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太平洋边缘新生代盆地成因(中):连锁右行拉分裂谷系统 被引量:31
1
作者 许浚远 张凌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5-190,共6页
在平面应变等的一级近似假定下 ,恢复了边缘盆地拉分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对压缩量和南海、日本海盆地的拉分量。得出两板块碰撞时 ,其间缝合线在现今位置南约 2 6°(沿东经 85°方向 ) ,南海北岸在现今位置南约 14°,日... 在平面应变等的一级近似假定下 ,恢复了边缘盆地拉分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对压缩量和南海、日本海盆地的拉分量。得出两板块碰撞时 ,其间缝合线在现今位置南约 2 6°(沿东经 85°方向 ) ,南海北岸在现今位置南约 14°,日本海北岸相对西南日本在南约 4 5°位置 ,而西南日本岛本身在现今位置南约 8 5°位置。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后 ,加速了后者向北退却 ,西北太平洋边缘发生右行剪切 ,在老第三纪 (或至早中新世末 )形成南海、日本海、菲律宾海、苏禄海及苏拉维西海等右行拉分裂谷 ,它们共同构成巨大的连锁右行拉分裂谷系统 ,以保持运动学平衡。秦岭和贝加尔 -斯塔诺夫左行剪切带为该系统派生的R′断裂。在全球构造上 ,欧亚板块向北退却与美洲板块南移是和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边缘盆地 拉分盆地 断裂 右行剪切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边缘新生代盆地成因(下):后裂谷期构造演化 被引量:13
2
作者 许浚远 张凌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7-292,共6页
西北太平洋边缘形成连锁右行拉分裂谷系统后 ,在后裂谷期它们虽然基本上继承了原来盆地格架 ,但遭到一定程度的改造。其中改造作用最显著的盆地是菲律宾海盆地。在中新世 ,由于北移澳大利亚板块新几内亚块体的楔入 ,菲律宾海盆地反转成... 西北太平洋边缘形成连锁右行拉分裂谷系统后 ,在后裂谷期它们虽然基本上继承了原来盆地格架 ,但遭到一定程度的改造。其中改造作用最显著的盆地是菲律宾海盆地。在中新世 ,由于北移澳大利亚板块新几内亚块体的楔入 ,菲律宾海盆地反转成转换挤压型盆地 ;与菲律宾海沟断裂公轭剪切而形成的西菲律宾海盆中央断裂 ,小角度切割原NWW向密集的R′断裂 ;四国海盆和帕里西维拉海盆转为“撞击”裂谷 ;马里亚纳海盆则为马里亚纳洋脊弯曲裂开的产物 ;班达海盆受到近NS向挤压而变形 ;东海盆地也随琉球岛弧形成受压而变形。中新世末台湾岛开始形成。在上新世至第四纪 ,太平洋板块向西的挤压较澳大利亚板块向北的挤压强烈 ,新几内亚海沟具明显左行位移 ;印度板块强烈推挤欧亚板块 ,大多数盆地叠加有弱右行拉分作用 (由西向东减弱 )。全球构造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边缘 新生成盆地 成因 后裂谷期 构造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边缘新生代盆地成因(上):成盆机制述评 被引量:23
3
作者 许浚远 张凌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3-98,共6页
全面地简述了西北太平洋边缘新生代盆地成盆机制各种学说 ,强调了成盆机制分析原则。按弧后主动扩张说、弧后被动拉张说、局部区域左行挤出说等 ,演绎出的盆地空间几何形态与实际情形不符 ,演绎出的块体运动及位移在空间上不能平衡。局... 全面地简述了西北太平洋边缘新生代盆地成盆机制各种学说 ,强调了成盆机制分析原则。按弧后主动扩张说、弧后被动拉张说、局部区域左行挤出说等 ,演绎出的盆地空间几何形态与实际情形不符 ,演绎出的块体运动及位移在空间上不能平衡。局部区域的右行剪切拉分说是揭示西北太平洋边缘盆地成因的良好开端。以日本海和南海为例 ,讨论了边缘海“洋壳基底”性质 ,认为所谓的“洋壳”实为变薄的陆壳。现行边缘海的年龄值没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边缘 新生代 盆地成因 成盆机制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边缘及特提斯北缘中生代盆地成因(上) 被引量:3
4
作者 许浚远 张凌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75-279,共5页
西北太平洋边缘及特提斯北缘中生代盆地在早-中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和早-中白垩世处于裂谷期,前者残存的构造样式表明裂谷作用源于右行剪切拉分,后者的构造样式表明裂谷作用源于被动拉伸兼左行剪切。后裂谷期以中性环境为主并发生... 西北太平洋边缘及特提斯北缘中生代盆地在早-中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和早-中白垩世处于裂谷期,前者残存的构造样式表明裂谷作用源于右行剪切拉分,后者的构造样式表明裂谷作用源于被动拉伸兼左行剪切。后裂谷期以中性环境为主并发生热沉降。在裂谷期末和后裂谷期末均发生脉动式剪切挤压作用.中生代盆地的裂谷作用可能源于亚洲大陆相对太平洋板块和北特提斯板块向北漂移,分别在后两者之间产生右行剪切和拉张。脉动式挤压可能源于亚洲大陆板块转向相对南移(或太平洋板块和北特提斯板块相对亚洲大陆北移),造成西北太平洋边缘沿北北东-北东向左行剪切。中新生代盆地应变-时间曲线可能具有分形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特提斯 边缘海 拉张盆地 中生代 成因 裂谷作用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边缘及特提斯北缘中生代盆地成因(下) 被引量:2
5
作者 许浚远 张凌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48-451,共4页
主要对与西北太平洋边缘中生代盆地构造演化有关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①郯庐断裂形成于元古代并发生大规模的左行平移,在中生代,该断裂发生过周期性地左行和右行平移;②目前大多数古地磁资料含有若干不确定因素并常与地质事... 主要对与西北太平洋边缘中生代盆地构造演化有关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①郯庐断裂形成于元古代并发生大规模的左行平移,在中生代,该断裂发生过周期性地左行和右行平移;②目前大多数古地磁资料含有若干不确定因素并常与地质事实矛盾,难以用于较高精度的古构造重建;③海底扩张学说与西北太平洋边缘盆地源于右行剪切拉分也可以和谐,但是它与一些地质事实不符。提出了“海底裂谷被动拉张说”或简称“海底拉张说”,强调大陆板块及大洋板块主动漂移的作用,而地幔羽促进了板块分裂、会聚和剪切。海底拉张说更有力地支持西北太平洋边缘盆地源于右行剪切拉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郯城-庐江断裂带 古地磁 海底扩张 中生代 盆地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