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烃源岩及北部油气成因 被引量:88
1
作者 傅宁 米立军 张功成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38,共7页
目前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发现的最为重要的烃源岩分布于始新统和渐新统。其中始新统主要为Ⅰ-Ⅱ,型文昌组湖相烃源岩,渐新统则以Ⅱ-Ⅲ型生气为主的恩平组泥岩为主,含煤及碳质泥岩夹层。油气源对比表明,白云凹陷北坡主要聚集了白云... 目前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发现的最为重要的烃源岩分布于始新统和渐新统。其中始新统主要为Ⅰ-Ⅱ,型文昌组湖相烃源岩,渐新统则以Ⅱ-Ⅲ型生气为主的恩平组泥岩为主,含煤及碳质泥岩夹层。油气源对比表明,白云凹陷北坡主要聚集了白云主洼恩平组Ⅱ2型烃源岩在Ro值为1.2%~1.8%时生成的天然气。白云凹陷文昌组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以早期生油为主,现今成熟生烃范围主要集中在凹陷的南部,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白云凹陷 烃源岩 油气成因 勘探目标
下载PDF
中国南方构造形变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52
2
作者 赵宗举 朱琰 +3 位作者 李大成 俞广 杨树峰 陈汉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5,共7页
在中国南方 ,加里东、海西及印支期构造形变主要形成“大隆大坳”构造格局 ,对油气藏主要起建设作用 ;燕山期构造形变对齐岳山断裂以西的四川盆地以外的南方广大地区产生了强烈冲断、褶皱及抬升剥蚀 ,对油气藏主要起破坏作用 ;喜玛拉雅... 在中国南方 ,加里东、海西及印支期构造形变主要形成“大隆大坳”构造格局 ,对油气藏主要起建设作用 ;燕山期构造形变对齐岳山断裂以西的四川盆地以外的南方广大地区产生了强烈冲断、褶皱及抬升剥蚀 ,对油气藏主要起破坏作用 ;喜玛拉雅期构造形变波及整个南方 ,控制了现今原生、次生及再生烃油气藏的最终形成及分布。南方下第三系断陷为原生油气藏的有利勘探区 ,苏北及江汉盆地等仍有较大勘探潜力 ;南方中、古生界油气勘探应主要考虑次生油气藏及再生烃油气藏 ,上扬子地区主要考虑次生气藏的勘探 ,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形变 原生油气藏 次生油气藏 再生烃油气藏 古后界 油气勘探方向 中国南方
下载PDF
马海-大红沟凸起油气勘探成果与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勘探方向 被引量:48
3
作者 汪立群 徐凤银 +2 位作者 庞雄奇 陈琰 彭立才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25,32,共6页
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马海大红沟凸起区的勘探成果及油气成藏条件(包括烃源岩、储盖组合、构造与演化特征、成藏类型等)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油气主要来源于周围的侏罗系生油凹陷,具有油气源多、储层厚度大、油气运移距离远、圈闭发育和油藏... 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马海大红沟凸起区的勘探成果及油气成藏条件(包括烃源岩、储盖组合、构造与演化特征、成藏类型等)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油气主要来源于周围的侏罗系生油凹陷,具有油气源多、储层厚度大、油气运移距离远、圈闭发育和油藏分布多的特点。对其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发育的3大古凸起区是今后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 古凸起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有利勘探方向
下载PDF
中国石油油气资源潜力分析与勘探选区思考 被引量:38
4
作者 胡素云 李建忠 +8 位作者 王铜山 汪泽成 杨涛 李欣 侯连华 袁选俊 朱如凯 白斌 卓勤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3-823,共11页
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勘探难度日益加大、勘探对象和资源赋存条件更加复杂,更加亟需明确油气勘探现状与挑战,评价国内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明确剩余油气资源分布特点,评价落实重点勘探领域与有利勘探区带,夯实油气资源家底... 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勘探难度日益加大、勘探对象和资源赋存条件更加复杂,更加亟需明确油气勘探现状与挑战,评价国内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明确剩余油气资源分布特点,评价落实重点勘探领域与有利勘探区带,夯实油气资源家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五大举措强力推进油气勘探,取得了10项战略发现和10项重大突破,中西部地区集中勘探落实了15个规模储量区,油气探明储量持续保持高位增长。梳理了中国石油近十年来油气油气勘探形势、挑战及重要举措,分析了中国石油剩余油气资源潜力及分布状况,论述了中国石油探区未来油气勘探重点领域、方向和区带,明确提出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岩性地层、前陆冲断带下组合以及页岩油等四大领域是未来油气勘探突破发现和规模增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 勘探形势 剩余资源潜力 勘探选区 中国石油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构造特征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31
5
作者 吴晓智 张年富 +4 位作者 石昕 周路 张越迁 杨庚 管树巍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6年第1期65-68,84,共5页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为南西—北东走向的燕山期古隆起,分布范围大于2×104km2。现今车莫古隆起的深层仍存在低幅度的背斜构造和鼻状构造,浅层构造简单、断裂不发育。其形成演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即:凸起形成阶段、缓慢发育阶段、强...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为南西—北东走向的燕山期古隆起,分布范围大于2×104km2。现今车莫古隆起的深层仍存在低幅度的背斜构造和鼻状构造,浅层构造简单、断裂不发育。其形成演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即:凸起形成阶段、缓慢发育阶段、强烈发育阶段、隐伏埋藏阶段和改造调整阶段。车莫古隆起提供了形成各种地层、岩性等隐蔽型圈闭的条件和良好的油气运聚背景,有利于盆地腹部大范围、区域性的油气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莫古隆起 准噶尔盆地 油气成藏 勘探方向
下载PDF
从源-盖控烃看塔里木台盆区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32
6
作者 金之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3-770,共8页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层系经历了多期的成藏演化,油气藏的调整、破坏与保存等特征使台盆区的油气分布异常复杂。文中提出源岩和盖层共同控制了塔里木盆地海相层系的油气分布,认为烃源岩生烃史与盖层形成动态演化史的匹配、盖层的质量和...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层系经历了多期的成藏演化,油气藏的调整、破坏与保存等特征使台盆区的油气分布异常复杂。文中提出源岩和盖层共同控制了塔里木盆地海相层系的油气分布,认为烃源岩生烃史与盖层形成动态演化史的匹配、盖层的质量和保存能力以及地质历史时期特别是关键成藏-改造期盖层封盖能力的有效性是控制油气富集和分布的关键因素。宏观上,"源-盖"动态匹配关系的差异决定着不同地区与不同含油层系油气富集程度的差异。同时从"源-盖控烃"的基本思路出发,以区域盖层的分布和动态演化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阐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油气富集的规律性,进而提出台盆区大、中型油气田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盖控烃 油气分布 勘探方向 台盆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中国南方中、古生界古今油气藏形成演化控制因素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27
7
作者 赵宗举 朱琰 李大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6,共6页
根据南方多期构造改造及油气演化复杂性的特点 ,将南方中、古生界古今油气藏分成原生、次生及再生烃油气藏 3类。原生及次生油气藏的分布主要受生烃凹陷邻近的古隆起及古斜坡控制 ,再生烃油气藏分布主要受“二次生烃”或晚期生烃中心控... 根据南方多期构造改造及油气演化复杂性的特点 ,将南方中、古生界古今油气藏分成原生、次生及再生烃油气藏 3类。原生及次生油气藏的分布主要受生烃凹陷邻近的古隆起及古斜坡控制 ,再生烃油气藏分布主要受“二次生烃”或晚期生烃中心控制。南方现存的中、古生界工业性油气藏特别是天然气藏的成藏期均较晚 ,以第三纪为主 ;南方中、古生界烃源岩存在早期—晚期的多期生烃、多期成藏 ,而勘探的重点应该是晚期生烃及晚期成藏的油气藏。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燕山运动对南方中、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保存与破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它控制了现今南方中、古生界主要油气藏成因类型———次生型及再生烃型油气藏的分布。上扬子地区主要考虑次生气藏的勘探 ,中、下扬子地区主要考虑再生烃油气藏的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古生理 油气藏 中生界 成因 控制因素 油气勘探方向
下载PDF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的启迪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抗 王大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6,共8页
从我国已发现的生储于海相层系的油气田来看 ,其有效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下限至少应大于 0 .5 %,滨海相煤系对生烃可有重要贡献。碳酸盐岩有效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和次生孔、洞 ,岩溶是其形成的重要因素。按岩溶发育程度由弱到强 ,将碳酸... 从我国已发现的生储于海相层系的油气田来看 ,其有效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下限至少应大于 0 .5 %,滨海相煤系对生烃可有重要贡献。碳酸盐岩有效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和次生孔、洞 ,岩溶是其形成的重要因素。按岩溶发育程度由弱到强 ,将碳酸盐岩储集体分为纳溪型 (不规则孤立储集体 )、塔河型网络状 (过渡型 )和威远—任丘型 (似层状—似块状的连通储集体 )。网络状塔河型储集体内部有巨大的不均一性 ,油气藏无统一底水和压力。多期拉张—挤压的开合构造旋回是海相油气藏被改造的重要控制因素 ,保存状况直接决定着发现有经济价值海相油气藏的可能性。在勘探思路方面 ,应该按稳定块体内的相对活动性及受其控制的生、储条件 ,把握宏观勘探选区 ;按有机碳含量不小于 0 .5 %的标准 ,重新评价海相有效烃源岩 ;从勘探浅部次生油气藏入手 ,逐步逼近深部海相主力油气藏 ;重视海相层系中的岩性圈闭 ,强调天然气勘探。必须形成与上述要求相配套的勘探技术系列。图 4表 3参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油气勘探 海相油气藏 有效烃源岩 储集体 塔河油田 勘探方向
下载PDF
渤海新生代含油气系统基本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22
9
作者 池英柳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年第1期3-10,共8页
渤海新生代构造格局主要受郯庐断裂系和塘沽-蓬莱断裂系控制;渤鲁帚状构造系和黄骅-东濮隐伏断裂系分别对渤海南部和西部构造影响较大.渤海新生代构造演化史与渤海湾盆地陆区类似,但主要断裂活动期和沉降期比陆区晚,导致渤海含油气系统... 渤海新生代构造格局主要受郯庐断裂系和塘沽-蓬莱断裂系控制;渤鲁帚状构造系和黄骅-东濮隐伏断裂系分别对渤海南部和西部构造影响较大.渤海新生代构造演化史与渤海湾盆地陆区类似,但主要断裂活动期和沉降期比陆区晚,导致渤海含油气系统特征有如下特殊性:①发育沙三段和渐新统两套成熟烃源岩,比陆区多发育一套渐新统沙一段-东下段成熟烃源岩;②湖盆萎缩较晚,东营组和上第三系的砂体类型和储盖配置优于陆区;③后期构造活动强烈,有利于形成浅层油气聚集;④下第三系普遍存在地层超压现象,对油气成藏作用有重要影响;⑤多期成藏和主要油气藏形成较晚.渤海油气分布的三大特点是:①以上部成油组合为主力,中部组合也有较大潜力;②油气富集带以凹陷之间的基岩凸起带为主,其次是凹陷内部的Y字型断裂背斜带;③大油田主要分布于资源量超过5亿t的富含油气系统中.渤海勘探程度较低,应用复式油气聚集带和含油气系统理论,围绕基岩凸起和Y字型断裂背斜带还可发现可观的油气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新生代 含油气系统 特征 油气分布规律
下载PDF
延吉盆地含油气系统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17
10
作者 许岩 刘立 +9 位作者 赵羽君 许岩 刘立 赵羽君 许岩 刘立 赵羽君 许岩 刘立 赵羽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7-230,241,共5页
延吉盆地具二隆二坳的构造格局,盆地内发育中生界铜佛寺组和大砬子组两套烃源岩。东部、西部两坳陷两个组有机质丰度发育不均,西部朝阳川凹陷铜佛寺组有机质丰度高,东部清茶馆、德新凹陷大砬子组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以Ⅱ、Ⅲ型为主... 延吉盆地具二隆二坳的构造格局,盆地内发育中生界铜佛寺组和大砬子组两套烃源岩。东部、西部两坳陷两个组有机质丰度发育不均,西部朝阳川凹陷铜佛寺组有机质丰度高,东部清茶馆、德新凹陷大砬子组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以Ⅱ、Ⅲ型为主,且大多进入生油门限。各组储层物性明显不同,盖层主要是产油层组内发育的泥岩,由于太平隆起上缺失大砬子组、铜佛寺组地层,没有形成全盆地盖层,是本区油气聚集和保存的不利因素。延吉盆地存在朝阳川、清茶馆-德新两个含油气系统。通过含油气系统特征分析,发现朝阳川凹陷生油强度最大区周缘,清茶馆凹陷生油区的西缘、南缘,以及德新凹陷北部隆起带为本区的重点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含油气系统 油气勘探 延吉盆地
下载PDF
汤原断陷断裂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特点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海波 刘晋威 +1 位作者 张立国 郭庆霞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75-281,共7页
汤原断陷是典型的受断裂控制的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盆地内断裂非常发育,主要为NE、NEE、EW和NW四个方向。根据目前钻探结果分析,断陷油气主要分布在汤原断陷中轴线以东的中央凸起带和东部凹陷带,紧邻东兴和东发次凹。油气藏类型主要发... 汤原断陷是典型的受断裂控制的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盆地内断裂非常发育,主要为NE、NEE、EW和NW四个方向。根据目前钻探结果分析,断陷油气主要分布在汤原断陷中轴线以东的中央凸起带和东部凹陷带,紧邻东兴和东发次凹。油气藏类型主要发育构造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预测可能还发育潜山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油气控制因素分析认为:制约汤原断陷油气聚集成藏的主控因素是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构造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因素。油气勘探的方向和有利区为:在层系上应首先优选古近系的达连河组、新安村组及乌云组;在平面上应优选东兴和东发次凹及其上倾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原断陷 断裂构造特征 油气藏 勘探目标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中部走滑断裂系统分布格局及其成因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国会 李世银 +3 位作者 李会元 孙冲 谢舟 李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37,共8页
塔里木盆地中部(以下简称台盆区)奥陶系碳酸盐岩走滑断裂发育,控储控藏作用明显,但对于走滑断裂的成因机制尚不明晰,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探开发的进程。为此,基于三维地震解释成果,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认识,描述了台盆区走滑断裂的总体展... 塔里木盆地中部(以下简称台盆区)奥陶系碳酸盐岩走滑断裂发育,控储控藏作用明显,但对于走滑断裂的成因机制尚不明晰,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探开发的进程。为此,基于三维地震解释成果,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认识,描述了台盆区走滑断裂的总体展布格局,分析了走滑断裂的几何学特征和形成时期,并结合先存构造背景和区域构造应力场探讨了走滑断裂的形成机制,预测了潜在走滑断裂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台盆区走滑断裂受控于先存构造,在其西南、东南和北部3面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统一的大型走滑断裂系统,形成期为中奥陶世末期;②台盆区走滑断裂整体格局中的FⅠ5断裂最为重要,调节了东、西两侧地块的运动差异,是台盆区东、西部走滑断裂系统的分界线,而FⅠ10、FⅠ17等转换断裂则分解了南北向地层缩减,形成了断裂体系的边界,控制了断裂体系中走滑断裂的发育范围;③台盆区走滑断裂系统整体可以被划分为塔北隆起纯剪断裂体系、塔中凸起左行断裂体系、巴楚凸起右行断裂体系和阿满过渡带转换断裂体系共4个体系。结论认为:①FⅠ5、FⅠ10、FⅠ17等断裂活动强度大,对储层改造及油气疏导作用强,是目前断控区最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②预测FⅠ5断裂西侧的阿满过渡带可能发育与FⅠ10断裂对称的转换断层,巴楚凸起、塔中凸起西部可能发育北东向走滑断裂,是下一步油气勘探值得关注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中部 奥陶系 走滑断裂 几何特征 形成机制 转换断层 油气勘探目标
下载PDF
油气勘探目标评价与优选系统 被引量:14
13
作者 徐旭辉 蔡利学 +2 位作者 刘超英 武明辉 邹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7-524,共8页
如何在有限资金下针对不同勘探目标进行评价优选是油气勘探者持之以恒的研究主题。不同勘探阶段油气勘探的目的不同,勘探对象也有所不同,其评价方法及参数也会有所差异。对比国内外相关评价方法,提出利用勘探程度指数作为划分勘探程度... 如何在有限资金下针对不同勘探目标进行评价优选是油气勘探者持之以恒的研究主题。不同勘探阶段油气勘探的目的不同,勘探对象也有所不同,其评价方法及参数也会有所差异。对比国内外相关评价方法,提出利用勘探程度指数作为划分勘探程度的定量指标,并结合不同勘探阶段我国油气勘探中主要面对的勘探对象,分别针对区块、区带、圈闭等不同类型的勘探目标开展了系统分析和方法参数研究,相应建立了不同勘探阶段下区块的"油气条件概率-资源战略价值"、区带的"油气发现概率-资源战略价值"和圈闭的"含油气概率-资源战略价值"等双因素评价优选模型,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适应我国油气勘探的目标评价与优选系统,以满足勘探评价人员和管理人员客观、快速评价决策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概率 资源战略价值 勘探程度指数 勘探目标评价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逆冲推覆构造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曹运江 陆廷清 徐望国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2-17,共6页
研究了柴北缘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的发育背景、发育模式 ,平面、剖面展布特征及其分带性 ,并对主干逆冲断裂带及其间的推覆体带、逆冲席带和低应变区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同时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构造反演来研究推覆构造的发展演变模式及... 研究了柴北缘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的发育背景、发育模式 ,平面、剖面展布特征及其分带性 ,并对主干逆冲断裂带及其间的推覆体带、逆冲席带和低应变区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同时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构造反演来研究推覆构造的发展演变模式及其形成机理 ,指出其逆冲叠瓦扇带和隐伏逆冲前缘带是最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 图 6,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推覆构造带 油气勘探目标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中国“十二五”油气勘探开发规划目标后评估及“十三五”目标预测 被引量:7
15
作者 潘继平 娄钰 王陆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8,共8页
在中国"十二五""十三五"两个五年规划交替之际,国际油气市场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展"十二五"油气勘探开发规划目标后评估,对于科学合理编制"十三五"各类油气发展专项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评... 在中国"十二五""十三五"两个五年规划交替之际,国际油气市场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展"十二五"油气勘探开发规划目标后评估,对于科学合理编制"十三五"各类油气发展专项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评估结果认为,"十二五"期间,全国油气勘探开发规划目标完成情况总体较好,但尚有差距:①石油年产量目标2×10~8 t超额完成、而储量目标65×10~8 t相差6.4%,天然气储量目标3.5×10^(12)m^3超额完成、年产量1 385×10~8 m^3目标相差6.2%;②非常规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相对较差,其中页岩气好于煤层气。新常态下,油气消费量增速放缓、油价暴跌、资源品位下降及统计口径的变化是导致"十二五"油气勘探开发部分规划目标未能完成的主要因素。预测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在国际油价介于50~70美元/桶的条件下,国内年均新增常规石油、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将分别为10.0×10~8~12.0×10~8 t、6 000×10~8~8 000×10~8 m^3;年均新增探明页岩气、煤层气地质储量将分别为1 000×10~8~2 000×10~8m^3、500×10~8~1 000×10~8 m^3;国内石油年产量将保持在约2.0×10~8 t;到2020年,天然气年产量将介于1 800×10~8~2 000×10~8 m^3,其中页岩气年产量将达200×10~8 m^3,煤层气年产量将达150×10~8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油气 勘探开发 产量 储量 非常规油气 “十二五”规划目标评估“十三五”规划目标预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横山堡地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目标优选 被引量:6
16
作者 欧阳征健 冯娟萍 +5 位作者 龚慧山 马玉香 高敏敏 李彦虾 王想霞 王雪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7,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区横山堡地区是重要的油气接替区域。本文利用构造解析、地震勘探等技术方法,对研究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目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晚侏罗纪末期,研究区为银川复背斜东翼,喜山期构造调整后转为前缘反冲带,由一系列...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区横山堡地区是重要的油气接替区域。本文利用构造解析、地震勘探等技术方法,对研究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目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晚侏罗纪末期,研究区为银川复背斜东翼,喜山期构造调整后转为前缘反冲带,由一系列西冲东倾逆冲断层与断背斜组成;该区可分为西部逆冲断褶带、中部逆冲断阶带和东部过渡构造带3个构造单元。断层可分为4级;以燕山期近南北—北北东向逆断层为主,其次为喜山期近东西向走滑断层,并错断了燕山期逆断层。构造样式为一系列东倾单向叠瓦状冲断组合,由近南北向逆断层及加持于其中的断块组成,断块往往为一些小型断背斜,其轴迹走向以近南北—北北东向为主。地质结构为深层滑脱型单向东倾冲断构造。根据上述研究,在沙亥庙断裂上盘断背斜构造高部位优选出一个钻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横山堡地区 构造特征 油气勘探目标
下载PDF
油气上游领域智能化发展方向探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贾鹿 牛志杰 +2 位作者 石国伟 李嗣旭 林道寿 《石油科技论坛》 2019年第6期34-42,共9页
对人工智能本质的认识及其在行业应用的方向性探析非常重要,它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避免满目性地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投入和浪费。文章从业务、专业、数据类型3个不同角度分析了油气大数据的构成,从物探、测井、钻录井、... 对人工智能本质的认识及其在行业应用的方向性探析非常重要,它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避免满目性地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投入和浪费。文章从业务、专业、数据类型3个不同角度分析了油气大数据的构成,从物探、测井、钻录井、油气生产、油藏模拟等专业领域分别探讨了智能化的发展方向。针对油气综合研究领域,探索并创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勘探有利目标区优选智能分析系统”,应用多专业、多学科的综合业务智能化分析方法,独创勘探有利目标区标注规则和自动标注方法,实现了有利目标区的自动分级、可视化展示、查询等功能,可大幅提高用户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上游 大数据 构成分析 智能化 专业方向 勘探有利目标区
下载PDF
川西南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四—五段孔隙型储层特征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5
18
作者 廖荣峰 汤晶 +3 位作者 宋晓波 郝哲敏 王文楷 刘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70,共11页
四川盆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主体为一套克拉通台地相沉积,其西南部地区具有埋深浅、储层薄、含气性较好的特点,早期发现了麻柳场、磨溪、赤水为代表的中小型气藏,近年来中国石化在川西南探区井研JS1井嘉四段测试获气2.32×10^(4)m^(3... 四川盆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主体为一套克拉通台地相沉积,其西南部地区具有埋深浅、储层薄、含气性较好的特点,早期发现了麻柳场、磨溪、赤水为代表的中小型气藏,近年来中国石化在川西南探区井研JS1井嘉四段测试获气2.32×10^(4)m^(3)/d、威远JH1井嘉五段测试获气5.58×10^(4)m^(3)/d。为了进一步明确川西南嘉陵江组孔隙型储层分布及下步勘探的有利目标区,通过区域地质特征、钻井岩心岩屑、铸体薄片及实验地质分析等研究,对嘉陵江组四段—五段孔隙型储层进行了地质评价。嘉四—五段孔隙型储层主要分布于嘉四;、嘉五;层段,灰岩和白云岩储层均有发育,纵向上表现为(灰)云坪与颗粒滩多期叠置的发育模式;储层主要岩石类型为晶粒白云岩、颗粒白云岩和颗粒灰岩,优质储层孔隙结构表现为大孔中喉、大孔细喉及中孔细喉的特征。有利沉积微相云坪和颗粒滩控制了储层的分布,准同生期溶蚀是形成优质孔隙型储层的关键,印支—燕山中晚期流体充注抵御了后期成岩压实和胶结作用对孔隙的破坏;位于泸州古隆起西缘的川西南井研、荣县—宜宾、威远一带是下步勘探评价的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油气藏 勘探目标区 嘉陵江组 下三叠统 川西南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坡折带成藏类型与勘探突破方向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万百 吴河勇 +2 位作者 齐玉林 秦龙卜 张恒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2期7-13,共7页
以层序地层学等理论为指导,以LANDMARK工作站的SEISWORK-3D地震解释、GEOPROBE地震岩性圈闭识别和储层预测等技术为手段,对海拉尔盆地贝尔断陷贝西斜坡主要勘探目的层系进行了层序、体系域的划分及层间扇体的刻画,统一了全区层序及体系... 以层序地层学等理论为指导,以LANDMARK工作站的SEISWORK-3D地震解释、GEOPROBE地震岩性圈闭识别和储层预测等技术为手段,对海拉尔盆地贝尔断陷贝西斜坡主要勘探目的层系进行了层序、体系域的划分及层间扇体的刻画,统一了全区层序及体系域的界限。应用坡折带理论,根据形态特征将贝西斜坡的坡折带划分为反向断阶型、简单弯折型、多级断折型和多级坡折型4种类型。坡折类型不同,其油气藏的形成和富集特征也不同:反向断阶型有利于构造油气藏的形成和富集;断折型和坡折型有利于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形成;简单弯折型有利于岩性油气藏的发育。通过乌东斜坡带与贝西斜坡带的类比研究,提出了海拉尔盆地中坡折带为下步勘探的突破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坡折带 成藏类型 油气勘探 突破方向
下载PDF
辽河西部凹陷滩海地区Es_(1+2)异常压力特征与油气运聚 被引量:4
20
作者 方世虎 徐怀民 +2 位作者 郭召杰 尹继宏 吴兴录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7,共3页
异常高压对油气运移和聚集具有建设与破坏的双重作用 :发育异常高压的泥岩可作为良好的盖层 ,尤其是作为良好的区域性盖层 ,有利于油气成藏 ;异常高压可以成为泥岩排水、排烃的动力 ,产生的裂缝既可作为良好的油气运移通道 ,也可能导致... 异常高压对油气运移和聚集具有建设与破坏的双重作用 :发育异常高压的泥岩可作为良好的盖层 ,尤其是作为良好的区域性盖层 ,有利于油气成藏 ;异常高压可以成为泥岩排水、排烃的动力 ,产生的裂缝既可作为良好的油气运移通道 ,也可能导致油气盖层的破坏 ,促使油气重新分布。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滩海地区Es1+ 2 发育异常高压 ,泥岩的分布及厚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异常压力发育状况 ,且泥岩中的超压往往高于邻近砂岩的超压 ,其压力差成为排烃动力 ,使生烃中心的流体以“离心式”向外排出 ,形成的油气富集带围绕生烃中心呈环带状分布。剩余压力及压力系数的分布基本指示了研究区地下流体的流向 ,反映了西部斜坡带、笔架岭构造带及中央低凸起是有利的含油气区带。异常高压有效地增加了Es1+ 2 作为区域性盖层的封闭能力 ,基本控制了西部凹陷的油气聚集成藏。图 4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西部凹陷 滩海地区 Es1+2 特征 油气运聚 异常高压 油气运聚 油气分布 勘探目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