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铭贤学校“训育”的历史审视 被引量:1
1
作者 田云飞 李卫朝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2期1303-1308,1313,共7页
训育在五四运动之后,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其从理论到实践的展开则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南京国民政府为加强对学校教育的领导和控制,在各级各类学校实施训育。铭贤学校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是中国近代教育的一个缩影,在长... 训育在五四运动之后,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其从理论到实践的展开则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南京国民政府为加强对学校教育的领导和控制,在各级各类学校实施训育。铭贤学校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是中国近代教育的一个缩影,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训育"体系。铭贤学校本着"学以事人"的校训,拟定"敦品励行,急公好义"为"训育"的方针,在内容上注重精神、德行、体格、生活、服务等训练,在"训育"的过程中凸显了以情育人、以制束人和以义励人等特点,这些方面都始终体现着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与西方文明的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铭贤学校 “训育” 中国传统文化 德育
下载PDF
孔祥熙教育思想述略 被引量:1
2
作者 闫志敏 李卫朝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2期1314-1318,共5页
近代以来,一些仁人志士选择了从教育入手来实现救国救民的人生抱负,提出了"教育救国"思想。孔祥熙受其影响,创办了铭贤学校,并在管理过程中形成了诸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如中西融会贯通的办学思想;教授治校、学生自治的办学理... 近代以来,一些仁人志士选择了从教育入手来实现救国救民的人生抱负,提出了"教育救国"思想。孔祥熙受其影响,创办了铭贤学校,并在管理过程中形成了诸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如中西融会贯通的办学思想;教授治校、学生自治的办学理念;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思想;服务乡村社会的实践精神等。这些对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祥熙 教育思想 铭贤学校
下载PDF
康保罗与孔祥熙关系探寻:以欧柏林山西协会及康保罗档案为例
3
作者 陈晰 《天禄论丛》 2018年第1期62-82,共21页
笔者在探寻孔祥熙留美经历﹑分析他在二战期间与欧柏林托事部信函往来时2发现孔祥熙与一名叫康保罗的传教士存在众多交集。康保罗何许人﹐他和孔祥熙何时何地相识,他在重建欧柏林在华传教基地和创办铭贤学校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笔者在... 笔者在探寻孔祥熙留美经历﹑分析他在二战期间与欧柏林托事部信函往来时2发现孔祥熙与一名叫康保罗的传教士存在众多交集。康保罗何许人﹐他和孔祥熙何时何地相识,他在重建欧柏林在华传教基地和创办铭贤学校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笔者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发现这些问题通过不同文献载体和各种人物间的相互引证,逐渐得到解释﹐孔、康二人的形象也随之明晰。笔者试图通过解读相关史料和档案﹐展现二十世纪初百废待兴之际﹐康保罗与孔祥熙担任太谷公理会总干事和铭贤校长期间各司其职﹑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心路历程,以及两人关系在孔祥熙从政之后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祥熙 康保罗 欧柏林大学铭贤学校 欧柏林山西协会
下载PDF
二战期间孔祥熙与铭贤欧柏林托事部的往来信函
4
作者 陈晰 《天禄论丛》 2017年第1期85-106,共22页
孔祥熙1907年留美归国后在山西太谷创立了铭贤学校,1928年辞任校长后直至去世前一直担任铭贤董事会成员.二战期间孔祥熙与铭贤学校欧柏林托事部的往来信函被收录在欧柏林山西纪念协会档案中,均以英文撰写.其中与二战历史相关度较高的信... 孔祥熙1907年留美归国后在山西太谷创立了铭贤学校,1928年辞任校长后直至去世前一直担任铭贤董事会成员.二战期间孔祥熙与铭贤学校欧柏林托事部的往来信函被收录在欧柏林山西纪念协会档案中,均以英文撰写.其中与二战历史相关度较高的信函涉及战时铭贤的资金募集,中方教员和美方代表的安全,欧柏林计划授予宋氏三姐妹荣誉学位始末,战争局势,美国援战,孔祥熙健康状况及卸任政府职务的过程和历史背景等内容.本文通过选取孔祥熙与欧柏林托事部和中方人士多封战争前夕及期间的通信,展示了其在二战的历史大环境下,致力于教育事业,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及积极获取美国政府和民众对中国抗日支持的过程.这批信函有助于探寻孔祥熙作为财政部长之外,其教育家和外交家的职业生涯.孔祥熙与美方人士的公务信函中涉及的个人对时事的见解也是研究孔祥熙生平不可或缺的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 抗日战争 孔祥熙 欧柏林大学 铭贤学校 欧柏林山西纪念协会
下载PDF
孔祥熙留学美国史料与相关史实
5
作者 陈晰 《天禄论丛》 2015年第1期52-75,共24页
欧柏林学院档案馆中藏有孔祥熙留美期间的学生档案、此后的校友档案、毕业后作为铭贤校长和董事会成员与欧柏林校方的公文函电,以及与美国挚友间长达半个世纪的信件往来,时间跨度从1900年至1960年.②欧柏林档案馆的这批历史资料是研究... 欧柏林学院档案馆中藏有孔祥熙留美期间的学生档案、此后的校友档案、毕业后作为铭贤校长和董事会成员与欧柏林校方的公文函电,以及与美国挚友间长达半个世纪的信件往来,时间跨度从1900年至1960年.②欧柏林档案馆的这批历史资料是研究孔祥熙生平、中国近代教育史、晚清民国史、西方来华传教史等领域极有价值的原始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祥熙 欧柏林学院 欧柏林山西纪念协会 来华传教士 义和团运动 太谷 铭贤学校 中国近代教育史 晚清民国史
下载PDF
近代青年审美心理变迁探析——以山西铭贤学校为中心的考察
6
作者 庞桂甲 李卫朝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2期894-900,共7页
中国近代青年审美心理的变迁深刻地折射了社会时代的变化,通过他们的文艺作品,我们得以窥见他们的内心世界,掌握社会变迁与审美心理之间的内在关系。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随着救亡、革命潮流越来越汹涌,青年人的审美心态先后了经历了... 中国近代青年审美心理的变迁深刻地折射了社会时代的变化,通过他们的文艺作品,我们得以窥见他们的内心世界,掌握社会变迁与审美心理之间的内在关系。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随着救亡、革命潮流越来越汹涌,青年人的审美心态先后了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后的沉郁之美、大革命时期的青春之美、"九·一八"事变的悲壮之美以及全面抗战爆发后的雄壮之美几个阶段,总体上呈现出从优美向崇高演变的趋势。与此同时,他们在理想人格的追求上表现为对暮性人格和奴性的批判,对青春人格和英雄人格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铭贤学校 审美心理 优美 崇高 理想人格
下载PDF
转型与自觉:铭贤学校教育思想透析
7
作者 田云飞 李卫朝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2期1263-1268,1273,共7页
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其中教育领域的变化令人惊叹。中国教育主要经历了以传统与现代的抉择为特征的嬗变期,以启蒙和救亡的变奏为特点的自觉期,以思想和政策的并轨为内容的协同期等阶段。山西铭贤学校恰好处于这个特... 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其中教育领域的变化令人惊叹。中国教育主要经历了以传统与现代的抉择为特征的嬗变期,以启蒙和救亡的变奏为特点的自觉期,以思想和政策的并轨为内容的协同期等阶段。山西铭贤学校恰好处于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其教育思想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特色,面对传统教育的转型,自觉地向现代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制度的方向发展;面对思想的禁锢到个性解放的转型,自觉地担当起改造中国社会的历史使命,为中国农村社会的改革发展贡献力量;面对新的"政教合一"的思想束缚,自觉地结合当时抗战的形势发展抗战教育,挽救民族危亡。这些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铭贤学校时期教育思想的变化发展及其在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觉期 现代教育制度 实用主义 铭贤学校
下载PDF
铭贤学校的德育探析
8
作者 梅雪 李卫朝 庞桂甲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2期1274-1278,1296,共6页
铭贤学校的德育既顺应了近代中国社会德育的变迁轨道,又融入了自身的办学理念,独具特色。在德育内容方面,学校顺应了中西文化相融合的变化趋势,实现传统私德向公民道德的转变,注重服务社会的精神。在德育方法方面,学校坚持循循善诱、潜... 铭贤学校的德育既顺应了近代中国社会德育的变迁轨道,又融入了自身的办学理念,独具特色。在德育内容方面,学校顺应了中西文化相融合的变化趋势,实现传统私德向公民道德的转变,注重服务社会的精神。在德育方法方面,学校坚持循循善诱、潜移默化,既形成了上下亲爱的家庭化和谐氛围,又坚持了知行合一的道德训练,寻求家庭化与生活化的统一。在德育实践方面,学校强调匡时救国,突出革命教育的熏陶和践行,彰显社会责任和爱国情怀。总之,铭贤学校的德育理念在近代中国德育史上顺时而变、保有个性,值得我们细致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铭贤学校 德育 公民道德 革命实践
下载PDF
铭贤学校乡村建设活动的历史考察
9
作者 闫志敏 李卫朝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2期1285-1289,共5页
近代以来的乡村建设运动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以学校为阵地所开展的乡村建设活动也为其注入了活力。铭贤学校作为山西乡村建设活动的重镇,在此期间亦经历了肇起、发展、挫折、重建四个阶段。通过对其... 近代以来的乡村建设运动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以学校为阵地所开展的乡村建设活动也为其注入了活力。铭贤学校作为山西乡村建设活动的重镇,在此期间亦经历了肇起、发展、挫折、重建四个阶段。通过对其各个阶段乡建活动的梳理,总结其特点,希冀勾勒出铭贤学校一幅系统化、体系化的乡村建设活动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铭贤学校 乡村建设活动 阶段
下载PDF
铭贤学堂乐歌的审美意蕴
10
作者 赫雪侠 李卫朝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2期1290-1296,共7页
铭贤学校作为山西近代教育的先驱之一,受到中国乐教传统和西方乐教思想的双重影响,重视"乐教"等美育形式,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以《铭贤歌集》为代表的铭贤学堂乐歌。这些学堂乐歌在铭贤学子接受美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 铭贤学校作为山西近代教育的先驱之一,受到中国乐教传统和西方乐教思想的双重影响,重视"乐教"等美育形式,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以《铭贤歌集》为代表的铭贤学堂乐歌。这些学堂乐歌在铭贤学子接受美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引导铭贤学子在自然审美中学会仰观俯察、生爱向善;在社会审美中学会爱国乐群、尚德励志;在艺术美中传承翰墨,最终达到陶冶性情、完善人格的美育目的。铭贤学堂乐歌的审美意蕴及其美育价值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铭贤学校 铭贤学堂乐歌 审美 美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