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枯草芽孢杆菌生产β-丙氨酸的基因工程菌构建及其优化研究
1
作者 周洁静 《生物化工》 2020年第5期107-109,共3页
将β-丙氨酸转入枯草芽孢杆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优化了β-丙氨酸的密码子基因,构建出3种新型工程菌。通过比较工程菌的表达效果和可溶解性,优选出最适合菌种。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优化基因 目的蛋白 工程菌 Β-丙氨酸
下载PDF
桃果实PpARF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2
作者 管丹 史梦雅 +2 位作者 胡晓 关伟 刘悦萍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为了探讨转录因子ARF1(Auxin Response Factor)对桃果实发育调控的机制。【方法】以‘24号’桃果实为试验材料,构建桃ARF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PpARF1,转化到BL21(DE3)中诱导表达菌体蛋白,筛选出重组蛋白的最适表达条件,... 【目的】为了探讨转录因子ARF1(Auxin Response Factor)对桃果实发育调控的机制。【方法】以‘24号’桃果实为试验材料,构建桃ARF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PpARF1,转化到BL21(DE3)中诱导表达菌体蛋白,筛选出重组蛋白的最适表达条件,按照最适条件大量摇菌诱导表达蛋白,并进行重组蛋白的纯化,最后用纯化诱导后的重组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及WB检测。【结果】SDS-PAGE电泳检测得到pET32a-PpARF1重组蛋白的位置大约在95.0kD,在37℃,转速250r/min,IPTG 0.10mmol/L,诱导4h,诱导出的蛋白表达量最大。免疫印迹试验显示所得抗血清能很好检测到目的蛋白。【结论】ARF转录因子参与生长素调控桃果实发育成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果实 ARF 原核表达 目的蛋白 westernblot(WB)检测
下载PDF
构建表达IL-10的重组乳酸杆菌
3
作者 邱志兵 钟良 +2 位作者 陈佳婕 戎兰 陈坚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构建表达IL-10的重组乳酸杆菌。方法人工合成信号肽系列后与IL-10基因连接后克隆到干酪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casei)整合型表达载体pIlac的lac启动子下游,得到重组质粒pIlac-sp-IL10,电穿孔转化L.caseiCECT 5276。挑选转... 目的构建表达IL-10的重组乳酸杆菌。方法人工合成信号肽系列后与IL-10基因连接后克隆到干酪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casei)整合型表达载体pIlac的lac启动子下游,得到重组质粒pIlac-sp-IL10,电穿孔转化L.caseiCECT 5276。挑选转化后的耐药菌落在含红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抽提染色体DNA,PCR及测序鉴定证实IL-10基因是否整合到L.casei的基因组中,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表达。结果 IL-10基因整合到干酪乳酸杆菌的基因组中;重组L.casei产生的目的蛋白部分分泌进入培养上清。结论 IL-10在L.caseiCECT 5276中得到了分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酸杆菌 IL-10 信号肽 重组质粒 目的蛋白
下载PDF
大黄对非尿毒症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周娲 涂卫平 +4 位作者 杨丽萍 秦晓华 傅缨 卢玲 房向东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对非尿毒症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江西省肿瘤医院门诊及住院的非尿毒症CRF患者60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大黄对非尿毒症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江西省肿瘤医院门诊及住院的非尿毒症CRF患者60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降压药、红细胞生成素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大黄10g开水泡服,1次.d-1。2组疗程均为2周。选择同期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体检科体检的健康者(正常对照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肌酐(Scr)、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同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cr和Cc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SAA、hs-CR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SAA、hs-CRP水平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AA、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60例非尿毒症CRF患者治疗前血清SAA水平与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866,P<0.05)。结论非尿毒症CRF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大黄能改善非尿毒症CRF患者微炎症状态,但对其肾功能无明显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非尿毒症 大黄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超敏C反应蛋白 微炎症状态
下载PDF
乌头、白及配伍存在基于CYP3A1/2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金科涛 王宇光 +2 位作者 石苏英 沈建幸 高月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98-602,共5页
目的:阐明基于药物代谢酶的乌头、白及配伍产生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二者合用对主要药物代谢酶CYP1A2、CYP2E1、CYP3A1/2在酶活性、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CYP1A2、CYP2E1活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目的:阐明基于药物代谢酶的乌头、白及配伍产生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二者合用对主要药物代谢酶CYP1A2、CYP2E1、CYP3A1/2在酶活性、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CYP1A2、CYP2E1活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CYP3A1/2活性;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评价药物对CYP1A2、CYP2E1、CYP3A1、CYP3A2 mRNA及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乌头、白及合用后CYP3A1/2的酶活性明显下降;Western Blot检测显示CYP1A2、CYP3A1、CYP3A2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下降;RT-PCR检测显示CYP1A2、CYP3A1、CYP3A2的mRNA水平均上升。结论:乌头、白及合用后抑制CYP3A1/2的酶活性,乌头、白及配伍存在基于CYP3A1/2的药物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酶活性 蛋白质免疫印迹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对严重烫伤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宋学敏 王焱林 +5 位作者 李建国 梁辉 李兰芳 周青 张宗泽 王成夭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9-472,共4页
目的 探讨电针足三里对严重烫伤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烫伤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和α-银环蛇毒素组(α-BGT组).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烫伤组、足三里... 目的 探讨电针足三里对严重烫伤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烫伤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和α-银环蛇毒素组(α-BGT组).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烫伤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和α-BGT组先制备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然后烫伤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足三里组于双侧足三里穴垂直进针7 mm,给予脉冲电流(电压3V,电流2ms,频率3 Hz)持续刺激12 mim,间隔8 h刺激1次,持续2 d;非经非穴组于双侧足三里穴旁5mm处给予脉冲刺激,方法同足三里组;α-BGT组尾静脉注射α-BGT 1.0 μg/kg,再于双侧足三里穴给予脉冲刺激,方法同足三里组.各组处理结束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采用ELISA法测定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l)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HMGBl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测定HMGBl mRNA表达.结果 烫伤组肺组织光镜下可见肺泡壁崩解,泡内大量渗出液,间质水肿、肥厚和增生,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电镜下可见细胞核形态不规则,核膜僵硬,部分凸凹不平和核溶解,胞质内板层小体明显减少,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对照组减轻.与对照组比较,烫伤组、非经非穴组和α-BGT组肺组织HMGBl含量升高,HMGBl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上调(P〈0.05),足三里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烫伤组比较,足三里组肺组织HMGBl含量降低,HMGBl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下调,非经非穴组和α-BGT组肺组织HMGBl mRNA表达下调(P〈0.05);与足三里组比较,非经非穴组和α-BGT组肺组织HMGBl含量升高,HMGBl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 电针足三里可减轻严重烫伤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其机制与激活含α7亚基N型胆碱能受体介导的胆碱能抗炎通路,抑制肺组织HMGBl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 烧伤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原文传递
动态压应力对生长板软骨前体干细胞PTHrP及细胞外基质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祁军 陈安民 +4 位作者 张虹 李贵刚 张迪 李昆朋 郭风劲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2-386,共5页
目的 研究动态压应力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生长板软骨前体干细胞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PTHrP)以及软骨特性细胞外基质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免疫磁珠分选并体外培养大鼠软骨前体干细胞,用自行设计制作的可控细胞压力加载装置对细胞进行不同... 目的 研究动态压应力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生长板软骨前体干细胞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PTHrP)以及软骨特性细胞外基质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免疫磁珠分选并体外培养大鼠软骨前体干细胞,用自行设计制作的可控细胞压力加载装置对细胞进行不同强度(30 mmHg、60 mmHg、90mmHg)和持续时间(1 h、6 h、24 h)的压应力刺激,未刺激组为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PTHrP以及软骨特性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X型胶原以及aggreean)mRNA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生长板软骨前体干细胞在30 mmHg、60 mmHg、90 mmHg动态压力培养环境下,各时间点PTHrP、Ⅱ型胶原以及aggrecan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强并高于对照组(P〈0.05);Ⅱ型胶原以及aggrecan mRNA表达水平于6h达高峰,PTHrP mRNA的表达水平随时间增加而增强,24 h仍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且压力值越大,相同时间点mRNA相对表达量越高.X型胶原表达水平较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当的动态压应力能有效促进体外培养的大鼠软骨前体干细胞Ⅱ型胶原及aggreean mRNA表达,PTHrP在此力学信号转导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应力 生长面 干细胞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质 细胞外基质
原文传递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客观评估指标 被引量:7
8
作者 许克新 胡浩 +1 位作者 张石英 王栋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4期42-48,共7页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发病率较高,常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生活困扰。目前缺乏OAB诊断的客观检测方法。OAB患者尿液中的神经营养因子[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F)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前列腺素、C反应蛋白均有变化,这...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发病率较高,常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生活困扰。目前缺乏OAB诊断的客观检测方法。OAB患者尿液中的神经营养因子[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F)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前列腺素、C反应蛋白均有变化,这些指标可能成为OAB的生物诊断标记物,其中又以神经营养因子受到较多的关注。NGF/BDNF与OAB的病理生理改变相关,降低体内NGF与BDNF水平将有助于缓解OAB。期待未来可以通过阻断NGF/BDNF受体或降低NGF/BDNF来有效治疗OAB。前列腺素作为OAB的诊断指标目前仍存在争议。通过尿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来诊断OAB的方法敏感性不足,而血C反应蛋白水平可能也不足以精确反应其下尿路的情况。经腹超声显示OAB患者膀胱壁厚度显著高于对照人群,但其临床应用与推广存在争议。NGF与BDNF可能参与到了OAB的发生,为我们重新认识OAB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许多结果提示尿NGF与BDNF或许可以作为OAB诊断与疗效评估的客观指标。其它的客观指标如前列腺素、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以及膀胱壁厚度等与OAB的相关性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症 客观评估指标 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C反应蛋白 膀胱壁厚度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江莹 夏中元 +3 位作者 高瑾 徐金金 孟庆涛 侯家保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IPO)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期间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6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夹闭左肺门缺血...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IPO)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期间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6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夹闭左肺门缺血45min,再灌注105min;缺血后处理组(IPQ组):缺血后再灌注30s,停灌30s,反复3次,再恢复灌注102min;氯化高铁血红素(Hemin)+缺血-再灌注组(ZnPPIX+IPO组):术前连续2d腹腔注射Hemin40junol/(kg·d),余同I/R组;锌原卟啉K+缺血后处理组(ZnPPK+IPO组):术前24h腹腔注射ZnPPIX20mg/(kg·d),余同IPO组;氯化高铁血红素+假手术组(HM+S组)。测定各组肺组织HO-1蛋白表达水平、动脉血氧分压(Pa02)、肺组织湿/干质量比(W/D)和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检验。结果1/R组肺组织HO-1蛋白表达(0.177±0.015)与S组和HM+S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但与IPO组(0.194士0.017)及HM+I/R组(0.209±0.01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o各实验组Pa02均显著低于S组(90±11)mmHg,IPO组和HM+I/R组PaO2与1/11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R组较S组肺组织W/D、血清MDA含量升高,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而IPO组和HM+I/R组上述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短时程缺血后处理能明显减轻在体大鼠肺IRI,其作用机制与其上调HO-1蛋白表达及抑制脂质过氧化的损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 损伤 血红素加氧酶 1-氯化高铁血红素 锌原卟 啉Ⅸ 湿 干质量比
原文传递
透析营养客观评分法评估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75例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杜邱娜 严玉澄 +7 位作者 朱铭力 陆任华 张伟明 蒋蓉 王咏梅 钱家麒 倪兆慧 庞慧华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22-228,共7页
目的应用透析营养客观评分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营养评估,了解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探讨引起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5例,以透析营养客观评分作为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 目的应用透析营养客观评分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营养评估,了解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探讨引起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5例,以透析营养客观评分作为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将患者分为营养正常、轻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3组。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引起患者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和传统的主观综合营养评估进行比较,观察其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评估的价值。结果7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1.13∶1,平均年龄(54.90±12.10)岁,透析龄(85.37±54.17)个月。根据透析营养客观评分营养正常患者15例(20%)、轻中度营养不良者42例(56%)、重度营养不良者18例(24%)。重度营养不良组与营养正常组相比,患者的体重指数[(19.81±2.22)比 (23.90±2.44 )kg/m2,P=0.030]、干体重[(50.85±7.60)比 (59.94±10.89) kg, P=0.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轻中度营养不良、重度营养不良组与营养正常组相比,患者的胆固醇[(4.60±0.84)、(3.73±0.68)mmol/L 比 (5.71±1.64)mmol/L,P=0.011,P=0.000]、标准蛋白质分解率[1.17 、1.15 g/(kg·d)比1.45 g/(kg·d),P=0.030,P=0.010]、肱三头肌皮下脂肪厚度[(1.44±0.77)、(1.00±0.41)cm比(1.80±0.63)cm,P=0.032,P=0.020]、上肢中臂周径[(24.85±1.48)、(21.66±1.48)cm比(24.99±2.30)cm,P=0.046,P=0.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C反应蛋白 [OR=12.482,95%CI=0.190-130.928,P=0.035]和标准蛋白质分解率 [OR=0.128,95% CI=0.022-0.736,P=0.021]与营养不良存在相关性。结论营养不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炎症和蛋白质摄入不足是引起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 透析营养客观评分 炎症 蛋白质饮食
原文传递
基质金属蛋白酶-9抑制剂对犬体外循环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龚文辉 葛圣林 +3 位作者 张成鑫 张胜权 冯俊波 张雷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抑制剂多西环素(Doxycycline)对体外循环(CPB)引起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只健康杂种幼犬(体重10~12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10)... 目的研究外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抑制剂多西环素(Doxycycline)对体外循环(CPB)引起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只健康杂种幼犬(体重10~12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10);对照组:CPB前后不采取任何肺保护措施;实验组:CPB术前3d每天饲料拌食多西环素(30mg/kg体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MMP-9浓度;监测两组犬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参数,计算术前和术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和呼吸指数(RI);比色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BALF总蛋白。CPB后,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计算肺组织干湿重系数(W/D)。结果两组犬血浆MMP-9浓度随CPB时间延长而显著增高,CBP150min和270min时实验组血浆中MMP-9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9.45±5.29ng/mlvs.18.66±5.90ng/ml,t=3.664,P=0.005;16.63±2.90ng/mlvs.26.17±5.96ng/ml,t=5.216,P=0.001)。实验组MPO活性,BALF中总蛋白浓度,肺组织W/D,术后A-aDO2和RI均较对照组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2,P=0.000;t=5.081,P=0.001;t=2.266,P=0.050;t=4.927,P=0.001;t=6.679,P=0.000)。肺组织病理和电子显微镜显示实验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多西环素通过抑制MMP-9的分泌,降低细胞基底膜的降解,减轻肺泡白细胞浸润和肺水肿,可起到对肺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急性肺损伤 基质金属蛋白酶 多西环素 肺保护
下载PDF
TNF-α促进HepG2肝细胞脂质积聚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书梅 杨淑敏 +6 位作者 张文龙 吕琼 叶鹏 高茹菲 梅玫 汪志红 李启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否能够促进肝细胞脂质积聚,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HepG2肝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TNF-α组(TNF-α2ng/mL或20ng/mL)、软脂酸组(软脂酸0.08mmol/L或0.2mmol/L)及...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否能够促进肝细胞脂质积聚,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HepG2肝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TNF-α组(TNF-α2ng/mL或20ng/mL)、软脂酸组(软脂酸0.08mmol/L或0.2mmol/L)及联合组(TNF-α2ng/mL联合软脂酸0.08mmol/L、TNF-α2ng/mL联合软脂酸0.2mmol/L、TNF-α20ng/mL联合软脂酸0.08mmol/L、TNF-α20ng/mL联合软脂酸0.2mmol/L),处理24h,应用化学酶促-比色法定量检测细胞内TG含量。进一步选取TNF-α20ng/mL和软脂酸0.08mmol/L,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HepG2细胞内脂质积聚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SREBP-1、FAS、ACCα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单纯TNF-α组TG含量[TNF-α2ng/mL组(0.344±0.093)μg/μg、TNF-α20ng/mL组(0.329±0.068)μg/μg]分别较空白对照组[(0.192±0.048)μg/μg]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TNF-α2ng/mL联合软脂酸0.08mmol/L组(0.451±0.096)μg/μg、TNF-α2ng/mL联合软脂酸0.2mmol/L组(0.821±0.257)μg/μg、TNF-α20ng/mL联合软脂酸0.08mmol/L组(1.032±0.286)μg/μg、TNF-α20ng/mL联合软脂酸0.2mmol/L组(2.134±1.049)μg/μg]分别较软脂酸组[软脂酸0.08mmol/L组(0.247±0.069)μg/μg、软脂酸0.2mmol/L组(0.341±0.031)μg/μg]显著升高(P<0.05);②油红O染色进一步显示,TNF-α促进肝细胞内脂质积聚。③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单纯TNF-α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epG2细胞SREBP-1、FAS、ACCα的表达均增加(P<0.05);联合组与软脂酸组相比,肝细胞内SREBP-1、FAS、ACCα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TNF-α促进HepG2肝细胞内脂质积聚,增加SREBP-1、FAS、ACCα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软脂酸 SREBP-1 HepG-2肝细胞 脂质积聚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NS1A蛋白诱导人肺癌细胞SPC-A1的凋亡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扬 刘殿峰 +1 位作者 王坤 张锐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21-824,共4页
目的研究禽流感病毒NS1A蛋白对人肺癌细胞SPC-A1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含有NS1A基因的重组质粒pVAX1-NS1A经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肺癌细胞SPC-A1,用MTT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PI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PI结合流式细... 目的研究禽流感病毒NS1A蛋白对人肺癌细胞SPC-A1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含有NS1A基因的重组质粒pVAX1-NS1A经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肺癌细胞SPC-A1,用MTT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PI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PI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对转染细胞的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NS1A蛋白能抑制人肺癌细胞SPC-A1增殖且呈时间依赖性。随着作用时间延长,重组质粒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可达38.17%,细胞周期中G0/G1比例升高,G1期阻滞。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质粒转染组细胞在相对分子质量约30000处可见特异性反应条带,与NS1A蛋白产物大小相符。结论禽流感病毒NS1A蛋白能够抑制SPC-A1细胞增殖,并诱导SPC-A1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NS1A蛋白 肺癌细胞 SPC-A1细胞 凋亡
下载PDF
Caveolin-1在子宫颈癌及上皮内瘤中的表达及其与VEGF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文华 陈春林 刘萍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6期26-31,共6页
目的研究小凹蛋白-1(Caveolin-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探讨Caveolin-1和VEGF的相关性。方法以正常子宫颈组织30例为对... 目的研究小凹蛋白-1(Caveolin-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探讨Caveolin-1和VEGF的相关性。方法以正常子宫颈组织30例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慢性宫颈炎40例、CINⅠ-Ⅱ级30例、CINⅢ级20例、浸润性宫颈癌40例(TNM分期Ⅰ期21例和Ⅱ期19例)的Caveolin-1、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Caveolin-1蛋白在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CINⅠ-Ⅱ级、CINⅢ级及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30/30)、95.00%(38/40)、83.33%(25/30)、75.00%(15/20)和72.50%(29/40),呈渐进性降低(P<0.05);而VEGF蛋白在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CINⅠ-Ⅱ级、CINⅢ级及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3/30)、15.00%(6/40)、26.67%(8/30)、45.00%(9/20)和90.00%(36/40),呈渐进性增高(P<0.05)。Caveolin-1、VEGF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年龄、TNM分期无关(P>0.05),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有明显关系(P<0.05);Caveolin-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系(P<0.05),而VEGF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浸润性宫颈癌及CINⅢ级中Caveolin-1蛋白与VEGF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性(列联系数C分别为0.498、0.538,均P<0.05)。结论 Caveolin-1、VEGF是宫颈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两者可能通过相反的作用机制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血管生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小凹蛋白-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氯胺酮复合乌司他丁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15
作者 曹殿青 蔡伟华 +2 位作者 刘欣 郭翠容 余艳丽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674-677,682,共5页
目的 探讨氯胺酮复合乌司他丁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280 g ~ 320 g,采用计算机简单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组)、氯胺... 目的 探讨氯胺酮复合乌司他丁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280 g ~ 320 g,采用计算机简单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组)、氯胺酮组(K组)、乌斯他丁组(U组)、氯胺酮复合乌斯他丁组(K+U组)。除C组外,其余大鼠腹腔注射0.03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1 mg/kg,注射后16 h时,由尾静脉再次注射0.l % LPS 1.5 mg/kg,建立大鼠ALI 模型。U组、K+U组分别在第2次注射LPS后经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 50 000 U/kg,注射乌司他丁后即刻,K 组、K+U 组经尾静脉以微量泵持续输注氯胺酮 10 ㎎?㎏-1?h-1,其余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于第2次注射 LPS 后1、2、3、4 h (T1~4)时,各组取5只大鼠,抽取腹主动脉血样0.5 ml,测定氧分压(PaO2),抽取下腔静脉血样2 ml,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介素(interleukin,IL)-6浓度;放血处死大鼠,取右肺上叶组织,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肺组织病理半定量评分及测定核因子(nuclear factor-κB, NF-κB)抑制蛋白α (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κBα, IκBα)表达;取右肺中叶组织100 mg测定肺组织NF-κB活性;取右肺下叶组织,计算肺湿干重比(W/D)。结果 与C组比较,L组、K组、U组和K+U组PaO2降低,血清TNF-α、IL-6浓度和肺组织NF-κB活性升高,IκBα表达降低, W/D升高(P〈0.01);与L组比较,K组、U组和K+U组PaO2升高,血清TNF-α、IL-6浓度和肺组织NF-κB活性降低,IκBα表达升高,W/D降低,肺组织病理评分降低 (P〈0.05或0.01);与K组和U组比较,K+U组各时点PaO2升高,血清TNF-α、IL-6浓度和肺组织NF-κB活性(2.49±0.23)降低,IκBα表达(35.1±3.4)升高,W/D(4.91±0.16)降低,肺组织病理评分(7.8±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乌司他丁 内毒素血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
原文传递
基于多种目标进化算法的蛋白质结构预测计算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16
作者 陈慧琴 朱帅 +2 位作者 徐冬寅 韩江 周月辉 《信息与电脑》 2022年第11期118-121,共4页
本文采用多种目标进化算法(Many-Object ive Evolut ionary Algori thms,MaOEAs)作为搜索算法来预测蛋白质的结构,并设计一种蛋白质评价工具的Web应用,搭建软件模拟和软件实验测试平台,对蛋白质结构预测结果进行验证比对。该软件采用Pyt... 本文采用多种目标进化算法(Many-Object ive Evolut ionary Algori thms,MaOEAs)作为搜索算法来预测蛋白质的结构,并设计一种蛋白质评价工具的Web应用,搭建软件模拟和软件实验测试平台,对蛋白质结构预测结果进行验证比对。该软件采用Python语言构建,支持用户应用各种蛋白质能量函数进行蛋白质预测,能够更直观地分析计算平台预测的蛋白质数据,并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目标进化算法 蛋白质结构预测 数据分析
下载PDF
蠕虫来源的LNFPⅢ对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发生和脊髓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17
作者 丁有权 任弘毅 +2 位作者 肖霞 李轩漾 齐建国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9-635,共7页
目的 探讨蠕虫来源的免疫调控性糖分子乳-N-岩藻五糖Ⅲ(lacto-N-fucopentaoseⅢ,LNFPⅢ)对成年大鼠胫神经永久性横断伤(即改良型备用性神经损伤,modified spared nerve injury,mSNI)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发生的影响,以及它对此时... 目的 探讨蠕虫来源的免疫调控性糖分子乳-N-岩藻五糖Ⅲ(lacto-N-fucopentaoseⅢ,LNFPⅢ)对成年大鼠胫神经永久性横断伤(即改良型备用性神经损伤,modified spared nerve injury,mSNI)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发生的影响,以及它对此时脊髓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n=6)、mSNI手术组(n=6)、mSNI手术+牛血清白蛋白(BSA)组(n=12)和mSNI手术+LNFPⅢ组(n=12)。各组动物行右侧mSNI手术或者相应的假手术,根据实验分组腹腔注射BSA或LNFPⅢ与BSA的结合物。每组取6只大鼠进行足底试验、von Frey纤维试验、针刺试验和丙酮试验,测试手术前、后手术同侧和对侧大鼠后爪足底面腓肠神经和隐神经皮肤区域特异性的疼痛反应。制备mSNI手术+BSA组和mSNI手术+LNFPⅢ组手术后7d和14d(各组每个时间点3只动物)的第3~第4腰椎(L3~4)脊髓节段冰冻切片,进行小胶质/巨噬细胞标志物分化抗原簇分子11b(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molecule 11b,CD11b)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成年大鼠mSNI后,早期系统性给予LNFPⅢ可显著缓解手术后急性诱导期(4/5d)和慢性转化期(7/8d和14/15d)中手术侧后爪足底面腓肠神经和隐神经皮肤区域特异性的机械和温度刺激诱发的病理性疼痛。同时,早期系统性给予LNFPⅢ抑制mSNI大鼠手术侧脊髓背角中术后7d小胶质/巨噬细胞以及术后7d和14d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结论 早期系统性给予LNFPⅢ能抑制成年大鼠mSNI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发生(包括急性诱发和慢性转化)以及该过程中脊髓胶质细胞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病理性疼痛 LNFP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