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荡寇志》的水路书写及其意义
1
作者 黎昇鑫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2-78,共7页
俞万春在《荡寇志》中对运河、大小清河、汶河及登州海疆等山东水路展开了诸多描写。这些水路书写多是作者基于对山东水路的客观认识,并加以适度的想象、虚构创作而成。因此,该作品中的水路书写既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也体现了作者从... 俞万春在《荡寇志》中对运河、大小清河、汶河及登州海疆等山东水路展开了诸多描写。这些水路书写多是作者基于对山东水路的客观认识,并加以适度的想象、虚构创作而成。因此,该作品中的水路书写既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也体现了作者从军事学角度对山东水路的战略性认识。这与其独特的生平经历与治学风格相关。更重要的是,当写实性的水路书写融入小说叙事后,不仅没有阻滞小说的叙事节奏或破坏其艺术成就,反而促进了小说的人物塑造及情节推进,并寄寓了作者的思想倾向。《荡寇志》中这些地理性的精确描写,既是对《水浒传》写作艺术的沿袭效法,更是对清代英雄传奇小说模式化写作困境进行反思与突破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荡寇志》 水路书写 战略价值 小说叙事 英雄传奇
下载PDF
《蛙》:小说叙事与国家形象 被引量:4
2
作者 郝敬波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23,54,共6页
近年来,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逐渐进入到艺术批评领域。莫言获诺奖被大众媒体更多地从社会学和传播学的角度进行解读,并赋予其国家形象的某种代表符号,因而有必要探讨莫言小说叙事与国家形象的内在关联性。莫言备受关注的长篇小说《蛙》... 近年来,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逐渐进入到艺术批评领域。莫言获诺奖被大众媒体更多地从社会学和传播学的角度进行解读,并赋予其国家形象的某种代表符号,因而有必要探讨莫言小说叙事与国家形象的内在关联性。莫言备受关注的长篇小说《蛙》从多个角度承载了小说叙事与国家形象建构之间的艺术关联信息。该小说主要从三个方面形成了国家形象不同层面的艺术建构及其可能性:一是选取计划生育的敏感题材,从"当下性"和"现场性"两个方面为现代国家形象的建构提供了可能;二是展示了民族精神世界的历史变迁,探寻了民族的心路历程,从民族心灵史的角度建构了国家形象的文化想象空间;三是呈现了民族的生命态度,书写了对生命的敬畏,从发掘精神特征的路径上实施了国家形象的艺术建构。《蛙》对小说叙事与国家形象建构的艺术处理是当下小说创作的一种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蛙》 小说叙事 国家形象 艺术建构
下载PDF
时间的对照与结构的循环——论沈从文的时间意识与小说叙事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进才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05-109,共5页
文章探讨了沈从文与现代性线性时间观念迥异的时间意识,以及这种时间意识对小说叙事的影响。在“常”与“变”的执着思索中,沈从文超越了现代作家普遍存在的进化论的时间观念,拆解了“新”“旧”之间的对立模式。在普遍“新”胜于“旧... 文章探讨了沈从文与现代性线性时间观念迥异的时间意识,以及这种时间意识对小说叙事的影响。在“常”与“变”的执着思索中,沈从文超越了现代作家普遍存在的进化论的时间观念,拆解了“新”“旧”之间的对立模式。在普遍“新”胜于“旧”的价值期许和对未来乐观表达的现代叙事中,沈从文小说中的时间诗学构成了对现代性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时间意识 小说叙事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的空间化问题——兼与浦安迪商榷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沙欧 马会会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0-15,共6页
中国古代未能产生一个与时间化叙事密切相关的口头传统,原初神话的空间化特征因为史巫同源的关系影响到历史叙事进而小说叙事。道德性观念是中国古代主导性的叙事观念,推动了历史叙事和小说叙事空间化特征的发展。文学性叙事观念则使唐... 中国古代未能产生一个与时间化叙事密切相关的口头传统,原初神话的空间化特征因为史巫同源的关系影响到历史叙事进而小说叙事。道德性观念是中国古代主导性的叙事观念,推动了历史叙事和小说叙事空间化特征的发展。文学性叙事观念则使唐传奇小说发展出时间化叙事。相对于浦安迪强调的"原型"影响,叙事观念对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叙事 小说叙事 空间化 叙事观念
下载PDF
近年来中国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研究述评
5
作者 兰立亮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4期94-96,102,共4页
大江健三郎是一位视形式创新为写作生命的作家,其对小说叙事孜孜不倦的追求也使其文学成为日本当代文学形式实验的风向标。通过对近五年来中国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到,中国学者在叙事格调、叙事时空、叙事伦理三个方面的... 大江健三郎是一位视形式创新为写作生命的作家,其对小说叙事孜孜不倦的追求也使其文学成为日本当代文学形式实验的风向标。通过对近五年来中国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到,中国学者在叙事格调、叙事时空、叙事伦理三个方面的研究上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但尚需从整体上对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给予全面探讨,方能描绘出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的整体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小说叙事 叙事格调 叙事时空 叙事伦理
下载PDF
论莫言小说中的齐鲁文化因素及其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洪岳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55-62,共8页
莫言的小说创作起源于他骚动不安的灵魂,更与他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生息其间的山东高密息息相关。这种关系体现在文化范型上,即齐文化和鲁文化(儒家文化)及其相互渗透的关联上。齐文化的自由洒脱与鲁文化的道德固守,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莫... 莫言的小说创作起源于他骚动不安的灵魂,更与他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生息其间的山东高密息息相关。这种关系体现在文化范型上,即齐文化和鲁文化(儒家文化)及其相互渗透的关联上。齐文化的自由洒脱与鲁文化的道德固守,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莫言小说的一种内在精神张力和叙事结构,也是莫言对以齐文化和鲁文化为基本结构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小说叙事的艺术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齐文化 鲁文化 儒家文化 小说叙述
下载PDF
基于小说和电影叙事的红色电影故事叙述者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青兰 王文勇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32-136,共5页
发端于小说叙事的故事叙述者在电影叙事中,仍然承担了故事叙述的功能,但其存在方式、叙述能力、叙述效果及价值取向等,随着叙述语言的画面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红色电影叙事横跨红色历史故事和电影虚构叙事,故而其叙述者既要具有... 发端于小说叙事的故事叙述者在电影叙事中,仍然承担了故事叙述的功能,但其存在方式、叙述能力、叙述效果及价值取向等,随着叙述语言的画面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红色电影叙事横跨红色历史故事和电影虚构叙事,故而其叙述者既要具有历史叙述者的客观性,又要充分发挥电影虚构叙事的主观创造性。前者的博学家叙事身份在红色电影故事中被广泛采用;后者的“虚构”见证叙述者却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所以,在红色电影故事的叙事中,有必要充分借鉴并使用“虚构”见证叙述者的使用技巧,创造出既符合历史内在规律性又生动活泼的故事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叙事 电影叙事 红色电影 故事叙事者
下载PDF
图像霸权时代的小说叙事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功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73,共7页
在读图时代,话语霸权已经让位给图像霸权,"触电"也因之成为小说叙事拓展生存空间的文化选择,它直接导致了传统小说叙事的危机。小说叙事与图像叙事应该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艺术品格,忽视这种差异性的结盟可能就是一场自相残杀... 在读图时代,话语霸权已经让位给图像霸权,"触电"也因之成为小说叙事拓展生存空间的文化选择,它直接导致了传统小说叙事的危机。小说叙事与图像叙事应该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艺术品格,忽视这种差异性的结盟可能就是一场自相残杀,只有恪守这种差异性,两者的结盟才能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霸权 小说叙事 图像叙事
下载PDF
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的二重奏——陈毅达小说《海边春秋》的政治话语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子林 《长江学术》 CSSCI 2019年第3期75-82,共8页
《海边春秋》是一部政治色彩浓厚的长篇小说,但不是以往那种图解方针政策的作品,其中,"政治"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时代的历史语境下,小说里的"政治"已然由阶级政治延伸到人民政治,从宏观政治走向微观... 《海边春秋》是一部政治色彩浓厚的长篇小说,但不是以往那种图解方针政策的作品,其中,"政治"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时代的历史语境下,小说里的"政治"已然由阶级政治延伸到人民政治,从宏观政治走向微观政治,从显性政治转化为隐形政治。小说的创作成功跳出了以往小说叙事与历史理性的权力结构同构、沦为权力意志之载体的窠臼,生动展示了新时代创业的艰辛,预示了新时代创业的远大前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边春秋》 小说叙事 文学与政治 话语分析
下载PDF
论鲁迅、赵树理、莫言写作身份的建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厚刚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35-140,共6页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写作者身份的建构不仅是作者写作意愿的主动选择,也受到时代语境对作家的规约以及文学自身嬗变内在规律辖制。鲁迅一代小说家"启蒙者"写作身份的建构、赵树理"工农兵"代言人写作身份的自我认...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写作者身份的建构不仅是作者写作意愿的主动选择,也受到时代语境对作家的规约以及文学自身嬗变内在规律辖制。鲁迅一代小说家"启蒙者"写作身份的建构、赵树理"工农兵"代言人写作身份的自我认同,以及莫言"作为老百姓"写作身份的自我认领,揭示出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写作身份建构的进路。作家写作身份的不同,为他们创作的主题选择、语言表达、修辞风格等,都带来极大的可辨识性。莫言把自己的写作身份定位于"作为老百姓",从而规避了道德崇高化带来的写作束缚,为文学写作的个人化修辞开辟了新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鲁迅 赵树理 写作身份 小说叙事
下载PDF
从小说到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叙事比较
11
作者 王甜甜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2-20,共9页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2004年被中国女导演徐静蕾改编成电影。这一媒介的转换,使得二者在叙事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在叙事者上,小说的叙事者是"人格化"的叙事,电影的叙事者是"...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2004年被中国女导演徐静蕾改编成电影。这一媒介的转换,使得二者在叙事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在叙事者上,小说的叙事者是"人格化"的叙事,电影的叙事者是"机制化"的叙事;在叙事视角上,小说中男主人公处于"观者"地位、女主人公是"被观者",而在电影中,男主人公处于"被观者"地位、女主人公变成了"观者";在叙事时空上,小说是"时间的艺术",运用了顺序、倒叙、插叙的叙事手段,电影是"时空的艺术",用场景和蒙太奇来表现时间。在此基础上,可探讨出小说和电影在叙事上可进行的沟通与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小说叙事 电影叙事
原文传递
《三国演义》与中国古代谏诤文化
12
作者 许中荣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28-33,共6页
《三国演义》中有大量的谏诤书写,它依傍史传,但又对史传多有改动与创造性发挥。小说中的谏诤书写受到传统谏诤观的深刻影响,塑造了大批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并且利用谏诤书写预叙故事进程。《三国演义》谏诤书写的创造性在于深化了... 《三国演义》中有大量的谏诤书写,它依傍史传,但又对史传多有改动与创造性发挥。小说中的谏诤书写受到传统谏诤观的深刻影响,塑造了大批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并且利用谏诤书写预叙故事进程。《三国演义》谏诤书写的创造性在于深化了谏诤事件中“拒谏”的复杂性。谏诤的知识正确性与拒谏的道德正确性产生矛盾时,孰轻孰重、应该何去何从的两难选择是小说提出的一个新的、说不尽的话题。这是小说的难解处,也是它的深邃和“伟大”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谏诤文化 人物塑造 小说叙事 士人心态
下载PDF
游离边缘对抗主流──论陈染1990年代的小说叙事
13
作者 宋如珊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25-30,共6页
陈染(1962~)是崛起于后新时期的女性作家,她1990年代的小说创作,多带有自传色彩,透过第一人称娓娓道出成长经验和内心世界,呈现性别书写和个人书写的双重特质,本文从这两种特质,析论陈染1990年代小说的性别关系描写和叙事语言运用,探... 陈染(1962~)是崛起于后新时期的女性作家,她1990年代的小说创作,多带有自传色彩,透过第一人称娓娓道出成长经验和内心世界,呈现性别书写和个人书写的双重特质,本文从这两种特质,析论陈染1990年代小说的性别关系描写和叙事语言运用,探讨她如何以女性议题和个人主义等边缘写作,建立个人风格,与男性和群体的主流写作对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染 小说叙事 女性书写 个人书写
下载PDF
刘庆邦小说梦想家园的审美构建
14
作者 王萍 《郑州师范教育》 2019年第3期63-66,共4页
刘庆邦的小说集中展现了乡村与煤窑的生活景观,生活在此的人们有着自己的生存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理想的奋斗目标:梦想家园。平凡而又普通的理想目标显在地透露出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内心诉求,是乡土与田园的交织,从中可以管窥出他们对... 刘庆邦的小说集中展现了乡村与煤窑的生活景观,生活在此的人们有着自己的生存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理想的奋斗目标:梦想家园。平凡而又普通的理想目标显在地透露出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内心诉求,是乡土与田园的交织,从中可以管窥出他们对'桃花源'与'异托邦'的幻想,并因此拥有了丰富复杂而又有序、充实的人生追求。当然,作者赋予人物的'第二世界'的审美构建,在展现人们的美好憧憬时也融入了温情批判的思想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叙事 “第二世界” 审美 “桃花源” “异托邦”
原文传递
《时震》中的非线性叙事研究
15
作者 段继芳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116-118,129,共4页
非线性叙事方法解构了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模式,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主要叙事方法。冯内古特在小说《时震》中通过非线性叙事,将一段段碎片化的虚构与现实用交错式的共时与历时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时空逆转的小说世界。同时,作者通过侵入式... 非线性叙事方法解构了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模式,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主要叙事方法。冯内古特在小说《时震》中通过非线性叙事,将一段段碎片化的虚构与现实用交错式的共时与历时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时空逆转的小说世界。同时,作者通过侵入式的非线性叙事方式,在颠覆文本的同时,映射出了现实世界的混乱、无序、荒诞与虚无,重建了作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让读者成为文本重要的创造者与阐释者,从而实现了小说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双重重建,提升了文本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震》 非线性叙事 小说叙事模式
下载PDF
《寒冬夜行人》与卡尔维诺的叙事艺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万惠蓉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59-61,共3页
卡尔维诺的小说《寒冬夜行人》以其独特而新颖的"套盒结构",零散的后现代主义叙事,开放的阅读空间和典型的元小说创作风格,被誉为后现代主义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 “套盒结构” 后现代主义 阅读空间 元小说叙事
下载PDF
现代性与民族性:许地山小说文本的双重追求 被引量:1
17
作者 廖晓梅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2-65,共4页
在以西方文化为圭臬的五四时期,"先进"的现代性目标往往被作为"落后"的民族性的参照与对立。许地山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呈现了现代性和民族性双向交流并融合的状态。许地山的文学实践试图建构现代小说发展的这样一种... 在以西方文化为圭臬的五四时期,"先进"的现代性目标往往被作为"落后"的民族性的参照与对立。许地山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呈现了现代性和民族性双向交流并融合的状态。许地山的文学实践试图建构现代小说发展的这样一种新的可能性:现代性和民族性并重才是一种适合中国民族特性的现代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民族性 双向交流和深度融合的小说叙事的双重追求
下载PDF
有机整体观:细读法与笺注法的自然默合——评周航《严歌苓小说叙事三元素研究》
18
作者 张文浩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47-50,共4页
在严歌苓研究热潮中,周航鉴于学界疏于具体文本解剖而导致整体把握和深入开掘均存遗憾,回归作品本身,从最小单元的叙事元素入手,采用英美新批评派的文本细读法和中国传统的笺注法,撰成《严歌苓小说叙事三元素研究》专著,充分体现研究活... 在严歌苓研究热潮中,周航鉴于学界疏于具体文本解剖而导致整体把握和深入开掘均存遗憾,回归作品本身,从最小单元的叙事元素入手,采用英美新批评派的文本细读法和中国传统的笺注法,撰成《严歌苓小说叙事三元素研究》专著,充分体现研究活动的有机整体观。该著由微观而通往宏观,为立体化研究严歌苓小说的艺术特征和价值刷新了方法和路径,可谓精致而丰厚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歌苓小说叙事三元素研究》 有机整体观 细读法 笺注法
下载PDF
泉镜花小说叙事视角的更迭
19
作者 宿久高 孙艳华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92,共10页
泉镜花的小说在日本浪漫主义小说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泉镜花长达47年的文学创作中,其小说的叙事视角经历了较大的变化过程。泉镜花的小说从上帝式的全知叙事视角起步,不久即与之背离,以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取而代之。之后,他曾一度... 泉镜花的小说在日本浪漫主义小说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泉镜花长达47年的文学创作中,其小说的叙事视角经历了较大的变化过程。泉镜花的小说从上帝式的全知叙事视角起步,不久即与之背离,以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取而代之。之后,他曾一度向全知叙事视角回归,但最终还是第三人称限制叙事视角"异军突起",势拔头筹。泉镜花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内涵"丰富,第三人称限制叙事视角"颠覆"了现代小说的叙事规则。决定其叙事人称更迭的潜因是日本文学大潮的影响、作品风格以及泉镜花自身审美取向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镜花 小说 叙事视角 更迭 潜因
原文传递
《为奴隶的母亲》小说叙事的性别分析——兼及与《生人妻》的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乔以钢 宋声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2-106,共5页
《为奴隶的母亲》创作主体的男性身份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文本的内在面貌,其人生经历和精神体验的性别烙印构成文本所负载的丰富信息的一部分,进而影响到小说的形式层面:叙事者对小说人物称谓的差异呈现出一定的性别意识;小说的聚焦者与观... 《为奴隶的母亲》创作主体的男性身份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文本的内在面貌,其人生经历和精神体验的性别烙印构成文本所负载的丰富信息的一部分,进而影响到小说的形式层面:叙事者对小说人物称谓的差异呈现出一定的性别意识;小说的聚焦者与观察对象之间存在着性别上的意识形态关系;叙事者有意隐蔽的声音往往暗含着一定的性别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奴隶的母亲》 小说叙事 性别 《生人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