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乡、家族与家人:语境理论下家庭民俗学作品对象化叙事策略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李娜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18-133,共16页
新世纪以来,民俗学界出现了一批“以自我家庭为‘田野空间’、以血亲成员为资料获取对象的研究模式”与书写实践以及“家庭民俗学(志)”概念名称,预示着“以自我家庭为对象”实验民俗志写作范式的兴起。这类民俗志的共同文本特征为,通... 新世纪以来,民俗学界出现了一批“以自我家庭为‘田野空间’、以血亲成员为资料获取对象的研究模式”与书写实践以及“家庭民俗学(志)”概念名称,预示着“以自我家庭为对象”实验民俗志写作范式的兴起。这类民俗志的共同文本特征为,通过家乡、家族与家人等叙事元素,构建着对“我群”生活的对象化观察与书写,这些书写在某种程度上恰好营造着民俗志文本的若干必要语境。具体而言,家庭民俗学作品通过“家乡”的对象化叙事营造民俗志的地方和空间语境,“家族”叙事塑造民俗志的时间语境元素,“家人”描述承载着民俗事象展演与事件发生,而“自我”的对象化文本意味着民俗志心理与情感语境的建构。家庭民俗志文本结构与书写特征,显示出有些民俗志已不适合用“家乡民俗志”“自我民族志”等称谓,已有学者提出明确概念且有一定数量书写实践的“家庭民俗志”可能是较为恰当的范式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民俗学 对象化叙事 语境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