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_(2)在金团簇阳离子上的吸附:键合强度和活化程度的分析
1
作者 胡瑾 黄璐璐 +3 位作者 刘文 金正千 王雪峰 邢小鹏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51-360,I0040-I0052,I0104,共24页
本文结合团簇反应动力学实验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O_(2)在金团簇阳离子上的吸附与活化.实验发现,在温和条件下,Au_(10)^(+)能快速吸附单个O_(2)分子形成Au_(10)O_(2)^(+);Au_(2)^(+)和Au_(4)^(+)的反应性则较低,但相应的氩络合物Au_(2)... 本文结合团簇反应动力学实验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O_(2)在金团簇阳离子上的吸附与活化.实验发现,在温和条件下,Au_(10)^(+)能快速吸附单个O_(2)分子形成Au_(10)O_(2)^(+);Au_(2)^(+)和Au_(4)^(+)的反应性则较低,但相应的氩络合物Au_(2)ArO_(2)^(+)和Au_(4)Ar_(1,2)O_(2)^(+)很容易形成;除此之外,其他尺寸的团簇都表现出反应惰性.理论计算表明,O_(2)倾向于以端接的方式吸附在具有线型或平面型结构的Au_(n)^(+)(n=2~7)簇和Au_(8)^(+)的平面异构体上,并表现出极低的活化程度吸附在具有三维结构的Au_(n)^(+)(n=9,11,13)簇上的O_(2)也呈现出类似的特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Au_(8)^(+)的三维异构体和n=10,12,14的偶数大尺寸Au_(n)^(+)上,O_(2)倾向于以侧向桥接的方式吸附并被高度活化.理论预测的O_(2)在团簇上的键合强度结合动力学因素影响,合理地解释了实验中观察到的反应产物Au_(2,4,10)O_(2)^(+),Au_(2)ArO_(2)^(+)和Au_(4)Ar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簇阳离子 飞行时间质谱仪 密度泛函理论 o_(2)活化
下载PDF
Ga对0.3Ga-WO_(x)/SBA-15催化顺式-环辛烯环氧化的促进作用
2
作者 李鹏慧 王会香 +1 位作者 李俊汾 吕宝亮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53-1461,共9页
本工作研究了镓(Ga)对Ga-WO_(x)/SBA-15催化H_(2)O_(2)与顺式-环辛烯环氧化反应活性的促进作用。最佳催化剂0.3Ga-WO_(x)/SBA-15的TOF为112 h^(-1),是WO_(x)/SBA-15(57 h^(-1))的近两倍。相较于WO_(x)/SBA-15(64.0 kJ/mol),0.3Ga-WO_(x)... 本工作研究了镓(Ga)对Ga-WO_(x)/SBA-15催化H_(2)O_(2)与顺式-环辛烯环氧化反应活性的促进作用。最佳催化剂0.3Ga-WO_(x)/SBA-15的TOF为112 h^(-1),是WO_(x)/SBA-15(57 h^(-1))的近两倍。相较于WO_(x)/SBA-15(64.0 kJ/mol),0.3Ga-WO_(x)/SBA-15的低表观反应活化能(49.6 kJ/mol)与其优异的环氧化性能一致。动力学分析表明,H_(2)O_(2)在0.3Ga-WO_(x)/SBA-15表面上的吸附更强,这有助于H_(2)O_(2)的活化。基于催化剂的表征和环氧化的性能表明,Ga添加剂的提升作用归因于Lewis酸位点的增加和亲电性的增强。此外,金属过氧化氢(M-OOH)被鉴定为主要中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 Ga促进剂 H_(2)o_(2)活化 氧原子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