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动”的启蒙——早期鲁迅文艺思想起源的内面构造及历史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罗成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4-77,共14页
以鲁迅研究为代表的五四文学研究,亟待突破近30年的诸种范式,构建一种历史中的'人—文'学解释路径,以关注文学内面的方式丰富对历史的理解,而非成为历史学的注脚。1908年,早期鲁迅发表的五篇古文,在以往'语言中心主义'... 以鲁迅研究为代表的五四文学研究,亟待突破近30年的诸种范式,构建一种历史中的'人—文'学解释路径,以关注文学内面的方式丰富对历史的理解,而非成为历史学的注脚。1908年,早期鲁迅发表的五篇古文,在以往'语言中心主义'的主流论述之外,实际隐现了别种'艺文'经验的内在视野。鲁迅通过对历史、科学、诗歌、文化与政治诸领域的广泛讨论,批判了崇古与蔑古、自大与自轻等各种表面对立的乱象,提出'遏末流而生感动'的观点,以'感动'作为自我文学经验内面构造的认识论装置。'感动'而非'语言''进化',才是鲁迅文学及其历史主体性的核心。鲁迅的'心声'有着'物色'与'返顾'两种古典诗学的历史起源,'新声'并非源于'异邦',而是'感动'于'怀古'。早期鲁迅并非限于'进化论'的思想启蒙者,而是一位深执'感动论'的生命启蒙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破恶声论》 感动 启蒙 心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