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名字的心理效应:来自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的证据 被引量:20
1
作者 苏红 任孝鹏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9-887,共9页
作为典型的标识符号名字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识别功能,随着互联网对人际互动方式的影响更加突出,名字作为交往初期人际互动的重要信息,其发挥的作用也更加明显。回顾心理学在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上对名字的研究,可以发现名字既... 作为典型的标识符号名字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识别功能,随着互联网对人际互动方式的影响更加突出,名字作为交往初期人际互动的重要信息,其发挥的作用也更加明显。回顾心理学在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上对名字的研究,可以发现名字既能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又能反映群体的文化心理和偏好。在个体水平上,名字通过影响名字主人的自我认同或通过影响他人对名字主人的评价来影响其心理和行为;在群体水平上,名字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化产品可以探讨社会的文化变迁规律。以往研究多是基于西方文化中的人名展开,然而中国人的名字具有自身的文化特殊性,这一点值得心理学家给予更多的关注。未来心理学应开展更多本土文化背景下中国人名字的实证研究,比如利用人名的演变更迭探究中国人独立性的代际变迁或是探究男性化/女性化名字与个体求职和网上约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字 心理效应 求职行为 网络交友 文化变迁
下载PDF
“中介化爱情”之困:理解线上交友平台的媒介化与性别化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萍 李宜桐 于小童 《妇女研究论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本文将媒介化引入线上交友的实践范畴,从媒介技术中介的视角窥探线上亲密关系的特征,以及对参与者形成的认知和实践层面的影响。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漫游研究法,本文发现线上交友平台形塑了一个碎片的、流动的、公共展演式的媒介景... 本文将媒介化引入线上交友的实践范畴,从媒介技术中介的视角窥探线上亲密关系的特征,以及对参与者形成的认知和实践层面的影响。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漫游研究法,本文发现线上交友平台形塑了一个碎片的、流动的、公共展演式的媒介景观,并以此为基础重新建构了个体对于亲密关系的自我认知和性别化想象。本文尝试提出“中介化爱情”这一概念,以此来阐释线上交友平台嵌入个体社会生活的影响,具体来说,包括流动性、选择性和性别化三个层面。在交友平台的语境中,个人开始接受亲密关系的流动、可变、浅层,同时学会在隐私与真实之间构筑一道基于媒介技术的“防火墙”,并在其中尝试建立基于性别平等与协商的公共规范。“中介化爱情”有助于我们反思平台、技术与性别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媒介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交友 平台 性别 媒介化
原文传递
男男性接触人群网络交友现状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康媛媛 李胜 +1 位作者 向芳 郝莲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0-254,共5页
目的了解MSM(男男性接触人群)网络交友的现状和特征,分析MSM肛交多性伴行为等危险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为MSM艾滋防控工作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对164名MSM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使用... 目的了解MSM(男男性接触人群)网络交友的现状和特征,分析MSM肛交多性伴行为等危险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为MSM艾滋防控工作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对164名MSM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使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最近6个月同性性伴个数为2个及以上的有41人(25.1%),37人(22.7%)曾经使用过助性剂;163名MSM中有136人(83.4%)选择网络交友的方式寻找性伴,网络交友途径排前三的分别为同志交友软件、微信、QQ。MSM使用同志软件交友更容易有多性伴行为(OR=10.623,95%CI:1.057~100.761)和使用助性剂行为(OR=7.004,95%CI:1.496~32.788)。结论肛交多性伴行为和使用助性剂为高危性行为,增大了HIV感染风险,应与使用率高的同志交友软件合作,共同防控艾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M 网络交友 交友软件 同志交友
下载PDF
重庆市男男性行为者网络交友HIV感染情况 被引量:15
4
作者 龙翠芳 严易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61-465,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网络交友状况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为有效干预MSM HI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206名MSM进行结构式访问与问卷调查,对半年内未进行HIV检测者进行实验室筛查,分析MSM人口社会学特征及HIV... 目的了解重庆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网络交友状况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为有效干预MSM HI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206名MSM进行结构式访问与问卷调查,对半年内未进行HIV检测者进行实验室筛查,分析MSM人口社会学特征及HI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206名MSM平均年龄(22.08±1.81)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37名(66.50%),HIV感染率为21.36%(44/206)。MSM无固定性伴侣者HIV感染率高于有固定性伴侣者;MSM性伴数量越多,HIV感染风险越大;与不熟悉或陌生的人发生性行为HIV感染率高于与熟悉的性伴;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越高,HIV感染率越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MSM安全套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市MSM HIV感染率较高,建议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同伴网络教育与行为干预,减少联结MSM网体之间的桥梁人群,建立同性恋社会支持体系,降低MSM HIV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网络交友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 性行为 文化程度
下载PDF
济南、广州和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好 刘惠 韩孟杰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危险性行为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9~11月份,利用电子问卷对济南、广州和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学生开展横断面调查,收集其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性行为发生情况等... 目的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危险性行为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9~11月份,利用电子问卷对济南、广州和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学生开展横断面调查,收集其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性行为发生情况等信息,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三个城市共调查了6 492名中职学生,平均年龄为(16.35±1.20)岁,男生占44.3%(2877/6492);总体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0.1%(3902/6492),报告性行为发生率为6.8%(438/6492),报告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中48.6%(213/438)曾有过两名或两名以上性伴20.3%(89/438)报告发生过临时/被迫性行为;10.5%(681/6492)学生曾尝试使用社交软件/网站/在线游戏等网络途径寻找性伴;首次性行为发生的平均年龄为15.8岁,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首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75.8%(332/4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一年级、喜欢同性、接受"一夜情"或上网"约炮"、性需求强烈、曾在网络上浏览过色情信息、喜欢使用网络或手机软件与人交流是曾尝试使用网络途径寻找性伴的危险因素。结论本次调查的6 492名中职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男女生认知存在差异;有一定比例学生已尝试使用网络途径寻找性伴,提示中职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应进一步加强,同时注重提高学生识别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预防网约性行为可能带来的HIV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网络交友 知晓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青海省高校学生通过网络交友发生临时性行为情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海军 董世存 +4 位作者 李积平 孙玉兰 匡嘉影 马斌忠 刘慧慧 《中国艾滋病性病》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44-1347,共4页
目的了解青海省高校青年学生通过网络/交友软件寻找性伴侣发生临时性行为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和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8-10月,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青海省6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采用电子问卷开展... 目的了解青海省高校青年学生通过网络/交友软件寻找性伴侣发生临时性行为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和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8-10月,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青海省6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采用电子问卷开展横断面调查,收集人口学及通过网络、交友软件途径寻找临时性伴等信息,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3801名学生,平均年龄(20.2±1.4)岁,男女比为1∶1.5。8.1%(309/3801)的学生通过网络、交友软件途径寻找临时性伴,主要途径为QQ/微信,占83.5%(258/309),其中77.3%(239/309)的学生临时性伴为异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OR=3.73,95%CI:2.90~4.79)、本科院校(OR=1.32,95%CI:1.01~1.73)、大四年级(OR=2.71,95%CI:1.68~4.37)、在读期间校外租住(OR=4.70,95%CI:2.23~9.93)、接受“一夜情”或上网“约炮”(OR=6.71,95%CI:4.82~9.32)、目前接受性行为(OR=3.90,95%CI:2.96~5.14)、在网络上游览过性或色情信息(OR=4.63,95%CI:3.65~5.87)、喜欢使用网络或手机交友软件与人交流(OR=5.59,95%CI:3.40~6.20)的学生更容易通过网络途径寻找性伴侣发生临时性行为。结论青海省高校青年学生主要通过QQ/微信途径寻找临时性伴,应重点关注男生、本科院校、高年级、在读期间校外租住及对临时性行为持接受态度的学生,在校园内开展针对性防艾健康宣教,预防网约性行为可能带来的HIV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青年学生 网络交友 临时性行为
原文传递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于网络途径寻找性伴现状及影响因素
7
作者 樊莉蕊 姚芷潞 +3 位作者 王雅涛 梁清儿 徐慧芳 李艳 《华南预防医学》 2023年第10期1253-1257,共5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基于网络途径寻找性伴的现状及特点,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中等职业学校制定及调整性健康教育防控工作提供新思路。方法2020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4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开展基于网络途径...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基于网络途径寻找性伴的现状及特点,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中等职业学校制定及调整性健康教育防控工作提供新思路。方法2020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4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开展基于网络途径寻找性伴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横断面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864名学生平均年龄(16.27±1.20)岁,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52.90%(986/1864),性行为发生率5.63%(105/1864)。8.53%(159/1864)的学生曾尝试使用社交软件/网站/在线游戏等多种网络途径寻找性伴,平均年龄(16.35±1.20)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OR=1.477)、喜欢同性(OR=3.525)、接受“一夜情”或上网“约炮”(OR=2.432)、有强烈性需求(OR=1.722)、在网络上浏览过色情信息(OR=2.097)、非常喜欢(OR=2.289)/喜欢(OR=2.617)在网络或手机软件与人交流是中等职业学生使用网络途径寻找性伴的危险因素;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OR=0.522)是保护因素。结论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有一定比例学生已尝试使用网络途径寻找性伴,提示学校在落实国家对开展性健康教育相关政策与工作要求的同时开展新媒体网络性健康宣传教育,预防网约性行为以提高学生识别性病/艾滋病感染风险和自我保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中等职业学校 性健康 网络交友
原文传递
论网络交友诈骗与反诈宣传工作——基于359起案件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庄华 卢颖 吴颖亮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52-61,共10页
虽然以“杀猪盘”为代表的新型网络交友诈骗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相关概念仍需厘清。通过对某市发生的359起网络交友诈骗案件的分析,可以发现此类犯罪手法多种多样,被害人的人口学特征十分明显,在从交友动机、引流与联络平台、心理... 虽然以“杀猪盘”为代表的新型网络交友诈骗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相关概念仍需厘清。通过对某市发生的359起网络交友诈骗案件的分析,可以发现此类犯罪手法多种多样,被害人的人口学特征十分明显,在从交友动机、引流与联络平台、心理控制机制到资金榨取手段的全流程上都呈现出新的特点。由此,相关的反诈宣传工作应当重视对被害人的去污名化,加大对女性、工人、自由职业和无业群体的宣传力度,并通过创新形式和突出重点来提高宣传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杀猪盘 网络交友 反诈宣传 犯罪治理
下载PDF
数字可供性对青年在线约会平台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冯雨雷 童清艳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2年第6期84-101,共18页
随着独居时代的来临与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渐影响青年人寻找约会对象的方式。基于一项在线实验设计,本研究探讨了在线约会平台的数字可供性如何影响青年群体的在线约会平台使用意愿。研究发现,实名认证、副语言线索和算法推荐正向... 随着独居时代的来临与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渐影响青年人寻找约会对象的方式。基于一项在线实验设计,本研究探讨了在线约会平台的数字可供性如何影响青年群体的在线约会平台使用意愿。研究发现,实名认证、副语言线索和算法推荐正向影响在线约会平台使用意愿。此外,约会焦虑在副语言线索与平台使用意愿之间存在负向调节作用,隐私担忧在算法推荐与平台使用意愿之间存在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从技术示能和社会情境的双重角度对数字可供性进行了诠释,并讨论了初次互动理论、驯化理论和选型婚配在新媒介空间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可供性 在线约会 隐私担忧 驯化理论
下载PDF
Latent Profiles of Social Media Users, STI Knowledge, and Condom Use among African American Young Adults
10
作者 Chakema Carmack Lycinda Rodriguez +2 位作者 Taylor M. Coleman Megan Heath Tiffany Ewere 《Social Networking》 2020年第1期1-10,共10页
The abundance of social networking platforms has increased the frequency and the availability for which individuals communicate with one another. The feasi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to go online to find sexual partners ... The abundance of social networking platforms has increased the frequency and the availability for which individuals communicate with one another. The feasi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to go online to find sexual partners pose opportunity for contracting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STI) in the absence of safe sexual practices. Low condom use has been reported among young adults who seek sexual partners online. African American young adults have some of the highest rates of infection for certain STIs. In order to mitigate the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STIs in at-risk populations, sexually active young adults must use condoms consistently and correctly during sexual activities. The present study sought to uncover the heterogeneity within African American young adults regarding their online networking utilization, STI knowledge, and sexual risk behavior. African American young adults (N = 236), ages 18 - 23, completed private online survey administration. Using latent class analysis, three classes were identified: Social Network Communicators (43%;N = 101), Social Networking Daters (36%;N = 83), and Media Sharers (21%;N = 52). Social Networking Daters exhibited the highest probability of using online dating sites daily, low STI knowledge, and a zero probability of consistent condom use. All three groups exhibited relatively low STI knowledge. Furthermore, having a history of STI increased the likelihood of being classified into the Social Networking Daters class relative to the other classes. Findings highlight the need to capitalize upon online platforms for African American young adults who utilize online dating sites and other online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NETWORKING CONDOM Use online dating Sexual Behavior LATENT Class Analysis
下载PDF
在线约跑推荐系统设计
11
作者 唐静 《微型电脑应用》 2020年第2期61-63,共3页
在线约跑系统已成为人们业务休闲地热门平台之一,与传统的用户项目推荐不同,目标是将项目与用户的兴趣相匹配,针对不同用户间跑步区域、时间、周期等因素建立彼此联系。系统通过测量与每个潜在约跑候选者之间的兼容性的倒数得分,并且生... 在线约跑系统已成为人们业务休闲地热门平台之一,与传统的用户项目推荐不同,目标是将项目与用户的兴趣相匹配,针对不同用户间跑步区域、时间、周期等因素建立彼此联系。系统通过测量与每个潜在约跑候选者之间的兼容性的倒数得分,并且生成推荐列表以包括具有最高得分的用户。提出一个推荐系统,这种系统的性能是根据来自中国主要在线交友网站的真实数据集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提出的推荐算法明显优于之前提出的方法,并且基于协同过滤的算法在精度和召回方面比基于内容的算法实现了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约跑 评估推荐 在线交友 协同过滤算法
下载PDF
Social Networking With a Purpose
12
作者 Ludwig Christian Schaupp Ulrike Margarethe Schaupp 《Journal of Moder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2012年第8期1246-1253,共8页
Online dating sites are growing steadily in popularity, despite challenging economic times. In addition, online dating sites are facing increasing competition for their services from fre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Desp... Online dating sites are growing steadily in popularity, despite challenging economic times. In addition, online dating sites are facing increasing competition for their services from fre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Despite these harsh economic times and the increasing competition, online dating websites have continued to increase in popularity. This growth justifies the need to better understand how these volitional and paid websites have been so successful. By addressing the call for research in emergent information systems (IS) contexts, this study propos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investigation in a purely volitional website context. A framework based on the DeLone and McLean's IS success model is developed.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 research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rmation systems (IS) succ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adoption website success online dating
下载PDF
网络婚恋诈骗的犯罪样态和生成机理——基于2010年至2022年557份判决书的实证分析
13
作者 王昕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7-66,共10页
网络婚恋诈骗是指以婚恋为名在互联网上针对特殊人群实施的一系列财产诈骗行为,在近年来呈增长态势。根据文书统计数据可知,网络婚恋诈骗中犯罪类型多样、犯罪人存在“性别反串”、被害人中女性居多、被害心理因素复杂、婚恋平台是主要... 网络婚恋诈骗是指以婚恋为名在互联网上针对特殊人群实施的一系列财产诈骗行为,在近年来呈增长态势。根据文书统计数据可知,网络婚恋诈骗中犯罪类型多样、犯罪人存在“性别反串”、被害人中女性居多、被害心理因素复杂、婚恋平台是主要犯罪场所、“平台跳转”成为常态。其中,传统婚恋文化与新兴网络交友模式的碰撞、互联网背景下婚恋交友平台的介入、网民个体复杂的心理因素都对犯罪起到催化作用。以往统括式、整体性的防诈手段在治理此类犯罪上存在偏差,故应在厘清犯罪概念、收集实证数据、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新社会婚恋观念、优化平台治理模式、纠正个体心理弱点,构建科学的防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婚恋诈骗 实证分析 婚恋平台 被害人
下载PDF
结合特征在线选择与协方差矩阵的压缩跟踪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红颖 李灿锋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51-1059,共9页
本文从3个方面对原始压缩跟踪算法进行改进,以提高其在复杂场景下的鲁棒性和准确性。首先,提出一种结合特征在线选择的压缩跟踪算法,通过计算相邻两帧同维特征所服从的高斯分布曲线的Hellinger距离来度量特征的置信水平,从特征池中选择... 本文从3个方面对原始压缩跟踪算法进行改进,以提高其在复杂场景下的鲁棒性和准确性。首先,提出一种结合特征在线选择的压缩跟踪算法,通过计算相邻两帧同维特征所服从的高斯分布曲线的Hellinger距离来度量特征的置信水平,从特征池中选择置信水平较高的特征,并融合特征的置信水平构造贝叶斯分类器。然后,在压缩跟踪框架下引入协方差矩阵以增强算法对目标的表达能力,把Haar-like特征和协方差矩阵相结合构建目标模型,取最大响应值所对应的候选样本作为跟踪结果。最后,优化分类器参数的更新方式,根据目标模板与跟踪结果的相似度来自适应更新分类器参数。改进算法的平均跟踪成功率比原算法提高了25%,平均跟踪精度比原算法提高了22%。相比于原始压缩跟踪算法,本文算法具有更高的跟踪鲁棒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跟踪 特征在线选择 协方差矩阵 分类器 自适应更新
下载PDF
年龄对青年择偶行为的影响——来自网络择偶启事的数据 被引量:2
15
作者 巫金根 黄永华 《心理研究》 2015年第5期73-77,共5页
影响人们择偶行为的众多因素中,年龄是一个最基本的因素。本研究选取某婚恋交友网站的200名择偶者信息,重点考察网络择偶者对择偶对象的年龄要求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择偶者对择偶对象年龄的要求存在明显的性别分化:对男性择偶者来说... 影响人们择偶行为的众多因素中,年龄是一个最基本的因素。本研究选取某婚恋交友网站的200名择偶者信息,重点考察网络择偶者对择偶对象的年龄要求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择偶者对择偶对象年龄的要求存在明显的性别分化:对男性择偶者来说,倾向寻找年龄比自己小的择偶对象,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择偶者能接受比自己年龄越小、年龄差距大的年轻女性;对女性择偶者来说,倾向寻找年龄比自己大的择偶对象;(2)择偶者能接受择偶对象的年龄范围会随着自身年龄增长而增大。在网络择偶方式中,择偶者自身的年龄是影响其择偶行为的重要因素。进化心理学的择偶心理机制能合理解释此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择偶启事 年龄要求 性别差异 择偶心理
下载PDF
网约车的道德风险研究
16
作者 俞涯 伍思琪 +1 位作者 张晴 徐静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97-102,共6页
为掌握网约车的道德风险情况,面向N市中心城区开展问卷与访谈调查,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发现,网约车三方利益主体即网约车平台、司机、用户均存在道德风险,道德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平台推诿逃避、司机职业道德素质缺乏、用户基本乘车素养... 为掌握网约车的道德风险情况,面向N市中心城区开展问卷与访谈调查,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发现,网约车三方利益主体即网约车平台、司机、用户均存在道德风险,道德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平台推诿逃避、司机职业道德素质缺乏、用户基本乘车素养缺乏等。根据网约车道德问题认知情况、发展意向、用户行为与信任度分析,为防范网约车道德风险,需着力提高平台服务质量、切实加强司机管控力度,加之提高用户自身乘车素养,方能实现网约车的长远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约车 道德风险 道德准则
下载PDF
强奸未成年人犯罪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红 方庆展 《行政与法》 2018年第5期103-114,共12页
近年来,我国强奸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持续飙升,犯罪形势严峻。受人口婚姻挤压、就业压力、教育普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综合影响,强奸未成年人犯罪高发态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网络约会强奸等新型犯罪形式将迅速增加,中西部地区仍将是... 近年来,我国强奸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持续飙升,犯罪形势严峻。受人口婚姻挤压、就业压力、教育普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综合影响,强奸未成年人犯罪高发态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网络约会强奸等新型犯罪形式将迅速增加,中西部地区仍将是犯罪重点防控区域。为了预防与抑制此类犯罪的进一步蔓延,应充分发挥社会控制作用,强化潜在犯罪人的自我控制,建立专业的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相关问题处理团队,提高未成年人对性侵犯罪的自我防范能力,对犯罪高发区域实施情境预防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奸未成年人犯罪 网络约会强奸 社会控制 自我控制 情境预防
下载PDF
在线约会对象推荐模型
18
作者 陈一鑫 汪风传 吴宇晗 《新一代信息技术》 2019年第3期24-30,共7页
限制选择集的尺寸,往往会得到更好的结果。针对于网络约会而言,给予用户少量且多样的约会对象推荐,有利于网恋成功率的提高。首先根据采集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类,包括表面信息:照片、姓名、身高、体重、年龄、月收入、住址、是否接受异地恋... 限制选择集的尺寸,往往会得到更好的结果。针对于网络约会而言,给予用户少量且多样的约会对象推荐,有利于网恋成功率的提高。首先根据采集的用户信息进行分类,包括表面信息:照片、姓名、身高、体重、年龄、月收入、住址、是否接受异地恋、ELO评分、择偶标准;深度信息:学历、性格;多样性信息:爱好;然后构建K均值聚类模型和协同过滤模型相结合的在线约会对象推荐模型,考虑到推荐对象多样性,所以先利用K均值聚类模型将所有用户分类并判断待匹配用户所属类别,然后,考虑推荐对象深度,所以运用协同过滤模型分别计算不同信息特征下,待匹配用户与其他用户之间的相似度,将三种特征相似度赋权重为0.2,、0.4、0.4,得到最后的总相似度。最后根据不同用户特征信息不同,得到不同的选择集尺寸,根据多次模拟得到临界相似度,具体原则为:小于临界相似度的排除,在待匹配用户所属类别中选择5个,其他类别中各选1个。通过此种方法便可得到最优的约会对象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约会对象推荐模型 K均值聚类模型 协同过滤模型 相似度
下载PDF
基于竞争情报视角的中国婚恋交友网站竞争战略研究
19
作者 耿哲 陈峰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6,共6页
婚恋交友网站作为一种新业态服务行业从2005年后进入蓬勃发展阶段,随着同类网站数量不断增多,随之而来也出现网站同质化现象严重、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婚恋交友网站的发展进入瓶颈期。对管理者而言,如何利用现有优势,规避劣势,培养和提... 婚恋交友网站作为一种新业态服务行业从2005年后进入蓬勃发展阶段,随着同类网站数量不断增多,随之而来也出现网站同质化现象严重、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婚恋交友网站的发展进入瓶颈期。对管理者而言,如何利用现有优势,规避劣势,培养和提升网站的市场竞争力,并制定出有效的发展战略显得十分迫切,这一行为虽无竞争情报名号但隐含了对竞争情报的实际需求。故本文利用竞争情报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婚恋交友网站的竞争环境,并以百合网为例识别竞争对手并进行竞争力评价,并据以上分析提出了有效的竞争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情报 竞争战略 婚恋交友网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