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Oblique-Incident Interferometer for Form Measurement of Hand-Scraped Surfaces
1
作者 So Ito Daiki Kameoka +1 位作者 Kimihisa Matsumoto Kazuhide Kamiya 《Nanomanufacturing and Metrology》 2021年第2期69-76,共8页
Precision flat surfaces finished by hand-scraping are extensively used in the sliding parts of precision positioning systems or the surface plates of precision measuring instruments.These hand-scraped surfaces are emp... Precision flat surfaces finished by hand-scraping are extensively used in the sliding parts of precision positioning systems or the surface plates of precision measuring instruments.These hand-scraped surfaces are employed to improve the flatness of the machined surfaces and the motion accuracy of the instruments.The numerous depressions of micrometer-scale depth on a scraped surface are thought to prevent wringing and improve the lubrication properties by forming oil pockets.Form measurement of the micrometer-scale features of a hand-scraped surface is one of the reasonable methods for investigating its effect on the motion accuracy of the positioning systems or the lubrication properties of the sliding parts.Because a hand-scraped surface is a rough surface composed of micrometric complex features,it is difficult to conduct 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surface form using convention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s,such as vertical-incident interferometers or stylus-type profilometers.In this study,an oblique-incident interferometer based on Abramson interferometry is introduced to measure the form of a rough surface produced by hand-scraping.Because this technique can detect high-intensity reflected light on a rough surface,it allows the measurement of the form of the hand-scraped surface in noncontact condition.In order to shorten the measurement time,the form calculation based on a five-step phase shifting method was intro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lique-incident interferometer Abramson interferometry Hand-scraped surface Rough surface Surface form measurement
原文传递
武汉多功能电离层探测系统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罡 赵正予 +1 位作者 聂学东 李婷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0-174,共5页
武汉大学电离层实验室研制的短波电离层探测系统是一部单站雷达,发射长编码调相脉冲串信号获得高脉冲压缩增益,并在脉冲间隔期间接收回波.在系统中加入了高精度频率源和GPS接收机,以实现系统间的频率和时间同步.单台系统可用于单站斜向... 武汉大学电离层实验室研制的短波电离层探测系统是一部单站雷达,发射长编码调相脉冲串信号获得高脉冲压缩增益,并在脉冲间隔期间接收回波.在系统中加入了高精度频率源和GPS接收机,以实现系统间的频率和时间同步.单台系统可用于单站斜向返回探测和垂直入射探测,两台系统配合工作可实现双站斜向返回探测和斜入射探测.经多次实验得到了高质量的单站和双站斜返电离图、斜测电离图和垂测电离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 电离层斜测 电离层垂测 多普勒测量
原文传递
超声兰姆波斜入射裂纹时的散射特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郑阳 何存富 +1 位作者 周进节 吴斌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2,共7页
裂纹是导致众多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超声兰姆波可有效地对板类结构中的裂纹等缺陷实现定位,但目前的技术尚无法实现对缺陷精细特征的测量。研究超声兰姆波与缺陷的交互作用,可为实现缺陷高精度检测奠定理论基础。采用散射系数... 裂纹是导致众多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超声兰姆波可有效地对板类结构中的裂纹等缺陷实现定位,但目前的技术尚无法实现对缺陷精细特征的测量。研究超声兰姆波与缺陷的交互作用,可为实现缺陷高精度检测奠定理论基础。采用散射系数矩阵表征弹性波与缺陷的交互作用,对兰姆波斜入射到裂纹时的散射特性进行仿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其散射场在周向上的分布并不均匀,有明显的波束指向性。随着入射角从0°变化到90°,波束指向角呈非单调性变化,且散射波能量迅速减小。当入射角为0°和90°时,S矩阵有明显的对称性,据此可测量裂纹的扩展方向。利用斜入射时裂纹散射场的特征可以设计合理的成像算法及传感器布置方案,以更有效地实现超声兰姆波对板类结构中裂纹的精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系数矩阵 兰姆波 S0模态 斜入射 裂纹
下载PDF
地震P波斜入射下入射角度对海底沉管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周鹏 崔杰 +1 位作者 李亚东 欧阳志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8-85,共8页
基于粘弹性人工边界条件理论,将地震动输入转化为作用于人工边界的等效荷载来实现波动的输入,利用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了海水-沉管隧道-海床的整体分析模型,在模型的海水与海床的交界面处设置流固耦合边界来考虑海水与海床的流固耦合动... 基于粘弹性人工边界条件理论,将地震动输入转化为作用于人工边界的等效荷载来实现波动的输入,利用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了海水-沉管隧道-海床的整体分析模型,在模型的海水与海床的交界面处设置流固耦合边界来考虑海水与海床的流固耦合动力反应,分析了地震P波斜入射作用下,不同入射角度对沉管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动的入射角度对海底沉管隧道结构的动力反应影响很大,而且入射角在某个范围内,水平向和竖向地震响应有着不同的影响程度;随着入射角度不断增大,结构在竖向的动力响应明显减小,而在水平向的动力响应是先增大后减小。因此,对海底沉管隧道进行抗震设计分析时,应该考虑地震动斜入射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人工边界 海水-沉管隧道-海床 斜入射 入射角度 地震响应
下载PDF
成层饱和介质平面波斜入射问题的一维化时域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伟华 夏佩林 +1 位作者 张奎 赵成刚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9-361,共13页
地震波斜入射下自由场的输入是大型结构抗震分析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尤其是成层饱和多孔介质自由场问题,由于问题的复杂性,目前研究甚少.本文基于Biot提出的饱和多孔介质动力方程,建立了一种新的求解平面波斜入射下基岩上覆饱和多孔... 地震波斜入射下自由场的输入是大型结构抗震分析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尤其是成层饱和多孔介质自由场问题,由于问题的复杂性,目前研究甚少.本文基于Biot提出的饱和多孔介质动力方程,建立了一种新的求解平面波斜入射下基岩上覆饱和多孔介质成层场地自由场分析的一维化时域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Snell定律将饱和多孔介质二维空间问题转化为一维时域问题,通过对深度方向的有限元离散,得到饱和多孔介质波动问题的一维化有限元方程,然后采用单相弹性介质精确人工边界条件模拟基岩半空间的波动辐射和输入特征,通过考虑基岩与饱和多孔介质间透水或不透水边界条件以及不同饱和多孔介质交界面边界条件,形成基岩上覆成层饱和介质系统的整体有限元方程,最后采用中心差分法与Newmark平均加速度近似格式相结合的方法对时间进行离散,得到节点的动力时程的显式表达.典型场地的地震反应分析表明,本文方法的计算结果与传递矩阵法结合傅里叶变换的计算结果完全吻合,证明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层饱和多孔介质 自由场 斜入射 Snell定律 时域有限元
下载PDF
平面波斜入射多层材料的屏蔽效能与反射衰减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旭华 易建政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561-2564,共4页
为解决多层屏蔽材料和吸波材料在分析设计中屏蔽效能和反射衰减的计算问题,从电磁场理论出发,提出了平面波斜入射时材料分界面的输入阻抗,导出了TE波和TM波以任意角度入射多层材料的屏蔽效能和反射衰减计算公式。通过对计算公式的验证... 为解决多层屏蔽材料和吸波材料在分析设计中屏蔽效能和反射衰减的计算问题,从电磁场理论出发,提出了平面波斜入射时材料分界面的输入阻抗,导出了TE波和TM波以任意角度入射多层材料的屏蔽效能和反射衰减计算公式。通过对计算公式的验证与分析,实验验证了计算公式的有效性。研究了电磁波入射角度与极化方式对多层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和反射性能的影响,其结论可用于指导电磁材料的设计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材料 屏蔽效能 反射衰减 斜入射 极化方式
下载PDF
全站仪斜入射角锥棱镜的测角误差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冠兰 黎建洲 《工程勘察》 2017年第1期45-47,73,共4页
在介绍了角锥棱镜的结构和观测原理的前提下,分析了角锥棱镜在全站仪激光斜入射情况下引起的测角误差。建立了棱镜的加工误差和棱镜框架结构两方面引起的斜入射条件下的测角误差模型。最后通过对不同品牌的角锥棱镜进行斜入射测量实验,... 在介绍了角锥棱镜的结构和观测原理的前提下,分析了角锥棱镜在全站仪激光斜入射情况下引起的测角误差。建立了棱镜的加工误差和棱镜框架结构两方面引起的斜入射条件下的测角误差模型。最后通过对不同品牌的角锥棱镜进行斜入射测量实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锥棱镜 斜入射 测角误差
下载PDF
平面P波入射半无限介质内运动空间特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卫平 周宜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80-86,共7页
针对地震动空间差异问题,采用波动力学与叠加原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地震动的空间特征。分别以平面P波在半无限介质内垂直和倾斜入射为例,研究入射波和反射波叠加形成的质点运动空间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以地震波形成质点运动的叠加模式为... 针对地震动空间差异问题,采用波动力学与叠加原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地震动的空间特征。分别以平面P波在半无限介质内垂直和倾斜入射为例,研究入射波和反射波叠加形成的质点运动空间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以地震波形成质点运动的叠加模式为依据,半无限介质可划分为叠加区和分离区。在叠加区,入射波和反射波由于地震波组合效应对质点运动的持时、峰值以及时程形状产生影响;在分离区,入射波和反射波对质点运动的贡献在时域表现分离特征。地震波叠加模式引起的地震动空间差异较明显,研究地震波叠加模式对地震动空间特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P波 垂直入射 倾斜入射 运动空间特征 叠加区 分离区
下载PDF
用斜入射方法计算碳纤维靶的激光增益
9
作者 盛家田 叶春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用斜入射方法并考虑了激光被折射和P极化激光的共振吸收,计算了碳纤维靶的等离子体状态和激光增益。激光斜入射获得的类H-碳的n=2、3跃迁的激光增益系数,比按垂直入射的计算的值略大,但是,增益系数的空间分布变得更窄。激光... 用斜入射方法并考虑了激光被折射和P极化激光的共振吸收,计算了碳纤维靶的等离子体状态和激光增益。激光斜入射获得的类H-碳的n=2、3跃迁的激光增益系数,比按垂直入射的计算的值略大,但是,增益系数的空间分布变得更窄。激光增益发生在更靠近靶的外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入射 P极化激光 共振吸收 碳纤维靶 激光增益
下载PDF
激光斜入射角度对衍射对刀精度的影响
10
作者 石广丰 张玉石 +1 位作者 王金雨 史国权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0-104,共5页
激光衍射对刀是通过检测激光衍射条纹峰值点间距来进行对刀间隙测量的方法。但是检测装置中装夹误差的存在会使得入射激光相对于成像光轴呈现斜入射状态,进而对对刀间隙检查结果及对刀精度产生影响。为了研究斜入射角度对衍射对刀精度... 激光衍射对刀是通过检测激光衍射条纹峰值点间距来进行对刀间隙测量的方法。但是检测装置中装夹误差的存在会使得入射激光相对于成像光轴呈现斜入射状态,进而对对刀间隙检查结果及对刀精度产生影响。为了研究斜入射角度对衍射对刀精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激光斜入射的衍射光强计算模型和峰值点间距误差的计算模型,进而给出了激光斜入射角度计算模型;理论结合实验分别提出了通过检测中央衍射条纹光强峰值点位置和两个一级衍射条纹峰值点间距综合进行激光斜入射角度校正的方法;根据具体实验工艺条件,确定了入射激光的最佳倾斜角度工艺调整范围,为有效提高激光衍射对刀精度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衍射 对刀间隙 激光斜入射 倾斜角度
下载PDF
Reflection of Oblique Incident Waves by Breakwaters with Partially-Perforated Wall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玉成 刘洪杰 +1 位作者 滕斌 孙大鹏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02年第3期329-342,共14页
The reflection of oblique incident waves from breakwaters with a partially-perforated front wall is investigated. The fluid domain is divided into two sub-domains and the eigen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e... The reflection of oblique incident waves from breakwaters with a partially-perforated front wall is investigated. The fluid domain is divided into two sub-domains and the eigen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expand velocity potentials in each domain. In the eigen-expansion of the velocity potential, evanescent waves are included. Numerical results of the present model a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The effect of porosity, the relative chamber width, the relative water depth in the wave absorbing chamber and the water depth in front of the structure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 reflection partially perforated breakwaters oblique incident waves BREAKWATER
下载PDF
平面波斜入射到有孔腔体的屏蔽效能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石丹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8-682,共5页
使用解析方法研究了缝隙偏离中心的有孔屏蔽腔屏蔽效能。将有孔腔体的屏蔽和传输特性用等效传输线的高次模进行分析,推导了平面波以任意角度和极化方向入射时,有孔腔体屏蔽效能的解析计算表达式。分析了入射角度、极化方向、孔缝尺寸、... 使用解析方法研究了缝隙偏离中心的有孔屏蔽腔屏蔽效能。将有孔腔体的屏蔽和传输特性用等效传输线的高次模进行分析,推导了平面波以任意角度和极化方向入射时,有孔腔体屏蔽效能的解析计算表达式。分析了入射角度、极化方向、孔缝尺寸、测试点位置、腔体壁损耗、工作频率等参量与腔体屏蔽效能的关系。经与腔体谐振频率比对,表明该解析方法得到的结果可信,而且解析公式计算速度快,利于参量分析,能为屏蔽腔体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效能 腔体 孔缝 斜入射
下载PDF
斜向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分离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昭晨 王利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4-120,共7页
提出了一种分离斜向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方法,波浪可以是规则波、不规则波,波向可以任意.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采用两点浪高仪的波浪信号就可将斜向入射波和反射波分离.
关键词 斜向入射波 反射波 分离 波浪
下载PDF
电离层不同传播模式信号衰落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凡俊梅 焦培南 +1 位作者 吴振森 鲁转侠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4-248,共5页
采用可分辨不同传播模式的新型斜向探测设备和技术同时记录了不同传播模式的信号衰落实验数据.基于最小均方根误差的概率分布最大似然参数估计和小概率事件的Kolmogorov-Smirnov假设,统计并分析了不同传播模式电波信号的衰落特性.实验... 采用可分辨不同传播模式的新型斜向探测设备和技术同时记录了不同传播模式的信号衰落实验数据.基于最小均方根误差的概率分布最大似然参数估计和小概率事件的Kolmogorov-Smirnov假设,统计并分析了不同传播模式电波信号的衰落特性.实验结果表明:1 000 km左右单程电路单跳模式的时域信号幅度衰落并非瑞利分布,亦非正态分布,但频域信号幅度衰落满足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传播模式 衰落 斜向探测 时域信号 频域信号
原文传递
局部开孔防波堤对斜向波反射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玉成 刘洪杰 董国海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3-70,共8页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斜向规则波与局部开孔防波堤的相互作用。流体运动的计算域被分成两个子域,一个区位于开孔沉箱结构物外侧,另一个区位于结构物内。在每个子区域内,应用分离变量法和特征函数展开法以求得...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斜向规则波与局部开孔防波堤的相互作用。流体运动的计算域被分成两个子域,一个区位于开孔沉箱结构物外侧,另一个区位于结构物内。在每个子区域内,应用分离变量法和特征函数展开法以求得相应的速度势,在速度势的特征展开中考虑了非传播模态波。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二者符合较好。基于对不同因素影响的分析,给出了斜向规则波在局部开孔结构前反射率的简化计算公式,在工程设计中可用于预估类似条件下结构物前的波浪反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率 局部开孔防波堤 斜向波 特征展开
下载PDF
The force of oblique incident wave on the breakwater with a partially perforated wall 被引量:6
16
作者 LI Yucheng LIU Hongjie DONG Guoha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21-130,共10页
Wave forces induc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blique incident wave and the breakwater with a partially perforated front wall is investigated. The fluid domain is divided into two sub-domains and the eigen-functi... Wave forces induc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blique incident wave and the breakwater with a partially perforated front wall is investigated. The fluid domain is divided into two sub-domains and the eigen-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expanding velocity potentials in each domain. In the eigen-expansion of the velocity potential, evanescent waves are included. Numerical results of the present model are compared with other theories and a good agreement can be found between them. Experimental data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the present theoretical results. The effect of the traverse wall on wave forces has been discussed in detail. On the basis of the linear wave theory, it is shown that in the range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incident angle of wave has small influence on wave forces on the unit length of perforated cais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ally perforated oblique incident wave wave force
下载PDF
基于设计地震动的地震波斜入射波动输入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苑举卫 杜成斌 刘志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0-255,共6页
为建立反映地表非一致性运动的地震动场、建立斜入射地震波与设计地震动之间的联系,将地表设计地震动分量看作斜入射的SV波和P波的叠加,根据固体介质中波的传播理论推导了斜入射SV波和P波时程与设计地震动分量的关系,结合粘弹性人工边界... 为建立反映地表非一致性运动的地震动场、建立斜入射地震波与设计地震动之间的联系,将地表设计地震动分量看作斜入射的SV波和P波的叠加,根据固体介质中波的传播理论推导了斜入射SV波和P波时程与设计地震动分量的关系,结合粘弹性人工边界,得到了反映设计地震动的地震波斜入射条件下的解析方式,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时域计算分析模型。半空间算例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地表面各点的运动具有非一致特征。为计算大跨度结构非均匀地震动输入情况下的动力响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斜入射 有限元法 非一致运动 粘弹性人工边界
下载PDF
基岩中入射波三维时域反演及自由场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飞 宋志强 +1 位作者 刘云贺 李闯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7,共12页
基岩入射波一维和二维时域反演不能反映入射方位角和斜入射角的空间任意性,导致构建的自由场可能与实际偏离较远,因此有必要开展基岩入射波三维时域反演研究。基于波函数组合法,利用基岩中P波、SV波和SH波的入射波时程表达地表控制点自... 基岩入射波一维和二维时域反演不能反映入射方位角和斜入射角的空间任意性,导致构建的自由场可能与实际偏离较远,因此有必要开展基岩入射波三维时域反演研究。基于波函数组合法,利用基岩中P波、SV波和SH波的入射波时程表达地表控制点自由场,建立基于设计地震动的基岩入射波三维时域反演方法,并进一步构建了多波组合斜入射下的空间非一致自由场,分析了基于一维和二维反演方法构建的自由场偏差,揭示了不同反演和自由场构建方法对于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坝地震响应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基于地震动三维反演方法构建的自由场具有空间非一致性,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场地的地震动场情况。当入射方位角在0°~60°、斜入射角在40°~90°范围内,与三维反演方法相比,一维反演方法构建的特征点x向自由场偏差较大,位移峰值最大偏差为55.8%;当入射方向与某个水平坐标轴平行时,二维反演方法构建的特征点另一个水平向自由场偏差较大,位移峰值最大偏差为100%。介质泊松比增大,一维反演下x向自由场偏差减小,二维反演下x向自由场偏差增大,特征点位移峰值最大偏差分别为46%和36%。与基于地震动三维反演方法获得的心墙拉应力最大值相比,二维和一维反演下拉应力最大值分别减小了83.3%和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入射波 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坎 三维时域反演 自由场 非一致性
下载PDF
REFLECTION OF OBLIQUE INCIDENT WAVES BY PERFORATED CAISSONS WITH TRAVERSE WALL 被引量:2
19
作者 LIYu-cheng LIUHong-jie DONGGuo-hai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3期257-268,共12页
The interaction of oblique incident waves with infinite number of perforated caissons is investigated. The fluid domain is divided into infinite sub-domains by the caissons, and eigen-function expansion is applied to ... The interaction of oblique incident waves with infinite number of perforated caissons is investigated. The fluid domain is divided into infinite sub-domains by the caissons, and eigen-function expansion is applied to expand velocity potentials in each domain. A phase relation is introduced for wave oscillation in each caisson, and the structure geometry is considered in constructing the models of reflection waves. The reflected waves with the present analysis include all of the waves traveling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when incident wave period is short. Numerical examinations show that velocities at the inner and outer sides of the front walls of caissons ase close to each other, and reflection coefficients satisfy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relation very well when porous effect parameter is infinit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s of oblique incident waves are smaller for shorter caissons at low frequency, and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wave incident ang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 reflection oblique incident wave traverse wall perforated caisson eigen-function expansion
原文传递
波浪斜向入射对斜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绩青 杨成渝 +1 位作者 许光祥 杨斌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40,共9页
目前,国内、外对波浪斜向入射时,斜坡上所受的最大波压力及其作用点的研究,尚未见成果,而工程实践又急需理论指导。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拟合出的经验公式和三维曲面图直观地表达了单宽斜坡上最大波压力随入射角... 目前,国内、外对波浪斜向入射时,斜坡上所受的最大波压力及其作用点的研究,尚未见成果,而工程实践又急需理论指导。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拟合出的经验公式和三维曲面图直观地表达了单宽斜坡上最大波压力随入射角的变化规律,以及随波长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 斜向入射 最大波压力 光滑斜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