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102个优势种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统计特征 被引量:144
1
作者 任书杰 于贵瑞 +2 位作者 姜春明 方华军 孙晓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1-586,共6页
选择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112个采样点,研究了102个优势植物叶片的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变异性.结果表明:在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中,优势植物叶片的有机碳含量(Cmass)、全氮含量(Nmass)和全磷含量(Pma... 选择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112个采样点,研究了102个优势植物叶片的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变异性.结果表明:在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中,优势植物叶片的有机碳含量(Cmass)、全氮含量(Nmass)和全磷含量(Pmass)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74.1~646.5 mg.g-1、8.4~30.5 mg.g-1和0.6~6.2 mg.g-1,算术平均数分别为480.1、18.3和2.0 mg.g-1,变异系数分别为11.1%、27.5%和56.4%;C/N、C/P和N/P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4.1~64.1、70.9~838.6和1.5~21.2,算术平均数分别为29.1、313.9和11.5,变异系数分别为32.8%、48.3%和44.1%.C∶N∶P质量比为313.9∶11.5∶1,摩尔比为810.9∶25.4∶1.与全球尺度的研究结果相比,本研究区域树木叶片Cmass和C/N明显偏高,叶片Nmasss和N/P明显偏低,而叶片Pmass和C/P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 森林 Redfield比例 叶片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学
原文传递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暖温带区栎属树种叶片形态性状对气候条件的响应 被引量:43
2
作者 李东胜 史作民 +1 位作者 冯秋红 刘峰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93-802,共10页
植物叶片的形态性状能够有效地反映生存环境的变化,并且影响植物的基本行为和功能。该研究通过获取植物标本提供的叶片形态信息,结合相关分析和标准化主轴分析,探讨了南北样带暖温带区栎属(Quercus)树种叶片形态性状对气候条件的响应及... 植物叶片的形态性状能够有效地反映生存环境的变化,并且影响植物的基本行为和功能。该研究通过获取植物标本提供的叶片形态信息,结合相关分析和标准化主轴分析,探讨了南北样带暖温带区栎属(Quercus)树种叶片形态性状对气候条件的响应及适应策略。结果表明:在南北样带暖温带区,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栎属树种的叶片形态性状发生显著的变化。随着年平均气温的降低和年日照时数的增加,栎属树种叶面积增加,以利于吸收更多的光照辐射,并增加叶片的边界层阻力,减少叶片热量的散失;而叶片分裂程度的增加不仅可以降低热量的散失,也可以提高叶片液流的波动以增强叶片的生理活动;叶脉密度随温度的升高、光照强度和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以响应叶片蒸腾作用的增强,提高水分的运输能力和叶片的支撑能力。此外,为适应南北样带暖温带区气候条件的变化,栎属树种的叶片形成了一系列的形态性状组合,随着叶面积的增加,叶柄长度和叶片分裂程度逐渐增加,而叶脉密度降低;随着叶片倾向于向长条状发展,叶柄长度和叶脉密度也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因子 叶面积 叶片形态性状 南北样带 栎属树种
原文传递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主要植被类型物候期的变化 被引量:40
3
作者 余振 孙鹏森 刘世荣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6-329,共14页
植被物候期的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因为物候过程是反映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最直接和最敏感的生态学过程之一,大尺度植被物候学过程主要以植被的季节动态体现其对气候变化的长期适应过程。基于NOAA/AVHRR从1982年至2006年的双... 植被物候期的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因为物候过程是反映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最直接和最敏感的生态学过程之一,大尺度植被物候学过程主要以植被的季节动态体现其对气候变化的长期适应过程。基于NOAA/AVHRR从1982年至2006年的双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数据,依托中国东部南北样带,对主要植被类型的物候过程进行模拟,并计算了主要物候现象(包括返青起始期、休眠起始期和生长季长度)的发生时间和演变趋势。结果表明:返青起始期显著提前的植被有温带针叶林(TCF,0.56d.a-1)、温带草丛(TG,0.66d.a-1)、亚热带热带针叶林(STCF,0.46d.a-1)、亚热带落叶阔叶林(SDBF,0.58d.a-1)和亚热带热带草丛(STG,0.89d.a-1);休眠起始期显著推迟的植被有寒温带温带针叶林(TCTCF,0.32d.a-1)、SDBF(0.80d.a-1)和温带落叶阔叶林(TDBF,0.18d.a-1);此外,大部分植被类型的生长季长度都有所延长,但延长的方式不同:TCF(0.77d.a-1)是由于返青起始期显著提前造成的;TCTCF(0.38d.a-1)和TDBF(0.36d.a-1)是由于休眠起始期显著推迟造成的;TG(0.76d.a-1)、STCF(0.83d.a-1)、SDBF(1.40d.a-1)和STG(1.30d.a-1)等是由于返青起始期提前和休眠起始期推迟共同造成的。对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温度对南北样带上植被物候的影响较大,而降水对物候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植被类型对温度的响应各异。在南北样带上存在的热量梯度,使得整条样带上植被的物候现象也表现出时间梯度,从返青起始期发生的时间上比较,从北向南逐渐推迟,即寒温带植被>温带植被>亚热带植被;休眠起始期和生长季长度则正好相反,亚热带植被>温带植被>寒温带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 物候期 植被类型
下载PDF
Pattern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WUE and NUE in natural forest ecosystems along the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ern China 被引量:20
4
作者 SHENG Wenping REN Shujie +3 位作者 YU Guirui FANG Huajun JIANG Chunming ZHANG M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1年第4期651-665,共15页
From July 2008 to August 2008, 72 leaf samples from 22 species and 81 soil samples in the nine natural forest ecosystems were collected, from north to south along the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ern China (NSTEC). B... From July 2008 to August 2008, 72 leaf samples from 22 species and 81 soil samples in the nine natural forest ecosystems were collected, from north to south along the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ern China (NSTEC). Based on these samples, we studied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vegetable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NUE), and analyze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vegetable WUE and NUE were calculated through the measurement of foliar δ 13C and C/N of predominant specie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1) vegetable WUE, ranging from 2.13 to 28.67 mg C g-1 H2O, increased linearly from south to north in the representative forest ecosystems along the NSTEC, while vegetable NUE showed an opposite trend, increasing from north to south, ranging from 12.92 to 29.60 g C g-1 N. (2) Vegetable WUE and NUE were dominantly driven by climate and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oil nutrient factors. Based on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soil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and soil nitrogen concentration were responding for 75.5% of the variations of WUE (p0.001). While,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soil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could explain 65.7% of the change in vegetable NUE (p0.001). Moreover, vegetable WUE and NUE would also be seriously influenced by atmospheric nitrogen deposition in nitrogen saturated ecosystems. (3)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trade-off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etable WUE and NUE in the typical forest ecosystems along the NSTEC (p0.001), indicating a balanced strategy for vegetation in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natural forest ecosystems along the NSTEC.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global change would impact the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of forest ecosystems. However, vegetation could adapt to those changes by increasing the use efficiency of shortage resource while decreasing the relatively ample one. But extreme impacts, such as heavy nitrogen deposition, would break this trade-off me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NUE) δ 13C C/N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ern china nstec
原文传递
南北样带温带区栎属树种种子化学组成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东胜 史作民 +1 位作者 刘世荣 耿丽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857-7865,共9页
选取南北样带温带区8个核心分布区的7种优势栎属树种作为对象,通过检测种子的化学组成,包括淀粉、蛋白质、油脂、可溶性总糖、单宁和脯氨酸,分析其化学组成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气候因子中,温度是影响种子化学组成的主要因... 选取南北样带温带区8个核心分布区的7种优势栎属树种作为对象,通过检测种子的化学组成,包括淀粉、蛋白质、油脂、可溶性总糖、单宁和脯氨酸,分析其化学组成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气候因子中,温度是影响种子化学组成的主要因素,日照时数次之,而降水没有明显影响。在南北样带温带区,随纬度的增加,温度降低,年日照时数增加,生长积温减少,生长季缩短,淀粉含量积累下降,并趋向于水解为可溶性糖类;同时,从南到北,为适应低温的环境条件,栎属树种通过增加种子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和脯氨酸的含量,以提高种子的抗寒性。栎属树种种子的化学组成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可溶性总糖、蛋白质和脯氨酸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它们三者与淀粉均为负相关,种子化学组成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是植物对环境适应的生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样带 栎属树种 种子 化学组成 气侯因子
下载PDF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蒸腾与蒸散比值(T/ET)时空变化 被引量:10
6
作者 任小丽 路倩倩 +2 位作者 何洪林 张黎 牛忠恩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75,共13页
植被蒸腾与蒸散的比值(transpiration/evapotranspiration, T/ET)表征了植被蒸腾对生态系统蒸散的贡献率,是准确量化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参数,对研究植被水分运移的生理生态机理以及碳水循环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站点数据验证P... 植被蒸腾与蒸散的比值(transpiration/evapotranspiration, T/ET)表征了植被蒸腾对生态系统蒸散的贡献率,是准确量化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参数,对研究植被水分运移的生理生态机理以及碳水循环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站点数据验证PT-JPL模型(Priestly-Taylor JetPropulsion Laboratory Model)模拟精度,集成遥感数据和气象栅格数据模拟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2001-2010年T/ET,并分析其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PT-JPL模型适用于中国东部森林生态系统蒸散及其组分模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②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T/ET空间差异显著,整体呈南部低、北部高,主要由夏季T/ET空间格局主导;样带整体T/ET均值为0.69,2001-2010年呈显著缓慢上升趋势,增幅为0.007/yr(p <0.01);③T/ET季节和年际变异的主控因子不同:温度和EVI是影响T/ET季节变异的关键因子,两者均可解释T/ET季节变异的90%左右(p <0.01);而T/ET的年际变异则主要受EVI影响,解释率为53%(p <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 森林生态系统 蒸腾与蒸散比值(T/ET) 水分利用效率(WUE)
原文传递
基于BIOME4模拟未来中国东部南北样带生物群区的分布 被引量:4
7
作者 董卓瑶 欧阳琰 +4 位作者 李航 王磊 赵德华 安树青 刘世荣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27,共7页
利用生物地理耦合模型BIOME4,模拟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中国东部南北样带生物群区的潜在分布。根据中国气候-植被的关系对BIOME4的环境限制因子进行修正,运用经过修正的BI-OME4模拟现实与未来生物群区的分布。Kappa检验表明,BIOME4可以较精... 利用生物地理耦合模型BIOME4,模拟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中国东部南北样带生物群区的潜在分布。根据中国气候-植被的关系对BIOME4的环境限制因子进行修正,运用经过修正的BI-OME4模拟现实与未来生物群区的分布。Kappa检验表明,BIOME4可以较精确地模拟生物群区的分布,其中,热带常绿林、热带落叶林、亚热带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冷温带针阔混交林、落叶泰加林和温带草原均得到了较好的模拟;温带针叶林、冷温带针叶林的模拟结果不理想;在SRES-A1B情景下,模拟结果表明热带森林、亚热带森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冷温带针阔混交林、泰加林的分布均发生了明显的北迁;在未来生物群区分布的主要变化区域位于海南沿海,热带和亚热带的交界处,北亚热带和温带大部分地区以及冷温带和寒温带境内大部分地区。热带森林、亚热带混交林、冷温带针阔混交林的面积分别增加了1.167 6×105、5.004 8×105与6.110 0×105 km2;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泰加林的面积分别减少2.089 0×105、2.162 8×105和2.517 0×105 km2;温带针叶林在未来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E4模型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 生物群区
下载PDF
中国东部森林最大总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2
8
作者 石旭霞 宋沼鹏 +5 位作者 侯继华 张雷明 牛书丽 王安志 项文化 王辉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49-1961,共13页
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温度的响应是全球变化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总初级生产力(GPP)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最适温下达到最大值(GPPmax),之后随温度的升高而保持不变甚至下降,因此GPPmax代表着最适温度下的植被光合潜力。然而,关于... 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温度的响应是全球变化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总初级生产力(GPP)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最适温下达到最大值(GPPmax),之后随温度的升高而保持不变甚至下降,因此GPPmax代表着最适温度下的植被光合潜力。然而,关于森林生态系统GPPmax的时空分布和影响因子仍不清楚。本文以中国东部南北森林样带(NSTEC)上的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会同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千烟洲亚热带常绿针叶人工林、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针阔混交林和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等5种典型生态系统为对象,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分析森林GPPmax的时空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所有森林生态系统中,GPP对温度的响应模式均为单峰曲线,最适温下的GPPmax表现为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千烟洲亚热带常绿针叶人工林>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会同亚热带杉木人工林>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针阔混交林。在所有的站点中,温度是引起GPPmax空间变异的最主要因素,GPPmax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此外,太阳辐射、降水和饱和蒸汽压差也显著影响GPPmax。在时间尺度上,对每个森林生态系统GPPmax年际变异的对比分析发现,温度是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GPPmax年际变化的主要控制因子,5cm土壤含水量是影响会同、千烟洲和鼎湖山通量观测系统GPPmax年际变异的主要因子,未发现影响西双版纳热季雨林年际变异的主要因子。本研究有助于理解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GPP的变化趋势,并为中国碳循环的准确模拟提供实验证据和参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国东部南北森林样带 最大总初级生产力 年际变化 涡度数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