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孙春柳 康万利 +1 位作者 刘卫东 萧汉敏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研究了室内制备油包水型原油乳状液的制备参数(转速、乳化时间)、含水率、水电导率以及温度等因素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速对原油乳状液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转速为7000r/min,乳化时间为8min时形成了乳状液,而且转速越... 研究了室内制备油包水型原油乳状液的制备参数(转速、乳化时间)、含水率、水电导率以及温度等因素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速对原油乳状液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转速为7000r/min,乳化时间为8min时形成了乳状液,而且转速越大、乳化时间越长,水滴粒径越小,粒径分布越均匀,原油乳状液越稳定;含水率越高,原油乳状液稳定性越差;原油乳状液电导率的大小取决于乳状液中水电导率的大小,能够反映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温度升高,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乳状液 稳定性 粒径 电导率 油水界面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大庆长垣砂岩储层构造油藏油水界面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林景晔 童英 王新江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7年第3期13-16,共4页
大庆长垣构造上的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油藏是砂岩储层背斜构造油藏,油藏东、西两翼的油水界面深度不一致,过去有水动力及地应力等许多种地质成因解释。利用构造油气成藏重力分异的物理学原理,根据毛管力与浮力平衡理论推导出能够刻... 大庆长垣构造上的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油藏是砂岩储层背斜构造油藏,油藏东、西两翼的油水界面深度不一致,过去有水动力及地应力等许多种地质成因解释。利用构造油气成藏重力分异的物理学原理,根据毛管力与浮力平衡理论推导出能够刻画油水界面分布规律的毛—浮方程,指出油藏内任意位置的油水界面深度是由该处储层的孔隙结构,即由排替压力所对应的孔隙半径(rd)大小决定的。rd与储层物性呈正相关,由于储层非均质(岩性因素)存在,一般背斜构造油藏的油水过渡带(段)表面(油水界面)是波状起伏、厚度有变化的锥柱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构造 背斜构造油藏 油水界面 毛-浮方程
下载PDF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聚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振泉 郭新利 +4 位作者 王红艳 李青华 苑世领 徐桂英 刘成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2,共7页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油、水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混合溶液从初始"均相"到"油水两相"分离的动力学过程,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界面分离过程中的作用.模拟发现,油水两相能够在短时间内分离达到平衡,...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油、水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混合溶液从初始"均相"到"油水两相"分离的动力学过程,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界面分离过程中的作用.模拟发现,油水两相能够在短时间内分离达到平衡,形成一个明显的油水界面;在SDBS存在情况下,油水界面的分离时间随着SDBS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达到平衡时SDBS会在界面处形成一个明显的界面膜,并对油水界面处的水分子有限制作用.模拟表明,分子动力学方法可以作为实验的一种补充,为实验提供必要的微观分子结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界面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与聚丙烯酰胺在油水界面的流变性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新平 张嘉云 +1 位作者 唐季安 江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8-92,共5页
Oil -water interfacial viscosity for aqueous mixture of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 ) and partially hydrolyzed polyarcylamide(HPAM)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terfacial viscosity dependends on the ... Oil -water interfacial viscosity for aqueous mixture of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 ) and partially hydrolyzed polyarcylamide(HPAM)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terfacial viscosity dependends on the shearing rate and the hydrolysis degree of HPAM, the interfacial viscosity decreases with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 A higher interfacial viscosity favors to enhance the emulsification stability of the aqueous mixture of HPAM and CTAB.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 explantion for CTAB-HPAM interaction at oil-water interface has been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油水界面 界面粘度 CTAB
下载PDF
原油储罐油水界面动态检测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董鹏敏 赵波 +4 位作者 艾绳勇 吕有喜 强永东 杜国庆 张海东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37,5+4,共4页
设计了油水界面动态检测系统.利用数控执行机构带动微波探头在原油储罐内作垂直匀速运动,通过对原油储罐含水率的动态检测,准确地反映出油水乳化带的状态和位置信息,测量出储罐内油水界面的位置,从而确定储罐内原油、水和乳化液层的位... 设计了油水界面动态检测系统.利用数控执行机构带动微波探头在原油储罐内作垂直匀速运动,通过对原油储罐含水率的动态检测,准确地反映出油水乳化带的状态和位置信息,测量出储罐内油水界面的位置,从而确定储罐内原油、水和乳化液层的位置和体积.采用400 MHz激励信号的微波探头,可实现0~100%原油含水率的动态测定,含水率测量误差≤±2%.在20 m范围内,油水界面的位置测量误差小于±1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储罐 原油含水率 油水界面 动态检测 微波传感器
下载PDF
分段式电容传感器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华毅 范世宇 《传感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6-198,共3页
在油田原油生产过程中,油水界面的检测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关键技术和难题,在传统电容传感器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分段式电容传感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由于该传感器精度高,原理和结构比较简单,并且价格便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油水界面 电容传感器 电容检测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16
7
作者 马涛 汤达祯 +2 位作者 张贵才 葛际江 蒋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017-1020,共4页
简要介绍了液液界面张力的由来,以及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在石油工业中的意义;重点介绍了影响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因素,包括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及使用条件。概括总结了类V型、类L型、类倒L型动态油水界面张力曲线,讨论了不同... 简要介绍了液液界面张力的由来,以及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在石油工业中的意义;重点介绍了影响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因素,包括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及使用条件。概括总结了类V型、类L型、类倒L型动态油水界面张力曲线,讨论了不同形状动态界面张力曲线与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处吸附、解吸行为的关系;简述了界面张力曲线形态间的相互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吸附 油水界面
下载PDF
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梅堂 浦敏锋 马鸿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19-1325,共7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磺酸盐型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吸附行为,考察了不同长度的连接基(Spacer)对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的聚集形态及界面性质的影响.密度分布和微观结构信息显示,Gemini表面活性剂能在油/水界面形成单层...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磺酸盐型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吸附行为,考察了不同长度的连接基(Spacer)对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的聚集形态及界面性质的影响.密度分布和微观结构信息显示,Gemini表面活性剂能在油/水界面形成单层膜结构.Gemini表面活性剂能使油/水界面的厚度显著增大,并使界面形成能降低.当连接基为6个碳时,此类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厚度最大,形成的界面最稳定.连接基长度对Gemini表面活性剂单层膜周围的水分子和Na+的吸附结构影响不大,但是能影响水分子的扩散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剂 癸烷 分子动力学 油/水界面
下载PDF
盐穴储气库造腔井油水界面位置控制方法 被引量:15
9
作者 胡开君 巴金红 王成林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4年第5期59-61,共3页
盐穴储气库水溶造腔过程中,为防止腔体上溶过快,丢失有效体积,必须严格控制油水界面的位置。金坛盐穴储气库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发展了地面观察法、压力表对比法、计算法、电测法、井下传感器法等五种油水界面控制方法,在盐穴储气库... 盐穴储气库水溶造腔过程中,为防止腔体上溶过快,丢失有效体积,必须严格控制油水界面的位置。金坛盐穴储气库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发展了地面观察法、压力表对比法、计算法、电测法、井下传感器法等五种油水界面控制方法,在盐穴储气库造腔过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其它方法如光纤式连续油水界面测量也在不断摸索与试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穴 储气库 油水界面 控制方法
下载PDF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水界面变化规律探讨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宗宇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0年第2期79-81,84,共4页
塔河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近10年仍没搞清油水界面变化规律,给油藏开发带来很多困惑。以缝洞特征和流动状态研究为突破口,按溶洞系统、分支溶洞和微小孔洞分布特征和流动状态特征逐次研究油水界面变化:①溶洞中为典型的管流特征... 塔河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近10年仍没搞清油水界面变化规律,给油藏开发带来很多困惑。以缝洞特征和流动状态研究为突破口,按溶洞系统、分支溶洞和微小孔洞分布特征和流动状态特征逐次研究油水界面变化:①溶洞中为典型的管流特征,油水接触为面接触,在微小缝洞中为渗流,油水接触为点状锥进和存在油水过渡带。②溶洞体中油井见水是水推进到井底,可以代表溶洞油水界面的深度和推进时间,微小缝洞中见水是水锥进造成,不代表油水界面的变化情况。③边水在油藏开发过程中逐步向溶洞系统顶部推进,一定条件下逐次向分支溶洞推进和微小孔洞锥进,形成各缝洞体不同部位、不同采出程度条件下参差不齐的相互交杂的油水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 缝洞型 碳酸盐岩油藏管流 水推油 油水界面 变化规律 溶洞系统
下载PDF
多元体系油水界面上常见表面活性剂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4
11
作者 江蓉君 罗健辉 +2 位作者 白瑞兵 江波 周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04-1812,共9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代表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为代表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为代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etaine)为代...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代表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为代表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为代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etaine)为代表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及空白实验.模拟了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上的行为,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分子与石油分子之间的径向分布函数(RDF)、石油分子在竖直方向的均方位移(MSD)、油水界面张力(IFT)、石油层与岩石层之间的相互作用能、石油层的相对浓度在竖直方向的分布及石油分子质心位置随模拟时间的变化关系等,讨论了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洗油性能.结果表明:(1)SDBS,NPE和Betaine分子初始状态下呈近似的规律排列,非极性端部分插入油相中,极性端延伸进入水相中;随后表面活性剂的极性端表现出聚集趋势,逐渐形成一个外部亲油内部亲水的一个胶束状粒子,粒子随模拟的进行逐渐融入到油层当中;DTAB从开始的近似规则排列逐渐变为无规排列,但是始终保持亲油端插入到油相中,亲水端位于油水界面上.(2)表面活性剂分子与石油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弱顺序为Betaine≈DTAB<SDBS<NPE.(3)由质心高度和动力过程中的图像截图分析,表面活性剂洗油效果的顺序为Betaine>SDBS>NPE>DTAB>None.模拟结果与实际的驱油结果一致,从分子层面上解释了不同表面活性剂洗油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油水界面 界面张力 相互作用 洗油效果
下载PDF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郭树平 吴家祥 +1 位作者 于勇 董磊 《石油机械》 2016年第9期104-108,共5页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行业,是油田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在阐述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前沿进展的基础上,对分离器3大重要的组成部分(入口预分离器、聚结构件和油水界面控制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同...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行业,是油田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在阐述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前沿进展的基础上,对分离器3大重要的组成部分(入口预分离器、聚结构件和油水界面控制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指出目前的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存在分离效率低、适应范围窄、设备体积大及依靠经验设计等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分离器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分离器 预分离器 聚结构件 油水界面 油水分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分子与油水界面分子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12
13
作者 侯研博 任强 +1 位作者 代振宇 周涵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8-114,共7页
用量化方法对模型单链型、二聚型和低聚型表面活性剂分子分别与油分子和水分子的微观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低聚型表面活性剂分子与水分子和油分子的作用力均比单链型和二聚型表面活性剂分子的高;与单链型表面活性剂分子相比,与低聚型表... 用量化方法对模型单链型、二聚型和低聚型表面活性剂分子分别与油分子和水分子的微观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低聚型表面活性剂分子与水分子和油分子的作用力均比单链型和二聚型表面活性剂分子的高;与单链型表面活性剂分子相比,与低聚型表面活性剂分子结合的油由于受到更大的作用力而更容易脱离原附着物,从而提高原油采出率。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油水界面 分子模拟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原始油水界面的分布评价——以塔河油田4区为例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青 方小娟 +2 位作者 余勤 姜浩罡 任爱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6期78-81,127,共4页
根据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实际勘探情况,选取区域压力梯度法、单井压力梯度法和实测法3种方法确定研究区内的原始油水界面,并对其分布进行分析和评价。分析认为:各缝洞单元之间油水界面分布不统一,同一单元之内油水界面也不统一... 根据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实际勘探情况,选取区域压力梯度法、单井压力梯度法和实测法3种方法确定研究区内的原始油水界面,并对其分布进行分析和评价。分析认为:各缝洞单元之间油水界面分布不统一,同一单元之内油水界面也不统一。结合实际地质情况,对影响油水界面分布的地质因素进行了分析。油水界面的分布研究对塔河油田今后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界面 分布评价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 缝洞单元 塔河油田
下载PDF
基于油-水界面行为解析蛋白质乳液絮凝机制及其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纪雪花 杜启伟 +3 位作者 苏琪皓 陈玉峰 丁玉庭 周绪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81-288,共8页
絮凝是乳液体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会影响蛋白质稳定的水包油型乳液的乳化、外观和流变性。本文通过分析蛋白质浓度、离子强度、pH值等影响乳液絮凝的重要因素,从界面流变学角度解析乳液油-水界面行为并进一步阐释蛋白质乳液稳定机制... 絮凝是乳液体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会影响蛋白质稳定的水包油型乳液的乳化、外观和流变性。本文通过分析蛋白质浓度、离子强度、pH值等影响乳液絮凝的重要因素,从界面流变学角度解析乳液油-水界面行为并进一步阐释蛋白质乳液稳定机制,综述了通过优化界面吸附层的特性控制絮凝的方法,概述了蛋白质和多糖、多酚形成的二元和三元复合物有效提高乳液稳定性的机制及应用进展,以期为稳定型蛋白质乳液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乳液 絮凝 油-水界面 蛋白吸附层 相互作用
下载PDF
油田油水界面位置的实时检测与控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丛宪冬 宋文龙 魏锦鹏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3年第6期36-40,共5页
本文开发并设计了一套污水除油过程中油水界面位置的实时检测与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中应用成熟的压差传感理论与模糊控制理论 ,使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验证明 ,一些炼油装置污水处理过程在本系统的控制下能够满足排出污水油... 本文开发并设计了一套污水除油过程中油水界面位置的实时检测与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中应用成熟的压差传感理论与模糊控制理论 ,使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验证明 ,一些炼油装置污水处理过程在本系统的控制下能够满足排出污水油的浓度低于 15 0mg L的指标要求并能获得纯度较高的分离油。并且当来水压力有较大波动或污水处理罐参数有较大变化时 ,采用该系统对油水界面位置进行控制 ,其油水界面的波动完全能保持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油水界面位置 实时检测 实时控制 模糊控制理论 水处理 炼油厂
下载PDF
基于MDT测试资料的储层油水界面自动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肖忠祥 徐锐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72-1877,共6页
通过对MDT地层压力数据以及地层压力梯度线形态的分析,提出了利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将有限个数据点的地层压力梯度线进行深度等间距采样,以得到连续分布的地层压力梯度线.在抛物线形式的地层压力梯度线上,油水界面对应于该抛物线的顶点.... 通过对MDT地层压力数据以及地层压力梯度线形态的分析,提出了利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将有限个数据点的地层压力梯度线进行深度等间距采样,以得到连续分布的地层压力梯度线.在抛物线形式的地层压力梯度线上,油水界面对应于该抛物线的顶点.根据最大值原理可以在地层压力梯度线上提取油藏油水界面深度,利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了油藏油水界面自动提取的目的.利用该程序可以减小油田现场处理过程中带入的额外误差,节省操作人员的处理时间,减少工作量.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是可靠的,计算结果完全符合油田储量计算的误差标准,利用其获取的结果真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T 油水界面 抛物线 自动提取 三次样条函数 最大值原理
下载PDF
鄯善油田三间房组油藏油水界面分布状态的主导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涛 王辉 +2 位作者 彭仕宓 马鸿来 吴红果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近期的新钻加密井发现鄯善油田三间房组油藏油水界面与开发初期所认为的形态有明显不同.通过对油水界面分布情况及地层水矿化度、化学成分、水型等方面的研究,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导因素是鄯善油田正好位于地下水排泄区内,地下水自西... 近期的新钻加密井发现鄯善油田三间房组油藏油水界面与开发初期所认为的形态有明显不同.通过对油水界面分布情况及地层水矿化度、化学成分、水型等方面的研究,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导因素是鄯善油田正好位于地下水排泄区内,地下水自西北部侵入鄯善油田,使西区、北区油水界面严重抬升,地层水矿化度及化学成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对确定新钻加密井井深,提高水淹层解释符合率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鄯善油田 地层水 油水界面 水动力系统
下载PDF
拉格朗日描述在水平井渗流场中的应用探索——油气渗流力学教材增添内容之建议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继林 杜殿发 +5 位作者 黄世军 延海云 黄岭峰 胡堂均 张洁 张玉婷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2年第9期1-3,共3页
齐成伟进行了渗流运动学的首次研究,并导出了无限大水平地层中每一流体质点流向有限长直裂缝的运动学公式。油气渗流力学方面:分析了该公式的性质,并利用该公式模拟了裂缝注水和产油时油水边界的运动动态,为水平井水驱油和正常生产时见... 齐成伟进行了渗流运动学的首次研究,并导出了无限大水平地层中每一流体质点流向有限长直裂缝的运动学公式。油气渗流力学方面:分析了该公式的性质,并利用该公式模拟了裂缝注水和产油时油水边界的运动动态,为水平井水驱油和正常生产时见水时间的渗流力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油气渗流力学教学改革方面:从教材章节结构、学生需具备的数学基础、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求真求美动力的诱发四个角度,认识到石油类高校现行油气渗流力学教材应当吸纳该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应用,建议教材编著者引入并作为单独一节,建议教师授课时作为单独学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渗流场 运动学公式 油水边界 见水时间 产能公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二元复合驱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10
20
作者 任强 王振宇 孙玉海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3-48,共6页
用介观模拟方法对二元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油水界面的分布形态进行了研究,发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均分布在油水的界面,单独使用时对界面张力的降低均有一个极值,但两者协同作用时呈互补的状态,使油水界面处表面... 用介观模拟方法对二元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油水界面的分布形态进行了研究,发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均分布在油水的界面,单独使用时对界面张力的降低均有一个极值,但两者协同作用时呈互补的状态,使油水界面处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分布密度增大,更多地占据油水界面层,从而能够更多地降低界面张力;聚丙烯酰胺不能降低界面张力,但自身能够通过分子链的缠结向四周延伸,形成一个空间网状结构,将周围的油滴连结起来,使油分子更容易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 聚丙烯酰胺 油水界面 介观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