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式低位产钳术与会阴侧切低位产钳术助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罗桂兰 黎凡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89-91,98,共4页
目的分析改良式低位产钳术与会阴侧切低位产钳术助产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行产钳术助产的140例产妇,按助产方式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式低位产钳术,对照组采用会阴侧切低位产钳术... 目的分析改良式低位产钳术与会阴侧切低位产钳术助产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行产钳术助产的140例产妇,按助产方式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式低位产钳术,对照组采用会阴侧切低位产钳术。比较2组产妇分娩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2组第二产程时间、阴道撕裂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宫颈裂伤、产妇产后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时及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会阴感染、产后出血、尿潴留、会阴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式低位产钳术进行阴道助产,对产妇创伤小,产妇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产钳 助产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产钳和胎吸术助产对头位难产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丁金玉 李敏 +1 位作者 丁武华 刘雪琴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6期2694-2697,共4页
目的研究产钳和胎吸术助产对头位难产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该院实施阴道手术助产(PVD)干预的129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所用助产方式不同分为产钳组(n=82,产钳助产)和胎吸组(n=47,胎吸术助... 目的研究产钳和胎吸术助产对头位难产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该院实施阴道手术助产(PVD)干预的129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所用助产方式不同分为产钳组(n=82,产钳助产)和胎吸组(n=47,胎吸术助产),比较两组助产成功率、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及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产钳组成功完成分娩80例(97.56%),胎吸组成功完成分娩41例(8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小于或等于3分、4~7分及大于或等于8分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组软产道损伤、阴道壁血肿、产后出血、尿潴留及产褥期感染发生率高于胎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组新生儿皮肤擦伤、头皮血肿、新生儿肺炎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胎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钳助产较胎吸术助产用于头位难产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和保障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产 产钳 真空吸引术 产科 妊娠结局 妊娠并发症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分娩方式对耻骨直肠肌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娟 周爱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利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评估初产妇耻骨直肠肌(PR)的弹性,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PR弹性和收缩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7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产后6~8周检查的初产妇115例,其中经阴道自然分娩组50例... 目的利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评估初产妇耻骨直肠肌(PR)的弹性,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PR弹性和收缩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7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产后6~8周检查的初产妇115例,其中经阴道自然分娩组50例、经阴道产钳助产组15例、选择性剖宫产组50例,同期选取健康未育女性60名为对照组。应用SWE分别在静息及最大收缩状态下测量PR的杨氏模量值,并计算收缩前后的差值;比较4组PR弹性及收缩功能的差异。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组患者双侧弹性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自然分娩组、经阴道产钳助产组弹性参数较对照组、选择性剖宫产组减小;且经阴道产钳助产组弹性参数明显小于经阴道自然分娩组及选择性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对PR的弹性及收缩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产钳助产更易损伤PR的弹性及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分娩 产钳 剖宫产术 产次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耻骨直肠肌 肌收缩 弹性 女(雌)性
下载PDF
腹膜外剖宫产联合产钳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纪国欣 董瑞峰 +2 位作者 张倩 孟岚 徐风森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目的 观察腹膜外剖宫产联合产钳在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再次剖宫产产妇9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腹膜外剖宫产联合产钳产妇47例(A组),腹膜内剖宫产产妇51例(B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A组... 目的 观察腹膜外剖宫产联合产钳在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再次剖宫产产妇9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腹膜外剖宫产联合产钳产妇47例(A组),腹膜内剖宫产产妇51例(B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A组从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分别为(7.7±2.8)min、(42.8±9.7) min,较B组的(9.3±3.2)min、(47.6±9.4) min显著缩短(=2.700、2.497,P=0.008、0.014);两组术中及术后2h出血量分别为(310.4±106.3)mL、(365.3±142.8)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2,P=0.035);术后疼痛VAS评分A组(2.8±1.8)分,显著少于B组的(4.1±1.9)分(t=3.252,P=0.002);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A组(12.5±5.9)h,显著短于B组的(16.0±6.6)h(t =2.771,P=0.007);术后发热率A组(8.5%,4/47)显著低于B组(25.5%,13/51)(χ^2=4.918,P=0.033);术后随访慢性盆腔痛A组3例,B组1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P=0.026).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膜外剖宫产联合产钳较腹膜内再次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病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最大程度地克服了胎头娩出困难,不增加新生儿病率,手术适应证可等同于腹膜内剖宫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产钳 剖宫产术
原文传递
低位产钳助产术 被引量:6
5
作者 余昕烊 漆洪波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18年第3期144-147,共4页
低位产钳助产术可以帮助难产患者快速结束分娩,是一种较好的阴道助产方法。低位产钳助产术前应仔细检查孕妇和胎儿的情况,严格把控手术指征和禁忌证,尽量减少母儿并发症。
关键词 产钳 取胎术 产科
原文传递
臀位阴道分娩 被引量:5
6
作者 孙瑞清 郑剑兰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18年第3期166-169,共4页
臀先露是最常见的胎位异常,阴道分娩风险高。产科医生和助产士应对臀先露的产妇进行充分评估及沟通,选择适宜的病例阴道分娩,同时加强产时监护,以确保臀位阴道分娩的母婴安全。本文围绕臀先露的病因、臀位阴道分娩的适应证、禁忌证、注... 臀先露是最常见的胎位异常,阴道分娩风险高。产科医生和助产士应对臀先露的产妇进行充分评估及沟通,选择适宜的病例阴道分娩,同时加强产时监护,以确保臀位阴道分娩的母婴安全。本文围绕臀先露的病因、臀位阴道分娩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及可能的风险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先露 自然分娩 产钳
原文传递
低位产钳助产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仕英 王颖懿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 研究低位产钳助产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80例低位产钳助产孕妇的临床资料,并与剖宫产140例作对照,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 两组产后出血、伤口感染、新生儿窒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褥病率低位... 目的 研究低位产钳助产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80例低位产钳助产孕妇的临床资料,并与剖宫产140例作对照,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 两组产后出血、伤口感染、新生儿窒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褥病率低位产钳组为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x^2=8.30,P<0.05).结论 低位产钳助产在阴道分娩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钳 分娩 分娩并发症
原文传递
再谈头位阴道助产术 被引量:2
8
作者 余琳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15年第2期37-40,共4页
头先露的阴道助产术包括产钳助产术和胎头负压吸引术。在第二产程中判断胎头位置及胎方位是阴道助产成功的关键。胎头最低位置于坐骨棘2 cm以下,胎方位为枕前位者,助产风险相对小。产科医生要严格把握阴道助产的手术指征,并与患者充分... 头先露的阴道助产术包括产钳助产术和胎头负压吸引术。在第二产程中判断胎头位置及胎方位是阴道助产成功的关键。胎头最低位置于坐骨棘2 cm以下,胎方位为枕前位者,助产风险相对小。产科医生要严格把握阴道助产的手术指征,并与患者充分沟通。临床医生的判断能力,培训经历以及临床经验是助产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胎术 产科 真空吸胎术 产科 产钳
原文传递
阴道手术产 被引量:3
9
作者 徐焕 李笑天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38-741,共4页
阴道手术产是指助产者运用产钳或胎头吸引器使胎儿经阴道分娩,由于产科医生经验和能力的缺乏而使经阴道助产手术分娩的数量下降。文章就阴道手术产的指征、手术技巧、并发症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等进行讨论。
关键词 阴道手术产 产钳 胎吸
原文传递
器械助产与新生儿产伤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璐瑶 赵扬玉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98-801,共4页
器械助产包括产钳和胎头吸引器助产,对降低剖宫产率、处理难产并提高阴道分娩率起重要作用。充分的临床经验和对操作人员的适当培训对安全执行手术分娩至关重要。但应用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母儿损伤,严重者甚至导致新生儿永久性伤害和致... 器械助产包括产钳和胎头吸引器助产,对降低剖宫产率、处理难产并提高阴道分娩率起重要作用。充分的临床经验和对操作人员的适当培训对安全执行手术分娩至关重要。但应用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母儿损伤,严重者甚至导致新生儿永久性伤害和致残。助产人员应根据孕妇-胎儿-自身经验等进行决策,充分评估是否具备器械助产的成功条件,强调降低母体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械助产 产钳 胎头吸引器 新生儿产伤
原文传递
产钳助产术后女性盆底机能的三维超声评估
11
作者 高艳多 朱霞 +3 位作者 范建华 戢秀勤 赵胜 谢磊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61-1365,共5页
目的应用盆底三维超声评估产钳助产术后女性的盆底机能。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行产后42~60 d常规检查的女性150例(分娩组),其中产钳助产分娩组75例,自然阴道分娩组75例;同期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选取无分娩史... 目的应用盆底三维超声评估产钳助产术后女性的盆底机能。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行产后42~60 d常规检查的女性150例(分娩组),其中产钳助产分娩组75例,自然阴道分娩组75例;同期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选取无分娩史的女性100例为对照组。纳入对象均进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静息状态下测量膀胱颈的位置、膀胱后角、尿道倾斜角、肛提肌裂孔面积;最大Valsalva动作时测量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膀胱最低点(膀胱颈或膀胱后壁)位置、尿道内口有无漏斗化、膀胱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对比分析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组间各测量指标的差异。结果静息状态下,膀胱颈到参考线的距离,对照组、自然阴道分娩组、产钳助产分娩组依次减小,肛提肌裂孔面积,对照组、自然阴道分娩组、产钳助产分娩组依次增大,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最大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及肛提肌裂孔面积,产钳助产分娩组、自然阴道分娩组、对照组均依次减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产钳助产可能导致女性盆底机能受损,盆底三维超声可评估盆底结构及功能的改变,从而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产钳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自然分娩
原文传递
产钳在再次剖宫产协助胎头娩出的应用
12
作者 周晓珍 金云兰 娄甜平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62-463,467,共3页
目的:探讨产钳在再次剖宫产时协助胎头娩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244例再次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患者,其中产钳协助胎头娩出(观察组)122例,未采用产钳助娩(对照组)122例。分析2组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时间(U-D... 目的:探讨产钳在再次剖宫产时协助胎头娩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244例再次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患者,其中产钳协助胎头娩出(观察组)122例,未采用产钳助娩(对照组)122例。分析2组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时间(U-DI),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头皮外伤、子宫切口撕裂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U-DI和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新生儿轻度窒息、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头皮外伤、子宫切口撕裂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再次剖宫产徒手助胎头娩出困难时及时应用产钳协助胎头娩出,能有效缩短U-DI,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减少母婴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产钳 窒息 新生儿 分娩并发症
下载PDF
低位及出口产钳助产43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袁新枝 王天成 刘素玲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1年第2期13-14,共2页
目的对低位和出口产钳助产术适应症及并发症的分析,指导临床正常掌握产钳助产术。方法对我科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5年间的低位和出口产钳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位及出口产钳对母儿损伤与正常产相比无差异 (P > 0. 05),但... 目的对低位和出口产钳助产术适应症及并发症的分析,指导临床正常掌握产钳助产术。方法对我科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5年间的低位和出口产钳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位及出口产钳对母儿损伤与正常产相比无差异 (P > 0. 05),但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 0. 01)。结论低位及出口产钳在助产中有一定地位,只有掌握产钳助产术的适应症及条件,正确操作,才能做好该项产手术,降低并发症及母儿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 出口 产钳助产术 母儿并发症
下载PDF
单叶产钳助产的临床应用
14
作者 罗瑞珍 言齐 +1 位作者 宋涛 罗治国 《河北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345-346,共2页
目的: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我科在产钳术的基础上,使用单叶产钳助产60例的临床应用。方法:钳叶选用kielland产钳左或右叶,在阴道助产中将一叶产钳钳叶放置头枕骨侧下方为支点,钳叶紧贴胎头,钳叶方向与胎头枕骨方向一致。试牵无滑脱即可... 目的: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我科在产钳术的基础上,使用单叶产钳助产60例的临床应用。方法:钳叶选用kielland产钳左或右叶,在阴道助产中将一叶产钳钳叶放置头枕骨侧下方为支点,钳叶紧贴胎头,钳叶方向与胎头枕骨方向一致。试牵无滑脱即可向下牵引娩出胎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代替产钳术,可完全取代胎头吸引助产术。结果:使用单叶产钳助产60例,1次成功58例,成功率96.6%,2例使用2次单叶产钳助产。结论:单叶产钳助产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助产快,对母婴损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钳术 单叶产钳
下载PDF
Kiwi Omni胎头吸引器在阴道助产分娩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青青 白小艺 侯红瑛 《新医学》 2016年第9期600-603,共4页
目的评估Kiwi Omni胎头吸引器在阴道助产分娩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规律产检且通过阴道助产分娩的45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使用Kiwi Omni胎头吸引器的16例为观察组,使用产钳的29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产妇阴道裂伤... 目的评估Kiwi Omni胎头吸引器在阴道助产分娩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规律产检且通过阴道助产分娩的45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使用Kiwi Omni胎头吸引器的16例为观察组,使用产钳的29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产妇阴道裂伤率、会阴侧切率、新生儿出生后阿普加评分、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及新生儿头皮下血肿、颅内出血等情况,评估不同阴道助产分娩方式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产妇中阴道裂伤1例(6%)、会阴侧切6例(32%),对照组产妇中出现阴道裂伤10例(34%)、会阴侧切23例(88%),观察组产妇的阴道裂伤率及会阴侧切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新生儿中出现头皮下血肿4例(25%),对照组新生儿中仅1例(3%)出现头皮下血肿,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的阿普加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转科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Kiwi Omni胎头吸引器在阴道助产分娩中可以降低产妇软产道损伤,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转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助产分娩 KIWI Omni胎头吸引器 产钳术
下载PDF
产钳助产术对产后出血量及分娩困难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平泽朋 姜湖铃 +2 位作者 魏长娜 倪小凤 冯英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年第10期74-75,共2页
目的研究产钳助产术对产后出血量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67例行产钳助产术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分别与175例自然分娩产妇和51例经阴道分娩过程中行会阴侧切术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进行比较。同时针对行产钳助产术的三病... 目的研究产钳助产术对产后出血量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67例行产钳助产术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分别与175例自然分娩产妇和51例经阴道分娩过程中行会阴侧切术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进行比较。同时针对行产钳助产术的三病因(6例胎位不正,118例胎儿宫内窘迫以及43例第二产程延长)分别与自然分娩产妇的出血量相比较。结果产钳助产组的平均产后出血量为(294.97±84.28)ml,较自然分娩组的平均产后出血量(242.17±56.96)ml多,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产钳助产组出血量较会阴侧切组(245±46.41mL)多,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产钳助产组三病因的平均出血量(胎位不正组(316.67±68.31)mL,胎儿宫内窘迫组(285.59±60.63)ml,第二产程延长组(317.67±128.21)mL均较自然分娩组多,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产钳助产对产后出血量的增加提示产钳助产本身或产钳运用的病因可能会增加产后出血,但产钳助产对困难分娩依然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钳助产 困难分娩 产后出血
原文传递
产钳在头位困难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姜云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23期5885-5887,共3页
目的探究产钳在头位困难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为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母婴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行择期剖宫产术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因胎头高浮、低位横切口瘢痕子宫或过度肥胖致胎头娩... 目的探究产钳在头位困难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为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母婴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行择期剖宫产术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因胎头高浮、低位横切口瘢痕子宫或过度肥胖致胎头娩出困难。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产钳助产。记录两组新生儿娩出时间、出生1 min Apgar评分、窒息发生率及头面部损伤情况,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和子宫切口延裂情况。结果所有胎儿顺利娩出,观察组新生儿娩出时间、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及头面部损伤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产妇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和子宫切口延裂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择期剖宫产术中如为胎头高浮、低位横切口瘢痕子宫及过度肥胖孕妇,应用产钳助娩胎头不仅缩短胎儿娩出时间,而且大大降低胎儿及产妇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剖宫产术 产钳 娩头困难
原文传递
产钳和胎吸术助产对头位难产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闫华 《临床研究》 2023年第6期33-35,共3页
目的 探讨产钳和胎吸术助产对头位难产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差异。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睢县妇幼保健院接受阴道手术助产的头位难产产妇123例的数据资料完成回顾性分析。按照产妇首选的阴道助产方式完成分组,分为产钳助产组(... 目的 探讨产钳和胎吸术助产对头位难产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差异。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睢县妇幼保健院接受阴道手术助产的头位难产产妇123例的数据资料完成回顾性分析。按照产妇首选的阴道助产方式完成分组,分为产钳助产组(N=77),胎吸助产组(N=46)。对比两组的阴道助产成功率、新生儿的1 min Apgar评分、产妇并发症情况、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 产钳助产组的阴道助产成功率高于胎吸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钳助产组中阴道助产失败的2名产妇紧急转为剖宫产后顺利完成分娩。胎吸助产组中阴道助产失败的7名产妇之中,2名转为产钳助产后顺利完成分娩,5名紧急转为剖宫产后顺利完成分娩。两组的新生儿的1 min Apgar评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产钳助产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胎吸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产钳和胎吸术助产对于头位难产产妇而言均为良好的阴道助产手术方法,其中产钳助产的阴道助产成功率更高,新生儿并发症风险更低,但产钳技术的掌握难度更大,需要医师熟练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钳 胎吸术 头位难产 妊娠结局 并发症
下载PDF
剖宫产时不同胎方位使用产钳助娩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邓琦 柳露 +2 位作者 牛兆仪 李芹 丁尚玮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36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时选择不同胎方位上钳对使用产钳助娩胎头的影响及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对134例诊断胎头高浮、剖宫产时可能娩头困难的足月妊娠患者,使用剖宫产产钳助娩,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以枕横位第一次上钳,B组以枕前位第一次上钳,比... 目的探讨剖宫产时选择不同胎方位上钳对使用产钳助娩胎头的影响及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对134例诊断胎头高浮、剖宫产时可能娩头困难的足月妊娠患者,使用剖宫产产钳助娩,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以枕横位第一次上钳,B组以枕前位第一次上钳,比较两组的剖宫产情况及新生儿出生情况并分析结果。结果对胎头高浮患者使用剖宫产产钳助娩时,A组的胎头娩出时间、第一次上钳滑脱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颜面损伤、产后出血、切口延裂等情况A、B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胎头高浮患者、可能娩头困难时使用剖宫产产钳助娩,枕横位更易上钳成功且节约胎头娩出时间,对新生儿、产后出血及切口延裂的影响与枕前位上钳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产钳 胎方位
下载PDF
剖宫产术中小产钳以枕横位助娩胎头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段志华 熊菊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时双叶小产钳以枕横位(OT)助娩胎头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至2013年期间我院剖宫产术中使用小双叶产钳助的11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以枕横位产钳助娩的41例,枕前位的39例,枕后位3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时双叶小产钳以枕横位(OT)助娩胎头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至2013年期间我院剖宫产术中使用小双叶产钳助的11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以枕横位产钳助娩的41例,枕前位的39例,枕后位36例,记录胎头娩出时间、产钳滑脱情况及母婴损伤情况。结果在剖宫产术中产钳助娩胎头的116例中,胎头娩出时间:枕横位(OT)组(32.652.87)s,枕前位(OA)组(45.75±3.58)S,枕后位(OP)组(46.05±3.59)s;子宫切口延长:OT组1例(2.41%)、OA组1例(2.56%)、OP组1例(2.78%);新生儿颜面损伤:OT组1例(占2.4%),OA组3例(7.7%),OP组为4例(占11.1%);产钳滑脱率:OT组0例,OA组3例(7.69%),OP组3例(8.3%)。经统计学分析,胎头娩出时间、新生儿颜面部损伤率和产钳滑脱率有统计学意义,而产后出血、子宫切口延长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时,使用双叶小产钳以枕横位助娩胎头时胎头娩出时间短,且新生儿颜面部损伤及产钳滑脱率均较低,对产后出血以及切口撕裂伤无明显差异,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枕横位 小产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