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发生隐性失血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4
1
作者 祁修权 王唯 +1 位作者 裘小康 许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300-2305,共6页
目的 分析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发生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的隐性失血情况分为阳性组(n=85)和阴性组(n... 目的 分析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发生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的隐性失血情况分为阳性组(n=85)和阴性组(n=115)。采用ROC实验分析连续性变量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实验分析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发生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采用内部数据验证Nomogram模型临床效能。结果 两组在性别、BMI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阴性组相比,阳性组患者年龄较高,围术期输血者较多,手术节段数较高,TC、TG水平较高,术后血红蛋白水平较低(P <0.05);年龄、手术节段数、TC、TG、术后血红蛋白的AUC为0.611、0.607、0.602、0.673、0.791,最佳截断值为39岁、2节、4.96 mmol/L、6.79 mmol/L、107 g/L;年龄(> 39岁)、围术期输血(是)、手术节段数(> 2节)、TC(> 4.96 mmol/L)、TG(> 6.79 mmol/L)、血红蛋白差值(> 44 g/L)均为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发生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P <0.05);Nomogram模型预测风险C-index为0.775(95%CI:0.669~0.848);模型预测的风险阈值> 0.07。结论 年龄(> 39岁)、围术期输血(是)、手术节段数(> 2节)、TC(> 4.96 mmol/L)、TG(> 6.79 mmol/L)、血红蛋白差值(> 44 g/L)均为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发生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且基于以上变量构建的Nomogram模型可以对患者术后发生隐性失血进行较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隐性失血 危险因素 Nomogram预测模型
下载PDF
老年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后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胡亚力 刘烔 +3 位作者 罗富健 于磊 杨欢 宋红星 《医学综述》 2020年第10期2061-2064,2069,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后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后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80例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后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北京协和医院许德荣方... 目的分析老年后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后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80例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后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北京协和医院许德荣方法计算隐性失血量,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麻醉风险分级、内科合并症、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输血情况等,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老年患者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隐性失血量多于女性[(506±166)mL比(423±158)mL],不同手术节段的隐性失血量分别为1节段(370±144)mL,2节段(492±166)mL,3节段(512±17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异体输血者隐性失血量多于无异体输血者[(578±175)mL比(406±132)mL],术中输液量>3000 mL者隐性失血量多于术中输液量≤3000 mL者[(512±174)mL比(384±121)mL](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手术时间≥120 min、有异体输血、输液量>3000 mL者隐性失血量均增加(P<0.05)。结论男性、手术时间≥120 min、有异体输血、术中输液量>3000 mL为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增加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 老年患者 隐性失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个体化预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匿性失血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
3
作者 李建辉 裴宏 +1 位作者 黄光勇 黄昊飞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760-765,共6页
目的构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出现隐匿性失血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平均失血量分为大量失血组(n=42)和非大量失血组(n=54)。对失血的影响... 目的构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出现隐匿性失血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平均失血量分为大量失血组(n=42)和非大量失血组(n=54)。对失血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R3.6.3软件及rms程序包构建预测隐匿性失血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结果96例患者发生大量隐匿性失血的有42例,占比43.75%。单因素分析显示,大量失血组和非大量失血组患者年龄、手术类型、入院白蛋白、DD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79、8.368、15.453,t=5.85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手术类型为InterTAN、入院白蛋白<30 g/L、DD是影响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匿性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显示,年龄>70岁、InterTAN、入院白蛋白<30 g/L、DD每增加0.5 mg/L分别增加14.2分、14.8分、26.8分、11.1分的权重;检验发现模型一致性、区分度均较好。结论年龄>70岁、手术类型InterTAN、入院白蛋白<30 g/L、DD均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隐匿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用于个体化预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隐匿性失血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围手术期 隐匿性失血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余祖年 罗辉 +1 位作者 谢军胜 邓中航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7期100-103,共4页
目的研究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于重庆市北培区中医院进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隐性失血量480 mL为分界线,将其分为高隐性失血组(31例,失血量≥480 mL),低隐... 目的研究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于重庆市北培区中医院进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隐性失血量480 mL为分界线,将其分为高隐性失血组(31例,失血量≥480 mL),低隐性失血组(89例,失血量<480 mL),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隐性失血的因素。结果两组间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认为年龄60岁及以上(OR:8.953,95%CI:2.905,27.593)、骨质疏松(OR:5.127,95%CI:1.318,19.950)是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后高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及以上和骨质疏松是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高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年龄较大和存在骨质疏松的患者,应特别注意预防和监测术后隐性失血的发生,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失血风险,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 隐性失血 年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固定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海滨 刘先银 +3 位作者 黎松波 汪宇 庞广兴 周仲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7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固定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的3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是否应用药物抗凝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固定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的3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是否应用药物抗凝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对照组围手术期未使用药物抗凝。根据Gross公式计算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及显性失血量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隐性失血量为(588.29±124.96)ml高于对照组的(437.65±113.7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以增加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髓内固定围手术期性隐性失血量,抗凝的同时应当密切关注血红蛋白变化,及时处理,必要时输血纠正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隐性失血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营养状况评估及其围术期隐性失血状况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亚利 桂萍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24期3194-3196,共3页
目的评估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围术期隐性失血情况,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间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的诊... 目的评估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围术期隐性失血情况,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间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的诊疗状况。按不同的营养状态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60例营养良好者为对照组,60例营养不良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比容(Hct)。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入院即刻隐性失血量、术前隐性失血量及术后隐性失血量分别为(197.3±43.1)mL、(178.4±38.2)mL、(88.4±6.5)mL,明显大于对照组的(82.5±11.2)mL、(75.8±6.2)mL及(39.8±8.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入院即刻血红蛋白、术前血红蛋白及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90.8±17.6)g/L、(84.6±14.3)g/L、(78.4±11.5)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5±11.5)g/L、(108.4±12.1)g/L、(93.2±8.2)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二天及术后第三天的Hct分别为(28.32±2.2)%、(27.06±2.7)%、(27.61±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12±3.4)%、(32.24±2.8)%、(31.32±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后随营养状况的恶劣隐性失血量逐渐增加,血清指标如总蛋白和白蛋白可用于评估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后的隐血失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 围术期 隐性失血 营养状况
下载PDF
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沈逊 谢浩 王彬彬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围手术期中,与隐性失血量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自2015-10-2018-10行PLIF手术治疗81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统计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index,B...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围手术期中,与隐性失血量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自2015-10-2018-10行PLIF手术治疗81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统计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index,BMI)以及手术时间、手术节段数等数据,将其作为因变量;计算上述患者的隐性失血量,并作为自变量。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与隐性失血量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81例的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为(316.2±170.9)ml,占总失血量的35.7%。单因素分析显示,隐性失血量在年龄、性别、BMI等因素的不同分组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手术时间、手术节段的不同分组中,隐性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手术节段(B=148.52,t=6.85,P<0.05)、手术时间(B=-16.78,t=-9.52,P<0.05)均是PLIF术中隐性失血增多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结论 PLIF手术围术期的隐性失血量较多,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节段数增多均是导致隐性失血增多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失血 围手术期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PDF
单髁置换与全膝关节置换后隐性失血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彭超 刘云鹏 +3 位作者 王小龙 王星亮 杨家骥 华国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303-2309,共7页
背景:单髁置换相较于全膝关节置换的术中失血量相比较低,但二者之间的术后隐性失血量差异尚未得到广泛研究。目的:对比单髁置换与全膝关节置换后隐性失血的差异,分析术前贫血患者是否也可以在无输血风险的情况下进行单髁置换手术。方法... 背景:单髁置换相较于全膝关节置换的术中失血量相比较低,但二者之间的术后隐性失血量差异尚未得到广泛研究。目的:对比单髁置换与全膝关节置换后隐性失血的差异,分析术前贫血患者是否也可以在无输血风险的情况下进行单髁置换手术。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48例,其中58例进行单髁置换手术,90例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前及术后第1,4,21,42天,检测两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比容,计算隐性失血量与输血率。试验获得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9-01-03。结果与结论:①单髁置换组术后第1,4天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全膝关节置换组(P<0.01),两组术前及术后21,42天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单髁置换组术后第1,4天的红细胞比容高于全膝关节置换组(P<0.01),两组术前及术后21,42天的红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在术后第1,4天之间,单髁置换组中女性没有隐性失血,男性平均血红蛋白下降量为4 g/L;全膝关节置换组中女性平均血红蛋白下降量为10 g/L,男性为7 g/L,单髁置换组男性与女性的隐性失血量均低于全膝关节置换组的对应性别患者(P<0.05或P<0.01);④单髁置换组的输血率为0%,全膝关节置换组的输血率为4.4%;术前中度贫血的患者(血红蛋白60-89 g/L),单髁置换组3例均无需输血,而全膝关节置换组6例中2例(33%)需输血;⑤结果表明,单髁置换较全膝关节置换在术后隐性失血方面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关节置换 全膝关节置换 隐性失血 显性失血 输血 血红蛋白 红细胞比容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间歇冷疗对于胸腰椎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项蕾蕾 潘美华 +1 位作者 梁云云 尤青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46-748,752,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冷疗对于胸腰椎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2022年11月本科连续收治的66例急性胸腰椎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两组,其中冷疗组33例,术后6~8 h局部间歇冷敷;常规组33... [目的]探讨间歇冷疗对于胸腰椎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2022年11月本科连续收治的66例急性胸腰椎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两组,其中冷疗组33例,术后6~8 h局部间歇冷敷;常规组33例,未行局部冷敷。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与检验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或术中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冷疗组的总失血量[(608.5±386.2)ml vs (879.2±368.0)ml, P=0.008]和隐性失血量[(334.0±355.4)ml vs (544.3±283.1)ml, P=0.010]均显著少于常规组。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切口疼痛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切口疼痛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验方面,术前两组患者的Hb和HC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3、7 d冷疗组的Hb [(112.9±13.2)g/L vs (103.7±15.1)g/L, P=0.015;(117.7±12.7)g/L vs (106.3±12.3)g/L, P=0.001]和Hct [(34.8±3.9)%vs(32.7±4.0)%, P=0.039;(36.0±3.9)%vs (33.3±3.4)%, P=0.005]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结论]局部间歇冷疗显著减少胸腰椎骨折术后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Hb和Hct的下降。可能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间歇冷疗法 隐性失血
原文传递
止血补血方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患者血常规及并发症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傅晓婷 张亮 +1 位作者 舒琼燕 陈艳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22期184-187,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止血补血方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患者血常规及并发症影响分析,为后续临床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自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患者,对照组34例术后进行常规治疗,... 目的研究探讨止血补血方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患者血常规及并发症影响分析,为后续临床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自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患者,对照组34例术后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3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止血补血方剂,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隐性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计数、髋关节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1 d、手术后3 d、手术后5 d、手术后14 d的隐性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研究组患者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研究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止血补血方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患者并结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出血影响,降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大范围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 止血补血方 隐性失血 血常规 并发症
下载PDF
DHS与PFNA治疗骨粗隆间骨折的隐性失血量对比及股骨髓腔直径/PFNA直径比值与隐性失血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杰 张鹏 +6 位作者 斯焱 朱江伟 李钟 毕梦娜 张上上 陈经勇 马士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年第5期588-593,共6页
目的 对比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骨粗隆间骨折的隐性失血量,并分析股骨髓腔直径/PFNA直径比值与隐性失血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9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男性50例,... 目的 对比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骨粗隆间骨折的隐性失血量,并分析股骨髓腔直径/PFNA直径比值与隐性失血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9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43例;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64.4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Ⅰ型3例,Ⅱ型48例,Ⅲ型39例,Ⅳ型3例;致伤原因摔伤63例,交通事故伤23例,其他7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DHS组和PFNA组。依照患者隐性失血量进行分组,即隐性失血量≥500 mL组和隐性失血量<500 mL组。记录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和围手术期失血量;分析隐性失血量与股骨髓腔直径/PFNA直径比值相关性,确定影响隐性失血量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血中白细胞计数、肌肝清除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尿素均明显升高,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均明显降低,且PFNA组患者血中RBC、Hb水平明显低于DHS组(15.43×10~9±4.95×10~9vs 15.39×10~9±4.27×10~9;153.12μmol/L±32.19μmol/L vs 155.02μmol/L±28.93μmol/L;22.38 U/L±4.91 U/L vs 22.41 U/L±3.94 U/L;39.08 U/L±8.38 U/L vs 38.98 U/L±7.39 U/L;5.43μmol/L±1.81μmol/L vs 5.48μmol/L±1.79μmol/L;4.32×10±1.01×10vs 3.94×10±1.14×10;114.81 g/L±21.21 g/L vs 100.01 g/L±19.83 g/L。P<0.05)。DHS组隐性失血量为(581.43±38.93) mL,PFNA组患者平均隐性失血量为(577.49±40.95) mL,两组患者平均隐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隐性失血量≥500 mL组25例,平均隐性失血量为(700.44±49.58) mL;而隐性失血量<500 mL组21例,平均隐性失血量为(433.12±51.02) mL。隐性失血量≥500 mL组患者股骨干峡部、漏斗起始部和终止部股骨髓腔直径/PFNA直径比值均明显高于隐性失血量<500 mL组(1.45±0.20 vs 1.24±0.19;1.71±0.18 vs 1.54±0.11;1.52±0.15 vs 1.37±0.19。P<0.05);股骨干峡部、漏斗起始部和终止部股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DHS) 股骨近端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 隐性失血量 治疗方法 股骨髓腔直径/PFNA直径比值
下载PDF
基于PFNA内固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低分子肝素治疗后的血红蛋白丢失量、PT、APTT、D-D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刘文望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9期47-51,共5页
目的 探究基于PFNA内固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低分子肝素治疗后的血红蛋白丢失量、PT、APTT、D-D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受试者失血... 目的 探究基于PFNA内固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低分子肝素治疗后的血红蛋白丢失量、PT、APTT、D-D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受试者失血情况、下肢深静脉血栓、凝血功能等指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受试者的血红蛋白丢失量、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t=4.588、5.180、2.586、3.752,P<0.05);研究组受试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未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4.706,P=0.030);受试者经治疗后,研究组PT和APTT高于对照组,D-D低于对照组(t=9.742、8.685、2.840,P=0.000);术后,研究组受试者PV、HSV、LSV均低于对照组(t=3.273、7.658、5.392,P<0.05);研究组受试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0.000,P=1.000)。结论 低分子肝素结合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取得的疗效较好,对患者机体的凝血功能改善效果明显,降低患者整个手术的出血量,使患者深静脉的血液黏滞性降低,降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 隐性失血 DVT
下载PDF
术前应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围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刘旭 曹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7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围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99例实施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术前应用氨甲环酸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术...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围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99例实施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术前应用氨甲环酸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术前应用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失血量、输血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3 d,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术前,但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12.97±4.31)、(105.41±6.31)、(100.51±6.21)g/L,均高于对照组的(102.14±3.98)、(92.47±5.31)、(88.69±3.2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失血量为(689.57±9.34)ml、显性失血量为(113.45±5.14)ml、隐性失血量为(521.41±13.47)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67.41±13.57)、(157.34±5.15)、(801.36±15.4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输血率28.00%(14/50)低于对照组的61.22%(3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6.00%(3/50)略高于对照组的4.08%(2/4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髓内钉固定术术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情况,减少输血率,且不会明显增加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干骨折 氨甲环酸 隐性失血 髓内钉固定术 围术期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匿性失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孔志阳 薛双桃 王志刚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匿性失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2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入院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血浆白蛋白、尿比重、骨折类型、手术...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匿性失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2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入院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血浆白蛋白、尿比重、骨折类型、手术类型、入院至手术时间。根据红细胞压积的变化,从计算的总失血量中减去观察到的围手术期失血量,计算出隐匿性失血量。比较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股骨转子间顺行髓内钉(InterTAN)两种手术方式术中可见出血量、总出血量和隐匿性失血量的差异。结果: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隐匿性失血在BMI亚组、血浆白蛋白亚组、尿比重亚组和手术类型亚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术中出血量、总失血量和隐匿性失血量均高于PFNA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手术类型为InterTAN和入院时血浆白蛋白<30 g/L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匿性失血量的关键影响因素(P<0.05)。结论:BMI>25 kg/cm^(2),尿比重>1.020、血浆白蛋白<30 g/L和InterTAN手术与更多的围手术期隐匿性失血量相关,且血浆白蛋白<30 g/L和InterTAN手术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匿性失血量较大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失血 股骨粗隆间骨折 多因素分析 手术类型
下载PDF
探讨全髋关节及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应用氨甲环酸、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液回输联合干预对患者的隐性失血情况以及其临床疗效
15
作者 胡盛 彭嘉杰 +2 位作者 卢敏强 黄思城 高沛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0期78-81,共4页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及血液回输干预对全髋关节及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期间于中山市骨科医院行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随机划分...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及血液回输干预对全髋关节及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期间于中山市骨科医院行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随机划分患者为参照组(25例)、研究组(25例)。术中参照组行氨甲环酸干预,研究组行氨甲环酸、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液回输联合干预。对比两组围术期显性、隐性失血量、Hb指标下降值、术后康复指标及纤溶、炎症因子指标、手术不良预后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围术期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失血总和及Hb最大下降值均低于参照组,术后Hb检验值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血制品总输注量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纤溶、炎症因子指标均升高,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手术相关不良预后发生率为0低于参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6,P<0.05)。结论 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予以患者氨甲环酸、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液回输联合干预,可积极减少患者显性失血、隐性失血,减轻术后炎症反应风险,降低手术相关不良预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全膝关节置换 隐性失血 氨甲环酸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血液回输
下载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分析
16
作者 王志丽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行PFNA术进行治疗的86例老年IFF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骨折分型、高血压、糖尿...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行PFNA术进行治疗的86例老年IFF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骨折分型、高血压、糖尿病、术前有无抗凝、性别、体重指数、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临床资料,分析PFNA术后隐性失血相关影响因素。结果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总失血量为(915.02±102.03)ml,显性失血量为(93.96±10.68)ml;隐性失血量为(805.06±85.82)ml;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IFF患者PFNA术后隐性失血与年龄、骨折分型、高血压、糖尿病及术前有无抗凝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体重指数、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及受伤至手术时间与老年IFF患者PFNA术后隐性失血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老年IFF患者PFNA术后隐性出血量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75岁、骨折严重程度、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及术前抗凝治疗。结论术后隐性失血是老年IFF患者PFNA围术期主要的失血因素,临床应针对年龄、骨折分型、合并疾病以及术前抗凝情况进行重点关注,并据此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隐性失血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下载PDF
氨甲环酸降低老年转子间骨折围术期失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述清 杨博文 +3 位作者 叶健 张孝华 税巍 倪卫东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1003-1007,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局部、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减少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围术期失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行PFNA手术治疗的14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ITF)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静脉、局部、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减少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围术期失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行PFNA手术治疗的14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ITF)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1例,女93例,年龄65~100岁。根据氨甲环酸的使用方式分为静脉组、局部组和联合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手术切口愈合、胃肠道反应、血栓相关并发症等。结果静脉组、联合组显性失血量低于局部组,联合组隐性失血及总失血量低于静脉组和局部组,输血率及输血量联合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术后当天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ITF患者PFNA内固定围术期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更利于减少失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老年人 隐性失血 氨甲环酸 快速康复
下载PDF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桂林 孙勃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3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现象。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后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隐性失血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患者的平均总失... 目的探讨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现象。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后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隐性失血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患者的平均总失血量为(885.28±62.09)mL;其中,隐性失血量为(702.67±51.38)mL,显性失血量为(180.48±17.94)mL;隐性失血量多于显性失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间隐性失血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基础性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多于未合并基础性疾病患者,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多于非高龄疾病患者,骨折分型中31-A2型隐性失血量高于31-A1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治疗的围手术期患者的失血主要表现为隐性失血,且患者的年龄越高、31-A2型骨折、合并基础性疾病则隐性失血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围手术期 隐性失血
下载PDF
蔗糖铁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老年髋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鹏 杨林 王专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5期96-101,共6页
目的观察蔗糖铁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 EPO)在老年髋关节骨折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6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联合使用蔗糖铁和rh EPO... 目的观察蔗糖铁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 EPO)在老年髋关节骨折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6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联合使用蔗糖铁和rh EPO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42例),其中,术前3天开始用药患者纳入A组(21例),手术当天开始用药患者纳入B组(21例);单纯使用蔗糖铁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24例)。根据失血量将患者分为轻度(<400 ml)、中度(400~800 ml)、重度(>800 ml)。分别于术后1、3、5、7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3、5、7天,A组轻度、中度及重度失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对应程度失血患者(P<0.05);术后3、5、7天,A组中度和重度失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B组对应程度失血患者(P<0.05)。术后3、5、7天,观察组患者红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对应程度失血患者(P<0.05);术后5天和7天,A组中度和重度失血患者红细胞计数均高于B组对应程度失血患者(P<0.05)。结论对于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蔗糖铁联合rh EPO在术前3天开始使用效果较好,联合用药对中、重度失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的提升作用较轻度失血患者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蔗糖铁 老年髋关节骨折 隐性失血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影像分级对全膝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与自体血储备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敏 彭炳龙 +4 位作者 刘水红 杨慧文 田会军 张勇 高志增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2期62-64,共3页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影像分级对全膝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为择期进行全膝置换术患者提供自体血储备方面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本院行初次单侧TKA术患者患者68例,根据Kellgren和Lawrence影像学分级标准进...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影像分级对全膝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为择期进行全膝置换术患者提供自体血储备方面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本院行初次单侧TKA术患者患者68例,根据Kellgren和Lawrence影像学分级标准进行分级:Ⅲ级28例,Ⅳ级40例,统计影像学分级与隐性失血量的关系。结果Ⅳ级组输血量、输血率以及同种异体血输血率均显著高于Ⅲ级组(P〈0.05);Ⅳ级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均显著高于Ⅲ级(P〈0.05),两组隐性失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对患者进行影像学分级能够帮助手术医师评估围术期出血情况,做好血液管理,对于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影像分级 全膝置换术 隐性失血量 自体血储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