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2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间单肺通气后兔两侧肺损伤程度比较 被引量:43
1
作者 游志坚 姚尚龙 梁华根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长度时间单肺通气后,两侧肺的氧合指数、肺损伤评分及湿/干质量比的变化。方法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各6只。对照组(C组)双肺通气2h;O1组、O2组及O3组为单肺通气组,采用自制双腔气管导管建立单肺通气模型后,分别单肺... 目的观察不同长度时间单肺通气后,两侧肺的氧合指数、肺损伤评分及湿/干质量比的变化。方法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各6只。对照组(C组)双肺通气2h;O1组、O2组及O3组为单肺通气组,采用自制双腔气管导管建立单肺通气模型后,分别单肺通气1、2、3h,随后恢复双肺通气1h。在实验结束前开胸,分别由两侧肺静脉同时抽取肺静脉血、由股动脉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测定氧合指数。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测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并做肺组织病理切片行肺损伤评分。结果肺损伤评分C组左右侧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三组组内左右侧比较左侧明显增高(P<0.01);各组间右侧比较表现为逐步升高,其中O3组最明显;各组间左侧相比较亦表现为逐步升高。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及氧合指数的变化与之相对应。结论长时间单肺通气可以导致急性肺损伤,这种损伤是不均一性的,损伤的程度与单肺通气时间相关,且非通气侧肺要比通气侧肺损伤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肺损伤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 被引量:26
2
作者 高蓉 顾连兵 +3 位作者 许仄平 王丽君 辜晓岚 卞清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反应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0~64岁,BMI 20~25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反应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0~64岁,BMI 20~25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P组)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组(DP组)。DP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10 min泵注完毕),随后以0.6μg·kg-1·h-1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P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泵注。双肺通气及单肺通气期间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通气策略:VT 6 ml/kg,FiO2 70%,PEEP 5cmH2O。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前即刻(T1)、单肺通气1 h(T2)、单肺通气2 h(T3)、术后2 h(T4)、术后24 h(T5)检测血清TNF-α、IL-6和MPO含量;记录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与P组比较,T2-T5时DP组TNF-α、IL-6、MPO含量明显降低(P<0.05)。P组有2例(10%)肺部并发症。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能够进一步减轻术中炎症反应,可能有助于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单肺通气 炎症反应 术后肺部并发症
下载PDF
对比分析支气管封堵器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对儿童单肺通气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肖亮灿 叶升 +1 位作者 许静红 荣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4-548,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支气管封堵器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儿童患者的临床放置及其单肺通气的效果。【方法】56例择期行胸腔镜辅助手术的儿童患者随机分为双腔支气管导管组(group DLT)和支气管封堵器组(group BB),每组28例。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 【目的】对比分析支气管封堵器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儿童患者的临床放置及其单肺通气的效果。【方法】56例择期行胸腔镜辅助手术的儿童患者随机分为双腔支气管导管组(group DLT)和支气管封堵器组(group BB),每组28例。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进行支气管封堵器或双腔支气管导管置入。记录两组诱导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建立双肺隔离时间、一次成功率、肺萎陷程度、重新调整次数、气道峰压、胸膜打开后20 min动脉血气、手术时间、术中缺氧情况以及拔管后早期咽痛声嘶发生率。【结果】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组相比,支气管封堵器组建立双肺隔离时间较长,(173.1±75.1)vs(95.6±30.2)s,P<0.05;肺萎陷程度相似,P>0.05;术中平均气道峰压较高,(28.11±5.76)vs(21.57±4.02)cmH2O,P<0.05;胸膜打开后20 min动脉血pH较低,7.35±0.03 vs 7.42±0.06,P<0.05;PaCO2较高,平均(43.01±7.25)vs(35.79±3.17)mmHg,P<0.05;术后早期声音嘶哑发生率较低,14%vs 50%,P<0.05;术后早期咽喉疼痛发生率较低,35%%vs 64%,P<0.05。【结论】对儿童患者,支气管封堵器可实现有效单肺通气和双肺隔离。支气管封堵器咽喉损伤较小,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封堵器 双腔支气管导管 儿童 单肺通气
下载PDF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单肺通气期间肺内分流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林文前 李伟 +1 位作者 曾维安 钟忠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21-123,共3页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高位硬膜外阻滞对单肺通气期间肺内分流 (Qs/Qt)的影响。方法择期开胸手术病人 3 0例随机分为两组 :全麻复合硬膜外组 (A组 )和全麻组 (B组 )。两组病人分别于麻醉前、双肺通气 2 0分钟、单肺通气 15、3 0分钟时采动...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高位硬膜外阻滞对单肺通气期间肺内分流 (Qs/Qt)的影响。方法择期开胸手术病人 3 0例随机分为两组 :全麻复合硬膜外组 (A组 )和全麻组 (B组 )。两组病人分别于麻醉前、双肺通气 2 0分钟、单肺通气 15、3 0分钟时采动脉血及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 ,并计算出Qs/Qt等。结果 单肺通气时 ,两组病人Qs/Qt较双肺通气时显著增加 (P <0 0 1) ,PaO2 显著降低 (P <0 0 5 )。单肺通气 15、3 0分钟时 ,A组病人Qs/Qt显著大于B组 (P <0 0 1) ,PaO2 显著低于B组 (P <0 0 5 )。麻醉期间A组病人心率亦显著慢于B组 (P <0 0 5 )。结论 单肺通气期间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引起Qs/Qt增加 ,PaO2 降低 ,可能与硬膜外阻滞削弱低氧性肺血管收缩机制 (H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全身麻醉 硬膜外阻滞 肺内分流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机制 HPV
下载PDF
左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9
5
作者 欧阳葆怡 梁丽霞 叶靖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49-352,共4页
目的 观测无隆突钩双腔支气管导管 (DLT)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 (Ppeak)以及肺顺应性环形状改变的关系 ,探讨用Ppeak和顺应性环的变化评估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拟行右侧剖胸手术的成年患者 32例 ,静脉诱导后插入左MallinckrodtDLT ,... 目的 观测无隆突钩双腔支气管导管 (DLT)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 (Ppeak)以及肺顺应性环形状改变的关系 ,探讨用Ppeak和顺应性环的变化评估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拟行右侧剖胸手术的成年患者 32例 ,静脉诱导后插入左MallinckrodtDLT ,吸入氧化亚氮和地氟醚维持麻醉。按纤维支气管镜 (FOB)确认DLT管端位置和通气方式将观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S1) ,管端位置正确的双肺通气 ;第二阶段 (S2 ) ,管端位置正确的左侧单肺通气 ;第三阶段 (S3 ) ,管端插入左下支气管 (置管过深 )的左侧单肺通气 ;第四阶段 (S4) ,管端处在左支气管开口 (置管偏浅 )的左侧单肺通气。每阶段均机械通气 15min。结果 回归方程预计插管深度与FOB检查符合者占 71 9%。S2时Ppeak值比S1时增加 5 0 8% ,肺顺应性 (Cdyn)值减少 36 2 % ;S3 时Ppeak值比S1时增加 87 4 % ,Cdyn值减少 5 6 8%。P V环曲线斜率向右明显移位 ,环体显著延长。 结论 用无隆突钩DLT行肺隔离 ,在无FOB定位的条件时 ,联合应用听诊法、回归方程预计插管深度、动态监测气道峰压和P V环的变化综合评估 ,可提高DLT管端的正确到位率。单肺通气的气道峰压超过双肺通气时的 1 6 5倍 ,且气道峰压超过 2 5cmH2 O ,应高度怀疑DLT管端发生过深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双腔支气管导管 管端位置 吸气峰压 剖胸手术 麻醉 气管插管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科手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卞清明 许仄平 +2 位作者 王丽君 高蓉 顾连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9-513,共5页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胸腔镜下右肺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传统通气模式组(C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P组)、右美托...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胸腔镜下右肺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传统通气模式组(C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P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组(P-D组),每组20例。各组于麻醉诱导前(T_0)、单肺通气前即刻(T_1)、单肺通气30 min(T_2)、单肺通气1 h(T_3)、单肺通气2 h(T_4)、恢复双肺通气15 min(T_5)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于T_0、T_1、T_3、T_4、术后2 h(T_6)、术后24 h(T_7)测定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含量;并记录各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C组比较,D组患者于T_5时间点OI显著升高(P<0.05),P-D组患者OI于T_1~T_5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P组比较,P-D组患者则于T_1~T_5OI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C组比较,P组患者于T_4、T_6、T_7,D组和P-D组患者于T_3、T_4、T_6、T_7升高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P组患者于T_6、T_7,D组患者于T_4、T_6、T_7,P-D组患者于T_3、T_4、T_6、T_7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P组比较,PD组患者于T_3、T_4、T_6、T_7MDA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可以进一步提高氧合,显著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右美托咪定 单肺通气 氧化应激反应 术后肺部并发症
下载PDF
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儿童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9
7
作者 郭春明 马楚洲 余良鑫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651-1653,共3页
目的比较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儿童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麻醉科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40例择期单肺通气行胸外科手术的患儿,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oopdech支气管... 目的比较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儿童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麻醉科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40例择期单肺通气行胸外科手术的患儿,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组(A组,n=20)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组(B组,n=20),两组患儿分别通过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记录两组患儿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术侧肺萎陷优良率和术后喉痛声嘶发生率,记录两组患儿单肺通气前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和气道压(PAW)的变化。结果A组插管时间明显长于B组[(224±72)比(165±46)s,P〈0.05],A组插管成功率(100%比85%,P〈0.05)、术侧肺萎陷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95%比75%,P〈0.05),A组术后喉痛声嘶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10%比35%,P〈0.05);单肺通气30min后A组PaO2明显高于B组[(206±58)比(148±63)mmHg,1mmHg=0.133kPa,P〈0.05],PaCO2和PAW明显低于B组[(36±4)比(45±7)mmHg;(21.6±3.2)比(29.3±5.5)cmH2O,P〈0.05]。结论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均可用于儿童单肺通气,但支气管封堵器具有咽喉损伤较小、插管成功率较高、术野暴露较满意、气道压力低、氧合较充分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 双腔支气管导管 儿童 单肺通气
原文传递
单肺通气所致肺损伤中核因子κB的作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游志坚 姚尚龙 +1 位作者 周子超 袁茵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单肺通气所致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1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各6只。双肺通气组(TLV组):双肺通气3 h;单肺通气组(OLV组):采用自制双腔气管导管行右侧单肺通气2 h,随后恢复双肺通气1 ...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单肺通气所致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1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各6只。双肺通气组(TLV组):双肺通气3 h;单肺通气组(OLV组):采用自制双腔气管导管行右侧单肺通气2 h,随后恢复双肺通气1 h。开胸取肺组织,其中OLV组左右肺分开处理,记为OLVL和OLVR。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各组肺组织核蛋白提取物中NF-κB活性,Western blot法测肺组织抑制蛋白(IκB-α)含量,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同时测肺组织湿/干重比并做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TLV组比较,OLV组的OLVL和OLVR的湿/干重比明显增高(P<0.05或P<0.01),同时OLVL湿/干重比又明显高于OLVR(P<0.01)。OLVL和OLVR的NF-κB活性均增高(P<0.01);两侧肺比较,OLVL高于OLVR(P<0.01)。IκB-α的含量OLVL和OLVR与TLV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且OLVL低于OLVR(P<0.01)。OLVL和OLVR中TNF-α和ICAM-1 mRNA的表达均高于TLV组(P<0.01),且OLVL高于OLVR(P<0.05)。结论NF-κB可能在单肺通气所致肺损伤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肺损伤 核因子-ΚB
下载PDF
不同时间单肺通气对肺部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游志坚 徐红霞 +1 位作者 周子超 姚尚龙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12期1492-1493,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长度时间单肺通气后,两侧肺的氧合指数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方法将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n=6)双肺通气2h;右侧单肺通气组(O1组、O2组及O3组,n=6)单肺通气时间分别为1h、2h、3h,随后恢复双肺通气1h... 目的观察不同长度时间单肺通气后,两侧肺的氧合指数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方法将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n=6)双肺通气2h;右侧单肺通气组(O1组、O2组及O3组,n=6)单肺通气时间分别为1h、2h、3h,随后恢复双肺通气1h。在实验结束前开胸,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并测定氧合指数;取左右肺组织检测MPO、MDA、SOD。结果各组氧合指数比较,表现为逐步降低,O2组、O3组与O1组相比较明显降低(P<0.01),O1组与C组相比较明显降低(P<0.01)。各组MPO活性的变化表现为C组组内左右侧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1组、O2组和O3组组内左右侧比较则左侧明显增高(P<0.01);各组间右侧比较表现为逐步升高,其中O3组右侧与O1组右侧相比较明显增高(P<0.01),O1组右侧与C组右侧相比较明显增高(P<0.01);各组间左侧相比较亦表现为逐步升高,其中O2组左侧、O3组左侧与O1组左侧相比较明显增高(P<0.01),O1组左侧与C组左侧相比较明显增高(P<0.01)。各组SOD和MDA的变化与之相应。结论长时间单肺通气可以导致不均一性肺损伤,可能与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肺损伤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对肺叶切除术患者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周桥灵 赵伟成 +4 位作者 廖美娟 梁桦 王汉兵 刘洪珍 杨承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1-28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联合乌司他丁对肺叶切除术患者肺损伤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单侧肺叶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Dex1-3组。采用全身麻醉,术中均单肺通气,均使用乌司他丁。Dex1-3组分别给予Dex负荷量0.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联合乌司他丁对肺叶切除术患者肺损伤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单侧肺叶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Dex1-3组。采用全身麻醉,术中均单肺通气,均使用乌司他丁。Dex1-3组分别给予Dex负荷量0.5、1.0、2.0μg/kg,10 min后以0.5、1.0、2.0μg/(kg·h)的剂量泵至术毕,C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Dex。记录手术情况。于T0-4时点抽血检测SOD、IL-6、IL-10、MDA浓度。测量患者术后12、24、48、72 h FVC、FEV1及FEVl/FVC数值。结果与T0比较,C组、D1组T1-4时点的SOD下降,IL-6、MDA及T2-4的IL-10上升;D2-3组的T2-4时点的SOD下降,IL-6、MDA及IL-10上升。与C组比较,D1-2组T2-4时点及D3组的T1-4时点的SOD及IL-10上升,IL-6、MDA下降。D1-3组术后的FVC、FEV1及FEV1/FVC上升。与D1组及D2组分别比较,D3组的T2-4时点的SOD及IL-10上升,IL-6、MDA下降,术后48 h,72 h的FVC、FEV1及FEV1/FVC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0、2.0μg/kg静脉泵注10 min后以1.0、2.0μg/(kg·h)泵至术毕联合乌司他丁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具有肺保护作用,1.0μg/kg组更适合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乌司他丁 单肺通气 肺损伤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尧云 李学平 许培阳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161-1164,1167,共5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全麻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D组经10 min静脉...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全麻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D组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1.0μg/kg,随后以0.5μg/(kg·h)速度输注至术毕前30 min;C组以同样方法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OLV)前(T1)、单肺通气30 min时(T2)、膨肺后30 min时(T3)、术后24 h时(T4)采集动脉血测定血气,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和呼吸指数(RI);于T1~T3时记录气道平台压(P(plat))及气道峰压(P(peak)),计算肺顺应性(Cd);并于T0~T4时采集静脉血样计数全血中性粒细胞(PMN),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结果与T0时比较,T1~T3时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P((A-a))O2及RI升高;T1~T4时,PMN计数、血清TNF-α、IL-6及IL-10浓度升高(P〈0.05);与T1时比较,T3时C组气道平台压及P(peak)升高,Cd降低,D组P(plat)及P(peak)降低,Cd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T2~T3时PaO2及Cd升高P(plat)、P(peak)、P((A-a))O2及RI降低;T2~T4时,PMN计数、血清TNF-α及IL-6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减轻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改善患者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单肺通气 炎性反应 肺功能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宋直雷 洪道先 +1 位作者 张晗 尚平平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4期378-380,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factor-a,TNF—n)、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的影响,分析右美托眯定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factor-a,TNF—n)、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的影响,分析右美托眯定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各20例,右美托咪啶组麻醉后给予右美托咪定1tLg/kg(10min注射完毕),然后以0.5Mg/(kg·h)静脉滴注维持;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手术前(T0)和手术开始45rain(T1)、90min(T2)、术毕(T3)以及术后24h(T4)行血气分析,采用ELLSA法检测TNF-a、IL-6、IL10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啶组T1~T4时间点TNF—a、IL-6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啶组pa(O2)在T1、T2、T3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组织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右美托咪定 单肺通气 肿瘤坏死因子-A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原文传递
七氟醚预处理对肺癌单肺通气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东昕 侯文杰 +1 位作者 刁世琪 阚红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47-849,共3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肺癌单肺通气(OLV)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探讨七氟醚的肺保护机制。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叶切除患者3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对照组(C组)。两组患者全麻诱导...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肺癌单肺通气(OLV)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探讨七氟醚的肺保护机制。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叶切除患者3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对照组(C组)。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后插入双腔管,经纤支镜定位双腔管位置准确,行机械通气。S组OLV前吸入七氟醚30min,行七氟醚预处理,维持1.0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停用七氟醚快速充氧气气体交换,使OLV前七氟醚吸入浓度为0。C组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OLV后30min(T2)、OLV后60min(T3)、术毕(T4)时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IL-8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浓度。结果与T1时比较,T2~T4时两组TNF-α、IL-6和MDA浓度、T3、T4时两组IL-8浓度明显升高、两组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T2~T4时S组TNF-α、IL-6、IL-8和MDA浓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T3、T4时S组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减轻肺癌患者单肺通气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并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减少脂质过氧化,对单肺通气所致的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预处理 细胞因子 氧自由基 单肺通气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单肺通气麻醉患者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黎阳 黄冰 +1 位作者 彭丹晖 贺丙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全麻单肺通气(OLV)肺叶切除术患者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全麻下OLV肺叶切除术患者2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OLV开始后,静脉泵注乌司他丁10000U/kg,1h内注完;B组给予同量生理盐水。...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全麻单肺通气(OLV)肺叶切除术患者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全麻下OLV肺叶切除术患者2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OLV开始后,静脉泵注乌司他丁10000U/kg,1h内注完;B组给予同量生理盐水。胸内手术操作结束恢复双肺通气(TLV)。两组分别在麻醉前(T0)、手术开始0.5h(T1)、1h(T2)、2h(T3)、术后1h(T4)、2h(T5)、24h(T6)、48h(T7)8个时点采血行多形核白细胞(PMN)计数,测黄嘌呤氧化酶(X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两组PMN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比较,两组PMN计数在T4~T7时明显升高(P<0.05)。A组XOD和MPO活性均明显小于B组(P<0.05或P<0.01)。结论乌司他丁减少OLV患者血XOD、MPO活性的升高,可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单肺通气 黄嘌呤氧化酶 髓过氧化物酶 多形核白细胞
下载PDF
丙泊酚与七氟烷对单肺通气状态下胸科手术患者炎症因子和肺功能影响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何永军 金玮蔚 方弘伟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12期2021-2023,2031,共4页
目的对比丙泊酚与七氟烷对于单肺通气胸科手术患者炎症因子和肺功能影响,为麻醉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金华市中医医院普胸外科收治的264例胸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在麻醉中使用丙泊酚(130例),B... 目的对比丙泊酚与七氟烷对于单肺通气胸科手术患者炎症因子和肺功能影响,为麻醉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金华市中医医院普胸外科收治的264例胸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在麻醉中使用丙泊酚(130例),B组使用七氟烷(134例)。实施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检测麻醉诱导前5min(T0)、OLV后即刻(T1)、OLV后45min(T2)、OLV后90min(T3)、手术结束后(T4)的血浆IL-1浓度、NF-κBDNA结合活性、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RI和OI。结果在T2、T3、T4时刻,A、B2组IL-1和NF-κBDNA结合活性均较T0、T1时刻升高(均P<0.05),且A组T2、T3、T4时刻的IL-1和NF-κBDNA结合活性均分别低于B组相对应时刻的检测值(均P<0.05);在T2、T3、T4时刻,A、B两组PA-aO2和RI均较T0、T1时刻升高(均P<0.05),且A组T2、T3、T4时刻的PA-aO2和RI均分别高于B组相对应时刻的PA-aO2和RI(均P<0.05);在T2、T3、T4时刻,A、B两组OI均较T0、T1时刻下降(均P<0.05),且A组T2、T3、T4时刻的OI均分别高于B组相对应时刻的OI(均P<0.05)。结论对于单肺通气的胸科手术患者,全醉中使用丙泊酚较七氟烷引发的肺损伤炎症反应更轻,对肺功能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七氟烷 单肺通气 白介素-1 核因子-κB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呼吸指数 氧合指数
原文传递
单肺通气期潮气量对肺内分流及动脉氧合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蒋晖 侯彦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研究单肺通气(OLV)时不同潮气量(VT)对肺内分流及动脉氧合的影响。方法 60例右肺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全麻后双肺通气(TLV)时VT均为10ml/kg,RR均为12次/分,吸呼比(I∶E)均为1∶2。OLV期间,A组VT6ml/kg,RR20次/分;B... 目的研究单肺通气(OLV)时不同潮气量(VT)对肺内分流及动脉氧合的影响。方法 60例右肺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全麻后双肺通气(TLV)时VT均为10ml/kg,RR均为12次/分,吸呼比(I∶E)均为1∶2。OLV期间,A组VT6ml/kg,RR20次/分;B组VT8ml/kg,RR15次/分;C组VT10ml/kg,RR12次/分;分别于OLV前(T1)及OLV后10min(T2)、20min(T3)、30min(T4)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QS/QT),同时监测气道压力并计算肺顺应性(Cdyn)。结果与T1时比较,T2~T4时三组均有PaO2下降,QS/QT、气道峰压(Pmax)增高,Cdyn下降(P<0.05)。与A组比较,B组PaO2升高(P<0.05)。结论 OLV期间采用VT8ml/kg,RR15次/分能够维持相对较好的PaO2和Cdyn,较小的QS/Q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肺内分流 动脉氧合
下载PDF
麻醉诱导期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困难及处理策略:11017例胸科手术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邱郁薇 吴镜湘 徐美英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分析麻醉诱导期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插管困难的发生率,并探讨解决DLT插管困难及实现术中肺隔离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胸科医院麻醉信息系统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拟行DLT插管的患者,检索同... 目的分析麻醉诱导期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插管困难的发生率,并探讨解决DLT插管困难及实现术中肺隔离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胸科医院麻醉信息系统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拟行DLT插管的患者,检索同时满足“困难插管”“DLT插管”“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3个关键词的病例,主要研究终点为DLT插管困难的发生率,次要研究终点为困难插管患者术前气道的评估情况、插管困难时的解决策略、实现术中肺萎陷的方式及围麻醉期与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共有11017例患者纳入了此研究。112例患者发生了插管困难,发生率为1.0%。112例患者中22例(19.6%)患者为可预期或可疑的困难气道,其余90例(80.4%)患者诱导前无明显困难气道表现。90例(80.4%)使用了2种或2种以上的插管器械。22例在诱导后插入单腔气管导管的患者中,2例经交换导管引导成功置入DLT进行肺隔离,13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放置支气管阻塞器,7例实施了低潮气量的策略。无一例发生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结论DLT对声门暴露的条件要求更高,麻醉前气道评估更应谨慎。可视化工具的使用提高了DLT插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支气管阻塞器为DLT困难插管提供了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 插管困难 困难气道 胸科麻醉 单肺通气
原文传递
单肺通气肺叶切除术时动脉血TNF-α、IL-6和IL-8的变化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黄冰 黎阳 +2 位作者 贺丙华 潘灵辉 黄燕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17-1019,共3页
目的观察单肺通气(OLV)肺叶切除术时动脉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变化。方法肺叶切除术患者20例分为OLV组和双肺通气(TLV)组,分别于麻醉前(T0)、机械通气后30min(T1)、1h(T2)、2h(T3)、胸... 目的观察单肺通气(OLV)肺叶切除术时动脉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变化。方法肺叶切除术患者20例分为OLV组和双肺通气(TLV)组,分别于麻醉前(T0)、机械通气后30min(T1)、1h(T2)、2h(T3)、胸内操作结束后1h(T4)、2h(T5)、术后24h(T6)、48h(T7)采桡动脉血测定TNF-α、IL-6和IL-8。结果OLV组TNF-α在T3时开始上升,T7达峰值,且明显高于TLV组(P〈0.05)。两组IL-6和IL-8均在T2时开始上升(P〈0.05),T5时达高峰.T6、T7时回降,但仍高于T0(P〈0.05)。OLV组T3~T6时IL-6和IL-8均高于TLV组(P〈0.05)。结论OLV和TLV均可导致动脉血IL-6和IL-8升高,OLV更显著;OLV可致TNF-α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单肺通气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血浆IL-8、IL-10及肺组织AQ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郭琼梅 周长浩 +1 位作者 陈欢 赵砚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5-247,共3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患者血浆IL-8、IL-10及肺组织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0-7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患者血浆IL-8、IL-10及肺组织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0-7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D组静注右美托咪定1μg/kg,随后以0.5μg·kg^-1·h^-1速率输注至手术结束前30min,C组采用同样的方法静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于OLV前即刻(T1)、OLV 30min(T2)、60min(T3)、120min(T4)、恢复双肺通气后30min(T5)、术后2h(T6)取桡动脉血,测定血浆IL-8和IL-10的浓度。于OLV前即刻、肺叶离体时取肺组织,测定AQP1的表达。结果 T3-T6时C组及T3-T5时D组IL-8浓度,T2-T5时两组IL-10浓度明显高于T1时(P〈0.05);D组T3-T6时IL-8浓度明显低于,T2-T5时IL-10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C组肺叶离体时AQP1表达明显低于OLV前即刻和D组(P〈0.05)。结论给予负荷量1μg/kg的右美托咪定,随后以0.5μg·kg^-1·h^-1速率持续输注,可以降低单肺通气患者全身炎症反应,上调肺组织AQP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单肺通气 炎性介质 水通道蛋白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血清TNF-a、IL-6和IL-10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罗颖 孙建良 +2 位作者 吴艳辉 徐丽慧 丁卫华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300-302,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10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单肺通气下行开胸手术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24例。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经静脉输注右美托咪...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10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单肺通气下行开胸手术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24例。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经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滋g/kg,随后以0.5滋g/(kg·h)的速率输注至术毕前30min。C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即刻(T1)、单肺通气30min(T2)、单肺通气90min(T3)、双肺通气后30 min(T4)和术后120min(T5)时间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TNF-α、IL-6和IL-10浓度,同时观察HR、MAP、SpO2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HR、MAP、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2~T5时血浆TNF- α和IL-6浓度升高(P<0.05),与 C组比较,D组T2~T5时血浆TNF- a和IL-6浓度降低(P<0.05)。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3~T5时血浆IL-10浓度升高(P<0.05),两组IL-10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静脉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可降低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明显减轻单肺通气患者围术期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 6 白细胞介素- 10 单肺通气 INTERLEUKIN 6 Inte rleukin 10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