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直罗组油气流体活动特征与铀成矿作用初探 被引量:13
1
作者 贾立城 刘武生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78-84,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地区直罗组中砂岩型铀矿化与油气改造作用关系密切。从宏观及微观角度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直罗组油气流体空间展布规律、油气流体对砂体的后生蚀变改造作用,探讨了油气活动期次及其与砂岩型铀成矿的关系,对铀成...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地区直罗组中砂岩型铀矿化与油气改造作用关系密切。从宏观及微观角度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直罗组油气流体空间展布规律、油气流体对砂体的后生蚀变改造作用,探讨了油气活动期次及其与砂岩型铀成矿的关系,对铀成矿规律认识与成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罗组 油气流体 改造作用 砂岩型铀矿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下白垩统环河组砂岩铀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毛宁 武正乾 +3 位作者 刘坤鹏 于宏伟 王凯 王奇辉 《中国锰业》 2022年第4期41-47,共7页
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镇原地区下白垩统环河组含铀砂岩的主、微量元素以及不同地球化学类型岩石环境指标特征,初步探讨了该区砂岩型铀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U与Th、Re、Mo、V元素呈现正相关关系,与Mo元素相关性较明显... 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镇原地区下白垩统环河组含铀砂岩的主、微量元素以及不同地球化学类型岩石环境指标特征,初步探讨了该区砂岩型铀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U与Th、Re、Mo、V元素呈现正相关关系,与Mo元素相关性较明显,可作为研究区环河组砂岩型铀矿富集的指示元素;根据岩石环境指标特征,灰黑色岩石发生了更强的还原蚀变;研究区砂岩型铀矿的形成与深部向上逸散的还原性油气流体作用关系密切,从而形成环河组大面积的铀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油气流体 镇原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
下载PDF
溶气提高脱油型水力旋流器除油效率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书孟 蒋明虎 +3 位作者 张振家 赵雪峰 赵立新 李枫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16,1-2,共3页
通过尼可尼气液混合泵向原水中溶入气体,研究了溶气条件下脱油型水力旋流器除油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溶气条件下,旋流器的除油效率显著增加,在原水中油的质量浓度为200~300mg/L时,出水中油的质量浓度可降到15mg/L以下,平均除油... 通过尼可尼气液混合泵向原水中溶入气体,研究了溶气条件下脱油型水力旋流器除油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溶气条件下,旋流器的除油效率显著增加,在原水中油的质量浓度为200~300mg/L时,出水中油的质量浓度可降到15mg/L以下,平均除油效率达95.5%,提高了9.4个百分点;当气液比Rgl≤3%时,溶气对除油效率的影响不明显,当3%<Rgl≤10%时,除油效率随着气液比的增大而增加;在溶气条件下,除油效率并不总随着分流比Rf的增大而增加,分流比过大,会引起短路流,反而降低除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油型水力旋流器 除油效率 溶气条件 质量浓度 气液比
下载PDF
盆地模拟技术方法在松辽盆地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蔡希源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29,共8页
应用地质、测井、地震资料三维数据体,采用空间网格化和热指标反演拟合等技术,恢复地史和热史。模拟出松辽盆地有三个古热流高峰期;建立超压模型,摸拟青-段向下排烃史,定量计算出青一段靠超压向下排液深度达500m左右;引入流... 应用地质、测井、地震资料三维数据体,采用空间网格化和热指标反演拟合等技术,恢复地史和热史。模拟出松辽盆地有三个古热流高峰期;建立超压模型,摸拟青-段向下排烃史,定量计算出青一段靠超压向下排液深度达500m左右;引入流体势概念,模拟油气二次运移、聚集史,提出了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以垂向向下运移为主,侧向运移为辅的二次运移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模拟 网格点数据 油气运移 石油勘探
下载PDF
高效防气防砂一体化管柱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现东 崔卫冠 +4 位作者 严长青 董志清 刘淑梅 王绪宽 马军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49,i004,共3页
为解决文南油田高气液比井出砂易造成卡泵的问题,研制了高效防气防砂一体化管柱。该管柱主要由闭式气锚、重力式防气装置和激光割缝筛管3部分组成。闭式气锚的分离作用消除了气体对抽油泵的影响,提高了泵效;重力防气装置利用液气分离原... 为解决文南油田高气液比井出砂易造成卡泵的问题,研制了高效防气防砂一体化管柱。该管柱主要由闭式气锚、重力式防气装置和激光割缝筛管3部分组成。闭式气锚的分离作用消除了气体对抽油泵的影响,提高了泵效;重力防气装置利用液气分离原理和高烟囱原理进行液气分离,液流回流时间可达10min,排气最高压差可达0.2MPa;经激光割缝筛管过滤后的液体含砂粒外径小于0.05mm。该管柱在文南油田现场应用16井次,累计增液6000t,增油2717t,平均单井泵效提高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 管柱 防气 研制 防砂 高效 文南油田 割缝筛管 分离作用 分离原理 回流时间 现场应用 气液比 重力式 抽油泵 高烟囱 高压差 气锚 闭式 激光 装置 泵效 卡泵 出砂 增油 单井
下载PDF
经结膜无缝线23G套管硅油取出联合气液交换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文晔 杨瑞明 沙翔垠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8年第12期900-903,共4页
目的评价23G套管经结膜无缝线硅油取出联合气液交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曾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的临床资料,硅油填充2个月以上,经结膜以23G穿刺套管抽吸硅油,部分气液交换并清除残油,部分保留玻璃体腔空气填充。观... 目的评价23G套管经结膜无缝线硅油取出联合气液交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曾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的临床资料,硅油填充2个月以上,经结膜以23G穿刺套管抽吸硅油,部分气液交换并清除残油,部分保留玻璃体腔空气填充。观察术后情况。结果硅油抽吸时间:3.5~6.5min,平均为(4.63±0.98)min,手术全程时间为15~35min,平均为(20.1±6.2)min。术后29例(74.4%)的BCVA提高,5例(12.8%)保持不变,另有5例(12.8%)轻度下降。3例(7.7%)可见玻璃体腔少量散在乳化硅油颗粒。所有患者未出现玻璃体腔出血、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或脉络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仅有1例(2.5%)眼压低至6mmHg(1mmHg=0.133kPa),穿刺口渗液需要缝合。结论经结膜无缝线23G硅油取出联合气液交换术能有效、安全、快捷地取出玻璃体腔硅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 取出 23G套管 元缝线 经结膜 气液交换
原文传递
23G套管硅油取出联合部分气液交换术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魏远建 谢汤寿 +1 位作者 陈俊 胡忱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105-108,共4页
目的评估23G套管硅油取出联合部分气液交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行硅油取出术的71例(71眼)硅油填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35眼)... 目的评估23G套管硅油取出联合部分气液交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行硅油取出术的71例(71眼)硅油填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35眼),经结膜23G套管硅油取出并行部分气液交换术。对照组36例(36眼),经结膜23G套管硅油单纯取出。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眼压、高眼压发生率、硅油残留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眼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玻璃体腔硅油残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眼压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眼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以及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23G套管硅油取出联合部分气液交换术能有效地取净玻璃体腔硅油,减少硅油残留及高眼压的发生率,且未增加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23G套管 气液交换 眼压
下载PDF
4G15D缸内直喷发动机油气分离模拟分析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5
8
作者 胡景彦 苏圣 +2 位作者 吴丰凯 洪进 吴孟军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48,共5页
某4G15D缸内直喷发动机由于在缸盖罩位置布置高压油泵,导致气缸盖罩油气分离部分空间被占用,需要重新设计该款缸内直喷发动机油气分离结构型式。使用CFD仿真分析软件对发动机油气分离器内气液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3种不同结构... 某4G15D缸内直喷发动机由于在缸盖罩位置布置高压油泵,导致气缸盖罩油气分离部分空间被占用,需要重新设计该款缸内直喷发动机油气分离结构型式。使用CFD仿真分析软件对发动机油气分离器内气液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3种不同结构(改进前后)迷宫式油气分离器的流动分布、压力损失,采用离散模型模拟油滴粒子喷射,假定油滴粒子与壁面碰撞后即被捕捉,进而得出不同直径油滴的油气分离效率,根据仿真分析结果选择最优化设计方案;设计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试验方法对油气分离器分离效率间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CFD软件模拟计算方法能够计算出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效率,获得的结果反映了流动本质。在模拟分析过程中,油滴直径设定在1~15μm范围内时,根据所需要的油气分离效率优化设计油气分离结构,满足了最终产品要求。同时,在计算分析准确的前提下,提出了相应试验验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缸内直喷 汽油机 计算流体动力学 油气分离器 气液两相流 油滴直径
下载PDF
试油过程中取水样的时机选择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仲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37-438,共2页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至1998年底,共有水分析资料1385个,其中在钻井试油时所取的水样为1348个,经反复精选,可靠的、有代表性的水分析资料有225个,仅占全部水分析资料的16.69%.水样的可利用率太低,是由于试油时取水样的时机不当...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至1998年底,共有水分析资料1385个,其中在钻井试油时所取的水样为1348个,经反复精选,可靠的、有代表性的水分析资料有225个,仅占全部水分析资料的16.69%.水样的可利用率太低,是由于试油时取水样的时机不当。按以往规范,用硝酸银(AgNO3)试剂滴定水样中的氯离子(Cl-)的方法效果不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水样还是受到泥浆水不同程度的污染,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资料失真,对井下地质得出错误看法,给油气勘探造成负面影响。现提出改用石蕊试纸随试油抽水过程测定水样的pH值,当pH值由大变小,至pH值小于7.5时,是泥浆污染已经消除的最佳时机。石蕊试纸测定水样的pH值法比硝酸银滴定水样的Cl-法,设备更简单,成本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钻井液污染 PH值 取水样 试油过程
下载PDF
射流增效技术在文留油田的应用
10
作者 金发荣 唐玉成 +4 位作者 程建军 张帆 王斌 卞恩文 王晶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3-95,共3页
为解决文留油田高气油比电潜泵井泵效低的难题,开发了射流增效技术。该技术基于垂直多相管流理论,利用射流混合管控制井筒中油气水多相流动的流型来减少能量损失,有效提高电潜泵井的举升能力。射流增效技术在文留油田6口井上的应用结果... 为解决文留油田高气油比电潜泵井泵效低的难题,开发了射流增效技术。该技术基于垂直多相管流理论,利用射流混合管控制井筒中油气水多相流动的流型来减少能量损失,有效提高电潜泵井的举升能力。射流增效技术在文留油田6口井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工艺成功率100%,工艺有效率100%,平均单井日增液13.5 m3、日增油2.64 t,平均提高泵效16.8%。该技术为提高高气油比油井举升效率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留油田 高气油比 射流增效 气液两相流 举升效率
下载PDF
基于GIS的油气运移路径模拟研究
11
作者 刘世翔 薛林福 +1 位作者 张功成 梁建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9-34,共6页
油气运移路径模拟是油气运聚史模拟中难度最大、最复杂的内容之一。油气运移的路径模拟不仅要体现油气运移的动力,还要体现其运移的通道因素。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网格数据结构为基础,按照油气运移的机理,构建了基于GIS的油气运移路... 油气运移路径模拟是油气运聚史模拟中难度最大、最复杂的内容之一。油气运移的路径模拟不仅要体现油气运移的动力,还要体现其运移的通道因素。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网格数据结构为基础,按照油气运移的机理,构建了基于GIS的油气运移路径模拟流程和算法,并成功地应用于延吉盆地,有效揭示了该盆地大砬子组时期油气的运聚规律,为该盆地下一步勘探方向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油气运移路径 流体势 延吉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