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体系油水界面上常见表面活性剂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6
1
作者 江蓉君 罗健辉 +2 位作者 白瑞兵 江波 周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04-1812,共9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代表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为代表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为代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etaine)为代...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代表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为代表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为代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etaine)为代表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及空白实验.模拟了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上的行为,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分子与石油分子之间的径向分布函数(RDF)、石油分子在竖直方向的均方位移(MSD)、油水界面张力(IFT)、石油层与岩石层之间的相互作用能、石油层的相对浓度在竖直方向的分布及石油分子质心位置随模拟时间的变化关系等,讨论了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洗油性能.结果表明:(1)SDBS,NPE和Betaine分子初始状态下呈近似的规律排列,非极性端部分插入油相中,极性端延伸进入水相中;随后表面活性剂的极性端表现出聚集趋势,逐渐形成一个外部亲油内部亲水的一个胶束状粒子,粒子随模拟的进行逐渐融入到油层当中;DTAB从开始的近似规则排列逐渐变为无规排列,但是始终保持亲油端插入到油相中,亲水端位于油水界面上.(2)表面活性剂分子与石油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弱顺序为Betaine≈DTAB<SDBS<NPE.(3)由质心高度和动力过程中的图像截图分析,表面活性剂洗油效果的顺序为Betaine>SDBS>NPE>DTAB>None.模拟结果与实际的驱油结果一致,从分子层面上解释了不同表面活性剂洗油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油水界面 界面张力 相互作用 洗油效果
下载PDF
基于油-水界面行为解析蛋白质乳液絮凝机制及其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纪雪花 杜启伟 +3 位作者 苏琪皓 陈玉峰 丁玉庭 周绪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81-288,共8页
絮凝是乳液体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会影响蛋白质稳定的水包油型乳液的乳化、外观和流变性。本文通过分析蛋白质浓度、离子强度、pH值等影响乳液絮凝的重要因素,从界面流变学角度解析乳液油-水界面行为并进一步阐释蛋白质乳液稳定机制... 絮凝是乳液体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会影响蛋白质稳定的水包油型乳液的乳化、外观和流变性。本文通过分析蛋白质浓度、离子强度、pH值等影响乳液絮凝的重要因素,从界面流变学角度解析乳液油-水界面行为并进一步阐释蛋白质乳液稳定机制,综述了通过优化界面吸附层的特性控制絮凝的方法,概述了蛋白质和多糖、多酚形成的二元和三元复合物有效提高乳液稳定性的机制及应用进展,以期为稳定型蛋白质乳液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乳液 絮凝 油-水界面 蛋白吸附层 相互作用
下载PDF
低渗透储层油/水/岩相互作用机制及离子匹配提高采收率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伍家忠 韩海水 +1 位作者 王秉合 陈兴隆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124,共9页
低渗透储层常规水驱后残余油以分散状态附着在储层岩石表面,提高驱油效率的难点是破除或减弱吸附力剥离残余油膜。通过光电子能谱分析(XPS)试验方法定量评价离子交换/吸附及差异,通过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方法精确测定原油中特征极性... 低渗透储层常规水驱后残余油以分散状态附着在储层岩石表面,提高驱油效率的难点是破除或减弱吸附力剥离残余油膜。通过光电子能谱分析(XPS)试验方法定量评价离子交换/吸附及差异,通过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方法精确测定原油中特征极性组分在岩石表面吸/脱附量,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方法定量测量油膜在岩石表面的黏附力和油膜厚度,提出通过离子匹配和离子交换提高水驱油效率的新方法,并以吉林Q60储层为例进行驱油试验和现场先导试验。结果表明:岩石表面的Ca^(2+)与水溶液中的Na^(+)可发生大幅度离子交换,高岭石、绿泥石、石英3种矿物表面离子交换作用更加明显;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后,带有—COOH、—C_(6)H_(5)和—CH_(3)极性官能团的沥青质分子(C_(5)Pe、BisA、PAP)在亲水、疏水岩石表面的脱附量均有增加;相同质量分数情况下溶液、原油与岩石表面的界面张力从小到大的顺序是NaCl溶液、Na_(2)SO_(4)溶液、CaCl_(2)溶液;Na^(+)等一价离子和Ca^(2+)等二价离子交换作用后,岩石表面水膜厚度增加,油膜厚度减小,可以实现油膜的有效剥离。通过调整Q60储层注入水离子组成,室内驱油试验表明,驱油效率可提高10%以上,现场先导试验取得初步效果,验证离子匹配水驱提高采收率机制,有望为低渗透油藏的增产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岩 相互作用 离子匹配 离子交换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α-SiO_(2)纳米颗粒油-水界面吸附行为研究
4
作者 文涛涛 李玉秀 +3 位作者 谢驰 孔令辉 郑丹菁 郑佳杰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5期809-818,共10页
纳米颗粒相界面吸附与自组装被广泛应用于石油采收、泡沫浮选、药物输送及新型功能材料等研究领域。然而,由于溶剂化力、静电斥力等多种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吸附势垒,纳米颗粒自发吸附至界面的过程受到阻碍。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α-Si... 纳米颗粒相界面吸附与自组装被广泛应用于石油采收、泡沫浮选、药物输送及新型功能材料等研究领域。然而,由于溶剂化力、静电斥力等多种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吸附势垒,纳米颗粒自发吸附至界面的过程受到阻碍。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α-SiO_(2)纳米颗粒相界面吸附动力学特征,深入分析了水化层结构及离子浓度对颗粒吸附行为的影响。首先,通过修饰表面基团获取了不同亲疏水性α-SiO_(2)纳米颗粒的吸附特征:纳米颗粒自发扩散至亚界面后会经历弛豫吸附至界面、快速吸附以及在界面区域经历一段弛豫后达到动态平衡三个过程。随后,从径向分布函数、角度分布、氢键密度分布等对纳米颗粒水化层结构以及氢键结构和进行了量化和比较,通过水化层内水分子驻留自相关函数以及氢键寿命分析了水化层结构及氢键结构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水化层结构依赖于所作用颗粒的表面特性,与亲水表面相比,水分子在疏水表面具有明显的择优取向和更强的流动性;表面-水间氢键相互作用和水化层内特殊氢键结构是影响颗粒吸附的重要原因;不同离子效应可以通过共同作用干扰氢键结构以促进纳米颗粒相界面吸附。本研究为理解纳米颗粒相界面吸附动力学特性以及吸附壁垒形成机制提供参考,对于纳米颗粒相界面可控吸附在石油采收、新型功能材料等应用领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非晶二氧化硅 改性纳米颗粒 油水界面 相界面吸附 氢键寿命 氢键相互作用 水化层
下载PDF
智能水驱中油水相互作用规律与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柴汝宽 刘月田 +2 位作者 何宇廷 顾文欢 程紫燕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100,共8页
针对当前水驱中的油水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且已有结论存在争议,主要体现在关键离子对油水相互作用影响规律尚未统一。将岩心驱替实验和界面张力测定实验相结合来研究智能水驱中油水作用规律与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油水相互作用在智能水驱... 针对当前水驱中的油水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且已有结论存在争议,主要体现在关键离子对油水相互作用影响规律尚未统一。将岩心驱替实验和界面张力测定实验相结合来研究智能水驱中油水作用规律与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油水相互作用在智能水驱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调整注入水的离子组成可以有效影响采收率。Mg^(2+)和Ca^(2+)能够有效提高岩心驱替效率,Mg^(2+)作用效果强于Ca^(2+),二者存在最优浓度。SO_(4)^(2-)对提高采收率无积极作用。界面张力测定实验结果:溶液中不同离子对油水界面特征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作用强度依次为Mg^(2+)>Ca^(2+)>Na^(+)。随着溶液中Na^(+),Ca^(2+)和Mg^(2+)质量浓度的增加,油水界面张力先减小后增大、界面弛豫时间先缩短后延长,存在促进界面张力最低、界面弛豫时间最短的最优浓度;SO_(4)^(2-)能有效抑制Na^(+),Mg^(2+)和Ca^(2+)对油水界面特征的影响,提高油水界面张力达到最低的最优离子浓度、延长油水界面体系达到平衡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水驱 提高采收率 油水相互作用 界面张力 离子浓度 抑制作用
下载PDF
The Impact of Core Firing on EOR of Low Salinity-Surfactant Flooding
6
作者 Anthony Kerunwa 《Open Journal of Yangtze Oil and Gas》 2020年第3期103-116,共14页
The combination of injection of lower saline brine and surfactant will increase recovery in sandstone rocks than either when any of the techniques is singly applied. In this work, core IFT test, pH test, flooding expe... The combination of injection of lower saline brine and surfactant will increase recovery in sandstone rocks than either when any of the techniques is singly applied. In this work, core IFT test, pH test, flooding experiments and measurement of dispersion were performed on four core samples which were grouped into two: group A which were not fired and group B which were fired at a temperature of 500°C for 24 hours. Two low saline brines were prepared: LS1 which was derived by the dilution of seawater four times and LS2 which was derived by ten times diluting the seawater. The surfactant used was ethoxylated alcohol surfactant. Coreflood experiments were then performed on the rock samples starting with the injection of low saline followed by low saline brine combined with surfactant (LSS). Results from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with the injection of LS1 brine and LSS1 higher increment in recoveries were obtained for group B than for group A cores. The same trend was also noticed with the injection of LS2 and LSS2. From the results, LS1 gave higher increment in oil recovery than LS2. Also LSS1 gave higher recoveries when compared with LSS2. In all the cases tested, core samples which were fired gave higher recoveries even though they had low permeabilities of 993 md for sample 3 and 1017 md for sample 4 than those which were not fired with higher permeabilities of 1050 md and 1055 md for samples 1 and 2 respectively. This was attributed to the alteration of wettability as well as that of permeability caused by sample firing. The dispersion profiles of the rock samples show that all samples are homogene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facial Tension WETTABILITY oil-water interaction SURFACTANT Low Salinity Brine
下载PDF
Quantitatively prob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membrane with adaptable wettability and oil phase in oil/water separation
7
作者 Zhong-Zheng Xu Ming-Wei Zhao +6 位作者 Yi-Ning Wu Jia-Wei Liu Ning Sun Zi-Zhao Wang Yi-Ming Zhang Lin Li Cai-Li Da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2564-2574,共11页
The membrane method based on adaptive wettability shows great advantages in oil-water separation.At present,researches focus on the excellent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membrane material,while the quantitative ana... The membrane method based on adaptive wettability shows great advantages in oil-water separation.At present,researches focus on the excellent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membrane material,while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nteractions in oil-water separation is rarely recognized.Herein,we constructed an adaptable wettability membrane with multiple polymer networks by polydopamine(PDA)and mussel-inspired amphiphilic polymer.Based on the Owens three-probe liquid method,the surface energy of the modified membrane was verified to meet the adaptive wettability conditions,with surface energies(γ-8)of 147.6 mJ m^(−2)(superhydrophilic/underwater superoleophobic)and 49.87 mJ m^(−2)(superhydrophobic/superoleophobic),respectively.The adhesion or repulsion of the membrane to the oil phase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during the separation process was quantified by the chemical probe AFM technique.In addition,the oil-water selective separation mechanism was further analyzed in a simplified membrane microchannel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t wetting produces capillary additional pressure in opposite directions,resulting in different energies to be overcome when the oil or water passes through the microchannels,thus achieving selective sepa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able wettability Selective oil/water separation Interface interaction Probe AFM technique
下载PDF
斜管组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维忠 仝兴华 +1 位作者 闫立志 李玉坤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127,共6页
斜管组油水分离装置内的流场分布直接影响其除油效率,装置内流体压力的不均匀分布容易导致壳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利用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FLUENT对斜管组油水分离装置内的流场分布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入口流量对装置除油效率及其力学响应... 斜管组油水分离装置内的流场分布直接影响其除油效率,装置内流体压力的不均匀分布容易导致壳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利用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FLUENT对斜管组油水分离装置内的流场分布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入口流量对装置除油效率及其力学响应的影响,并与现场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合Workbench流固耦合技术计算流体作用下装置的变形和应力分布。结果表明:适当降低入口流速,可大幅提高装置的除油效率,但对装置的力学响应影响不大;装置改进后其应力和位移分布得到明显改善,装置的除油效率也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池原理 油水分离装置 流场分布 流固耦合 力学响应
下载PDF
水驱过程中原油组分变化规律及机理 被引量:4
9
作者 柴汝宽 刘月田 何宇廷 《石油科学通报》 2021年第1期114-126,共13页
水驱过程中油水岩反应不断改变导致产出原油的组分不断变化,深入探究其规律及机理有助于实现油藏的精准高效开发。本文将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研究水驱过程中原油组分的变化规律及背后的油—水—岩作用机理。首先,长岩心驱替实验... 水驱过程中油水岩反应不断改变导致产出原油的组分不断变化,深入探究其规律及机理有助于实现油藏的精准高效开发。本文将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研究水驱过程中原油组分的变化规律及背后的油—水—岩作用机理。首先,长岩心驱替实验与族组分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线光谱实验相结合系统地研究水驱过程中原油组分的变化规律。而后,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分子尺度探究油—水—岩作用机理。实验发现:无水采收期,产出原油组分含量变化较小。见水之后,饱和烃含量下降与—CH3和—CH2—吸收峰明显降低相验证,芳香烃含量上升与—CH—离平面振动和苯环对称伸缩振动增强相统一,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小幅度上升对应于含氧/氮官能团吸收峰微弱增加。模拟发现:原油组分在方解石表面形成饱和烃—芳香烃—胶质—沥青质的吸附序列;水驱过程中水分子先后与饱和烃、芳香烃以及游离态胶质、沥青质接触并将其先后驱离方解石表面。最终,吸附态胶质、沥青质稳定存在,一端锚定在方解石表面,一端牵引着少量未被驱离的芳香烃和饱和烃。原油组分极性越强与方解石表面相互作用越强,静电力贡献越大、范德华力影响越小。原油组分极性越相近,分子间相互作用越强,含芳香族化合物之间发育π键相互作用,饱和烃通过范德华力与其他组分相互作用。原油组分之间相互作用使得原油组分在方解石表面表现为整体性的运动特征,同时造成非极性原油组分的滞留。本研究将实验与分子动力学研究相结合从分子尺度解释水驱过程中原油组分变化规律及背后的油—水—岩作用机理,为靶向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藏 原油组分 族组分分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分子动力学模拟 油—水—岩作用
下载PDF
Enmein的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及环糊精包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尚校军 王淑雨 +2 位作者 卢慧娟 马素英 闫福林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47-1450,共4页
目的测定Enmein的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考察环糊精对其包合作用,为制剂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HPLC测定Enmein在不同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采用摇瓶法测定Enmein在不同条件下的油水分配系数;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羟丙基-γ... 目的测定Enmein的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考察环糊精对其包合作用,为制剂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HPLC测定Enmein在不同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采用摇瓶法测定Enmein在不同条件下的油水分配系数;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羟丙基-γ-环糊精(HP-γ-CD)2种材料制备Enmein包合物,经溶解度试验,比较溶解性能的变化。结果(25±0.5)℃振摇24h,Enmein在纯水中溶解度为(239.32±4.99)μg·mL-1,在多种常见的有机溶剂中微溶,在常用的药用油溶剂中不溶;正辛醇-水体系中,测得Enmein油水分配系数P为4.64,不同生理pH环境及环糊精材料,对其lg P影响不大;经过2种材料包合后,Enmein的溶解度有所提高,其中以HP-γ-CD的增溶效果最好。结论 Enmein在水、常见的药用油溶剂中溶解性均不好;消化道生理pH变化及包合材料对Enmein的吸收影响不大;用Enmein的HP-γ-CD包合物为原料制备制剂,有利于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mein 平衡溶解度 油水分配系数 环糊精 包合作用
原文传递
高温高压条件下CO_2-原油-水体系相间作用及其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宾飞 叶金桥 +2 位作者 李兆敏 冀延民 刘巍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65-1272,1301,共9页
采用轴对称悬滴形状分析技术研究了高温、高压条件下CO_2-原油体系和原油-碳酸水体系的相间作用及其界面张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CO_2与原油之间的相间作用可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CO_2溶解并使原油膨胀,第2阶... 采用轴对称悬滴形状分析技术研究了高温、高压条件下CO_2-原油体系和原油-碳酸水体系的相间作用及其界面张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CO_2与原油之间的相间作用可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CO_2溶解并使原油膨胀,第2阶段为CO_2抽提轻质组分并使油相体积减小;压力增大,CO_2与原油的相间作用速度变快,压力接近最小混相压力时,油滴形态变得极不稳定,CO_2对轻质组分的抽提作用增强,CO_2与原油界面变模糊。温度和压力是影响CO_2与原油界面张力的主要因素,温度越高,气液界面越不稳定,动态界面张力波动越大,平衡界面张力越大;压力越高,动态界面张力达到平衡时间越短,最终的平衡界面张力越低。原油-碳酸水体系界面处的相互作用较弱,油水界面清晰,油滴形态稳定。CO_2从水相向油相逐渐扩散过程中,油滴体积不断膨胀并逐渐达到稳定,未出现CO_2抽提轻质组分导致油滴体积减小的现象。随着CO_2在水相中的溶解及向油相中的扩散,界面张力逐渐下降并达到平衡;温度和压力越高,油水界面张力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油水界面张力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滴法 CO2-原油体系 原油-碳酸水体系 界面张力 相间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