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西北炼锌地区河流重金属污染特征 被引量:31
1
作者 吴攀 刘丛强 +1 位作者 张国平 杨元根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3-446,共4页
黔西北地区铅锌矿的开发导致了后河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为此对河流水体、悬浮物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及其沿河流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法炼锌及其下游铅锌选矿都对河流造成污染,特别是选矿厂的尾矿直接注入河道,使河流沉积物中... 黔西北地区铅锌矿的开发导致了后河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为此对河流水体、悬浮物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及其沿河流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法炼锌及其下游铅锌选矿都对河流造成污染,特别是选矿厂的尾矿直接注入河道,使河流沉积物中滞留有较多硫化物矿物。河流重金属的搬运迁移以悬浮质或泥沙推移等机械搬运为主。河流水体环境化学性质对沉积物中硫化物的氧化作用及其重金属向水体的释放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但流水的淘洗和支流的混入过程等水文地球化学条件改变时可使氧化矿物表面的重金属释放返回水相,成为溶解态重金属。沉积物是河流重金属潜在的二次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河流污染 黔西北地区 铅锌矿业
下载PDF
黔西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泥页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娟 于炳松 +4 位作者 夏响华 田玉昆 李英烈 周惠 马勇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1-311,共11页
贵州省发育多套含气页岩层系,近年来对于寒武系和志留系黑色页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对于上二叠统龙潭组黑色页岩储层研究较为缺乏。文中通过对黔西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黑色页岩进行全岩X衍射矿物分析、TOC含量和Ro、比表面和孔... 贵州省发育多套含气页岩层系,近年来对于寒武系和志留系黑色页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对于上二叠统龙潭组黑色页岩储层研究较为缺乏。文中通过对黔西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黑色页岩进行全岩X衍射矿物分析、TOC含量和Ro、比表面和孔径等测试,特别是场发射扫描电镜实验,分析了龙潭组页岩孔隙类型及储层特征。结果表明:黔西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主要矿物组成是黏土矿物(41.4%)和石英(47.8%)。从空间上看页岩中黏土矿物含量从北向南先减少后增加,石英含量在大方县中部和南部较高。龙潭组黑色页岩的孔隙以中孔为主,空间上从北向南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规律。龙潭组泥页岩孔隙分为3类,即粒间孔、粒内孔和有机孔。其中有机孔主要为纳米级,数量丰富,一般呈不规则的圆形,是吸附态赋存的天然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龙潭组页岩孔隙特征受TOC含量和黏土矿物影响明显。有机碳含量高,则微孔越丰富。黏土矿物含量高,则中孔较丰富。石英则对宏孔体积贡献较大。这样定量实验的结果很好的对应了扫描电镜中定性观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类型 孔隙体积 黑色页岩 龙潭组 黔西北地区
下载PDF
坡度对黔西北地区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兴奇 顾礼彬 +2 位作者 张科利 杨光檄 顾再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22,72,共6页
利用野外径流小区观测获得的径流泥沙数据与降雨资料,分析了黔西北地区坡面产流产沙随坡面坡度变化产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坡面产流量与产沙量随坡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趋势。(2)坡面产流量和产沙量与大雨和... 利用野外径流小区观测获得的径流泥沙数据与降雨资料,分析了黔西北地区坡面产流产沙随坡面坡度变化产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坡面产流量与产沙量随坡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趋势。(2)坡面产流量和产沙量与大雨和暴雨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这2类降雨条件下产流量占总产流量的71.3%-76.5%;产沙量占总产沙量的75.9%-93.8%。(3)坡面产流量与中雨强型侵蚀性降雨显著相关;坡面产沙量与高雨强型侵蚀性降雨显著相关,该类降雨条件下产沙量占总产沙量的46.6%-76.4%。(4)坡面产流产沙与降雨复合因子PI30在不同坡度条件下呈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流 产沙 坡度 降雨特征 黔西北
下载PDF
黔西北土法炼锌矿区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海英 顾尚义 +1 位作者 吴志强 王展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60,共6页
在对黔西北土法炼锌四个矿区周围的土壤和植物(蔬菜和作物等)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时土壤和植物重金属(Zn、Cd、Pb、Cu和As)污染现状进行了监测与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四个土法炼锌矿区除野马川的土壤属于中度污染外,其余全部处... 在对黔西北土法炼锌四个矿区周围的土壤和植物(蔬菜和作物等)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时土壤和植物重金属(Zn、Cd、Pb、Cu和As)污染现状进行了监测与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四个土法炼锌矿区除野马川的土壤属于中度污染外,其余全部处于严重污染状态,并且Cd是每个矿区的主要污染元素;土法炼锌矿区周围的蔬菜已全部受到严重污染,综合污染指数在10.83~40.67之间,属于重度污染,蔬菜污染主要以Cd为主,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54倍;矿区周围其他植物如土豆、玉米和绿肥等中的重金属亦严重超标,主要以Pb污染为主,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366.75倍。说明矿区土壤中种植作物的生长及食用安全已经受到重金属污染的严重影响,对居民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北 土法炼锌矿区 土壤 植物 重金属 污染评价
下载PDF
黔西北地区天然气成藏地质特征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津义 涂伟 +2 位作者 曾华盛 潘文蕾 武蔚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5-449,455,共6页
黔西北地区是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上震旦统陡山沱组烃源岩主要发育分布区。对关岭、织金珠藏、金沙岩孔等3个地区烃源岩演化史研究表明,金沙岩孔地区油气生成演化速度慢,成油期持续时间长,干酪根充分降解,对油气生成... 黔西北地区是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上震旦统陡山沱组烃源岩主要发育分布区。对关岭、织金珠藏、金沙岩孔等3个地区烃源岩演化史研究表明,金沙岩孔地区油气生成演化速度慢,成油期持续时间长,干酪根充分降解,对油气生成十分有利,证实黔西北地区具备良好的油气生成条件。黔西北地区主体构造是在以黔中隆起为主导的古构造作用控制下演变和发展的,油气成藏以近源成藏为主,靠近生油中心的黔中隆起是油气运聚的有利区带,古隆起提供的大型岩性—构造复合圈闭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场所。加里东末期抬升剥蚀使早期油气藏被改造或破坏,燕山期后构造运动是造成早期油气藏破坏与保存的关键因素。因此,保存条件是本区晚期油气成藏的关键。据钻井资料揭示,黔西北地区寒武—志留系压力系统仍然存在,现今仍可能有保存完好的油气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条件 烃源岩演化 古油藏特征 天然气成藏 黔西北地区
下载PDF
黔西北多层薄煤储层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特社 胡刚 +4 位作者 王少雷 李玉魁 李启国 王理国 唐兆青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21,共7页
黔西北地区煤层具有层数多、单层薄、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为探索经济高效的煤储层压裂改造技术,进行了煤层纵向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应用研究。结合转向压裂技术特点,从煤层压裂裂缝形态、力学屏蔽、射孔井段和煤体结构4个方面进行了适用性分... 黔西北地区煤层具有层数多、单层薄、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为探索经济高效的煤储层压裂改造技术,进行了煤层纵向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应用研究。结合转向压裂技术特点,从煤层压裂裂缝形态、力学屏蔽、射孔井段和煤体结构4个方面进行了适用性分析。为确保暂堵转向压裂能够更大限度沟通煤层,实现煤层均匀改造和压裂水平缝较长延伸,对暂堵材料和用量进行了优化组合。同时,在黔西北地区优选2口煤层气井分别开展了机械暂堵和化学暂堵转向压裂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暂堵剂组合模式基本能够满足纵向(层间)暂堵转向压裂工艺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贵州多煤层与薄煤层压裂改造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北 煤层气 纵向暂堵 转向压裂
下载PDF
清前期黔西北的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 被引量:9
7
作者 袁轶峰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5-71,共7页
黔西北地区是清代前期贵州矿业开发最集中的地区,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从事以矿业为中心的各类经济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巨大的人口压力,但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不容小觑。本文从环境史的角度来研究清代前期黔西北的矿业开... 黔西北地区是清代前期贵州矿业开发最集中的地区,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从事以矿业为中心的各类经济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巨大的人口压力,但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不容小觑。本文从环境史的角度来研究清代前期黔西北的矿业开发造成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石漠化、森林破坏等环境问题。最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剧了石漠化进程;二是森林资源的耗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前期 黔西北 矿业开发 铅铜产量 环境变迁
下载PDF
黔西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全氮及硝态氮的分布与残留 被引量:9
8
作者 薛晓辉 赵常万 张嵩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9-824,共6页
在黔西北关门山小流域选取5种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对其土壤样品进行化学分析,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全氮及硝态氮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灌木林地表层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高于乔木林地。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坡中和坡脚土壤剖... 在黔西北关门山小流域选取5种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对其土壤样品进行化学分析,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全氮及硝态氮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灌木林地表层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高于乔木林地。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坡中和坡脚土壤剖面上的全氮明显高于坡顶。灌木林地的坡顶、坡中和坡脚土壤硝态氮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乔木林的坡顶和坡中土壤硝态氮在60~80cm土层处出现累积,但坡脚没有;5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全氮含量均以0~20cm土层最高,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迅速降低。灌木林地、玉米地和撂荒地土壤的硝态氮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但乔木林地硝态氮在60~80cm土层累积,果园硝态氮在20~40cm和60~80cm土层累积;80cm厚土体中残留的土壤全氮和硝态氮以果园最高,分别为12.18×103和352.0kg·hm^-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土壤全氮残留量差异不显著,但是果园和玉米地的硝态氮残留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北 小流域 土地利用类型 全氮 硝态氮
下载PDF
黔西北地区核桃产量与立地土壤养分的关系 被引量:9
9
作者 罗焜 潘学军 +1 位作者 甘专 仲伟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8-170,共3页
为指导贵州黔西北地区核桃园的合理施肥,研究了黔西北地区15a树龄不同产量核桃树与立地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黔西北高原核桃相同树龄不同产量核桃树体胸径和所处海拔高度在一定范围差异不大;核桃产量随雌雄比例的增大而增加,... 为指导贵州黔西北地区核桃园的合理施肥,研究了黔西北地区15a树龄不同产量核桃树与立地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黔西北高原核桃相同树龄不同产量核桃树体胸径和所处海拔高度在一定范围差异不大;核桃产量随雌雄比例的增大而增加,当雌雄比例为1∶2.0时,核桃产量较高;高产、中产和低产核桃样株立地土壤pH值在6.43~7.29,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丰富,适宜核桃生长;不同产量核桃树立地土壤的碱解氮、有机质、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含量有一定的差异,核桃产量与立地土壤交换镁、交换钙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核桃园应重视钙镁肥的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土壤养分 产量 相关性 黔西北
下载PDF
近代的黔西北土目阶层与区域社会——以原“乌撒”土目为中心
10
作者 王丹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1-39,共9页
文章以原“乌撒”土目为中心,讨论近代时期黔西北土目阶层对区域社会的深刻影响。首先,指出了改土归流后的黔西北土目阶层的构成、名号与职能;其次,从政治、经济、武装力量方面梳理了近代黔西北土目阶层的发展壮大情况,讨论了土目阶层... 文章以原“乌撒”土目为中心,讨论近代时期黔西北土目阶层对区域社会的深刻影响。首先,指出了改土归流后的黔西北土目阶层的构成、名号与职能;其次,从政治、经济、武装力量方面梳理了近代黔西北土目阶层的发展壮大情况,讨论了土目阶层之间、土目阶层与地方政府、土目阶层与佃民群众的多元互动;再次,考察了黔西北社会失序下土目阶层和普通少数民族的能动性;最后,介绍了黔西北土目阶层与近代滇黔政治博弈事件的联系。总之,黔西北土目阶层和其对地方社会的影响,展示了近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社会形态的某些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黔西北 土目阶层 区域社会
下载PDF
论清代黔铅兴起的原因和背景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琦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59-64,共6页
清代铸币量的增加使币材供需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开发国内矿产资源满足市场需求,滇铜、黔铅的开发随之而起,成为清代矿业兴盛的主要表现。探讨黔铅兴起的原因与背景有助于理解清代矿业盛衰的历史动因与社会环境,以及清代边疆民族地区经... 清代铸币量的增加使币材供需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开发国内矿产资源满足市场需求,滇铜、黔铅的开发随之而起,成为清代矿业兴盛的主要表现。探讨黔铅兴起的原因与背景有助于理解清代矿业盛衰的历史动因与社会环境,以及清代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代前期 黔西北 黔铅 兴盛原因
下载PDF
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管窥 被引量:4
12
作者 安静 葛继红 石柳江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2-116,共5页
黔西北彝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淀出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自身的个性特征,立足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保护意见和建议,对于当前保护和传承彝族非物质文化有着... 黔西北彝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淀出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自身的个性特征,立足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保护意见和建议,对于当前保护和传承彝族非物质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北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思考
原文传递
文化与环境:清至民国时期黔西北农业生计模式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轶峰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34-40,共7页
黔西北地区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之下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一套文化。自明代以来,黔西北地区开始由边缘化向内地化转变,中央权力的渗透和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开始日益冲击着黔西北传统农业的根基,使黔西北农业兼畜牧型生态模式逐渐转化为... 黔西北地区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之下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一套文化。自明代以来,黔西北地区开始由边缘化向内地化转变,中央权力的渗透和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开始日益冲击着黔西北传统农业的根基,使黔西北农业兼畜牧型生态模式逐渐转化为农业为主体的生态模式,大批的荒地被开垦,森林植被和草场资源得到最大极限的利用,这给黔西北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与之相应的是,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因此而发生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文化 黔西北 农业生态 生计模式
下载PDF
黔西北地区水保型禾草筛选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龙忠富 罗天琼 +1 位作者 莫本田 赵明坤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1-37,共7页
根据贵州黔西北地区不同立地条件对禾草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水土保持性能的要求,对搜集到的黔西北地区45种水保型禾草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采用模糊评分法对不同禾草进行了综合评分,筛选出了适宜于黔西北地区种植和... 根据贵州黔西北地区不同立地条件对禾草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水土保持性能的要求,对搜集到的黔西北地区45种水保型禾草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采用模糊评分法对不同禾草进行了综合评分,筛选出了适宜于黔西北地区种植和发展的宜安草、草芦、鸭茅、毛花雀稗、苇状羊茅、扁穗雀麦等优良水土保持型禾草,为黔西北地区不同生境退耕地退耕还草、治理水土流失、发展草食畜牧业提供了科学的草种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水土保持 禾草 筛选 黔西北
下载PDF
彝族服饰艺术的产业化研究——以黔西北彝族服饰为个案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剑 黄桂娥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37-42,共6页
从贵州黔西北彝族的着衣情况来看,产业化是彝族服饰的必经之路。目前全国彝族服饰产业化程度总体偏低,各区域间的产业发展不平衡。从生产现状和市场需求来看,其产业化的突破口在于制作既保留传统彝族服饰的核心要素又符合现代彝人审美... 从贵州黔西北彝族的着衣情况来看,产业化是彝族服饰的必经之路。目前全国彝族服饰产业化程度总体偏低,各区域间的产业发展不平衡。从生产现状和市场需求来看,其产业化的突破口在于制作既保留传统彝族服饰的核心要素又符合现代彝人审美观念的改良版服饰,而改良的关键在于把握继承性保护与改良性开发并重原则、文化性视野与盈利性目标兼顾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服饰 产业化 黔西北
下载PDF
康熙朝水西土司改流前后的贵州“龙场九驿”沿线生态环境变迁探微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冬冬 代少强 张泽宇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6-19,共4页
龙场九驿是连接黔中与黔西北的交通要道。清康熙改流前,由于驿路沿线为水西土司控制,耕牧混成经营模式与当地生态系统相兼容,驿路沿线深林密箐,生态环境良好。康熙改流后,在此鼓励移民垦殖和矿业开发,驿道沿线生态环境出现恶化,诱发诸... 龙场九驿是连接黔中与黔西北的交通要道。清康熙改流前,由于驿路沿线为水西土司控制,耕牧混成经营模式与当地生态系统相兼容,驿路沿线深林密箐,生态环境良好。康熙改流后,在此鼓励移民垦殖和矿业开发,驿道沿线生态环境出现恶化,诱发诸类生态灾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场九驿 黔西北 改土归流 环境变迁
下载PDF
贵州黔西北地区巨菌草与多花黑麦草套种技术
17
作者 向进 李万贵 +2 位作者 熊天劲 邱淦远 张依裕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2年第21期196-197,212,共3页
针对贵州黔西北地区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中草畜不配套、草料供应不足的问题,黔西北大力开展粮改饲,力保草畜平衡,积极探索牧草套种或轮作技术,提高牧草产量。巨菌草和一年生多花黑麦草是黔西北主要种植的2个牧草品种,目前以单播为主,缺... 针对贵州黔西北地区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中草畜不配套、草料供应不足的问题,黔西北大力开展粮改饲,力保草畜平衡,积极探索牧草套种或轮作技术,提高牧草产量。巨菌草和一年生多花黑麦草是黔西北主要种植的2个牧草品种,目前以单播为主,缺乏套种的指导技术。该文从区域选择、品种及质量要求、种植方法、套种方案、田间管理与施肥、刈割模式、产量评估与利用等进行阐述,为开展巨菌草与一年生多花黑麦草套种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黔西北 巨菌草 多花黑麦草 牧草套种
下载PDF
从《命运魔方》看陈学书小说的审美走向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运卉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58-60,共3页
在黔西北这块古老而丰腴的土地上,生活着一群在文学领域内辛勤耕耘的高原派作家,陈学书就是这群作家中最典型的代表。他的中篇小说集《命运魔方》是黔西北生命与历史撞击的闪光,能做到不媚俗,又能为大众接受,体现了现实主义原则指导下... 在黔西北这块古老而丰腴的土地上,生活着一群在文学领域内辛勤耕耘的高原派作家,陈学书就是这群作家中最典型的代表。他的中篇小说集《命运魔方》是黔西北生命与历史撞击的闪光,能做到不媚俗,又能为大众接受,体现了现实主义原则指导下的审美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魔方》 审关走向 黔西北 生命与历史 撞击闪光
下载PDF
黔西北彝文古籍及其文献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东潇 黄卫华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50,共3页
黔西北毕节地区杂居着包括彝族、苗族在内的多个少数民族,在各族民族的智慧创造下,多数民族都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其中彝族的文化积淀更是丰厚,在多个彝文专家的努力下,彝族古籍文化已经成为毕节地区突出的文化亮点。据不完全统计,毕... 黔西北毕节地区杂居着包括彝族、苗族在内的多个少数民族,在各族民族的智慧创造下,多数民族都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其中彝族的文化积淀更是丰厚,在多个彝文专家的努力下,彝族古籍文化已经成为毕节地区突出的文化亮点。据不完全统计,毕节地区传世有四千多册纸质彝文古籍、二千余幅彝文金石遗存,这些彝族古文献记录了古往今来彝族及其周边民族的人、事、物等历史变迁,对研究民族发展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彝族古文献大多散藏民间,保养与维护工作艰巨,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解析彝族古文献的留存概况及文献价值对文献保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北 彝文古籍 价值保护
原文传递
黔西北特色蔬菜发展实践及前景展望
20
作者 唐映军 赵维 马杰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9期28-30,共3页
文章以毕节地区"毕农泰丰"牌特色蔬菜的发展实践为例,分析了特色蔬菜在黔西北地区的发展优势,同时结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推动特色蔬菜产业化进程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 特色蔬菜 黔西北 产业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