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不扩散条约》缔约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探究——以伊朗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朱鹏飞 《时代法学》 2007年第6期108-112,共5页
近来,伊朗所声称的和平利用核能的活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解决该问题的努力失败后,该问题被移交到联合国安理会。安理会已三次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并逐步加强了对伊朗的制裁。由于伊朗享有核主权... 近来,伊朗所声称的和平利用核能的活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解决该问题的努力失败后,该问题被移交到联合国安理会。安理会已三次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并逐步加强了对伊朗的制裁。由于伊朗享有核主权,并且这种核主权受到《核不扩散条约》的确认,所以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但是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应受到三点限制:第一,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的限制;第二,《保障协定》及其《附加议定书》的限制;第三,安理会决议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不扩散条约》 和平利用核能 权利 伊朗
下载PDF
禁止核武器条约:接下来做什么? 被引量:3
2
作者 乔治.佩科维奇 孙硕 张国帅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88,158-159,共16页
核不扩散机制使得世界从1945年以后没有发生过核战争,而且帮助防止了核武器扩散至更多国家或流入恐怖组织手中。然而,当前围绕禁止核武器条约的态势,可能会分散国际社会对核不扩散机制的关注和努力,这是禁止核武器条约的反对者和怀疑者... 核不扩散机制使得世界从1945年以后没有发生过核战争,而且帮助防止了核武器扩散至更多国家或流入恐怖组织手中。然而,当前围绕禁止核武器条约的态势,可能会分散国际社会对核不扩散机制的关注和努力,这是禁止核武器条约的反对者和怀疑者们所担心的。禁止核武器条约的讨论得到国际支持,主要是因为核武器国家未能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框架下就核裁军显示出"诚意"。无核武器国家占据大多数,而其中的多数又不能接受核裁军没有进展的现状,也不愿意成为有核国家启动核战争决策的人质。此外,尽管促成禁核条约的种种关切合情合理,但令人担忧的是条约过于简单,从而缺少严格的核查以及强制遵约条款。因此,核武器国家可以单独或与其他核武器国家一道更加认真地履行核裁军义务,设计核裁军机制的范本需要解决禁核条约绕开的关键问题,并需要进行国际辩论,讨论何种条件下首先使用核武器是必要与正当的,才是消除禁核条约造成对立的出路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止核武器条约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下载PDF
小布什政府的核不扩散政策与国际核不扩散的未来
3
作者 梁长平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3期59-62,共4页
当今社会防止核武器的扩散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美国作为世界最先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其核不扩散政策牵动着国际社会核不扩散的神经。一直以来,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为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2001年小布什上台... 当今社会防止核武器的扩散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美国作为世界最先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其核不扩散政策牵动着国际社会核不扩散的神经。一直以来,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为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小布什政府的核不扩散政策较之前任发生了大的逆转,更依赖于单边反扩散行动来防止核武器的扩散,而这对国际社会防扩散努力制造了新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扩散 国际机制 单边主义 核不扩散条约
下载PDF
国际核秩序转型视角下美国对联邦德国核战略的调整(1960—1969)
4
作者 安竣谱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6-63,共8页
20世纪60年代美苏核打击能力日益接近,两国陷入“恐怖平衡”之中。美国意识到必须构建具有核不扩散特征的新型国际核秩序才能保障国家安全,为此,终止了有利于联邦德国拥核的“多边核力量”计划,并迫使联邦德国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美... 20世纪60年代美苏核打击能力日益接近,两国陷入“恐怖平衡”之中。美国意识到必须构建具有核不扩散特征的新型国际核秩序才能保障国家安全,为此,终止了有利于联邦德国拥核的“多边核力量”计划,并迫使联邦德国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美国对联邦德国核战略的转变,虽然在全球范围内降低了核战争爆发的风险,保证了美国安全,但加剧了美国与联邦德国之间的离心倾向。为此,联邦德国放弃了“哈尔斯坦主义”外交战略,转而实施与社会主义国家改善关系的更具灵活性的“新东方政策”。从中反映出,国际核秩序转型的实质是各国在核领域的权力再分配,从而影响到各国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核秩序 “多边核力量”计划 《核不扩散条约》
原文传递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历史审视 被引量:1
5
作者 费赫夫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1-66,共6页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虽然是强权政治的产物,但它在客观上为防止核扩散起着积极作用,是核不扩散体制的基石。该条约经历了许多严峻的考验,当今也面临不少的挑战,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未来还是美好的。为了实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目标,今...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虽然是强权政治的产物,但它在客观上为防止核扩散起着积极作用,是核不扩散体制的基石。该条约经历了许多严峻的考验,当今也面临不少的挑战,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未来还是美好的。为了实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目标,今后更应关注核裁军和无核国家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只有这样,无核世界的美好愿望才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核不扩散 核裁军 核能和平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