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华东沿海4种石磺形态学比较 被引量:25
1
作者 吴旭峰 沈和定 +3 位作者 吴文健 章承军 王玲 张雨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2-100,共9页
我国华东沿海分布有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平疣桑椹石磺(Platevindex mortoni)、里氏拟石磺(Paraoncidium reevesii)、紫色疣石磺(Peronia verruculata)4属4种石磺,后3种为我国大陆沿海新纪录种。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暂养... 我国华东沿海分布有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平疣桑椹石磺(Platevindex mortoni)、里氏拟石磺(Paraoncidium reevesii)、紫色疣石磺(Peronia verruculata)4属4种石磺,后3种为我国大陆沿海新纪录种。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暂养分别观察了其生态习性及外部形态,测定外形主要生物学性状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解剖比较4种石磺的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内部结构。结果显示,4种石磺的生活区域分别从潮间带中潮区至高潮区再到潮上带而呈现梯度分布状态,生活区域的不同导致生活习性、呼吸方式的不同;4种石磺外部形态差别明显,身体背部和腹足的颜色不同,平疣桑椹石磺没有背眼,腹足灰黑色或灰白色,惟紫色疣石磺有树枝状鳃;在内部结构中,平疣桑椹石磺无阴茎附属腺,里氏拟石磺无阴茎牵引肌且与紫色疣石磺一样不具有肛门腺。主要生物学性状数据分析得出足长和足宽是典型代表数据,判别分析得出呼吸孔至身体末端距离与肛门至呼吸孔距离的比例是属种间具有显著性意义的观察指标,从外形及内部主要结构比较发现将它们分属4个种是准确的。外部形态的特殊结构以及内部结构主要差异可作为石磺科分类的主要依据;比较我国华东沿海石磺的形态学差异能为石磺科贝类模式种资料的重新修订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磺 生态习性 外部形态 内部结构 主要差异
原文传递
四种石磺营养成分分析及价值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管菊 沈和定 +2 位作者 钱静 张坤霞 郑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349-353,364,共6页
2012年4月至5月,采集里氏拟石磺(Paraoncidium reevesii)、平疣桑椹石磺(Platevindex mortoni)和紫色疣石磺(Peronia verruculata)样品(广东湛江)以及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样品(上海崇明),经活体解剖取四种石磺肌肉组织,对其进行... 2012年4月至5月,采集里氏拟石磺(Paraoncidium reevesii)、平疣桑椹石磺(Platevindex mortoni)和紫色疣石磺(Peronia verruculata)样品(广东湛江)以及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样品(上海崇明),经活体解剖取四种石磺肌肉组织,对其进行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总糖、氨基酸、矿质元素的测定。结果表明:四种石磺均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水分及矿物质元素的贝类,且瘤背石磺的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另外三种石磺。四种石磺肌肉组织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全面、呈味氨基酸含量高、必需氨基酸含量符合FAO/WHO理想模式,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适宜,属于优质蛋白质。四种石磺肌肉组织中矿质元素的含量较丰富,尤其是Ca、Mg含量特别高。说明四种石磺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作为特色海鲜或高档滋补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磺 营养价值评价 氨基酸 矿物元素
下载PDF
石磺钙调蛋白Os-IP_3R和Os-RyR基因的克隆、相对表达量及进化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杰 许国绿 +2 位作者 沈和定 顾冰宁 杨铁柱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57-1868,共12页
为明确石磺钙通道蛋白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基因和蓝尼碱受体(RyR)基因的序列和结构信息,初步研究不同石磺中的Onchidium struma-IP3R/Onchidium struma-RyR(Os-IP3R/Os-RyR)基因表达量百分比与石磺系统进化的相关性,实验在瘤背... 为明确石磺钙通道蛋白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基因和蓝尼碱受体(RyR)基因的序列和结构信息,初步研究不同石磺中的Onchidium struma-IP3R/Onchidium struma-RyR(Os-IP3R/Os-RyR)基因表达量百分比与石磺系统进化的相关性,实验在瘤背石磺表皮转录组数据库的基础上,克隆得到2条钙通道蛋白基因Os-IP3R和Os-RyR,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该基因及所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qRT-PCR技术分析2个基因在瘤背石磺、平疣桑椹石磺和紫色疣石磺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Os-IP3R核酸序列为4 574 bp,包括2 808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935个氨基酸,预测编码的蛋白有6个跨膜区;Os-RyR核酸序列为1 253 bp,包括1 131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376个氨基酸,预测编码的蛋白有3个跨膜区。将瘤背石磺IP3R和RyR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发现位于钙离子通道区的G*R*GGG*GD序列处高度保守;发现3种石磺Os-IP3R/Os-RyR的相对表达百分比的高低顺序与各石磺从陆地到浅海的梯度分布趋势相一致,依次为瘤背石磺>平疣桑椹石磺>紫色疣石磺;石磺的陆栖性越强,则Os-IP3R/Os-RyR的相对表达百分比越高。不同种石磺的Os-IP3R/Os-RyR表达量百分比的研究能为分析海洋无脊椎动物由海洋向陆地进化学说提供新的分子生物学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磺 Os-RyR Os-IP3R qRT-PCR 表达量百分比
下载PDF
石磺科3种贝类皮肤显微结构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冬凤 沈和定 吴欣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7-444,共8页
应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技术,对石磺科(Onchidiidae)3个属的代表物种: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平疣桑椹石磺(Platevindex mortoni)和里氏拟石磺(Paraoncidium reevesii)的皮肤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及参数测量比较。结果表明,3种石磺的... 应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技术,对石磺科(Onchidiidae)3个属的代表物种: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平疣桑椹石磺(Platevindex mortoni)和里氏拟石磺(Paraoncidium reevesii)的皮肤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及参数测量比较。结果表明,3种石磺的皮肤虽然厚度不一,但基本结构相似,均由角质膜、表皮和真皮构成。角质膜是一层覆盖于表皮角质层上的蛋白质薄膜;表皮由多层上皮细胞构成,包括角质层、颗粒层和生发层;真皮包括疏松层和致密层,疏松层中嵌有颗粒腺和黏液腺两种腺体。3种石磺的皮肤厚度、各组织相对厚度及腺体数量等均存在差异。将结构差异与石磺的栖息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到:陆栖为主的瘤背石磺皮肤表皮角质化程度高,颗粒腺发达;以水栖为主的里氏拟石磺表皮角质化程度相对低,黏液腺发达;而水陆两栖的平疣桑椹石磺,皮肤角质化程度介于前述二者之间,颗粒腺与黏液腺均不发达。研究结果体现了三者不同的生态适应特征,也为深入探讨海洋无脊椎动物从海洋向陆地进化的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磺科 皮肤 显微结构 环境适应 进化
原文传递
4种石磺科贝类的胆甾醇含量测定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变娜 沈和定 +1 位作者 吴洪喜 姚理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28,共5页
将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里氏拟石磺(Paraoncidium reevesii)、平疣桑椹石磺(Platevindex mortoni)和紫色疣石磺(Peronia verruculata)样品,经活体解剖取四种石磺肌肉组织,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可食部分进行了胆甾醇含量测定... 将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里氏拟石磺(Paraoncidium reevesii)、平疣桑椹石磺(Platevindex mortoni)和紫色疣石磺(Peronia verruculata)样品,经活体解剖取四种石磺肌肉组织,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可食部分进行了胆甾醇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瘤背石磺胆甾醇平均浓度最高,达5 870.00 mg/kg;平疣桑椹石磺、紫色疣石磺、里氏拟石磺的胆甾醇平均质量分别为3 480.00、388.00、316.00 mg/kg,统计分析显示四种石磺可食部分的胆甾醇含量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磺 高效液相色谱法 胆甾醇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基于18S rRNA的中国大陆沿海石磺科贝类分类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文健 沈斌 +4 位作者 陈诚 沈和定 魏峦峦 王玲 李凯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1-386,共6页
对采自上海崇明、福建宁德、海南海口等沿海地区9个群体的石磺科贝类进行外部形态特征差异分析和内部结构比较,在初步分类基础上利用核糖体小亚基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对9个群体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以菊花螺为外群,结合GenBank上石磺科4个... 对采自上海崇明、福建宁德、海南海口等沿海地区9个群体的石磺科贝类进行外部形态特征差异分析和内部结构比较,在初步分类基础上利用核糖体小亚基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对9个群体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以菊花螺为外群,结合GenBank上石磺科4个18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来探讨我国大陆沿海石磺科属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我国石磺科贝类南方沿海种类多于北方沿海;除报道的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和石磺(O.verruculatum)外,可能还有新记录5种:Onchidium属1种、Platevindex属2种、Peronia属1种和Paraoncidium属1种。分子系统发生树显示,我国大陆沿海石磺科9个群体可分为4个亚群,分别为Onchidium、Platevindex、Paraoncidium、Peronia,其中Peronia亚群的置信度较高;Onchidium verruculatum应更名为Peronia verrucul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磺科 初步分类 18S RRNA 系统发育
下载PDF
瘤背石磺Os-NMHC的克隆、表达分析以及NMHC进化节点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杰 史艳梅 +3 位作者 沈和定 杨铁柱 顾冰宁 许国绿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87-1899,共13页
本研究以石磺科贝类转录组数据库为基础,克隆出一条Ⅱ型非肌肉型肌球蛋白重链(NMHCⅡ)基因的全长c DNA,将其命名为Os-NMHC。该序列全长为6 057 bp,包括5 733 bp的开放阅读框,236 bp的5'端非翻译区,88 bp的3'端非翻译区,共编码1 910... 本研究以石磺科贝类转录组数据库为基础,克隆出一条Ⅱ型非肌肉型肌球蛋白重链(NMHCⅡ)基因的全长c DNA,将其命名为Os-NMHC。该序列全长为6 057 bp,包括5 733 bp的开放阅读框,236 bp的5'端非翻译区,88 bp的3'端非翻译区,共编码1 91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等电点为5.26,相对分子质量为220.46 k D。通过Phyre2程序和Pymol软件构建蛋白质三级结构图,预测蛋白质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β折叠为主;通过Clustalx和dna MAN软件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其与爪蟾NMHCⅡA序列一致度为60.37%,其与爪蟾NMHCⅡB序列相似度为61.47%;通过Bayes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其与加州海兔亲缘关系最近。通过q RT-PCR技术检测,发现该基因在四种石磺的背部、腹部、腹足部、肺囊、心脏、神经节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种间表达水平与进化趋势相一致,依次为:瘤背石磺≥平疣桑椹石磺〉里氏拟石磺〉紫色疣石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NMHC 石磺 NMHC亚型进化 QRT-PCR
原文传递
四种石磺的脂质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姚理想 杨铁柱 +3 位作者 朱敏 沈和定 李柏航 刁亚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60-1071,共12页
为比较分析紫色疣石磺、瘤背石磺、里氏拟石磺和平疣桑椹石磺4种石磺科贝类的脂质和脂肪酸组成,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4种石磺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 4种石磺科贝类肌肉组织总脂(TL)主要由磷脂(PL)、游离脂肪酸(FFA... 为比较分析紫色疣石磺、瘤背石磺、里氏拟石磺和平疣桑椹石磺4种石磺科贝类的脂质和脂肪酸组成,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4种石磺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 4种石磺科贝类肌肉组织总脂(TL)主要由磷脂(PL)、游离脂肪酸(FFA)、胆固醇(Cho)和甘油三酯(TG)组成;紫色疣石磺肌肉组织中的PL/TL高达73.12%,显著高于其他3种石磺(P<0.05);瘤背石磺肌肉组织中的TG/TL达2.75%,显著高于其他3种石磺(P<0.05);紫色疣石磺肌肉组织中的FFA/TL高达19.16%,显著高于其他3种石磺(P<0.05);2 4种石磺肌肉组织中的脂肪酸组成较为平衡;瘤背石磺和紫色疣石磺肌肉组织中的总饱和脂肪酸(ΣSFA)含量均达35%以上;总单不饱和脂肪酸(ΣMUFA)含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瘤背石磺(20.63%)、紫色疣石磺(20.49%)、里氏拟石磺(19.61%)、平疣桑椹石磺(19.42%);平疣桑椹石磺肌肉组织中的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ΣPUFA)达34.25%,显著高于其他3种石磺(P<0.05)。4种石磺中的C20∶5n3(EPA)含量均大于C22∶6n3(DHA)的含量。研究表明,4种石磺的脂质和脂肪酸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活习性的差异有关,4种石磺的肌肉组织具有较高的脂类营养价值。其中,紫色疣石磺和瘤背石磺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脂肪酸,且营养均衡,适宜食用;里氏拟石磺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脂肪酸成分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磺 脂质 脂肪酸 GC-MS
下载PDF
基于28S rDNA部分序列的石磺科系统发育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诚 沈和定 +2 位作者 吴文健 魏峦峦 王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2-178,共7页
采用PCR技术对采集自中国大陆沿海5地8个群体石磺的28S rDNA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另外3条石磺科贝类的对应序列一起,以小鼠28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参照,截取D1、D2、D3区域,拼接后进行比对分析。在获得的689bp的序... 采用PCR技术对采集自中国大陆沿海5地8个群体石磺的28S rDNA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另外3条石磺科贝类的对应序列一起,以小鼠28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参照,截取D1、D2、D3区域,拼接后进行比对分析。在获得的689bp的序列中,有76个变异位点,28个简约信息位点,A+T平均含量为30.9%,C+G平均含量为69.0%。以分类关系较近的菊花螺科(Siphonaria alternate)为外群,用NJ、MP、ML和贝叶斯法构建分子系统树。4种方法得到的进化树拓扑结构很相似,得到的结果也与沈和定提出的中国大陆沿海石磺科贝类可划分为Peronia、Platevindex、Onchidium、Paraoncidium4个属的观点基本一致。同时,28S rDNA部分序列的系统分析还显示,4个属中Peronia属与Paraoncidium属亲缘关系较近,Platevindex属与Onchidium属关系比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8S RDNA D区 石磺 系统发育
下载PDF
一种石磺科贝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峦峦 沈斌 +3 位作者 沈和定 陈诚 方磊 吴文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8-194,213,共8页
石磺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对研究石磺科分子系统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LA-PCR技术对一种石磺Platevin-dexmortoni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13 991 bp,碱基组成分别为27.27%A、16.78%C、20.23%G... 石磺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对研究石磺科分子系统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LA-PCR技术对一种石磺Platevin-dexmortoni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13 991 bp,碱基组成分别为27.27%A、16.78%C、20.23%G、35.72%T;由22个tRNA、2个rRNA、13个蛋白编码基因和25个长度为2-118 bp的非编码区组成。4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5个tRNA基因从L链编码,其余基因均从H链编码。蛋白质基因的起始密码子,除ND2为GTG以外,均为典型的起始密码子ATN。ND2和Cytb基因使用了不完全终止密码子T,其余基因均使用典型的TAA或TAG。预测了22个tRNA基因的二级结构,发现tRNASer和TrnaAsn缺少DHU臂,tRNASer和tRNAThr的反密码子环上有9个碱基,而不是通常的7个碱基。最长的非编码区含有两个类似于的tRNAGln和tRNAPhy的二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磺科 Platevindex mortoni 线粒体基因组 基因组成 基因结构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