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C型埃达克岩成因的再探讨 |
张旗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4
|
|
2
|
中国不同时代O型埃达克岩的特征及其意义 |
张旗
金惟俊
熊小林
李承东
王元龙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5
|
|
3
|
大兴安岭南段东麓中生代O型埃达克质火山岩及其成因、古构造环境和找矿意义 |
张永北
孙世华
毛骞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1
|
|
4
|
大兴安岭中段早三叠世O型埃达克岩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李世超
张凌宇
李鹏川
施璐
郑常青
|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9
|
|
5
|
西藏桑日县马门晚白垩世O型埃达克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构造意义 |
姚兴华
张志平
汪宏涛
王晓东
晏齐胜
包国志
|
《矿产勘查》
|
2019 |
6
|
|
6
|
西藏乃东县扎嘎当O型埃达克岩成因——来自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的制约 |
牛得草
张志平
董瀚
汪宏涛
武雪梅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7
|
新生代埃达克岩两种成因类型的含矿性和源区:西南太平洋带与东太平洋带的对比 |
杨振强
朱章显
|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
2010 |
7
|
|
8
|
新疆东天山地区三岔口铜矿床的成因: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
林涛
邓宇峰
屈文俊
周涛发
袁峰
邓刚
|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1
|
|
9
|
两类埃达克岩的含矿性和成因:东南亚地区与东太平洋带对比 |
朱章显
杨振强
向文帅
胡鹏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