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刑法规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被引量:57
1
作者 刘宪权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119,共15页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超越了以往的规模,加剧了掌控的难度,催生了职业"网络推手",其社会危害性呈几何级数增长。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本质是线下的传统造谣、传谣行为的互联网化与"升级版",刑法对...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超越了以往的规模,加剧了掌控的难度,催生了职业"网络推手",其社会危害性呈几何级数增长。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本质是线下的传统造谣、传谣行为的互联网化与"升级版",刑法对其的规制力度应当更大。然而,现行刑法中规制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罪名体系呈现出非专有罪名规制乏力、专有罪名规制范围有限的现状,导致刑事立法的"力有不逮"以及刑事司法的"越俎代庖"。对此,刑法应根据网络犯罪的特殊属性,通过完善规制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非专有罪名和新增设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这一专有罪名,以重构规制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罪名体系。这才是刑法规制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应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造谣 传谣 言论自由 刑法规制
原文传递
网络谣言对受众再传播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赖胜强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3-156,135,共5页
Web 2.0背景下人们可以方便地在网上发布或转发信息,这使得谣言开始在网络上大范围流传,网络成为谣言发生的重灾区。网络谣言传播可分为网络谣言的生成和传播两个阶段,网络谣言能够大范围传播关键在于受众对谣言信息再传播,是什么因素... Web 2.0背景下人们可以方便地在网上发布或转发信息,这使得谣言开始在网络上大范围流传,网络成为谣言发生的重灾区。网络谣言传播可分为网络谣言的生成和传播两个阶段,网络谣言能够大范围传播关键在于受众对谣言信息再传播,是什么因素在影响受众的再传播行为。本文基于SOR模式,从信息内容特性、传播者特性和信息受众个体特性三个方面构建了网络谣言对受众再传播行为影响的机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信息受众 再传播行为 谣言传播 机理模型 谣言治理
下载PDF
公共事件中网络谣言传播实证分析——基于2010~2012年间网络谣言信息的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王理 谢耘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6-99,共14页
本文基于2010~2012年间社会影响较大的公共事件及其中出现的网络谣言信息,对网络谣言传播现象中的谣言生成机制、传播机制、干预机制等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网络谣言对舆情持续时间的增长影响有限,但对提升媒体和网民关注度作用较大... 本文基于2010~2012年间社会影响较大的公共事件及其中出现的网络谣言信息,对网络谣言传播现象中的谣言生成机制、传播机制、干预机制等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网络谣言对舆情持续时间的增长影响有限,但对提升媒体和网民关注度作用较大;某些特定类型的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更易发生,应当提前做好预警与研判;现代网络谣言传播公式与传统经典模式略有差异;复杂传播环境下,网络中流通信息的真实性对管理部门公信力带来更大挑战,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辟谣,增强辟谣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事件 网络谣言 传播机制 舆情 受众 新媒体
下载PDF
论网络谣言的形成机制及其治理对策 被引量:30
4
作者 何雨 陈丽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100-104,共5页
在信息平民化的现代社会中,敏感性网络谣言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危害公共安全的重要风险源之一。简单化的价值判断只会妨碍人们对它的正确理解,无法揭示谣言信息传播的社会机制,不利于人们采取有效的治理对策来规避、化解谣言。基于此... 在信息平民化的现代社会中,敏感性网络谣言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危害公共安全的重要风险源之一。简单化的价值判断只会妨碍人们对它的正确理解,无法揭示谣言信息传播的社会机制,不利于人们采取有效的治理对策来规避、化解谣言。基于此,需要首先明确界定网络谣言的内涵与外延,指出其具有遮蔽事实与揭示真相的双重可能。进而分别从谣言的传播者和接受者角度分析了网络谣言生成的群体动机,认为信息流瀑、群体极化和偏颇吸收是网络谣言传播、繁衍和选择的社会机制。最后,针对治理网络谣言的"寒蝉效应"困境,应该正确处理网络谣言和舆论监督的关系,完善信息公开机制,依法处置危害严重的网络造谣者,切实打通主流媒体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鸿沟,最终避免群体性、危害性网络谣言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形成机制 治理对策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辟谣效果影响因素研究--以新冠疫情期间网络谣言为例 被引量:29
5
作者 王晰巍 邱程程 贾若男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6-35,共10页
[目的/意义]网络谣言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期间,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并扰乱社会秩序。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辟谣效果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网络辟谣效果提供决策参考,从而有效规避网络谣言带来的社... [目的/意义]网络谣言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期间,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并扰乱社会秩序。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辟谣效果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网络辟谣效果提供决策参考,从而有效规避网络谣言带来的社会风险。[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辟谣效果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得到22项初始概念、12项范畴、6项主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和MATLAB矩阵分析各项影响因素间的作用关系。[结果/结论]基于编码结果将辟谣效果影响因素归纳整合为主体、信息和渠道3个维度,且以此构建辟谣效果影响因素SIC模型分析框架,分析各项主范畴对于辟谣效果的作用路径,构建辟谣效果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模型,将影响因素划分为基础层、调节层和作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网络谣言 辟谣效果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社交媒体信任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网络谣言自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姚琦 崔丽娟 +1 位作者 王彦 杨莹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1-487,共7页
从社会心理学视角、以社交媒体信任为切入点,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考察公众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自治行为的心理机制。采用问卷方法对963名成年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公众对官方社交媒体的信任既能直接促进公众的辟谣行为... 从社会心理学视角、以社交媒体信任为切入点,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考察公众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自治行为的心理机制。采用问卷方法对963名成年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公众对官方社交媒体的信任既能直接促进公众的辟谣行为,也能通过增强公众对战胜疫情的信心产生间接影响;(2)公众对官方社交媒体的信任影响公众对自媒体的信任,但自媒体信任不能独立于官媒信任影响辟谣行为。因此,我国社交媒体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且官方舆论占主导地位,及时、有效的官方报道不仅能提高公众对战胜疫情的信心,也能促进公众网络谣言自治,进而实现网络谣言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网络谣言 谣言自治 社交媒体信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网络谣言传播逆转模型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晰巍 李玥琪 +1 位作者 邱程程 胡欢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3-15,共13页
[目的/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网民内生健康信息需求的同时缺乏健康信息的科学知识,为造谣者发布和传播网络谣言提供了机会。无效的科学知识及虚假新闻会对流行病爆发期间的社会稳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扰乱社会秩序。因此构建有效的... [目的/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网民内生健康信息需求的同时缺乏健康信息的科学知识,为造谣者发布和传播网络谣言提供了机会。无效的科学知识及虚假新闻会对流行病爆发期间的社会稳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扰乱社会秩序。因此构建有效的网络谣言传播-逆转模型以控制网络谣言的传播并降低其负面影响极为重要。[方法/过程]研究采纳科学知识水平理论与网络谣言辟谣策略,基于SIR模型构建SCNDR网络谣言逆转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纳Anylogic软件对提出的SCNDR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并对模型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提出了提升网络谣言传播-逆转模型逆转效率的具体策略。[结果/结论]研究提出的SCNDR模型有效模拟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网络谣言的传播-逆转过程,影响网络谣言逆转效率的关键因素分别为用户科学知识水平普及率、官方辟谣信息公开时间及轻信节点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逆转模型 系统仿真
原文传递
网络辟谣信息如何影响受众的感知可信度--信息介入度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9
8
作者 唐雪梅 赖胜强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7-48,共22页
辟谣是消除网络谣言影响的重要手段,但辟谣并不一定有效,有些情况下甚至出现逆火效应。组织辟谣需要提高辟谣信息可信度,现有研究对影响辟谣信息可信度的机制还缺乏探讨。本文从信息受众感知视角建立了辟谣信息可信度模型,并通过2个研... 辟谣是消除网络谣言影响的重要手段,但辟谣并不一定有效,有些情况下甚至出现逆火效应。组织辟谣需要提高辟谣信息可信度,现有研究对影响辟谣信息可信度的机制还缺乏探讨。本文从信息受众感知视角建立了辟谣信息可信度模型,并通过2个研究予以验证。研究结果发现信息质量、信息源可信度、原有态度是影响辟谣信息可信度的主要因素,此外信息介入度对各因素影响起着调节作用,对于高介入度用户信息质量的影响大,而信息源可信度和原有态度影响不大,对于低介入度用户信息质量影响不大,但信息源可信度和原有态度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辟谣 信息可信度 网络谣言 信息介入度
原文传递
网络谣言传播与消解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贾硕 张宁 沈洪洲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CSSCI 2019年第3期62-72,共11页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网络谣言的概念、特征、传播模型、检索和消解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脉络梳理及内容述评。总结归纳了现有研究成果及其局限性,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未来...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网络谣言的概念、特征、传播模型、检索和消解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脉络梳理及内容述评。总结归纳了现有研究成果及其局限性,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未来国内研究的重点应在于“普适性网络谣言传播模型”“高效网络谣言检测方案”“适用于我国的网络谣言自消解模式”和“大数据环境下新型网络谣言辟谣机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传播模型 谣言检测 辟谣机制 自消解
下载PDF
国家政治安全视角下网络谣言协同治理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吕炜 谭九生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60,共8页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网络谣言不断威胁国家政治安全,国家政治安全是治理网络谣言的核心价值取向。协同治理网络谣言作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理性选择,协同结构是基础,基本内容有主体构成、协同关系和协同组织;协同机制是核心,主要包...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网络谣言不断威胁国家政治安全,国家政治安全是治理网络谣言的核心价值取向。协同治理网络谣言作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理性选择,协同结构是基础,基本内容有主体构成、协同关系和协同组织;协同机制是核心,主要包括动力机制、形成机制和保障机制;协同过程是关键,可依据网络谣言"潜伏——爆发——变种——消亡"的生命周期,将协同治理过程分为监测预警、识别协同机会、联动处理和评估问责四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治安全 网络谣言 协同治理
下载PDF
新冠疫情下的SEIRD时滞性谣言传播模型及辟谣策略 被引量:9
11
作者 唐梁鸿绪 王卫苹 +3 位作者 王昊 员曼曼 罗熊 李建武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80-1089,共10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新冠疫情的蔓延,疫情相关谣言的流量与受关注度大大提高,使其能够迅速发酵并造成极其不良的社会影响.由此可见,研究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并给出遏制网络谣言传播的策略有着重大意义.在传统网络谣言传播SIR(Susceptible,...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新冠疫情的蔓延,疫情相关谣言的流量与受关注度大大提高,使其能够迅速发酵并造成极其不良的社会影响.由此可见,研究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并给出遏制网络谣言传播的策略有着重大意义.在传统网络谣言传播SIR(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潜在信谣者与铁杆信谣者群体,引入政府辟谣机制,同时考虑辟谣者与政府辟谣的滞后性以及高等教育普及率对谣言传播及辟谣过程的影响,建立了SEIRD(Susceptible,exposed,infected,recovered,die-hard-infected)谣言传播模型,以研究一个网络谣言自诞生起,不知情者、潜在信谣者、信谣者、铁杆信谣者以及醒悟者这五类网民比例在有无政府辟谣、辟谣是否具有滞后性、以及网民不同比例高等教育率下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控制网络舆情传播提供参考.此外,还提出了用于衡量辟谣者群体及政府权威机构辟谣能力的辟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率对于减缓谣言传播、降低谣言传播峰值有着显著效果;政府权威机构辟谣对于最终彻底消灭谣言起决定性作用;消灭辟谣的滞后性对于减缓网络谣言传播同样有极大帮助.为此,还提出了一种未来可能的消灭辟谣滞后性的网络谣言抑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谣言传播模型 铁杆信谣者 时滞性 权威辟谣 高等教育普及率 辟谣系数 辟谣策略
下载PDF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谣言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趋势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晰巍 李文乔 +1 位作者 韦雅楠 张柳 《情报资料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46,共8页
[目的/意义]通过搜集和分析国内外社交媒体网络谣言的相关文献,以期了解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谣言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的研究趋势,为网络谣言治理和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过程]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对... [目的/意义]通过搜集和分析国内外社交媒体网络谣言的相关文献,以期了解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谣言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的研究趋势,为网络谣言治理和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过程]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对国内外网络谣言研究的起源和发展、国内外研究热点及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对比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从研究发展趋势看,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呈递增态势,国外研究主要围绕网络谣言的传播、社交媒体网络谣言的监测、社交媒体网络谣言的传播原因进行研究;国内研究主要围绕社交媒体网络谣言的传播模型、社交媒体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不同类型社交媒体平台的网络谣言三个方面;从研究趋势看,未来研究会主要围绕区块链技术在社交媒体网络谣言中的治理、机器学习技术在社交媒体网络谣言中应用、老年群体社交媒体网络谣言治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网络谣言 研究动态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谣言分析及控制策略 被引量:8
13
作者 陶国根 黄毅峰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87-92,共6页
网络谣言几乎与群体性突发事件如影随形,贯穿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全过程,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孕育、发生、演变甚至结束都起着重要的影响。纵观近年来处置网络谣言危机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在应对网络谣言时缺乏敏感度和... 网络谣言几乎与群体性突发事件如影随形,贯穿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全过程,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孕育、发生、演变甚至结束都起着重要的影响。纵观近年来处置网络谣言危机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在应对网络谣言时缺乏敏感度和预警性,缺乏舆论引导的积极性、主动性,缺乏总结反思和持续关注,不仅影响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顺利解决,甚至激化了矛盾,使事态进一步扩大。因此,政府部门必须针对网络谣言在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网络谣言控制策略,增强信息的透明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网络谣言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群体性突发事件 控制策略
下载PDF
网络谣言的信息接收反应机制及其风险治理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桂华 王亚男 朱一凡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5-312,共8页
网络谣言是当今社会重要风险源,围绕这一特殊信息的风险治理有必要在洞悉网民的网络谣言接收过程基础上展开。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对各类网络谣言传播期间的网民回应性文本展开内容分析,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选择编码过程形成网... 网络谣言是当今社会重要风险源,围绕这一特殊信息的风险治理有必要在洞悉网民的网络谣言接收过程基础上展开。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对各类网络谣言传播期间的网民回应性文本展开内容分析,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选择编码过程形成网络谣言信息接收和反应机制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饱和度检验。基于该反应机制模型,研究提出由谣言发现系统、谣言风险评估系统、谣言风险控制系统三部分构成的基于信息管理的风险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信息接收 社会风险 反应 扎根理论
下载PDF
谣言与辟谣较量:辟谣的难点分析及破解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鹭 何云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90-95,共6页
谣言危害巨大,辟谣作为真理对抗谣言的主要形式,自产生之日起就与谣言进行着不断地较量,然而辟谣却始终落于下风,究其原因是存在谣言的优先传播、辟谣信息传播链条的问题、媒体的推波助澜、逆火效应与受众的排斥和谣言的反击等辟谣难点... 谣言危害巨大,辟谣作为真理对抗谣言的主要形式,自产生之日起就与谣言进行着不断地较量,然而辟谣却始终落于下风,究其原因是存在谣言的优先传播、辟谣信息传播链条的问题、媒体的推波助澜、逆火效应与受众的排斥和谣言的反击等辟谣难点。只有在正确把握谣言与辟谣的各自特点和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辟谣困难的症结所在,并据此从培养相互信任、加强科普宣传、完善制度建设、注意辟谣措辞、巧用谣言疫苗等方面提出破解辟谣难点的对策,才能为谣言治理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 辟谣 信息传播 网络谣言 逆火效应 网络安全
下载PDF
基于推文传播模式与跨模态特征的网络谣言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竞杰 顾益军 张岚泽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134,58,共12页
[研究目的]为了有效治理网络谣言,减少网络谣言对社会稳定带来的威胁,提出充分整合帖子的多模态信息和传播模式信息对谣言进行精准识别。[研究方法]提出融合推文传播模式信息与跨模态特征的网络谣言检测模型(PPCMRD)。在推文传播特征挖... [研究目的]为了有效治理网络谣言,减少网络谣言对社会稳定带来的威胁,提出充分整合帖子的多模态信息和传播模式信息对谣言进行精准识别。[研究方法]提出融合推文传播模式信息与跨模态特征的网络谣言检测模型(PPCMRD)。在推文传播特征挖掘方面,首先通过推断潜在连接补全推文传播图,接着采用双向标签图注意力模块编码推文的多个传播模式,然后通过传播模式信息融合模块捕获模式特征间的互补信息,得到帖子的传播特征;在整合多模态特征方面,该模型将帖子的文本、图像和推文传播特征集成在一起,采用跨模态共同注意力机制捕捉不同模态信息间的互补关系,得到帖子的最终嵌入表示,判断是否是谣言。[研究结论]在两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PPCMRD模型能够有效地检测谣言,并优于当前的基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谣言检测 网络谣言检测模型 推文传播模式信息 跨模态特征融合
下载PDF
重大疫情网络谣言危害、生发逻辑及其生态治理 被引量:7
17
作者 邓安能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325-332,共8页
网络生态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环境,有必要从学理上深入探讨提升重大疫情网络谣言的生态治理能力的原因及策略。重大疫情网络谣言的危害性已远超出公共卫生范畴,它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秩序,强化... 网络生态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环境,有必要从学理上深入探讨提升重大疫情网络谣言的生态治理能力的原因及策略。重大疫情网络谣言的危害性已远超出公共卫生范畴,它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秩序,强化了社会不信任感,激化了社会矛盾。资本逻辑、"后真相"以及网络新媒体特质是导致重大疫情网络谣言生发的基本要素。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视域下,应建构一种制度治理、道德治理、技术治理、舆论治理相结合的重大疫情网络谣言生态治理的新模式。这不仅是打赢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坚战的现实需要,而且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重大疫情 生态治理 网络舆论
下载PDF
网络谣言的综合治理探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景豹 代水平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31-140,共10页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信息交流更加便捷的同时,也使网络谣言得以迅速产生和传播,轻者影响主体的声誉和利益,重者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而当前我国的网络治理能力和监管体系相对滞后,难以满足现实之需要。通过分析梳理...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信息交流更加便捷的同时,也使网络谣言得以迅速产生和传播,轻者影响主体的声誉和利益,重者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而当前我国的网络治理能力和监管体系相对滞后,难以满足现实之需要。通过分析梳理网络谣言的生成机理、传播特征和社会危害,并从多中心的主体治理结构、多样化的治理手段、多渠道的治理路径等方面提出治理对策,有利于对网络谣言开展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综合治理 法律治理 治理路径
下载PDF
网络谣言对消费者电商平台信任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万君 郭婷婷 吴正祥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40,共6页
根据信任的特点,将消费者电商平台信任划分为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两个维度,构建了网络谣言影响消费者电商平台信任的概念模型,提出了假设,通过实证分析对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网络谣言的内容特性、交互性和传播介质正向影响认知信任... 根据信任的特点,将消费者电商平台信任划分为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两个维度,构建了网络谣言影响消费者电商平台信任的概念模型,提出了假设,通过实证分析对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网络谣言的内容特性、交互性和传播介质正向影响认知信任,信息环境负向影响情感信任,交互性、意见领袖和传播介质正向影响情感信任,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直接制约着消费者电商平台的使用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认知信任 情感信任 使用意愿
下载PDF
网络谣言问题的诠释学结构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丽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0-245,共6页
网络谣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互联网是网络谣言赖以生存的媒介和平台。在这一虚拟化的网络平台中,相较于传统口口相传的谣言传播形式,网络谣言呈现出"文本化"和作者原意隐退的双重诠释学特质,从而引发了网络谣言的核心问题——理... 网络谣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互联网是网络谣言赖以生存的媒介和平台。在这一虚拟化的网络平台中,相较于传统口口相传的谣言传播形式,网络谣言呈现出"文本化"和作者原意隐退的双重诠释学特质,从而引发了网络谣言的核心问题——理解问题。同时造谣者对网民"前见"的熟知和加以利用、网民与网络谣言"文本"之间存在的客观时间间距,是网民对网络谣言进行深度诠释的核心要素和基础条件。因此,网络谣言所造成的现实困境实际是一个诠释困境。可以从网络谣言"文本"本身直接下手正本清源,化解网民不合理的"前见",以及注重网络谣言形成和传播过程中"他者"的监控等三个方面入手,消除网络谣言,创造和谐、健康、民主的网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前见 时间间距 诠释困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