我表露
下载PDF
父母依恋匹配与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基于响应面分析
10
作者 王滢 宋友志 +3 位作者 陈倩 刘宇潇 王青春 周宗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6,共6页
目的:基于依恋内部工作模型和社会增强假说,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的方法探讨大学生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的不同匹配与网络自我表露的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方法:以父母依恋问卷(IPPA)、社交网站自我表露问卷和自尊量表为工具,共... 目的:基于依恋内部工作模型和社会增强假说,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的方法探讨大学生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的不同匹配与网络自我表露的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方法:以父母依恋问卷(IPPA)、社交网站自我表露问卷和自尊量表为工具,共回收540份有效的大学生数据。结果:(1)大学生与父母形成的高水平的依恋匹配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网络自我表露;(2)自尊在大学生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的不同匹配与网络自我表露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结论:高水平的父母依恋匹配不仅可以直接提高个体的网络自我表露水平,还可以通过提升自尊来间接影响网络自我表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依恋匹配 网络自我表露 自尊 响应面分析
原文传递
医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意向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11
作者 高斌 扶长青 +1 位作者 陈爱东 戴正清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 探讨医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意向现状及其与网络自我表露、压力知觉、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学生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采用压力知觉量表、网络自我表露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专业心理求助意向量表对450... 目的 探讨医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意向现状及其与网络自我表露、压力知觉、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学生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采用压力知觉量表、网络自我表露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专业心理求助意向量表对45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和Bootstrap方法进行各量表得分的相关分析和中介、调节分析。结果 医学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意向得分为(3.53±1.10)分,不同性别和生源地的医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意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网络自我表露、领悟社会支持、专业心理求助意向之间两两呈正相关(r=0.28~0.41,均P<0.01);领悟社会支持在网络自我表露与专业心理求助意向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5.71%;压力知觉不仅可以调节网络自我表露与专业心理求助意向的关系(β=-0.08,t=-2.28,P<0.05),也可以调节网络自我表露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β=0.09,t=2.75,P<0.01)。结论 医学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意向处在中等偏上水平。可以通过提高网络自我表露和领悟社会支持、降低压力知觉水平,促进医学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自我表露 领悟社会支持 专业心理求助意向 压力知觉 医学生
下载PDF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网络心理咨询态度的关系:污名和网络自我表露的链式中介效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佳晨 苟楚柚 +3 位作者 刘蕾 葛鑫 郭甜 李放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0-234,共5页
目的:考察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网络心理咨询态度的关系,并探究污名和网络自我表露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抽取956名在校大学生,采用自杀意念量表、网络心理咨询态度量表、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污名量表和网络自我表露量表进行测量。结果:(1... 目的:考察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网络心理咨询态度的关系,并探究污名和网络自我表露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抽取956名在校大学生,采用自杀意念量表、网络心理咨询态度量表、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污名量表和网络自我表露量表进行测量。结果:(1)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网络心理咨询态度的不适感维度呈显著负相关。(2)污名在自杀意念与网络心理咨询态度的不适感维度之间起中介作用,污名和网络自我表露在自杀意念与网络心理咨询态度的不适感及评价维度之间均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高自杀意念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态度较为积极,他们较高的污名和网络自我表露使其有寻求网络心理咨询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意念 网络心理咨询态度 污名 网络自我表露
原文传递
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自我表露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
13
作者 熊珍明 谢四元 《科教文汇》 2016年第13期132-133,共2页
文章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网络自我表露、网络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抑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社会支持、网络自我表露与抑郁两两相关显著;网络自我表露和网络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抑郁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抑郁 网络自我表露 网络社会支持
下载PDF
面孔可信度对网络自我表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14
作者 姚远 曹萌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21年第4期350-357,共8页
网络自我表露是个体通过网络途径传递个人信息的一种新型自我表露形式。个体的网络自我表露建立在对社交对象的信任之上。匿名社交环境中个体只能通过社交平台上的信息进行信任判断,其中社交对象的面孔可信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 网络自我表露是个体通过网络途径传递个人信息的一种新型自我表露形式。个体的网络自我表露建立在对社交对象的信任之上。匿名社交环境中个体只能通过社交平台上的信息进行信任判断,其中社交对象的面孔可信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次总结了网络自我表露与面孔可信度的关系,探究了面孔可信度在网络社交不同阶段对网络自我表露的影响,结合三种理论阐述了其潜在机制,并从研究方法、实践价值等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自我表露 面孔可信度 影响机制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与抑郁:暗黑人格的中介作用
15
作者 孟肖路 陈浩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年第1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暗黑人格和抑郁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网络自我表露问卷、贝克抑郁量表第二版中文版、黑暗十二条为测量工具,对319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1)大学生抑郁轻度以上检出率为30.1%;(2)抑郁与网络自我表...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暗黑人格和抑郁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网络自我表露问卷、贝克抑郁量表第二版中文版、黑暗十二条为测量工具,对319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1)大学生抑郁轻度以上检出率为30.1%;(2)抑郁与网络自我表露的数量和深度两个维度呈正相关(r=0.13,P<0.05;r=0.16,P<0.01);(3)暗黑人格与网络自我表露、抑郁在总分上的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暗黑人格在网络自我表露的数量、深度与抑郁之间的总效应、间接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直接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暗黑人格在网络自我表露的数量、深度与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自我表露 抑郁 暗黑人格 大学生
下载PDF
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焦虑情绪与网络自我表露的相关研究
16
作者 李梦真 王佳男 +3 位作者 李泽轩 郑珊珊 张磊 袁土良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究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焦虑情绪与网络自我表露的相关程度。方法:采用线上问卷的调查方式,对24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使用STAL中的特质焦虑问卷与改编后杜晶的网络自我表露问卷回收数据。结果:(1)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网络自我... 目的:探究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焦虑情绪与网络自我表露的相关程度。方法:采用线上问卷的调查方式,对24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使用STAL中的特质焦虑问卷与改编后杜晶的网络自我表露问卷回收数据。结果:(1)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与焦虑情绪均有显著差异。(2)男大学生的网络自我表露水平和焦虑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和不显著低于女大学生的平均水平。(3)大学生的网络自我表露与焦虑情绪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的焦虑情绪与网络自我表露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网络自我表露 焦虑 研究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问卷的编制
17
作者 国鸽 《学周刊(上旬)》 2016年第6期147-149,共3页
了解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自我表露特性对大学生的网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问卷编制中开放式问卷调查对象为50名在校大学生,之后通过关键词频提取,维度的构建,编制成含有38个项目的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调查问卷。问卷初测对象为300名在... 了解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自我表露特性对大学生的网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问卷编制中开放式问卷调查对象为50名在校大学生,之后通过关键词频提取,维度的构建,编制成含有38个项目的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调查问卷。问卷初测对象为300名在校大学生。经过检验,自编的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问卷信效度良好,适合本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自我表露 信度分析
原文传递
网络疏离感对在线互动意愿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周朋程 《江苏商论》 2023年第10期28-31,35,共5页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在线互动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用日益凸显。本文从网络心理的角度,引入疏离感、自我表露等网络参与者个人特征因素,研究其对在线互动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网络疏离感负向影响在线互动意愿...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在线互动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用日益凸显。本文从网络心理的角度,引入疏离感、自我表露等网络参与者个人特征因素,研究其对在线互动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网络疏离感负向影响在线互动意愿;网络自我表露正向预测在线互动意愿;网络疏离感与网络自我表露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网络自我表露在网络疏离感对在线互动意愿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丰富了现有在线互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为企业提升用户在线互动意愿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互动意愿 网络疏离感 网络自我表露 互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