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lecular pathology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diffuse glioma 被引量:2
1
作者 Ruichao Chai Shengyu Fang +4 位作者 Bo Pang Yuqing Liu Yongzhi Wang Wei Zhang Tao Ji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24期2914-2925,共12页
The prognosis for diffusely infiltrating gliomas a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grade 2-4 remains dismal due to their heterogeneity.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enome-wide molecular-profiling-associated studies has gre... The prognosis for diffusely infiltrating gliomas a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grade 2-4 remains dismal due to their heterogeneity.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enome-wide molecular-profiling-associated studies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accuracy of glioma classification.Thus,the latest version of the WHO classification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umors published in 2021 has incorporated more molecular biomarkers together with histological features for the diagnosis of gliomas.Advanced usage of molecular pathology in clinical diagnostic practice provides also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glioma,including surgery,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targeted therapy,immunotherapy,and more precision clinical trials.Herein,we highlight the updates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gliomas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WHO guidelines and summarize the clinically relevant molecular markers by focusing on their applic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We also review the advances in molecular features of gliomas,which can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glioma therapies,thereby discussing the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molecular pathology toward precision medicine for patients with gli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IoMA Molecular pathology tumor classification ^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 THERAPY
原文传递
MRI不同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思璇 许悦 +6 位作者 叶梅萍 李扬 于芷轩 青钊 王正阁 张冰 张鑫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36,共6页
目的 探讨MRI的不同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术前脑胶质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效能。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4例大脑胶质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 目的 探讨MRI的不同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术前脑胶质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效能。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4例大脑胶质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包括T1WI、T2WI、ADC及T1WI增强序列。其中MGMT启动子甲基化阳性58例,阴性56例,按8∶2比例分为训练组(91例)与验证组(23例),在T2WI及T1WI增强序列分别对肿瘤加水肿区及肿瘤核心区进行三维手工分割,提取总共688个影像组学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特征降维,方差分析用于特征筛选,应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算法、Lasso的逻辑回归算法(Logistic regression via Lasso, LR-Lasso)、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贝叶斯分类器(native Bayes,NB)构建诊断模型,5倍交叉验证方法用于训练模型,验证组数据用于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ROC曲线用于计算模型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用于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 LR模型的AUC值、准确率为0.90和91%,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2%和91%,LR-Lasso模型的AUC值、准确率为0.80和74%,敏感度和特异度为67%和82%,SVM模型的AUC值、准确率为0.89和87%,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3%和91%,NB模型的AUC值、准确率为0.69和74%,敏感度和特异度为75%和72%。基于LR模型预测效能最高。结论 MRI影像组学模型对预测术前脑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状态具有一定应用价值,4种模型预测效能中LR模型预测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启动子甲基化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敲减lncRNA BAIAP2-AS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贺扬 龙银波 +2 位作者 金治宾 刘容 倪晓光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44-49,共6页
目的探讨敲减长链非编码RNA(lncRNA)BAIAP2反义RNA 1(BAIAP2-AS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传代培养胶质瘤细胞系A172、LN229、U251及正常人星形胶质细胞系NHA。取传3代、对数生长期细胞,采用RT-qPCR法检... 目的探讨敲减长链非编码RNA(lncRNA)BAIAP2反义RNA 1(BAIAP2-AS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传代培养胶质瘤细胞系A172、LN229、U251及正常人星形胶质细胞系NHA。取传3代、对数生长期细胞,采用RT-qPCR法检测各细胞中微小RNA-491-5p(miR-491-5p)、BAIAP2-AS1、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mRNA表达,选择lncRNA BAIAP2-AS1、miR-491-5p、MGMT 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较显著的胶质瘤细胞进行后续实验。取上述胶质瘤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AIAP2-AS1 shRNA组、NC shRNA组、BAIAP2-AS1 shRNA+miR-491-5p inhibitor组、BAIAP2-AS1 shRNA+NC inhibitor组,BAIAP2-AS1 shRNA组、NC shRNA组分别转染BAIAP2-AS1 shRNA、NC shRNA,BAIAP2-AS1 shRNA+miR-491-5p inhibitor组、BAIAP2-AS1shRNA+NC inhibitor组分别转染BAIAP2-AS1 shRNA与miR-491-5p inhibitor、BAIAP2-AS1 shRNA与NC inhibitor,空白对照组不予转染。转染48 h,收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采用RT-qPCR法检测BAIAP2-AS1、miR-491-5p、MGMT mRNA表达。采用StarBase在线数据库预测miR-491-5p与BAIAP2-AS1、MGMT的互补位点,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其靶向调控关系。结果与NHA细胞比较,A172、LN229、U251细胞lncRNA BAIAP2-AS1、MGMT mRNA相对表达量较高,miR-491-5p相对表达量较低(P均<0.05)。以U251细胞lncRNA BAIAP2-AS1、MGMT mRNA相对表达量较高,miR-491-5p相对表达量较低,故以U251细胞进行后续实验。与空白组、NC shRNA组比较,BAIAP2-AS1 shRNA组细胞活性、细胞迁移率、BAIAP2-AS1、MGMT表达显著降低(P均<0.05),细胞凋亡率及miR-491-5p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与BAIAP2-AS1 shRNA组、BAIAP2-AS1 shRNA+inhibitor NC组比较,BAIAP2-AS1 shRNA+miR-491-5p inhibitor组细胞活性、细胞迁移率、MGMT表达显著增加(P均<0.05),细胞凋亡率及miR-491-5p表达显著降低(P均<0.05)。经StarBase在线数据库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长链非编码RNA BAIAP2反义RNA 1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凋亡 微小RNA-491-5p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下载PDF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KLF4、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甲基化状态检测及与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16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倪茗 刘婷婷 +4 位作者 汪俊 邹学红 周红玉 王燕 余桂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17-121,共5页
目的检测宫颈癌组织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KLF4、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初步探讨其甲基化状态与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103例为宫颈癌组,另选取同期年龄... 目的检测宫颈癌组织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KLF4、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初步探讨其甲基化状态与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103例为宫颈癌组,另选取同期年龄相匹配的慢性子宫颈炎患者11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宫颈脱落组织DAPK1、KLF4、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通过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PV16感染情况,分析宫颈癌组织DAPK1、KLF4、MGMT基因甲基化与HPV16感染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宫颈癌组患者HPV16感染阳性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宫颈癌组DAPK1、KLF4、MGMT基因异常甲基化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低、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及有远处转移患者宫颈癌组织DAPK1、KLF4、MGMT甲基化率高于分化程度高、中及TNM分期Ⅰ~Ⅱ、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PV16感染阴性相比,HPV16感染阳性患者中APK1、KLF4、MGMT甲基化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感染情况与APK1、KLF4、MGMT甲基化相关(r=0.454,0.497,0.307,P<0.05)。结论HPV16感染可能与APK1、KLF4、MGMT甲基化有关,HPV16感染可能通过影响APK1、RAR-β、MGMT基因甲基化促进宫颈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 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甲基化
下载PDF
替莫唑胺在恶性胶质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高行 王滨 +3 位作者 孙绍伟 张恒 姚洪杰 边瑞民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4期36-39,共4页
恶性胶质瘤是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替莫唑胺(TMZ)是一种临床上用于治疗恶性神经胶质瘤的DNA-烷化剂药物。DNA修复蛋白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的表观遗传沉默是TMZ治疗恶性... 恶性胶质瘤是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替莫唑胺(TMZ)是一种临床上用于治疗恶性神经胶质瘤的DNA-烷化剂药物。DNA修复蛋白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的表观遗传沉默是TMZ治疗恶性胶质瘤的重要靶点,因此,对于缺乏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肿瘤患者TMZ不能发挥有效的治疗效果。同时,研究表明通过基因治疗降低MGMT水平可显著增加TMZ的治疗作用,降低治疗抗性。因此,本研究对TMZ在恶性胶质瘤治疗的作用机制和化学抗性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TMZ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胶质瘤 替莫唑胺 ^dna修复蛋白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化学抗性
下载PDF
基于成簇的规律性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关联的失活核酸酶9-脱氧核糖核酸甲基转移酶3A基因复合体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修饰对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性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勤 孙炜 +1 位作者 张所军 李朝曦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43-1346,共4页
目的探讨成簇的规律性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关联的失活核酸酶9-脱氧核糖核酸甲基转移酶3A基因复合体(CRISPR-dcas9-DNMT3A)介导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修饰对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TMZ)耐药性... 目的探讨成簇的规律性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关联的失活核酸酶9-脱氧核糖核酸甲基转移酶3A基因复合体(CRISPR-dcas9-DNMT3A)介导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修饰对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TMZ)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CRISPR-dcas9-DNMT3A表达载体通过慢病毒包装感染TMZ耐药细胞系U251-R[U251(中国医学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通过替莫唑胺高浓度反复间歇诱导法诱导产生], 验证其对MGMT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程度, MGMT表达水平以及TMZ药物敏感性影响。结果慢病毒感染成功的U251-R细胞, MGMT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增高[44.7%(17/38)、63.2%(24/38)、77.1%(27/38)比7.9%(3/38), P<0.05], MGMT蛋白表达减少, 细胞对TMZ化疗的敏感性增加(P<0.05)。结论 CRISPR-dcas9-DNMT3A慢病毒感染的U251-R细胞可通过增加其MGMT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减少MGMT蛋白表达从而增加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簇的规律性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关联的失活核酸酶9-脱氧核糖核酸甲基转移酶3A基因复合体 dna甲基化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胶质瘤 替莫唑胺
原文传递
基于MRI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胶质母细胞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启动子状态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瑾 刘光耀 +3 位作者 王俊 白玉萍 甘铁军 张静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2期50-55,共6页
目的基于神经网络模型使用术前常规模态磁共振图像预测胶质母细胞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9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T2WI序列和T1WI对比增强序列的磁... 目的基于神经网络模型使用术前常规模态磁共振图像预测胶质母细胞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9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T2WI序列和T1WI对比增强序列的磁共振图像,其中MGMT甲基化患者66例,MGMT非甲基化患者63例。基于EfficientNet卷积神经网络分别构建T2-net、T1C-net及两种序列联合的TS-net,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准确度及特异度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TS-net在训练和验证数据集的AUC分别为0.944和0.838,T1C-net模型的AUC分别为0.951和0.830,T2-net的AUC分别为0.929和0.781。结论基于磁共振常规序列图像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可有效预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MGMT甲基化状态,帮助制定进一步治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甲基化状态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T_(1)WI增强的MR纹理分析评价胶质母细胞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汝佳 马梦华 +3 位作者 王海平 孙静华 杨越清 闫赛克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3年第2期83-88,共6页
目的本研究主要是分析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胶质母细胞瘤(GBM)磁共振纹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本院病理诊断为GBM的患者12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检查。利用3D Slicer软件提取4方面... 目的本研究主要是分析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胶质母细胞瘤(GBM)磁共振纹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本院病理诊断为GBM的患者12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检查。利用3D Slicer软件提取4方面磁共振纹理特征,包括一阶数据、形态和形状、纹理: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灰度运行长度矩阵。采用χ^(2)检验分析MGMT启动子甲基化与GBM磁共振特征的关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MGMT启动子甲基化与磁共振纹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GMT启动子甲基化GBM与MGMT启动子未甲基化GBM的磁共振纹理特征相比较,有7种磁共振纹理特征差异显著(P<0.05),分别是能量(P=0.033)、熵(P=0.032)、一致性(P=0.030)、自相关(P=0.035)、方差:灰度共生矩阵(P=0.031)、灰度不均匀性(P=0.029)、群集阴影(P=0.032)。结论MGMT启动子甲基化GBM与MGMT启动子未甲基化GBM的磁共振纹理特征相比较,有7种磁共振纹理特征可以作为预测MGMT启动子甲基化GBM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启动子甲基化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下载PDF
DOK3在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9
作者 文海韬 安喆妮 吴水华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12期3198-3203,共6页
目的 研究停靠蛋白3(DOK3)在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TMZ)耐药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使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和TMZ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采用流式细胞术评价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DOK3、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 目的 研究停靠蛋白3(DOK3)在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TMZ)耐药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使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和TMZ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采用流式细胞术评价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DOK3、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PI3K、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Transwell法测定细胞的迁移能力,免疫荧光测定核转录因子(NF-κB)的核转位。结果 DOK3在TMZ抗性的U251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低于其亲本细胞,而MGMT、p-PI3K以及p-AKT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亲本细胞。DOK3的过表达降低了TMZ耐药细胞对TMZ的IC_(50)值,也加速了TMZ诱导的细胞凋亡和细胞迁移抑制,降低了MGMT、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以及抑制了NF-κB的核转位。结论 DOK3通过PI3K/AKT/NF-κB途径调控MGMT,导致神经胶质瘤细胞对TMZ产生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U251细胞 停靠蛋白3 胶质母细胞瘤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下载PDF
p53、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在老年脑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买日丹·牙生 达吾提江·依拉木 +1 位作者 尼路帕尔·艾买提 阿地力·肉孜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11期1210-1213,共4页
目的探究p53、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在老年脑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6月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老年脑胶质瘤患者的组... 目的探究p53、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在老年脑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6月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老年脑胶质瘤患者的组织标本为试验组,另选取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同期收治的3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正常脑组织标本为对照组。根据WHO分级将老年脑胶质瘤患者分为Ⅰ/Ⅱ级老年脑胶质瘤组(21例)和Ⅲ/Ⅳ级老年脑胶质瘤组(28例)。根据预后不同将老年脑胶质瘤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27例)和预后良好组(22例)。比较分析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p53、MGMT阳性表达率,不同级别老年脑胶质瘤患者的p53、MGMT阳性表达率,不同预后老年脑胶质瘤患者的p53、MGMT阳性表达率。分析p53、MGMT阳性表达率与老年脑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p53、MGMT阳性表达率与老年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p53、MGMT阳性表达率对老年脑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试验组患者的p53、MGMT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Ⅳ级老年脑胶质瘤组患者的p53、MGMT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Ⅰ/Ⅱ级老年脑胶质瘤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p53、MGMT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53、MGMT阳性表达率与老年脑胶质瘤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53、MGMT阳性表达率均与老年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呈显著负相关(r=-0.575,P=0.001;r=-0.528,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53、MGMT阳性表达率联合指标预测老年脑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12,显著高于p53阳性表达率(曲线下面积为0.734)和MGMT阳性表达率(曲线下面积为0.788)单一指标(P<0.05)。结论脑胶质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P53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预后
下载PDF
体外药敏实验及MGMT表达为依据的恶性脑胶质瘤个体化化疗:42例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俊平 史鸿浏 +4 位作者 赛克 岳伟英 牟永告 张湘衡 陈忠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33-1537,共5页
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是导致化疗有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ase,MGMT)可使DNA烷基化损伤得到修复,是细胞对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常用药物亚硝脲类及替莫... 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是导致化疗有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ase,MGMT)可使DNA烷基化损伤得到修复,是细胞对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常用药物亚硝脲类及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采用体外药敏实验和检测肿瘤MGMT表达指导进行恶性脑胶质瘤个体化化疗,评价其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42例,取其新鲜肿瘤组织采用MTT法进行体外药敏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MGMT蛋白表达,根据体外药敏实验及MGMT测定结果选择化疗方案进行化疗。42例患者中有7例接受了2个方案化疗,共49例次可评价近期疗效。按WHO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近期疗效评价。不良反应评价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评价标准。结果:6例次(12%)完全缓解,10例次(20%)部分缓解,20例次(41%)稳定,13例次(27%)进展。客观有效率为33%,疾病控制率为73%。80个周期可以评价不良反应,化疗的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占28%(22/80),Ⅳ级血红蛋白降低占1%(1/80),Ⅲ、Ⅳ级血小板减少占8%(6/80)。非血液学毒性主要为恶心/呕吐、脱发和疲劳。结论:根据体外药敏实验及MGMT蛋白表达选择化疗方案,对恶性脑胶质瘤患者进行个体化化疗,可以提高近期化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瘤 体外药敏实验 MGMT 化学疗法 个体化
下载PDF
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在脑胶质瘤化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郑长青 季守平 +3 位作者 宫锋 李安民 邰军利 章扬培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5-580,共6页
背景与目的:如何预测和克服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实施个体化治疗是肿瘤化疗急需解决的问题。与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密切相关的DNA损伤修复基因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表观沉默... 背景与目的:如何预测和克服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实施个体化治疗是肿瘤化疗急需解决的问题。与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密切相关的DNA损伤修复基因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表观沉默与肿瘤对烷化剂药物化疗敏感性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检测MGMT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在判断脑胶质瘤患者预后及预测肿瘤对烷化剂药物耐药性中的意义。方法: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脑胶质瘤组织及肿瘤细胞株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蛋白印迹和免疫组化法测定蛋白表达,MTT法检测肿瘤细胞株对烷化剂药物敏感性,将患者随访资料针对MGMT甲基化状态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进行log-rank检验分析。结果:39例脑胶质瘤患者组织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为46.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1.5%,且肿瘤组织中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蛋白表达显著相关(P<0.05);6例正常组织均未检测出基因甲基化。MGMT基因过甲基化的脑胶质瘤SHG-44细胞株用5-Aza-CdR处理后完全脱甲基化,MGMT蛋白恢复了表达,同时细胞株对烷化剂药物敏感性也发生逆转,由敏感转变为耐受。在采用手术、放疗和烷化剂尼莫司汀化疗等综合治疗的39例脑胶质瘤患者中,MGMT基因甲基化的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MGMT基因未甲基化患者(P<0.05)。结论: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蛋白表达及肿瘤细胞对烷化剂药物敏感性密切相关,有可能替代MGMT蛋白检测成为判断脑胶质瘤患者预后和预测肿瘤对烷化剂化疗耐药性的标志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启动子CPG岛甲基化 dna修复 MGMT 耐药性 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燃煤污染型砷中毒人群MGMT基因甲基化、转录及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潘雪莉 张爱华 黄晓欣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3-287,F0003,共6页
目的了解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转录及表达以及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的转录及表达与砷中毒的关系。方法采集68例燃煤污染型砷中毒(以下简称砷中毒)患者(轻度24例、中度28例、重度16例)及23例非病... 目的了解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转录及表达以及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的转录及表达与砷中毒的关系。方法采集68例燃煤污染型砷中毒(以下简称砷中毒)患者(轻度24例、中度28例、重度16例)及23例非病区居民外周血。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MGMT及DNMT1 mRNA的水平。利用自愿手术治疗的砷中毒患者皮肤组织标本(61例,其中34例为一般病变,21例为癌前病变,6例为癌变)和对照皮肤组织标本(15例),以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砷中毒患者及对照皮肤组织中MGMT及DNMT1蛋白的表达。结果 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与砷中毒程度有关(χ2=13.739,P<0.01)。砷中毒组MGMT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患者和非甲基化患者之间MGMT mRNA和DNMT1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中度患者DNMT1 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癌前病变组和癌变组皮肤组织中MGMT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皮肤损害程度有关(rs=-0.446,P<0.01);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患者MGMT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非甲基化组(P<0.05)。砷中毒组皮肤组织中DNMT1蛋白表达强于对照组(P<0.01),并与皮肤损害程度有关(rs=0.740,P<0.01);且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患者组织中DNMT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非甲基化组(P<0.05)。结论 MGMT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抑制了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皮肤组织中MGMT蛋白的表达,且DNMT1蛋白的高表达参与了此抑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中毒 基因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 dna甲基转移酶1 dna甲基化
原文传递
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MGMT基因甲基化检测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少泽 潘晓琳 +4 位作者 郭晓青 王振宝 郑威楠 韩虎 潘泽民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检测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维吾尔族子宫颈鳞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对41例维吾尔族妇女子宫... 目的检测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维吾尔族子宫颈鳞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对41例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组织及32名正常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组织进行甲基化检测。结果32名正常子宫颈组织MGMT基因启动子区均未发生甲基化,为非甲基化状态;41例子宫颈鳞癌组织中共有13例发生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32%)。结论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部分参与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是维吾尔族子宫颈鳞癌发生过程中常见的分子事件,有可能作为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诊断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子宫颈鳞癌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甲基化
原文传递
脑瘤一号方联合替莫唑胺对裸鼠脑胶质瘤模型MGMT、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袁洁 张珏 费智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77-1482,共6页
目的观察脑瘤一号方联合替莫唑胺(TMZ)对脑胶质瘤模型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经荧光素mcherry转染的人神经胶质瘤U87细胞(U87MG-Luc),注射于BALB/c裸鼠纹状体,建立裸鼠脑胶质瘤原位模型,... 目的观察脑瘤一号方联合替莫唑胺(TMZ)对脑胶质瘤模型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经荧光素mcherry转染的人神经胶质瘤U87细胞(U87MG-Luc),注射于BALB/c裸鼠纹状体,建立裸鼠脑胶质瘤原位模型,成瘤裸鼠(荧光量≥1×105)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0.3mL)、TMZ组(TMZ 50mg/kg)、脑瘤一号方组(脑瘤一号方32.125 mg/g)和联合组(TMZ50 mg/kg+脑瘤一号方32.125 mg/g),每组6只,连续灌胃12天,每3天检测1次裸鼠体重、肿瘤体积,给药结束后取脑组织,HE染色检测瘤块组织病理,Western Blot检测MGMT、促凋亡因子Bax和抗凋亡因子Bcl-2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MZ组、脑瘤一号方组和联合组肿瘤体积减少(P<0.05),TMZ组肿瘤组织MGMT表达升高(P<0.05),联合组Bax表达及Bax/Bcl-2升高(P<0.05),抗凋亡因子Bcl-2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TMZ组比较,联合组MGMT及Bcl-2表达降低(P<0.05),Bax表达及Bax/Bcl升高(P<0.05)。结论脑瘤一号方组和联合组均表现出有效的抗肿瘤作用。脑瘤一号方联合TMZ治疗胶质瘤能降低TMZ副作用,下调MGMT表达缓解胶质瘤细胞对TMZ的耐药性,同时上调Bax和下调Bcl-2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脑瘤一号方 替莫唑胺 耐药性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原文传递
脑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MGMT、LRP和TopoⅡα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转移 邓永文 +5 位作者 方加胜 刘国平 刘凌峰 吴雷 陈若琨 王飞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3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三种耐药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肺癌耐药相关蛋白(LRP)、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两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GMT、LRP、TopoⅡα三种耐药酶在脑胶...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三种耐药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肺癌耐药相关蛋白(LRP)、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两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GMT、LRP、TopoⅡα三种耐药酶在脑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的表达。【结果】三种耐药酶在正常脑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脑胶质瘤中表达强度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的大小无关(P>0.01),但与肿瘤的WHO分级明显相关(P<0.01)。WHO分级越高,表达越强。【结论】胶质瘤的发生与三种耐药酶的表达改变有关;联合测定多种耐药酶的表达对判定肿瘤的恶性程度与制定化疗方案有参考价值;纠正耐药蛋白的表达有可能成为胶质瘤基因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代谢 dna拓扑异构酶类 Ⅱ型/生物合成
下载PDF
脑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宋双双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2-785,共4页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是脑胶质瘤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标志物,与脑胶质瘤的发生、诊断及预后关系密切。MRI、PET等影像学检查及影像组学方法能够获得反映脑胶质瘤结构、功能、代谢甚至分子水平改变的重要信息,有...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是脑胶质瘤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标志物,与脑胶质瘤的发生、诊断及预后关系密切。MRI、PET等影像学检查及影像组学方法能够获得反映脑胶质瘤结构、功能、代谢甚至分子水平改变的重要信息,有望于术前无创、准确预测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本文就脑胶质瘤影像学特征与MGMT启动子甲基化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下载PDF
潮汕地区食管癌患者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的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淑慧 苏敏 +2 位作者 程璐 孙蓓丽 陆祖宏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00-104,共5页
背景与目的初步研究中国食管癌高发区之一潮汕地区食管癌患者和正常人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编码84、143及160位密码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材料与方法应用双色荧光杂交微阵列技... 背景与目的初步研究中国食管癌高发区之一潮汕地区食管癌患者和正常人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编码84、143及160位密码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材料与方法应用双色荧光杂交微阵列技术分别检测潮汕地区10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及65例健康对照外周血MGMT基因84位密码子(C2740214T)单核苷酸多态性;用同样的方法检测7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MGMT基因143位密码子(A2798995G)、160位密码子(G2799046A)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统计分析显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与对照组84位密码子2740214C和2740214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2),2740214CT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6%和12.3%,2740214TT基因型在病例组中所占的比例是2%。食管鳞状细胞癌组变异基因型拥有者(CT+TT)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7),2740214TT基因型仅见于个别肿瘤患者,而在正常对照中未发现。143位密码子A2798995G位点仅在对照组中发现一例杂合子,其余均为野生型纯合子,病例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60位密码子G2799046A位点检测在所有的病人和对照中均为野生型纯合子。结论潮汕地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和正常人群中存在MGMT基因多态性,84位密码子C2740214T位点的突变型纯合子仅见于肿瘤患者,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 -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杂交 食管癌
下载PDF
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MGMT基因启动区甲基化及MGMT mRNA的表达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爱华 陈强 +4 位作者 李健 潘雪莉 赵转地 黄晓欣 岑笃才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了解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血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基因)启动区甲基化及患者皮肤组织中MGMT mRNA转录表达的情况,探讨两者间关系及其在砷中毒发生发展乃至癌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9... [目的]了解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血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基因)启动区甲基化及患者皮肤组织中MGMT mRNA转录表达的情况,探讨两者间关系及其在砷中毒发生发展乃至癌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99例砷中毒患者和103例正常对照MGMT基因启动区甲基化情况;同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其中61例砷中毒患者皮肤组织中MGMT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砷中毒组MGMT基因启动区甲基化阳性率为40.4%,对照组为2.91%;随病情加重砷中毒患者甲基化阳性率逐渐升高,轻、中、重度砷中毒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2.73%、39.02%和52.78%,非癌变组与癌变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7.78%和65.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②随着砷中毒患者皮肤病变的加重,MGMTmRNA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其表达率在非癌变组与癌变组分别为71.05%和30.4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MGMT基因启动区甲基化阳性率升高与该基因mRNA表达降低有关联(r=0.456,P=0.01)。[结论]MGMT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是砷中毒发生发展乃至癌变发生的早期事件;MGMT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可导致MGMTmRNA转录水平下降并可能是进一步导致蛋白活性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污染型砷中毒 MGMT基因 原位杂交 dna甲基化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血清MGMT、RASSF2、RUNX3及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的联合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培革 鲁德玕 +3 位作者 姬晓青 赵琦 刘忠志 孙立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6期20-23,47,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人类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RASSF2、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基因测序法检测62例NSCLC患者(肺癌组)和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人类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RASSF2、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基因测序法检测62例NSCLC患者(肺癌组)和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1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MGMT、RASSF2、RUNX3、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并分析目标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肺癌组MGMT基因甲基化频率为27.42%(17/62),而对照组为0(0/46)(x2=14.97,P<0.01);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和分化状况无明显相关(P>0.05)。甲基化组吸烟指数(620.78±135.34)高于非甲基化组(498.96±150.87)(t=2.91,P<0.05)。MGMT基因甲基化多见于晚期患者,Ⅰ~Ⅱ期甲基化率为0(0/11)而Ⅲ~Ⅳ期为33.33%(17/51)(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肺癌组RASSF2基因甲基化频率为38.71%(24/62),而对照组为0(0/46)(x2=22.89,P<0.01);NSCLC患者血清RASSF2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不吸烟者RASSF2甲基化率高于吸烟者(61.90%vs26.83%,x2=7.20,P<0.05)。结论 MGMT、RASSF2、RUNX3、RASSF1A等基因异常甲基化在NSCLC患者外周血中有较高的发生率。MGMT、RASSF2、RUNX3、RASSF1A等基因异常甲基化状态可能和患者临床资料有一定关系。MGMT、RASSF2、RUNX3、RASSF1A等基因异常甲基化可能在NSCL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GMT、RASSF2、RUNX3、RASSF1A等基因异常甲基化状态有望成为NSCLC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 人类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RASSF2 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 RAS相关区域家族1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