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新议
被引量:
3
1
作者
万晴川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0-67,共8页
纪昀批评《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他追求文体的纯洁性,反对“一书兼二体”,即破体。第二,他认为文体愈古愈好,文体的发展愈趋愈下,汉魏六朝志怪简澹隽雅的文风是最高的艺术境界。侯方域等散文家以小说为古文辞...
纪昀批评《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他追求文体的纯洁性,反对“一书兼二体”,即破体。第二,他认为文体愈古愈好,文体的发展愈趋愈下,汉魏六朝志怪简澹隽雅的文风是最高的艺术境界。侯方域等散文家以小说为古文辞,纪昀则以古文辞为小说。第三,清初倡扬程朱理学,乾嘉学派兴起,纪昀认为传奇才子之笔,描摹儿女情事,价值不大,而志怪著述之笔,有寓劝惩、广见闻、资考证之社会和知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昀
聊斋志异
一书兼二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批评语境与文本面貌——也谈《聊斋志异》的“一书而兼二体”说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大海
《蒲松龄研究》
2018年第3期29-40,共12页
纪昀的"一书而兼二体"说,本意指《聊斋志异》包含小说类与传记类两种体例,横跨史、子二部,体例不纯。这个观点也折射出有清一代从作者蒲松龄,到目录学家、评点家、效仿者,乃至普通读者对《聊斋志异》传记体例的自觉与共识。...
纪昀的"一书而兼二体"说,本意指《聊斋志异》包含小说类与传记类两种体例,横跨史、子二部,体例不纯。这个观点也折射出有清一代从作者蒲松龄,到目录学家、评点家、效仿者,乃至普通读者对《聊斋志异》传记体例的自觉与共识。而进入现代,鲁迅在对中国古代小说史观的构建中,提出传奇小说的概念,并有意规避传记的相关提法。后人对《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的阐释,也演变成对小说文类内部"传奇体"与"非传奇体"的简单划分。明确"一书而兼二体"说的阐变轨迹后,暂时摆脱传奇概念,以传记体例为考察角度,有助于重新认识《聊斋志异》的文体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书而兼二体
聊斋志异
传记
传奇
小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史传文学底色与非虚构叙事手法——《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新读解
3
作者
周琦玥
《蒲松龄研究》
2020年第4期46-59,共14页
纪昀站在文体纯洁性的立场上讥讽《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然而随着时代推移,此语多被后人借以概括《聊斋志异》兼熔两重文体的写作特色。纵观《聊斋志异》近五百篇故事可以发现,其中部分篇目将史传文学色彩与非虚构叙事手法整合...
纪昀站在文体纯洁性的立场上讥讽《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然而随着时代推移,此语多被后人借以概括《聊斋志异》兼熔两重文体的写作特色。纵观《聊斋志异》近五百篇故事可以发现,其中部分篇目将史传文学色彩与非虚构叙事手法整合为一。通过对具体作品的个案研究可以发现蒲翁在叙事策略、叙事时间线、叙事视角以及相关的论赞品评等方面颇有史家风范。具体来说,蒲氏善于利用取材于真人真事的事件,融入作家的文学想象,既以事为本、于史有征,又由正而奇、由文而幻。从史传文学底色与非虚构叙事特点出发阅读《聊斋志异》,可以对“一书而兼二体”之说阐发新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一书而兼二体
史传文学
非虚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新议
被引量:
3
1
作者
万晴川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0-67,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术语考释与谱系建构研究”(19ZDA247)阶段性成果。
文摘
纪昀批评《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他追求文体的纯洁性,反对“一书兼二体”,即破体。第二,他认为文体愈古愈好,文体的发展愈趋愈下,汉魏六朝志怪简澹隽雅的文风是最高的艺术境界。侯方域等散文家以小说为古文辞,纪昀则以古文辞为小说。第三,清初倡扬程朱理学,乾嘉学派兴起,纪昀认为传奇才子之笔,描摹儿女情事,价值不大,而志怪著述之笔,有寓劝惩、广见闻、资考证之社会和知识功能。
关键词
纪昀
聊斋志异
一书兼二体
Keywords
Ji
Yun
Liao
Zhai
Zhi
Yi
one
book
with
two
styles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批评语境与文本面貌——也谈《聊斋志异》的“一书而兼二体”说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大海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处
《蒲松龄研究》
2018年第3期29-40,共12页
文摘
纪昀的"一书而兼二体"说,本意指《聊斋志异》包含小说类与传记类两种体例,横跨史、子二部,体例不纯。这个观点也折射出有清一代从作者蒲松龄,到目录学家、评点家、效仿者,乃至普通读者对《聊斋志异》传记体例的自觉与共识。而进入现代,鲁迅在对中国古代小说史观的构建中,提出传奇小说的概念,并有意规避传记的相关提法。后人对《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的阐释,也演变成对小说文类内部"传奇体"与"非传奇体"的简单划分。明确"一书而兼二体"说的阐变轨迹后,暂时摆脱传奇概念,以传记体例为考察角度,有助于重新认识《聊斋志异》的文体特点。
关键词
一书而兼二体
聊斋志异
传记
传奇
小说
Keywords
one
book
with
two
styles
Liao
Zhai
Zhi
Yi
biography
legendary
fiction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史传文学底色与非虚构叙事手法——《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新读解
3
作者
周琦玥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出处
《蒲松龄研究》
2020年第4期46-59,共14页
文摘
纪昀站在文体纯洁性的立场上讥讽《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然而随着时代推移,此语多被后人借以概括《聊斋志异》兼熔两重文体的写作特色。纵观《聊斋志异》近五百篇故事可以发现,其中部分篇目将史传文学色彩与非虚构叙事手法整合为一。通过对具体作品的个案研究可以发现蒲翁在叙事策略、叙事时间线、叙事视角以及相关的论赞品评等方面颇有史家风范。具体来说,蒲氏善于利用取材于真人真事的事件,融入作家的文学想象,既以事为本、于史有征,又由正而奇、由文而幻。从史传文学底色与非虚构叙事特点出发阅读《聊斋志异》,可以对“一书而兼二体”之说阐发新见。
关键词
聊斋志异
一书而兼二体
史传文学
非虚构
Keywords
Liaozhai
Zhiyi
one
book
with
two
styles
Historical
and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Non-Fictional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新议
万晴川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批评语境与文本面貌——也谈《聊斋志异》的“一书而兼二体”说
孙大海
《蒲松龄研究》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史传文学底色与非虚构叙事手法——《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新读解
周琦玥
《蒲松龄研究》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