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乡融合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内在逻辑、形成机制与实践路向
1
作者 李昀 孔维铮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1,共8页
中国城乡融合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是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键力量,对加快城乡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中国城乡融合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是一种以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和生态化转型为核心,旨在促进城乡间要素自由流... 中国城乡融合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是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键力量,对加快城乡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中国城乡融合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是一种以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和生态化转型为核心,旨在促进城乡间要素自由流动、缩小发展差距,并通过优化劳动者素质和劳动资料赋能劳动对象价值升级,实现生产效率和质量全面提升的变革之力。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可赋能中国城乡融合完满实现;另一方面,中国城乡融合可创新新质生产力实践路向。形成机制方面,新质生产力外显于劳动者、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因此可通过作用于上述三种生产力构成要素来提升新质生产力。为此,应改善劳动投入,赋能劳动者全面发展;推动新质产业和生态环境优化,赋能劳动对象全面迭代;加快技术创新,赋能劳动资料全面升级,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从而推动城乡融合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新质生产力 劳动者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
下载PDF
众包物流模式下参与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魏铖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0年第11期146-148,共3页
在互联网+和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众包物流在我国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同城配送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也催生出了许多新的法律问题,例如,对众包物流平台的法律规制、众包物流平台与配送人员之间的法律关系、客户权益受损时哪一方... 在互联网+和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众包物流在我国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同城配送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也催生出了许多新的法律问题,例如,对众包物流平台的法律规制、众包物流平台与配送人员之间的法律关系、客户权益受损时哪一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问题。文中通过对众包物流模式中,众包物流平台企业的法律性质以及其与配送人员、客户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梳理,来更好的确定如何运用相关法规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包物流 法律关系 规制对象 劳动关系 合同关系
下载PDF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犯罪构成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梅 陈波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7-12,共6页
由于刑法规定的模糊性,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认定问题较多,集中存在于犯罪构成当中。准确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必须深入分析和正确把握其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等各种构成因素。
关键词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犯罪客体 犯罪主体 犯罪构成 劳动报酬
下载PDF
关键核心技术识别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山 谭宗颖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年第2期26-35,共10页
[目的/意义]关键核心技术识别有助于明确努力攻关方向,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可以通过培育新型劳动者、更新新型劳动资料与拓展新型劳动对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方法/过程]基于关键核心技术识别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目的/意义]关键核心技术识别有助于明确努力攻关方向,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可以通过培育新型劳动者、更新新型劳动资料与拓展新型劳动对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方法/过程]基于关键核心技术识别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系统梳理识别关键核心技术的主要定量研究方法,并将其划分为三大类:指标评估法、社会网络法、文本挖掘法,对比分析每种识别方法的优缺点,总结提炼现有识别研究整体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进而研究分析关键核心技术识别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针对关键核心技术识别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提出关键核心技术识别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结果/结论]关键核心技术识别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阻碍,为此,可通过建立动态识别指标体系助力新型劳动者的培育,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助力新型生产资料的更新,通过设置产业发展基金助力新型劳动对象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识别 新质生产力 新型劳动者 新型劳动资料 新型劳动对象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5
作者 康露 金玮 +1 位作者 黄晓灵 黄海燕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6,共13页
新质生产力是引发产业革新浪潮和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的关键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涵盖了支撑系统(创新要素体系、网络组织体系、产业链体系)、业态系统和制度系统等在内的全方位架构。新质生产力通过发挥要素... 新质生产力是引发产业革新浪潮和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的关键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涵盖了支撑系统(创新要素体系、网络组织体系、产业链体系)、业态系统和制度系统等在内的全方位架构。新质生产力通过发挥要素提升效应、组织重塑效应、补链强链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和制度创新效应等不断助力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的构建。针对当前我国体育产业体系存在的创新要素培育不足、体育组织缺乏行业整合能力、产业价值链“低端锁定”、产业体系深陷“结构性陷阱”以及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加速新型要素融合渗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产业链纵横向整合、推动业态“换新出新”、深化体育体制机制改革等针对性举措,通过积聚创新动能、激发组织活力、提升产业价值、筑牢产业根基、强化制度保障等确保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我国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构建的持续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劳动者 新质劳动对象 新质劳动资料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链体系 体育科技 产业创新
下载PDF
男、女戒毒劳教人员精神卫生状况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管唯 张钦廷 季建林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人格、心理测量量表,研究戒毒劳教人员的人格特征、心理卫生状况。方法对16~61岁的508名戒毒劳教人员(其中男性258人,女性250人)进行MMPI、SCL-90的测试。结果MMPI测试显示男性戒毒劳教人员Hs、Pd、Pa、Pt、Sc... 目的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人格、心理测量量表,研究戒毒劳教人员的人格特征、心理卫生状况。方法对16~61岁的508名戒毒劳教人员(其中男性258人,女性250人)进行MMPI、SCL-90的测试。结果MMPI测试显示男性戒毒劳教人员Hs、Pd、Pa、Pt、Sc、Ma均高于临界值,以Hs和Pa为最高;女性Hs、Pd、Pt、Sc均高于临界值,以Hs和Pd为最高。SCL-90测试显示戒毒劳教人员在各因子分上均高于中国常模,女性甚于男性。结论戒毒劳教人员普遍存在个性特征异常和心理卫生问题,男性者个性特征异常更为突出,女性者心理卫生状况尤其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戒毒 劳教人员 精神卫生 心理卫生
下载PDF
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确定 被引量:1
7
作者 冯成凤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16-117,120,共3页
对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确定应当与社区矫正的性质以及我国现行的刑罚制度相一致。剥夺政治权利的对象不具有社区矫正行刑社会化的条件,不宜适用社区矫正;应实行轻罪化的部分劳动教养人员适用社区矫正。
关键词 社区矫正 适用对象 剥夺政治权利的对象 劳动教养人员
下载PDF
从异化到对象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概念的文本解读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建平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4-20,共7页
国内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概念的讨论,大致是因循着以下两种研究思路而分别展开的:一是把劳动认作一个哲学概念,以“异化劳动”为中心,集中探讨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社会批判含义;一是把劳动认作一个实证的政治经济学概念,以“... 国内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概念的讨论,大致是因循着以下两种研究思路而分别展开的:一是把劳动认作一个哲学概念,以“异化劳动”为中心,集中探讨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社会批判含义;一是把劳动认作一个实证的政治经济学概念,以“雇佣劳动”为中心,集中探讨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社会认识论含义。实际上,马克思这一时期的劳动概念只是他用人本主义哲学术语和思想来描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综合性概念,其中既有价值批判的因素,也有社会认识论的成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劳动 雇佣劳动 异化劳动 具体劳动 生产劳动 对象化劳动
下载PDF
和谐社会的生产力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松龄 唐义德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共6页
生产力和谐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和历史范畴的概念。它的具体内容包括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的有效配置,以及可持续利用两个方面,二者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生产力的和谐发展不同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它有赖... 生产力和谐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和历史范畴的概念。它的具体内容包括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的有效配置,以及可持续利用两个方面,二者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生产力的和谐发展不同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它有赖于社会经济生态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生产力 劳动力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下载PDF
《资本论》为什么需要保卫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光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5-13,共9页
沿着"学术保卫"工作路径,《资本论》应视为"科学作品意义的史书"。然则,政治经济学批判必须作为特别的学科方法(规定)予以处理,从中引出人类经济形态的认识论议题,即主体批判和客体批判。从客体的历史世界的发展角... 沿着"学术保卫"工作路径,《资本论》应视为"科学作品意义的史书"。然则,政治经济学批判必须作为特别的学科方法(规定)予以处理,从中引出人类经济形态的认识论议题,即主体批判和客体批判。从客体的历史世界的发展角度,马克思《资本论》演绎了方法论上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并抓住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工作逻辑(形式)。同样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整全意义的批判概念在定义域上落入研究对象的"和而不同"之中了,这要求我们重视对"身份"、"财产"并重的经济形态特性的研究。换言之,身份二重性与劳动二重性的规定性的"携手并进",产品和商品的经济形式的"相互拱卫",此是政治和经济的最为深远意义的相互"历史组装"的形态。在这一工作语境中,劳动批判意味着"双重性超越":既历史超越"身份绑缚",又社会超越"财产束缚",实现彻底自由取向的发展。中华主体批判的路径为不可或缺的工作侧面,又或是社会主义运动之"涌泉之流",整体看,这是"自为阶级"(行动主义主体)的历史形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保卫 政治经济学批判 主体批判 客体批判 身份二重性 劳动二重性
下载PDF
价值分析:劳动整体创造价值
11
作者 苏志炯 《价值工程》 2006年第2期40-42,共3页
对人类劳动的认识是经济学认识的基础,我们要站在新的时代高度认识劳动,劳动是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的对立统一,具有整体性。在确认劳动整体性的前提下,从客观事实出发,以劳动产品为认识起点顺理成章地推论出劳动整体价值论。科学的价值... 对人类劳动的认识是经济学认识的基础,我们要站在新的时代高度认识劳动,劳动是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的对立统一,具有整体性。在确认劳动整体性的前提下,从客观事实出发,以劳动产品为认识起点顺理成章地推论出劳动整体价值论。科学的价值理论是劳动整体价值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劳动主体 劳动客体 劳动整体性 价值
下载PDF
劳动何以可能——马克思对劳动问题的本体论反思
12
作者 曾俊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67-74,共8页
本体论是对"存在"何以可能的批判性反思,也是寻求对现实事物的超越性理解。近代以来哲学家对作为"现代社会范畴"的劳动进行了批评性的哲学反思。马克思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之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劳动何以可能"... 本体论是对"存在"何以可能的批判性反思,也是寻求对现实事物的超越性理解。近代以来哲学家对作为"现代社会范畴"的劳动进行了批评性的哲学反思。马克思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之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劳动何以可能"这一本体论问题。其运用历史性与辩证性的批判方法,突破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劳动的抽象、片面理解,同时又利用政治经济学研究实证性、科学性,克服了黑格尔哲学中对劳动本质的唯心主义阐释。从而在唯物主义视域内实现了对劳动问题的本体论反思,赋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以"人类解放"的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 时间性劳动 空间性劳动 对象性劳动 非对象性劳动
下载PDF
从两个必然到两个绝不会——基于《共产党宣言》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文献群视角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进东 徐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7,共7页
马克思超越带有应然逻辑色彩的两个必然,做出体露为实然辩证法的两个绝不会这一判断时,才形成成熟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共产党宣言》中亮出的两个必然(作为对1848年以前思想的总结),表明马克思的哲学已经达到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层面,但... 马克思超越带有应然逻辑色彩的两个必然,做出体露为实然辩证法的两个绝不会这一判断时,才形成成熟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共产党宣言》中亮出的两个必然(作为对1848年以前思想的总结),表明马克思的哲学已经达到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层面,但源于特定历史时段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这一多少带有点泛化的判断,在1848年革命后被马克思自己所颠覆,从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两个绝不会的判断;做到这一点的条件是,马克思从历史和现实的层面,既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主动轮资本所涵盖的巨大的历史时空维度,又发现了工人身上的观念拜物教,以及将主体向度和客体向度融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体线索 分工 生产力 主体线索 生产关系
下载PDF
论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爱华 谭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1-56,共6页
《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刑法修正案(八)》和新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规定各不相同。合理界定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应当从实然和应然的角度进行探讨。从实然的角度,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把社区... 《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刑法修正案(八)》和新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规定各不相同。合理界定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应当从实然和应然的角度进行探讨。从实然的角度,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把社区矫正定位为刑罚执行方式,《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规定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为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裁定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犯罪分子,这种规定是合理的。但从应然的角度,从国际领域社区矫正的发展趋势来看,社区矫正应当被定位为预防犯罪、控制犯罪的综合治理手段,其适用对象也应当随之拓展为半监禁的罪犯、监禁刑即将服刑完毕的罪犯、刑满释放人员、暂缓起诉的未成年人、劳动教养人员和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未成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适用对象 监禁刑 暂缓起诉 劳动教养 治安管理处罚
下载PDF
物与人的互动表达——晚清民国时期的六堡茶与马来亚华人劳工群体 被引量:2
15
作者 邵凡晶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3-19,3,共7页
晚清民国时期六堡茶在南洋的消费市场主要存在于马来亚的锡矿场之中。相较于其他行业,矿场中的华工人数众多、收入尚可,为六堡茶在马来亚的物资消费奠定基础,使其成为矿场生活的必需。六堡茶的消费不仅是华工延续迁出地的饮茶习惯,也是... 晚清民国时期六堡茶在南洋的消费市场主要存在于马来亚的锡矿场之中。相较于其他行业,矿场中的华工人数众多、收入尚可,为六堡茶在马来亚的物资消费奠定基础,使其成为矿场生活的必需。六堡茶的消费不仅是华工延续迁出地的饮茶习惯,也是华工在当地解决维生素匮乏、传染病泛滥等生存困境的良方,还是华工在移民社会适应和满足身份识别需求的物质表达。在茶叶消费的过程中,茶被附着了人的意义,饮用人的身份被转接在茶的身上,六堡茶遂与劳工的身份绑定在一起被形塑为“劳工茶”。本研究将视角集中在移民社会下六堡茶与马来亚华人劳工群体的互动,观察茶被赋予人的标签的过程及其强化群体认同、彰显社会地位的过程。籍此以物作为研究人与社会的媒介和载体,从而达到“以物论人”“以物论社会”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劳工茶 马来亚华工
下载PDF
论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传刚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20-23,共4页
将劳动法的调整对象解释为劳动关系,过于笼统。通过对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各种观点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劳动法的调整对象要抓住三个环节,即劳动关系的主体、劳动关系主体的行为、劳动关系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只有将这三方面有机结合,才能全面... 将劳动法的调整对象解释为劳动关系,过于笼统。通过对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各种观点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劳动法的调整对象要抓住三个环节,即劳动关系的主体、劳动关系主体的行为、劳动关系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只有将这三方面有机结合,才能全面、充分地认识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法 调整对象 劳动关系 劳动行为
下载PDF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端——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主客体思想的研究
17
作者 胡潇 肖爱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3-16,共4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有丰富的认识论思想。其认识论思想中关于主客体的历史生成、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建构受一定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并在生产劳动基础上实现主客体辩证统一的理论,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有丰富的认识论思想。其认识论思想中关于主客体的历史生成、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建构受一定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并在生产劳动基础上实现主客体辩证统一的理论,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进行了实践唯物论的发生学探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客体 社会关系 生产劳动
下载PDF
论《巴黎手稿》中的生态自然观
18
作者 黄敏 《决策与信息》 2019年第6期69-78,共10页
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扬弃了抽象自然观,实现了自然观上的生态转向。运用对象性思维,马克思重塑了自然孕育人,自然改变人,人改造自然,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交互作用的有机体。在劳动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表现为人与劳动产品... 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扬弃了抽象自然观,实现了自然观上的生态转向。运用对象性思维,马克思重塑了自然孕育人,自然改变人,人改造自然,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交互作用的有机体。在劳动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表现为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异化、人与人异化的双重关系范畴。异化劳动最终将凝结为私有财产;一当私有财产确立,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异化状态又会进一步深化。面对现实困境,扬弃了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克服人与自然、人与人异化的必然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巴黎手稿》 生态自然观 对象性存在 异化劳动 私有财产 共产主义社会
下载PDF
经济发展、资源功能与中国配置绩效与策略
19
作者 崔巍 《当代经济管理》 2008年第4期16-20,共5页
经济发展理论中对劳动对象资源开发利用的强调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地认识劳动对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就不可能科学论述资源在增长理论及模型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必须遵循马克... 经济发展理论中对劳动对象资源开发利用的强调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地认识劳动对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就不可能科学论述资源在增长理论及模型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的分析模型,指导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践,建立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及能源支撑体系,并调整优化资源及能源的供给与需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分析模型 劳动对象 资源能源
下载PDF
劳动法调整对象再认识与劳动法学科重构 被引量:16
20
作者 常凯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8-104,共7页
随着中国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发生,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也由以往主要局限于个别劳动关系调整,转变为以个别劳动关系调整为基础,以集体劳动关系调整为主线,以社会劳动关系调整为目标。规范的市场经济下劳动法的作用,是从个别劳动关系的从... 随着中国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发生,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也由以往主要局限于个别劳动关系调整,转变为以个别劳动关系调整为基础,以集体劳动关系调整为主线,以社会劳动关系调整为目标。规范的市场经济下劳动法的作用,是从个别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出发,通过集体劳动关系的对等性,来实现社会劳动关系的协调性。与中国劳动关系和劳动法治的集体化转型相适应,中国劳动法学科理论基础和结构体系也需重构,构建一个以个别劳动关系调整为基础、以集体劳动关系调整为中心的新的劳动法学科体系,已经成为中国劳动法学科发展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 劳动法调整对象 劳动法体系重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