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4篇文章
< 1 2 1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稠油降粘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8
1
作者 孟科全 唐晓东 +1 位作者 邹雯炆 崔盈贤 《天然气与石油》 2009年第3期30-34,共5页
随着稠油开采量的增加,稠油降粘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目前常用的稠油降粘方法,包括物理降粘法、化学降粘法和微生物降粘技术的降粘原理、优缺点及研究进展。介绍了西南石油大学的稠油催化氧化降价研究成果。通过分析,认为催... 随着稠油开采量的增加,稠油降粘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目前常用的稠油降粘方法,包括物理降粘法、化学降粘法和微生物降粘技术的降粘原理、优缺点及研究进展。介绍了西南石油大学的稠油催化氧化降价研究成果。通过分析,认为催化降粘和微生物降粘技术具有一定优势,应用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降粘 催化降粘 微生物降粘
下载PDF
生物质热解与生物油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78
2
作者 朱锡锋 陆强 +2 位作者 郑冀鲁 郭庆祥 朱清时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85-1289,共5页
用木屑、稻壳、玉米秆和棉花秆为原料进行了热解液化试验,生物油的产率分别为63%、53%、57%和56%,生物油的热值均为17-18MJ/kg。生物油成分分析表明,生物油是一种复杂含氧有机化合物与水组成的混合物,包括了几乎所有化学类别... 用木屑、稻壳、玉米秆和棉花秆为原料进行了热解液化试验,生物油的产率分别为63%、53%、57%和56%,生物油的热值均为17-18MJ/kg。生物油成分分析表明,生物油是一种复杂含氧有机化合物与水组成的混合物,包括了几乎所有化学类别的有机物。如醚、酯、醛、酮、酚、醇和有机酸等。生物油粘温特性研究表明,当温度低于85℃时,生物油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符合液体粘温通用关系式;当温度高于85%时,生物油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上升,生物油中某些化合物开始产生聚合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 生物油 粘度
下载PDF
稠油的水热裂解反应及其降粘机理 被引量:64
3
作者 刘永建 钟立国 +1 位作者 范洪富 刘喜林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5-98,共4页
研究了注蒸汽开采稠油中的水热裂反应及稠油的降粘机理 ,高温下水性质的变化为稠油的水热裂解反应创造了条件 ;催化剂中的金属离子与水分子的络合 ,生成的络离子对稠油中杂原子S的进攻 ,稠油分子中C—S健的断裂 ,使稠油的分子变小 ;油... 研究了注蒸汽开采稠油中的水热裂反应及稠油的降粘机理 ,高温下水性质的变化为稠油的水热裂解反应创造了条件 ;催化剂中的金属离子与水分子的络合 ,生成的络离子对稠油中杂原子S的进攻 ,稠油分子中C—S健的断裂 ,使稠油的分子变小 ;油层矿物在高温蒸汽的作用下生成了结构类似于无定形催化剂的物质 ,有利于稠油的水热裂解 ;水热裂解反应过程中产生了H2 ,它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实现井下就地加氢 ;水热裂解中的饱和烃、芳香烃含量的增加及胶质、沥青质含量的降低 ,为稠油粘度的降低提供了条件 ;稠油及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的降低、杂原子含量的降低 ,从而降低了稠油分子间的作用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水热裂解反应 降粘机理 注蒸汽开采 粘度 催化作用
下载PDF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动态热路改进模型 被引量:55
4
作者 滕黎 陈伟根 孙才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6-241,共6页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的热点温度是指导变压器负载运行方式和影响变压器绝缘寿命的重要参数,准确计算绕组热点温度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运行变压器散热过程的基础上,考虑油箱外壁与周围环境的热量传递,利用传热学原理和热电类比方法,定...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的热点温度是指导变压器负载运行方式和影响变压器绝缘寿命的重要参数,准确计算绕组热点温度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运行变压器散热过程的基础上,考虑油箱外壁与周围环境的热量传递,利用传热学原理和热电类比方法,定义非线性热阻和集总热容,并考虑油粘度随温度的变化,建立电力变压器动态等效热路的改进计算模型。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室自然油循环自然空气(oilnatural-air natural,ONAN)冷却方式下100 kVA/5 kV油浸式温升试验变压器实测数据和IEEE Std C57.91推荐方法计算值进行对比,比较结果表明:通过改进模型计算的变压器顶层油温和绕组热点温度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变压器 绕组热点温度 热电类比 热路模型 油粘度
下载PDF
稠油特性及其输送技术研究 被引量:41
5
作者 敬加强 罗平亚 游万模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2期53-55,58,共4页
基于金属杂原子及其赖以存在的载体———沥青胶质对原油粘度的绝对贡献 ,测定了稠油模拟油的粘温特性及流变特性 ,分析了稠油高粘度的实质 ,为稠油节能降耗输送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在 10~ 5 0℃内稠油模拟油呈牛顿流体 ,其粘度... 基于金属杂原子及其赖以存在的载体———沥青胶质对原油粘度的绝对贡献 ,测定了稠油模拟油的粘温特性及流变特性 ,分析了稠油高粘度的实质 ,为稠油节能降耗输送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在 10~ 5 0℃内稠油模拟油呈牛顿流体 ,其粘度随温度降低及沥青、胶质含量增加而明显增大 ,稠油高粘的实质在于体系中不同分子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胶束结构。通过稀释或膜分离等技术减小稠油大分子结构或降低稠油大分子浓度 ,将有效降低稠油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沥青胶质 降粘 流变性 输送技术 特性
下载PDF
影响CO_2吞吐采油效果的若干因素研究 被引量:38
6
作者 杨胜来 郎兆新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2-34,45,共4页
为了研究 CO2 吞吐的生产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进行了一系列室内实验 .着重研究吞吐时机(水驱后 CO2 吞吐 ,自喷后 CO2 吞吐 )、降压方式 (一次降压 ,多级降压 )、原油粘度 ( 1 1 .7,2 0 ,1 0 0 ,1430 ,2 5 4 0 m Pa·s)及 CO2 注入... 为了研究 CO2 吞吐的生产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进行了一系列室内实验 .着重研究吞吐时机(水驱后 CO2 吞吐 ,自喷后 CO2 吞吐 )、降压方式 (一次降压 ,多级降压 )、原油粘度 ( 1 1 .7,2 0 ,1 0 0 ,1430 ,2 5 4 0 m Pa·s)及 CO2 注入量、井底流压等因素对产油量的影响 .得到了实验条件下所研究的因素与周期产油量的关系曲线 .研究认为增加 CO2 注入量或降低井底流压、一次降压能够提高产油量 ;对稀油油藏 ,水驱后 CO2 吞吐的周期采出程度可达 2 %~ 3% ;对稠油则因其粘度的大小 ,换油率的大小不同而有差异 ,原油粘度增加吞吐效果变差 .该研究对 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吞吐 提高采收率 原油粘度 含油饱和度 自喷采油
下载PDF
稠油水热裂解可行性的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赵晓非 刘永建 +1 位作者 范洪富 钟立国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1-384,共4页
A new method of heavy oil driver technology_aquathermolysis reaction was studied Effect of transistional metal nickel and iron contents on the heavy oil viscositites and stability viscositites reduced before and after... A new method of heavy oil driver technology_aquathermolysis reaction was studied Effect of transistional metal nickel and iron contents on the heavy oil viscositites and stability viscositites reduced before and after reaction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nge of metal content in aqueous before and after reaction can be neglect so that transistional metal aqueous solution or sol can be catalyst of aquthermlysis For the reason catalyst added, reaction temperature from 260?℃ was reduced to 180?℃ and under these conditions: 180?℃~280?℃, 8?MPa~15?MPa, degree of product viscosity high ( 92 4%), and within 60?d observed these viscosities were re increased no more than 5%, so we can draw this conclusion: being a new method aquthermolysis is a good way for heavy oil dr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性 稠油 水热裂解 催化剂 降粘 过渡金属 石油
下载PDF
大豆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7
8
作者 巫淼鑫 邬国英 +3 位作者 宣慧 王达 钟昌真 王俊德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8-702,共5页
以大豆油为原料采用碱催化酯交换法合成生物柴油,测定了其酸值、游离甘油、总甘油、灰分、黏度和磷含量等指标。实验表明,共存的甲醇、水分和甘油酯对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影响极少,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同时析出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 以大豆油为原料采用碱催化酯交换法合成生物柴油,测定了其酸值、游离甘油、总甘油、灰分、黏度和磷含量等指标。实验表明,共存的甲醇、水分和甘油酯对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影响极少,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同时析出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起关键作用。考察了5种柴油降凝剂、0号和-20号柴油以及乙醇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0号柴油有效地改善生物柴油黏度,但对其低温流动性能影响不大。-20号柴油和乙醇能显著降低生物柴油的凝点、倾点、冷滤点和黏度。其中3种降凝剂有效降低生物柴油的凝点和倾点,1种降凝剂能小幅度改善冷滤点,5种降凝剂都能使生物柴油的黏度小幅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生物柴油 低温流动性能 脂肪酸甲酯 黏度
下载PDF
国内外稠油降黏开采技术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39
9
作者 周林碧 秦冰 +1 位作者 李伟 王征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7-563,共7页
对稠油进行有效开采的根本措施在于降低稠油黏度,提高其流动性。本文介绍和比较了注蒸汽加热降黏、火烧油层、乳化分散降黏、催化降黏、掺稀降黏及微生物降黏等国内外主要的稠油降黏开采技术的机理、发展及应用状况,总结了各降黏技术的... 对稠油进行有效开采的根本措施在于降低稠油黏度,提高其流动性。本文介绍和比较了注蒸汽加热降黏、火烧油层、乳化分散降黏、催化降黏、掺稀降黏及微生物降黏等国内外主要的稠油降黏开采技术的机理、发展及应用状况,总结了各降黏技术的特点以及现阶段的不足,提出了稠油降黏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降黏 提高采收率 综述
下载PDF
影响原油粘度因素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耿宏章 秦积舜 +1 位作者 周开学 张星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3年第1期83-87,共5页
应用高温高压流变仪,对塔河油田原油进行了试验研究,测量了不同含水率、不同气油比下的原油粘度,探讨了原油及油气水混合物粘度与温度、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油气水混合物的粘温特性近似符合指数规律,原油粘度与压力呈线形关系,且随... 应用高温高压流变仪,对塔河油田原油进行了试验研究,测量了不同含水率、不同气油比下的原油粘度,探讨了原油及油气水混合物粘度与温度、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油气水混合物的粘温特性近似符合指数规律,原油粘度与压力呈线形关系,且随气油比变化剧烈,含有溶解气的原油粘度随压力变化存在极小值(泡点压力),原油粘度与含水率存在极大值(非乳化拐点),研究结果可为油田开发方案设计及油气集输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粘度 试验研究 影响因素 压力 温度 高温高压流变仪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所制备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 被引量:28
11
作者 巫淼鑫 邬国英 +1 位作者 韩立峰 王俊德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60,共4页
以我国常用的7种食用植物油为原料,采用碱催化酯交换法制成纯植物油生物柴油,并测定了各种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分布、凝点、冷滤点、倾点和粘度。通过比较发现,当植物油制成生物柴油后其凝点和倾点显著升高,但冷滤点降低。从凝点看,... 以我国常用的7种食用植物油为原料,采用碱催化酯交换法制成纯植物油生物柴油,并测定了各种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分布、凝点、冷滤点、倾点和粘度。通过比较发现,当植物油制成生物柴油后其凝点和倾点显著升高,但冷滤点降低。从凝点看,其中菜籽油生物柴油能满足我国-10号柴油的要求,葵花籽油、玉米油、芝麻油和大豆油的生物柴油能满足0号柴油的规格,花生油生物柴油的凝点则较高。纯植物油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主要与生物柴油中的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含量和分布有关,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含量越高,饱和脂肪酸甲酯中的长链脂肪酸甲酯含量越多,该生物柴油的低温性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生物柴油 低温流动性能 凝点 冷滤点 倾点 粘度
下载PDF
稠油流变性及启动压力梯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张跃雷 程林松 +1 位作者 李春兰 侯君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07年第3期28-30,共3页
针对无水稠油的流动特征,基于流体力学基本理论,建立了合理的无水稠油流动特性物理评价模型—细管模型,测量了不同黏度稠油的流变性;建立了对应不同黏度稠油的流变模式和本构方程;确定了塑性黏度与启动压力梯度的关系式;分析了管径、黏... 针对无水稠油的流动特征,基于流体力学基本理论,建立了合理的无水稠油流动特性物理评价模型—细管模型,测量了不同黏度稠油的流变性;建立了对应不同黏度稠油的流变模式和本构方程;确定了塑性黏度与启动压力梯度的关系式;分析了管径、黏度对稠油流变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无水稠油的流变模式呈宾汉流体特征,其塑性黏度与启动压力梯度关系以对数形式相关性最好,无水稠油的流动特征与管径、黏度因素关系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流变性 黏度 启动压力梯度
下载PDF
超声波强化原油脱盐脱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叶国祥 宗松 +2 位作者 吕效平 韩萍芳 谢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51,共5页
考察了超声强化原油预处理工艺中的部分影响因素,包括电场强度、超声波频率、超声波功率、破乳剂用量、注水量等。超声波是促进原油破乳脱水的主要因素之一。实验结果表明,超声频率为10 kHz的处理效果优于20 kHz的;超声波功率和电场强... 考察了超声强化原油预处理工艺中的部分影响因素,包括电场强度、超声波频率、超声波功率、破乳剂用量、注水量等。超声波是促进原油破乳脱水的主要因素之一。实验结果表明,超声频率为10 kHz的处理效果优于20 kHz的;超声波功率和电场强度增加,均可使原油的脱盐脱水效率增加,当超声波功率为150 W、电场强度为1.2 kV/cm时,原油的脱盐脱水效果最佳,继续增加时,脱盐脱水效果反而降低;破乳剂用量也存在一最佳值(20~30μg/g);注水量越多越有利于脱盐,但水含量增加,因此采用5%(体积分数)左右的注水量能取得较理想的脱水脱盐效果。超声波强化原油脱水脱盐技术为炼油过程中原油预处理工艺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保障了炼油生产的稳定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超声 降粘 脱水 脱盐
下载PDF
稠油主要族组分对其粘度的影响 被引量:28
14
作者 朱战军 林壬子 汪双清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12-513,共2页
对稠油主要族组分的含量与粘度关系进行了定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饱和烃、芳烃、中性非烃、酸性非烃、胶质和沥青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与稠油的粘度呈指数函数关系。稠油的粘度随饱和烃和芳烃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呈指数函数关系降低,随中性... 对稠油主要族组分的含量与粘度关系进行了定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饱和烃、芳烃、中性非烃、酸性非烃、胶质和沥青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与稠油的粘度呈指数函数关系。稠油的粘度随饱和烃和芳烃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呈指数函数关系降低,随中性非烃、酸性非烃、胶质和沥青质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呈指数函数关系升高,对稠油粘度影响重要程度的顺序为:胶质和沥青质>酸性非烃>中性非烃。其中,胶质和沥青质的质量分数是影响稠油粘度的最主要因素,这与其它实验研究结果是一致的。降低稠油中的中性非烃、酸性非烃、胶质和沥青质质量分数,将有效降低稠油的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族组分 粘度 指数函数
下载PDF
离子液体催化改质稠油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范洪富 李忠宝 梁涛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5,共4页
研究了离子液体对稠油黏度、组成和平均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对稠油具有较好的改质降黏作用。稠油经离子液体处理后,其饱和烃、芳香烃、胶质质量分数增加,沥青质质量分数明显下降,从而导致稠油的黏度降低,平均分子量减小。... 研究了离子液体对稠油黏度、组成和平均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对稠油具有较好的改质降黏作用。稠油经离子液体处理后,其饱和烃、芳香烃、胶质质量分数增加,沥青质质量分数明显下降,从而导致稠油的黏度降低,平均分子量减小。研究结果还表明,过渡金属盐改性离子液体对稠油的改质具有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稠油 改质 黏度
下载PDF
稠油黏度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被引量:30
16
作者 汪双清 沈斌 林壬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5-799,共5页
测定了辽河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大庆油田、渤海油田、中原油田和吐哈油田的25个不同黏度的稠油和油砂抽提物的黏度,并采用柱色谱法定量分析了它们的化学族组成,研究稠油黏度和其各化学组分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稠油黏度指标(Iv)概... 测定了辽河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大庆油田、渤海油田、中原油田和吐哈油田的25个不同黏度的稠油和油砂抽提物的黏度,并采用柱色谱法定量分析了它们的化学族组成,研究稠油黏度和其各化学组分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稠油黏度指标(Iv)概念。结果表明,稠油的黏度随非烃组分含量的增加而呈指数函数升高,即非烃组分对稠油黏度作正贡献,在相同含量下,贡献大小顺序依次是酸性非烃、沥青质、高极性非烃、中性非烃。稠油的黏度随饱和烃和芳烃组分含量的增加而呈指数函数降低,即饱和烃和芳烃组分对黏度作负贡献。稠油的黏度是其各化学组分共同贡献并相互作用的结果,黏度指标(Iv)与稠油黏度之间具有良好的数学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化学组成 黏度 黏度指标 黏度-化学组成相关关系
下载PDF
原油粘度及其对潜油电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7
作者 刘敏林 高祺 李杰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9年第2期72-75,共4页
在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大量的现场生产数据,就原油粘度及其对潜油电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适于油田潜油电泵井实际应用的原油粘度及电泵参数修正计算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计算符合率达90%。该方法有助... 在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大量的现场生产数据,就原油粘度及其对潜油电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适于油田潜油电泵井实际应用的原油粘度及电泵参数修正计算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计算符合率达90%。该方法有助于潜油电泵井运行工况的分析,可为合理选井选泵提供依据。目前已在胜利、新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度 潜油电泵 性能 原油 采油泵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油井合理地层压力及流压界限 被引量:21
18
作者 宋考平 高群峰 +2 位作者 甘晓飞 穆文志 吴家文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8-100,共3页
为减少油田耗水量 ,降低套管损坏速度 ,根据喇嘛甸油田室内高压物性、相对渗透率和现场实际情况 ,研究了特高含水期不同地层压力开采时 ,溶解气对原油黏度以及原油黏度对采收率的影响 .用经济评价方法确定出喇嘛甸油田各套井网油井的合... 为减少油田耗水量 ,降低套管损坏速度 ,根据喇嘛甸油田室内高压物性、相对渗透率和现场实际情况 ,研究了特高含水期不同地层压力开采时 ,溶解气对原油黏度以及原油黏度对采收率的影响 .用经济评价方法确定出喇嘛甸油田各套井网油井的合理地层压力和流压界限 .结果表明 :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合理地层压力为饱和压力 ,即 10 .7MPa ;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合理流压基础井网为 6.5MPa ,一次加密井网为 5 .6MPa ,二次加密井网为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地层压力 流压界限 原油黏度 剩余油饱和度 油水相对渗透率 体积系数 采收率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an oil-soluble viscosity reducer for heavy oil 被引量:27
19
作者 Guo Jixiang Wang Heyi +2 位作者 Chen Chaogang Chen Yun Xie Xiaoha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36-540,共5页
To reduce the viscosity of highly-viscous oil of the Tahe oilfield (Xinjiang,China),an oilsoluble polybasic copolymer viscosity reducer for heavy oil was synthesized using the orthogonal method.The optimum reaction ... To reduce the viscosity of highly-viscous oil of the Tahe oilfield (Xinjiang,China),an oilsoluble polybasic copolymer viscosity reducer for heavy oil was synthesized using the orthogonal method.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are obtained as follows:under the protection of nitrogen,a reaction time of 9 h,monomer mole ratio of reaction materials of 3:2:2 (The monomers are 2-propenoic acid,docosyl ester,maleic anhydride and styrene,respectively),initiator amount of 0.8% (mass percent of the sum of all the monomers)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80 oC.This synthesized viscosity reducer is more effective than commercial viscosity reducers.The rate of viscosity reduction reached 95.5% at 50 oC.Infrared spectra (IR) and interfacial tensions of heavy oil with and without viscosity reducer were investigated to understand the viscosity reduction mechanism.When viscosity reducer is added,the molecules of the viscosity reducer are inserted amongst the molecules of crude oil,altering the original intermolecular structure of crude oil and weakening its ability to form hydrogen bonds with hydroxyl or carboxyl groups,so the viscosity of crude oil is reduced.Field tests of the newly developed oil-soluble viscosity reducer was carried out in the Tahe Oilfield,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44.5% less light oil was needed to dilute the heavy oil to achieve the needed visco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SOLUBLE viscosity reducer heavy oil SYNTHESIS EVALUATION
下载PDF
过渡金属的有机酸盐对稠油水热裂解降黏反应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24
20
作者 陈勇 陈艳玲 朱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5-79,共5页
研制了过渡金属有机酸盐催化剂,并据此对胜利油田的稠油进行了水热催化裂解降黏室内实验。在反应温度为280°C、反应时间为36h、加水量为20%、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2%的条件下,原油脱水降黏率达到97%。利用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 研制了过渡金属有机酸盐催化剂,并据此对胜利油田的稠油进行了水热催化裂解降黏室内实验。在反应温度为280°C、反应时间为36h、加水量为20%、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2%的条件下,原油脱水降黏率达到97%。利用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试方法对稠油反应前后的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稠油水热催化裂解降黏反应的机理。研制的过渡金属有机酸盐可用于特稠油、超稠油的现场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水热裂解 降黏 催化剂 过渡金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