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北石窟寺名称来历蠡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治立 《陇东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5,共5页
学术界对位于陇东的南、北石窟寺最初名称的认识虽趋于一致,但对其命名的佛学根据却缺乏必要的考察和分析。根据相关的佛教经典,结合北魏特定的政治形势、统治者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美好愿望,石窟开凿所包含的政治目的甚至... 学术界对位于陇东的南、北石窟寺最初名称的认识虽趋于一致,但对其命名的佛学根据却缺乏必要的考察和分析。根据相关的佛教经典,结合北魏特定的政治形势、统治者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美好愿望,石窟开凿所包含的政治目的甚至大于宗教目的,这两个窟的名称很有可能来源于佛教故事中的南窟和北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石窟寺 北石窟寺 奚康生 南窟 北窟
下载PDF
庆阳北石窟寺濒危岩体变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马雪雅 张理想 +3 位作者 陈银桥 张景科 邹红宇 谷留杨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5-1155,共11页
危岩体发育会对石窟寺的稳定和游客安全造成威胁,利用变形监测分析石窟濒危岩体变形特征对岩体稳定性评估起重要作用。文章以甘肃庆阳北石窟寺为例,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变形监测、测缝计和... 危岩体发育会对石窟寺的稳定和游客安全造成威胁,利用变形监测分析石窟濒危岩体变形特征对岩体稳定性评估起重要作用。文章以甘肃庆阳北石窟寺为例,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变形监测、测缝计和非接触式裂隙监测等技术,从北石窟寺分布区域地质体、石窟赋存崖体和洞窟关键块体三个尺度研究濒危岩体的变形特征。监测周期内,区域地质体上部位移呈突发性变化,连续降雨后产生5.2 mm的沉降,中部基岩出露部位位移遵循先缓慢增长后逐渐恢复的变化规律,变形量维持在±1 mm以内。崖体内构造裂隙底部变形量呈波动式上升,于次年1—2月达到全年最高值,且随着温度降低,裂隙中部变形速率大于底部。32窟内浅表性裂隙变形量在0 mm附近±2 mm范围内持续波动,无进一步扩张或闭合趋势。区域地质体变形与降雨有高度相关性,崖体变形与温度呈强烈负相关,洞窟关键块体变形也易受温湿度和人为扰动影响。目前三个尺度的岩体变形量均在小范围内变化,相互之间影响较小,无协同性。对濒危岩体变形特征的分析可为北石窟寺稳定性评估和预测分析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石窟寺 濒危岩体 变形监测 裂隙监测 岩体变形特征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庆阳北石窟寺区域稳定性监测与分析
3
作者 张雄 和法国 +3 位作者 张景科 武金生 杨鑫 刘强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97,共7页
区域稳定性监测是石窟寺长期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本研究以庆阳北石窟寺所在区域为对象,基于2019年的15景Sentinel-1A卫星雷达影像,采用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对研究区稳定性进行监测,获取了研究区雷达视线向形... 区域稳定性监测是石窟寺长期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本研究以庆阳北石窟寺所在区域为对象,基于2019年的15景Sentinel-1A卫星雷达影像,采用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对研究区稳定性进行监测,获取了研究区雷达视线向形变速率及时序形变,分析了研究区形变的空间、时间分布规律及其原因。监测结果表明:北石窟寺所赋存的覆钟山山体整体稳定,存在微小形变,不存在潜在滑坡变形特征;研究区主要形变区沿河分布,蒲、茹两河交汇处形变最为明显;研究区时序形变呈现随季节变化的规律性,造成其规律性的原因为随季节变化的土壤侵蚀和董志塬固沟保塬项目的实施。该研究证明了InSAR技术在文物遗址区域稳定性监测的可行性,以及其在具有长期性、可靠性的优势,为石窟寺遗址长期预防性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InSAR 北石窟寺 区域稳定性 文物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