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掺杂氧化石墨烯在酸性介质中催化氧还原反应DFT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郭惠霞 闫任翔 席晓华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1-480,共10页
目前Pt基催化剂被公认为是最高效的氧还原催化剂.我们采用了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Pt掺杂5种不同氧化石墨烯和完美石墨烯在酸性环境中的氧还原反应机理,计算了氧还原反应中间体O_2、O、OOH、OH、H_2O和H_2O_2在不同掺杂石墨烯上的吸附性能... 目前Pt基催化剂被公认为是最高效的氧还原催化剂.我们采用了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Pt掺杂5种不同氧化石墨烯和完美石墨烯在酸性环境中的氧还原反应机理,计算了氧还原反应中间体O_2、O、OOH、OH、H_2O和H_2O_2在不同掺杂石墨烯上的吸附性能、反应步骤与反应相对能量变化.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在O_2的活化、中间体吸附、掺杂难度(缺陷形成能)、能带带隙以及在反应中相对能量的降低都优于完美石墨烯,我们的工作将有助于为将来在实验中选择和合成氧还原催化剂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Pt掺杂氧化石墨烯 o2吸附 反应路径 密度泛函理论
原文传递
制备方法对CeNi/Al_2O_3催化剂还原和吸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彤 祝良芳 +2 位作者 何铃 胡常伟 田安民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21-525,共5页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和O2室温吸附方法,研究了两种方式制备的Ce Ni/Al2O3催化剂的还原行为和吸氧能力,以Ni/Al2O3和Ce/Al2O3为对照物研究了Ce、Ni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催化剂的还原行为和吸氧能力的影响.实验发现,单独负载在Al2O3上的Ce和Ni组...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和O2室温吸附方法,研究了两种方式制备的Ce Ni/Al2O3催化剂的还原行为和吸氧能力,以Ni/Al2O3和Ce/Al2O3为对照物研究了Ce、Ni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催化剂的还原行为和吸氧能力的影响.实验发现,单独负载在Al2O3上的Ce和Ni组分的吸氧能力有很大差异,Ce物种表现出良好的吸氧能力;Ce和Ni组分同时负载在Al2O3上时,由于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催化剂上低温可还原物种的形成,改变了低温可还原物种的分布,提高了623K还原后的吸氧能力;先浸Ce物种并分解后再浸Ni的Ce Ni/Al2O3催化剂,其吸氧能力增加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i/A12o3催化剂 程序升温还原 o2吸附
下载PDF
机械浆H_2O_2漂白的动力学研究及意义
3
作者 于冬梅 陈克复 赵传山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23-29,共7页
本文详细描述了机械浆H2O2漂白的几种动力学模型,包括从最简单的经验表达式到Abbot提出的两种发色团模型以及Been提出的H2O2吸附模型,从化学反应动力学方面揭示了H2O2漂白的本质。
关键词 动力学模型 反应级数 发色团 H2o2吸附模型.
下载PDF
Pd(Cu)在MgO(100)表面吸附CO和O_2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郝兰 王艳 陈光巨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28-1036,共9页
采用固体镶嵌势能模型和DFT/B3LYP方法研究了在Pd/MgO和Cu/MgO表面吸附CO和O2分子的电子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在完美MgO(100)表面Pd原子对CO和O2的吸附能分别为206.5和84.8kJ/mol,因此可知Pd原子更容易吸附CO分子;而当Pd原子附着于有氧缺... 采用固体镶嵌势能模型和DFT/B3LYP方法研究了在Pd/MgO和Cu/MgO表面吸附CO和O2分子的电子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在完美MgO(100)表面Pd原子对CO和O2的吸附能分别为206.5和84.8kJ/mol,因此可知Pd原子更容易吸附CO分子;而当Pd原子附着于有氧缺陷的MgO表面时,它对两种分子的吸附都非常弱.相反,附着于MgO表面的Cu原子对O2分子的吸附更为有利,其吸附能在140~155kJ/mol之间.研究结果还表明,对于双分子吸附体系,即CO+CO,CO+O2,O2+O2体系,双分子之间的结合力可减小完美MgO表面上Pd原子与被吸附分子的相互作用,使吸附能减少了46~96kJ/mol.而对于在MgO表面上的Cu原子,只有O2+O2体系使吸附能减少了大约50~71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T/B3LYP 团簇镶嵌模型 Pd(Cu)/Mgo表面 缺陷 Co/o2吸附
下载PDF
Zr助剂对Ni基催化剂还原和吸氧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陈彤 祝良芳 +1 位作者 胡常伟 王公应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908-909,共2页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和O2室温吸附方法,研究了以两种不同方式引入Zr助剂对Ni基催化剂Zr-Ni/Al2O3的还原行为和吸氧能力的影响.实验发现,单独负载在Al2O3上的Zr和Ni组分的吸氧能力有很大差异,Zr物种表现出良好的吸氧能力;Zr和Ni组分同时负载...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和O2室温吸附方法,研究了以两种不同方式引入Zr助剂对Ni基催化剂Zr-Ni/Al2O3的还原行为和吸氧能力的影响.实验发现,单独负载在Al2O3上的Zr和Ni组分的吸氧能力有很大差异,Zr物种表现出良好的吸氧能力;Zr和Ni组分同时负载在Al2O3上时,由于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催化剂上低温可还原物种的形成,提高了623 K还原后的吸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Ni/Al2o3催化剂 程序升温还原 o2吸附
下载PDF
O2和CO在Ni(111)表面的吸附活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段园 陈明树 万惠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58-1365,共8页
采用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俄歇电子能谱(AES)和低能电子衍射(LEED)研究镍单晶表面氧物种及CO与O_2的共吸附。实验结果表明,Ni(111)表面氧化后存在两种氧物种,位于54me V能量损失峰的表面化学吸附氧物种和位于69 meV能量损失... 采用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俄歇电子能谱(AES)和低能电子衍射(LEED)研究镍单晶表面氧物种及CO与O_2的共吸附。实验结果表明,Ni(111)表面氧化后存在两种氧物种,位于54me V能量损失峰的表面化学吸附氧物种和位于69 meV能量损失峰的表面氧化镍。首先,随着暴露氧量的增加,表面化学吸附氧物种的能量损失峰蓝移至58 meV;其次,通过真空退火及与CO相互作用考察,发现表面化学吸附氧物种较不稳定。在室温条件下,表面预吸附形成的表面化学吸附氧物种与CO共吸附,导致端位吸附CO增多,表明氧优先吸附在穴位上,随着CO暴露量的增加化学吸附氧物种与CO反应脱去;而表面氧化镍需在较高温度和较高CO分压下才能被CO还原。预吸附CO可被氧逐渐移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111) 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 表面o2和Co活化 表面氧物种 Co吸附 Coo2共吸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