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肥与覆盖方式对滩涂围垦农田水盐与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2
1
作者 张建兵 杨劲松 +5 位作者 姚荣江 余世鹏 李芙荣 候晓静 金雯晖 王相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16-125,共10页
针对土壤盐碱障碍因子普遍存在于新围垦滩涂农田并严重抑制作物生长的问题,设置了有机肥(鸡粪堆肥)、薄膜覆盖、秸秆覆盖及有机肥+薄膜覆盖、有机肥+秸秆覆盖组合措施,研究其对土壤水盐的调控作用与对作物生长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各... 针对土壤盐碱障碍因子普遍存在于新围垦滩涂农田并严重抑制作物生长的问题,设置了有机肥(鸡粪堆肥)、薄膜覆盖、秸秆覆盖及有机肥+薄膜覆盖、有机肥+秸秆覆盖组合措施,研究其对土壤水盐的调控作用与对作物生长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各调控均有利于滩涂围垦农田土壤水盐环境的改善、作物的生长,并整体表现出组合措施优于单项措施、秸秆覆盖优于薄膜覆盖的趋势。其中,有机肥+秸秆覆盖组合措施为调控措施中的优化处理,表现在土壤含水量高、土壤电导率与pH值低,作物产量高,增产率达100%以上。单施有机肥虽能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pH值,但其土壤电导率升高了11.56%,产生了一定的次生盐渍化风险,与覆盖措施的组合能有效控制土壤盐分的表聚,使其显著低于对照,从而保证了有机肥的持续使用。该研究表明,有机肥与覆盖传统农艺措施的有效组合可较好地调控滩涂围垦农田土壤水盐,促进作物增产,该研究为苏北滩涂新垦农田盐碱障碍因子的消减及作物增产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也为当地有机肥及秸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土壤水分 盐分 有机肥 覆盖 作物生长 滩涂围垦农田 苏北
下载PDF
苏北地区代表性森林土壤理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于法展 尤海梅 +1 位作者 李保杰 李淑芬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7-90,共4页
在苏北地区5种代表性森林植被下设置样地,进行植被因子调查及土壤理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林下土壤硬度的平均值变化范围在11.86(±3.59)~18.57(±10.26)kg/cm^2、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89(±0... 在苏北地区5种代表性森林植被下设置样地,进行植被因子调查及土壤理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林下土壤硬度的平均值变化范围在11.86(±3.59)~18.57(±10.26)kg/cm^2、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89(±0.27)%~2.36(±0.08)%;常绿针叶林下土壤的平均容重、粘粒组成、田间持水量等指标均小于落叶阔叶林,并且该林下样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及pH值也低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常绿针叶林下土壤通透性及保肥能力较好,落叶阔叶林尤其是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下土壤有机质、氮、磷等养分含量相对较高,供肥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相关性 理化特性 苏北地区
下载PDF
江苏苏北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22
3
作者 罗婷 丁颖 +2 位作者 孙健雄 邹伟民 周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4-993,共10页
本文研究了苏北盐城湿地土壤重金属Pb、Cu、Cr、Cd、Zn污染状况,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土壤重金属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情况进行... 本文研究了苏北盐城湿地土壤重金属Pb、Cu、Cr、Cd、Zn污染状况,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土壤重金属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壤中Pb、Cu、Cr、Cd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28、27.55、57.71、1.04、70.05 mg·kg-1,除了Cd有97.1%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其余均未超过二级标准.除Pb含量分布变化幅度较小外,其余4种重金属含量分布变化幅度都较大.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研究区域的Pb、Cu、Cr、Zn存在相关性,它们可能来自于相似来源,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Cd与其它重金属无相关性,表明来源不同,可能主要来自于农业化肥的施用.内梅罗综合污染评价法及地质累积指数法结果表明,各重金属污染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d>Cu>Zn>Pb>Cr.土壤样品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综合=6.11,说明总体上该区域土壤已达到重度污染等级.研究区域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为261.71,总体处于中度生态风险等级,并且Cd是主要贡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土壤 重金属污染 污染评价 苏北盐城
下载PDF
The Effects of Farmyard Manure and Mulch on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in a Reclaimed Coastal Tidal Flat Salt-Affected Soil 被引量:19
4
作者 ZHANG Jian-bing YANG Jing-song +3 位作者 YAO Rong-jiang YU Shi-peng LI Fu-rong HOU Xiao-ji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782-1790,共9页
Careful soil management is important for the soil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of the reclaimed coastal tidal flat saline land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China. Farmyard manure( FYM) and mulch application... Careful soil management is important for the soil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of the reclaimed coastal tidal flat saline land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China. Farmyard manure( FYM) and mulch applications, which affect soil characteristics and plant significantly, are regard as an effective pattern of saline land improvement. As a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in the study region, FYM and mulch are used for the amendment of the new reclaimed tidal flat regularly,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ir effects on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functioning. A study was conducted on a typical coastal tidal flat saline land, which was reclaimed in 2005,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FYM, polyethylene film mulch(PM), straw mulch(SM), FYM combined with PM(FYM+PM), FYM combined with SM(FYM+SM), on soil hydraulic properties and soil mechanical impedance. CK represented conventional cultivation in study area without FYM and mulch application and served as a control. The experiment, laid out in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was studied in Huanghaiyuan Farm, which specialized in the agricultural utilization for coastal tidal flat. Result showed that capillary water holding capacity(CHC), saturated water content(SWC),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Ks) and bulk density(BD), cone index(CI) were affected significantly by the FYM and mulch application, especially in the 0-10 cm soil layer. FYM and mulch management increased CHC, SWC and Ks over all soil depth in the order of FYM+SM〉FYM+PM〉FYM〉SM〉PM〉CK. With the contrary sequence, BD and CI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however, FYM and mulch application affected BD and CI only in the upper soil layers. CHC, SWC and K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soil depth, BD and CI, and a significant liner equation was found between CHC, SWC, Ks and BD, CI. With the highest CHC(38.15%), SWC(39.55%), Ks(6.00 mm h-1) and the lowest BD(1.26 g cm-3) and CI(2.71 MPa), the combined m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myard manure MULCH hydraulic property soil mechanical impedance tidal flat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下载PDF
苏北海岸带潮成辐射砂脊群的形成及其古地理意义 被引量:18
5
作者 赵娟 范代读 李从先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1-48,共8页
南黄海潮成辐射砂脊群的面积约为 2 0 0 0 0km2 ,以 16 0°的角度从弓京港向海展开。它与以弓京港为顶点的辐聚辐散潮流场相伴而生。 6 0余个钻孔揭示 ,毗邻海区辐射砂脊体系的江苏沿岸平原上存在一个面积约30 0 0km2 潮成砂区 ,其... 南黄海潮成辐射砂脊群的面积约为 2 0 0 0 0km2 ,以 16 0°的角度从弓京港向海展开。它与以弓京港为顶点的辐聚辐散潮流场相伴而生。 6 0余个钻孔揭示 ,毗邻海区辐射砂脊体系的江苏沿岸平原上存在一个面积约30 0 0km2 潮成砂区 ,其顶点位于东台 ,同样呈扇形以 130°的角度向东展开。在潮成砂区内潮成砂质沉积单元位于冰后期海侵型砂坝 -湖沉积层之上 ,二者之间具明显的冲刷面。砂坝 -湖沉积层位于晚更新世基底硬粘土层之上 ,二者之间有较长的沉积间断。潮成砂沉积层上覆潮坪沉积层 ,二者呈渐变关系。以潮成砂层底部的侵蚀面为界 ,其下为海侵序列 ,其上为海退序列。古潮流的研究揭示 ,潮成砂区内同样存在辐聚辐散的古潮流场 ,其顶点位于东台附近。由此推断 ,沿海平原的潮成砂区内也是辐射状潮成砂脊体系 ,它形成于全新世海退时期。由于长江和黄河三角洲的前展 ,以东台为顶点的潮成砂脊体系逐渐暴露成陆。陆上和海域潮成辐射砂脊群形成于相同的潮汐动力环境 ,但处在不同的发育阶段 ,前者形成于全新世中期 ,后者发育于全新世晚期。矿物分析揭示 ,陆上和海区的潮成辐射砂脊体系主要由长江和黄河沉积物组成 ,其中长江沉积物由南向北运移 ,且时间较早 ;黄河沉积物由北向南运移 ,时间较迟 ,这种泥沙的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理 海岸带 潮成辐射砂脊 浅海砂岩体 南黄海
下载PDF
高邮凹陷戴南—三垛组古生物与沉积环境演变 被引量:19
6
作者 董荣鑫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6-370,共5页
依据苏北高邮凹陷戴南—三垛组岩芯中所见古生物化石,通过古生物生态组合的分析。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古生物 高邮凹陷 戴南组 三垛组 苏北
下载PDF
苏北榴辉岩中金红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8
7
作者 余金杰 陈振宇 +3 位作者 王平安 李晓峰 黄建平 王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883-1890,共8页
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分析了苏北地区三类榴辉岩中金红石的Nb、Cr和Zr含量,在Zack et al.(2002)的金红石Nb- Cr图解中,三类榴辉岩的原岩均为镁铁质岩,但它们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即(1)小焦G类金红石榴辉岩中金红石的Nb含量最低,平均值为... 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分析了苏北地区三类榴辉岩中金红石的Nb、Cr和Zr含量,在Zack et al.(2002)的金红石Nb- Cr图解中,三类榴辉岩的原岩均为镁铁质岩,但它们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即(1)小焦G类金红石榴辉岩中金红石的Nb含量最低,平均值为68ppm,而其它两类榴辉岩中金红石的Nb含量较高,平均值介于192~255ppm;(2)蓝晶石榴辉岩具有极高Cr含量,均值6106ppm,而许沟P类榴辉岩中金红石的Cr含量也较高,均值1233ppm,金红石榴辉岩中金红石Cr含量最低,均值为183ppm。利用Zaek et al.(2004)提出的金红石地质温度计,计算得出许沟P类榴辉岩的金红石形成温度介于600—751℃,平均温度689℃;演马厂M类榴辉岩的金红石温度介于507-641℃,平均温度557℃;小焦G类金红石榴辉岩金红石的形成温度介于541-673℃,平均温度613℃;新扬昌G类蓝晶石榴辉岩的金红石形成温度介于541-655℃,平均温度603℃。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榴辉岩在拆返过程中退变质作用明显,流体活动强烈,导致金红石中Zr扩散丢失,金红石中Zr含量不同程度地受到角闪岩相退变质过程中再平衡作用的影响,致使计算的温度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 微量元素 榴辉岩 原岩 再平衡 苏北地区
下载PDF
苏北沿海某滩涂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评价 被引量:18
8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2 位作者 孟庆峰 张春银 吉荣龙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2-518,共7页
为揭示沿海滩涂快速发展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风险状况,分别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苏北沿海某滩涂区土壤重金属(Pb、Cr、Cd、Hg和As)含量、污染风险及其空间格局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目前该滩涂区土壤环境质量... 为揭示沿海滩涂快速发展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风险状况,分别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苏北沿海某滩涂区土壤重金属(Pb、Cr、Cd、Hg和As)含量、污染风险及其空间格局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目前该滩涂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土壤重金属呈轻度潜在生态风险和警戒级综合污染水平,其趋势均为工业园区>居民区>镇郊农田>围垦滩涂;2种评价方法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工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是驱动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升高的主因,强烈的人类活动加速了土壤重金属累积,宜采用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监测监控和强化源头防治以防控和削减该区土壤重金属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 沿海海涂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 内梅罗综合污染
下载PDF
苏北淤泥质海岸典型防护林地土壤呼吸组分分离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金池 孔雨光 +2 位作者 王因花 杨传强 胡丁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144-3154,共11页
土壤呼吸组分分离研究在理解生态系统土壤CO2释放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挖壕沟法对苏北淤泥质海岸两种典型防护林地土壤呼吸组分进行了分离研究。结果表明:杨树和水杉林地的根呼吸、异养呼吸与土壤总呼吸的季节变... 土壤呼吸组分分离研究在理解生态系统土壤CO2释放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挖壕沟法对苏北淤泥质海岸两种典型防护林地土壤呼吸组分进行了分离研究。结果表明:杨树和水杉林地的根呼吸、异养呼吸与土壤总呼吸的季节变化相似,6—9月份较高,其它月份较低。杨树(Populus tomentosa Carr.)和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Cheng)林地根系呼吸的年通量分别为767.5gCO2m-2和902.8g CO2m-2,根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分别为20.2%和25.0%。杨树和水杉林地土壤异养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均远大于根呼吸,分别是根呼吸的3.9倍和3.0倍。温度是两林地土壤呼吸各组分的主要限制性因子,而土壤含水量不是土壤呼吸组分的限制性因子。本研究结果表明,苏北沿海防护林地的根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较小。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定量估算土壤呼吸各组分,在未来组分分离研究中应加强同位素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组分分离 根呼吸 异养呼吸 沿海防护林 苏北 淤泥质海岸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苏北县域为例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可远 沈正平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6-128,58,共4页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目前,其境内客观上存在着南高、北低的经济梯度差距和苏南、苏中、苏北三大经济板块。本文在对苏北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及成因作出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苏北振兴的若干对策;同...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目前,其境内客观上存在着南高、北低的经济梯度差距和苏南、苏中、苏北三大经济板块。本文在对苏北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及成因作出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苏北振兴的若干对策;同时,通过该案例研究,从理论与战略层面上探讨了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以期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苏北地区 县域经济
下载PDF
江苏丰、沛、铜地区高氟地下水成因探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景荣 朱法华 +2 位作者 陈汝秀 缪晓图 姚素平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39-146,共8页
通过该区太古界一新生界氟的地层地球化学剖面及岩浆岩和土壤中氟的丰度的研究,论证了该区为一高氟的地球化学区。根据重矿物对比研究和地貌分析,阐明了泰沂隆起区太古界和元古界的高氟古老岩系为该区土壤沉积物源,黄河多次泛滥堆积... 通过该区太古界一新生界氟的地层地球化学剖面及岩浆岩和土壤中氟的丰度的研究,论证了该区为一高氟的地球化学区。根据重矿物对比研究和地貌分析,阐明了泰沂隆起区太古界和元古界的高氟古老岩系为该区土壤沉积物源,黄河多次泛滥堆积(粘土矿物对氟的吸附)对土壤氟起了叠加富集的作用。研究揭示该区土壤水溶氟较高,经降水淋滤和浸取作用氟转入地下水,并在凹陷区或河间洼地中聚集,水体停泄、蒸发浓缩形成高氟地下水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高氟区 成因 地氟病高发区 苏北地区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江苏北部黑热病流行及防治初探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鹤亭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38-142,共5页
20世纪 30年代 ,江苏北部黑热病流行区域广 ,涵盖 16县 ,且传染速度快 ,患病人数多达30万 ,对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防治、扑灭黑热病的努力 ,并在其主导下 ,各级力量如淮阴黑热病研究队、淮阴区黑热病防治队均开展了... 20世纪 30年代 ,江苏北部黑热病流行区域广 ,涵盖 16县 ,且传染速度快 ,患病人数多达30万 ,对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防治、扑灭黑热病的努力 ,并在其主导下 ,各级力量如淮阴黑热病研究队、淮阴区黑热病防治队均开展了较有成效的诊疗及扑灭工作。但由于对黑热病传染途径的不明了 ,经费的缺乏 ,农村经济和公共卫生的落后 ,农民收入的低下 ,以及国民政府防疫机制的缺陷等各方面原因 ,这次防治与扑灭工作总体上收效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 江苏 黑热病 流行病 防治措施 公共卫生
原文传递
“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企业负担状况影响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盛安琪 周红霞 朱晓芳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26,共7页
根据"营改增"降低服务业企业税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效果,选择苏南、苏北第三产业分析"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企业税负影响差异。研究发现:造成苏南与苏北经济发展差异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人们观念差异,倾向保... 根据"营改增"降低服务业企业税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效果,选择苏南、苏北第三产业分析"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企业税负影响差异。研究发现:造成苏南与苏北经济发展差异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人们观念差异,倾向保守观念的苏北人更多奉行"渠道为王"的销售模式,"营改增"政策消除了现代服务企业在不断分销的渠道中所产生的重复征收营业税问题;倾向开放观念的苏南人主要奉行互联网平台式的销售模式,"营改增"政策对降低现代服务企业税负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改增 “1+6”现代服务行业 苏南 苏北
下载PDF
苏北中部滨海平原成陆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玉荣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33-37,共5页
苏北中部滨海平原位于废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间 ,其形成与全新世最大海侵之后长江、古黄河的供沙历史和供沙状况密切相关 ,并且现今海域南黄海辐射沙洲的辐聚点也位于这段海岸 ,故探讨其成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数值模拟了公元... 苏北中部滨海平原位于废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间 ,其形成与全新世最大海侵之后长江、古黄河的供沙历史和供沙状况密切相关 ,并且现今海域南黄海辐射沙洲的辐聚点也位于这段海岸 ,故探讨其成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数值模拟了公元8世纪时该区的M2潮汐、潮流 ,在此基础上 ,计算了7种粒径泥沙在当时潮流场中的净输运状况 ,划分了海底冲淤区。计算结果表明 ,公元8世纪时苏北岸外存在大致以东台为顶点的辐射状古潮流场 ,其分布格局与现今苏北岸外大致以港为顶点的辐射状潮流场基本一致 ,该辐射状潮流场的存在是由当时东台岸外的独特驻潮波波腹所决定的。进入苏北岸外古辐射状潮流场中的泥沙 ,在辐聚、辐散的潮流作用下 ,每一个潮周期均自NE、SE方向向东台附近海域净输运泥沙 ,在东台附近海域发生淤积。由此认为 ,苏北中部滨海平原是大致以东台为顶点的辐聚、辐散潮流在每个潮周期内均将北来的黄河泥沙与南来的长江泥沙向东台附近海域净输运 ,致使泥沙在此迅速淤积 ,水下沙洲迅速生长、并陆而形成。大致以东台为顶点的辐射状潮流场与古黄河、长江带来的充足物源是苏北中部滨海平原形成的两个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平原 潮流 泥沙输运 形成机制 苏北
下载PDF
苏北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赋权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颖 俞双恩 陆梦恬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1-176,共6页
为了能够科学、客观地评价苏北水利现代化发展水平,在江苏省水利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TOPSIS法计算出现状评价指标权重,综合现状评价指标权重和江苏省水利基本现代化评价指标权重,对各指标权重进行重新赋... 为了能够科学、客观地评价苏北水利现代化发展水平,在江苏省水利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TOPSIS法计算出现状评价指标权重,综合现状评价指标权重和江苏省水利基本现代化评价指标权重,对各指标权重进行重新赋权,进而综合评价苏北地区6个典型县的水利现代化水平,以验证其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新权重下的指标体系深入剖析了苏北地区的特点和发展需求,紧密联系苏北地区的水利发展现状,对于苏北地区实现水利现代化的目标具有一定的指示与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SIS法 苏北地区 水利现代化 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权重
下载PDF
苏北超高压变质带新集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肖 王陆超 +3 位作者 张凯 王亮 赵盛博 洪连明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3年第1期37-43,共7页
苏北超高压变质带新集石墨矿矿体赋存于东海群班庄组,矿体受地层控制明显。本文通过研究石墨矿体地质特征,分析石墨矿石主要成分并与扬子陆块各类沉积岩对比,结合区域碳同位素判别物源。结果表明,新集石墨矿石主要为石墨石英片岩型石墨... 苏北超高压变质带新集石墨矿矿体赋存于东海群班庄组,矿体受地层控制明显。本文通过研究石墨矿体地质特征,分析石墨矿石主要成分并与扬子陆块各类沉积岩对比,结合区域碳同位素判别物源。结果表明,新集石墨矿石主要为石墨石英片岩型石墨矿石;成矿原岩为碳质泥岩,但与一般碳质泥岩相比,CaO、MgO的富集程度更高,是成分较为特殊的碳质泥岩;矿石中碳同位素δ(^(13C))=-31.2×10^(-3)~-22.3×10^(-3),围岩大理岩δ(^(13C))=-0.8×10^(-3)~0.2×10^(-3),石墨与大理岩的碳同位素分布区间完全不同,二者没有重叠区,说明它们的碳质具有不同来源,石墨碳来源于有机沉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集石墨矿 地质特征 碳质来源 苏北地区
下载PDF
苏北典型葡萄种植集聚区土壤肥力特征与施肥对策——以灌南县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啸驰 黑若楠 +6 位作者 姚怡 韩烽 杨贵婷 郭德杰 汤茂锋 罗佳 马艳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2-791,共10页
了解葡萄种植集聚区土壤肥力特征是有效制定土壤与精准施肥管理措施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选取苏北灌南县为研究对象,对55家设施葡萄园非施肥区和施肥区土壤主要肥力指标进行了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与隶属度函数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 了解葡萄种植集聚区土壤肥力特征是有效制定土壤与精准施肥管理措施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选取苏北灌南县为研究对象,对55家设施葡萄园非施肥区和施肥区土壤主要肥力指标进行了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与隶属度函数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壤肥力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葡萄园施肥区土壤综合肥力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有机质和全氮的指标权重最大,分别为18.98%和18.02%,是影响葡萄园土壤肥力的关键因子。与非施肥区土壤相比,施肥区有14.55%和10.91%的土壤分别存在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降低现象。研究区土壤pH均呈碱性,是限制土壤肥力的主要因子。葡萄园本底有效磷含量普遍偏低,均值为19.51 mg·kg^(-1),而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均值分别为364.55、12346.52 mg·kg^(-1)和816.66mg·kg^(-1)。施肥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均值为69.87 mg·kg^(-1),但仍有20.00%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研究表明,苏北设施葡萄园应注重土壤酸碱度的调节及磷肥的适量补充,控制钾、钙、镁肥的投入,合理增施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 设施葡萄园 土壤养分 综合评价 管理措施
下载PDF
苏北超高压变质带双湖晶质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峰 张洋洋 +3 位作者 姚维军 石林 潘刚 沈瑞 《地质学刊》 CAS 2020年第1期76-84,共9页
苏北超高压变质带双湖石墨矿为中型晶质石墨矿,矿体主要赋存于东海岩群班庄组(斜长角闪岩大理岩组)中,产状受地层控制明显,为沉积变质成因矿床。矿石主要为含石墨大理岩,其次含少量石墨石英岩;矿物共生组合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金云母+... 苏北超高压变质带双湖石墨矿为中型晶质石墨矿,矿体主要赋存于东海岩群班庄组(斜长角闪岩大理岩组)中,产状受地层控制明显,为沉积变质成因矿床。矿石主要为含石墨大理岩,其次含少量石墨石英岩;矿物共生组合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金云母+石墨±透辉石、透辉石+石英+方解石+石墨±石榴子石,主体显示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矿石类型为块状晶质石墨矿。矿石中可见2类石墨:第一类石墨与其他矿物多呈缝合线状接触,或包裹于其他矿物中,为三叠纪折返造山角闪岩相退变质过程中重结晶形成;第二类石墨呈他形,与金云母、绿泥石一起沿裂隙富集分布,与绢云母化、网脉状方解石一起代表中生代构造作用活化再富集。根据找矿标志,在双湖矿区及外围圈定了找矿靶区3处,进一步工作具有找到中大型石墨矿床的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质石墨 超高压变质带 沉积变质矿床 找矿潜力 大理岩 苏北
下载PDF
当代苏北农业“旱改水”的历史意义研究——以连云港地区为重点的考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惠富平 阚国坤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93-101,共9页
农业"旱改水"是在水利兴修的基础上,将原来的旱地改造为水田,种植水稻。苏北地区的"旱改水"大约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60年代至70年代末,大规模的"旱改水"活动逐步展开并取得显著成效,稻作替代旱作... 农业"旱改水"是在水利兴修的基础上,将原来的旱地改造为水田,种植水稻。苏北地区的"旱改水"大约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60年代至70年代末,大规模的"旱改水"活动逐步展开并取得显著成效,稻作替代旱作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集体经济时代有组织的大规模农业"旱改水"活动基本结束,苏北各县市的"旱改水"逐步进入以提高作物产量以至生态效益为核心的发展时期。"旱改水"是苏北地区农业开发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改变耕作制度,增加粮食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对当地农业生态、农村经济和民众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旱改水” 苏北地区 连云港市 当代农业史
下载PDF
苏北地区各城市绿地土壤的理化性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齐芳燕 于法展 李保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0-93,99,共5页
为了促进生态化城市建设和保证区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区域城市之间绿地土壤理化性状作一系统研究。运用GPS定位对苏北地区的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等5个代表城市各绿地土壤的理化性状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各城市绿... 为了促进生态化城市建设和保证区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区域城市之间绿地土壤理化性状作一系统研究。运用GPS定位对苏北地区的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等5个代表城市各绿地土壤的理化性状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各城市绿地土壤容重不1.35~1.57g/cm3,明显高于当地一般的农林业土壤或自然土壤;土壤硬度大致在10.46~21.55kg/cm2,基本能够满足当地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土壤有机质含量0.79%~1.20%、全氮0.061%~0.087%、全磷0.048%~0.072%、全钾1.690%~1.981%,低于当地农业土壤相应含量,并且其有效养分含量不均;土壤pH值8.04~8.63,明显向碱性的方向演变。另外,该地区土壤养分及化学性质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各指标间总体相关性大小顺序为:宿迁>盐城>淮安>徐州>连云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土壤 理化性状 土壤养分 相关模式 苏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