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45a冬季北大西洋涛动异常与我国气候的关系 被引量:43
1
作者 王永波 施能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5-322,共8页
利用 1 873~ 1 995年的北半球海平面气压月平均资料 ,定义了北大西洋涛动指数。用近 4 5a资料研究了北大西洋涛动与我国冬、夏季气候变化的关系。指出 ,北大西洋涛动异常变化与我国冬、夏季天气气候关系密切。强涛动年 ,冬季我国是偏... 利用 1 873~ 1 995年的北半球海平面气压月平均资料 ,定义了北大西洋涛动指数。用近 4 5a资料研究了北大西洋涛动与我国冬、夏季气候变化的关系。指出 ,北大西洋涛动异常变化与我国冬、夏季天气气候关系密切。强涛动年 ,冬季我国是偏暖、多雨的气候特征 ;夏季我国江淮之间地区气温明显偏低。还表明 ,强涛动年冬季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与西伯利亚高压及高空经向环流都明显偏弱 ,大气环流具有弱WA遥相关型、弱的东亚冬季风特征 ,对应的夏季环流特征与强东亚夏季风特征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西洋涛动 气候变化 环流异常 中国 大气环流 降水 气温
下载PDF
北大西洋涛动对新疆夏季降水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39
2
作者 杨莲梅 张庆云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87-1196,共10页
利用1961-2003年NCEP/NCAR再分析和新疆75个气象站月降水资料,分析新疆夏季降水与沿西亚副热带西风急流Rossby波和北大西洋涛动(NAO)的关系,研究表明,夏季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欧西亚和中亚的准静止波传播是联系NAO与沿西亚副热带西风... 利用1961-2003年NCEP/NCAR再分析和新疆75个气象站月降水资料,分析新疆夏季降水与沿西亚副热带西风急流Rossby波和北大西洋涛动(NAO)的关系,研究表明,夏季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欧西亚和中亚的准静止波传播是联系NAO与沿西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波活动和新疆夏季降水变化的纽带。通过波作用量的动力学诊断分析,讨论了夏季NAO正、负位相异常年准静止波传播特征和差异,夏季NAO强弱活动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EP通量散度强度和位置异常,该区EP通量散度强度和位置异常导致强辐散中心在中高纬向东传播的准静止波和沿副热带西风急流准静止波活动变化,从而影响新疆夏季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夏季降水 西亚西风急流 准静止波 北大西洋涛动
下载PDF
北大西洋年际变率的海气耦合模式模拟Ⅰ局地海气相互作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周天军 宇如聪 +1 位作者 郜永祺 Helge Drange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7,共17页
检验了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对北大西洋年际气候变率的模拟,讨论了导致这种年际变率型的物理机制,并分析了其对年代际变率的可能影响。北大西洋冬季SST的主导变率模态,在经向上表现为三核型,自北而南出现“-+-”的带状距平型;最大距平... 检验了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对北大西洋年际气候变率的模拟,讨论了导致这种年际变率型的物理机制,并分析了其对年代际变率的可能影响。北大西洋冬季SST的主导变率模态,在经向上表现为三核型,自北而南出现“-+-”的带状距平型;最大距平中心位于副极地大洋、中纬度大洋的西部以及热带海域,耦合模式较为真实地再现了这一特征。与三核型SST异常相对应的大气环流型表现为北大西洋涛动,具有显著的正压结构。上述异常型主要发生在年际尺度,具有3—4年的谱峰;在次年代际尺度上,也存在谱峰。分析表明,模式中三核型SST异常的产生,主要来自大气的强迫,NAO增强,中纬度大洋上的西风减弱,海洋感热和潜热通量损失减少,中纬度大洋得到的净热通量增加,导致SST出现正距平;在包括Labrador海在内的副极地大洋,NAO增强、冰岛低压加深,气旋性环流增强,来自高纬度的冷空气吹过洋面,海气温差加大,大洋的感热通量损失增加,SST降低。热带地区东风的增强,也是导致那里SST降低的重要机制。三核型SST异常对大气的反馈作用较弱,文中没有证据表明它能够影响到北大西洋地区的年代际气候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西洋涛动 年际气候变率 海气耦合模式 局地海气相互作用.
下载PDF
全球海气耦合模式中热盐环流对大气强迫的响应 被引量:28
4
作者 周天军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4-179,共16页
大气环流与热盐环流 (THC)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 ,是海气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利用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 -挪威卑尔根气候模式 (BCM)的 3 0 0a积分结果 ,讨论了冬季北大西洋涛动 (NAO)对海洋的强迫与热盐环流的年... 大气环流与热盐环流 (THC)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 ,是海气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利用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 -挪威卑尔根气候模式 (BCM)的 3 0 0a积分结果 ,讨论了冬季北大西洋涛动 (NAO)对海洋的强迫与热盐环流的年际调整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在NAO活动的正位相 ,伴随着中纬度西风带的加强 ,北大西洋拉布拉多海热通量损失剧增 ,同时海表盐度出现正距平 ,二者的共同作用 ,令表层海水变沉、密度增大 ,海洋层结出现不稳定 ,导致深对流发生。在NAO活动达到最强劲状态之后 3个月 ,拉布拉多海对流也达到最深。北大西洋热盐环流强度变化对拉布拉多海对流活动的响应 ,要滞后 3a左右。而在年际尺度上 ,大西洋的极向热输送变化和热盐环流的变化则基本是同步的。对流活动对大气存在明显的反馈作用。在对流活动深度达到最大之后 1~4个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耦合模式 热盐环流 大气环流 海气相互作用 北大西洋涛动 对流活动
下载PDF
近60年新疆降水趋势与波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戴新刚 汪萍 张凯静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27-537,共11页
用小波多尺度分析和回归等方法研究了近60年新疆降水记录的波动与趋势特征,结果发现21世纪头十年降水亦然保持增加趋势,但春、夏降水已呈弱的非线性下降趋势,秋、冬季节降水增加趋势明显.这可能与气候暖化的季节不均匀性有关.年降水量... 用小波多尺度分析和回归等方法研究了近60年新疆降水记录的波动与趋势特征,结果发现21世纪头十年降水亦然保持增加趋势,但春、夏降水已呈弱的非线性下降趋势,秋、冬季节降水增加趋势明显.这可能与气候暖化的季节不均匀性有关.年降水量的振荡与北大西洋涛动(NAO)关系密切,二者约80%的方差都集中在年际尺度和多年代尺度成分两个带上,年际变化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NAO的多年代尺度成分位相超前降水10年左右,而大西洋海温的多年代尺度涛动与之相差5年,后者与降水的关联更为密切."极差"分析表明,对应于NAO的极端正或负位相事件,下游的降水和水汽环境明显不同.在NAO极端负位相年,中亚和新疆降水都明显增加,来自欧洲南部的水汽输送和中纬度瞬变涡动水汽输送均偏强,中亚大气可降水量上升,冷空气路径偏西,瞬变天气系统易得到西南水汽输送带的配合,水汽辐合增强,有利于新疆和中亚的降水.反之,西风带水汽输送偏弱,天气过程偏少,降水量偏小,易发生干旱.因此,NAO的异常是新疆和中亚降水年际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降水 北大西洋涛动 水汽输送 瞬变涡动
原文传递
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变化特征的气候意义 被引量:29
6
作者 沈学顺 木本昌秀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7,共9页
研究了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的年际变化及其相联系的环流场特征,发现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年际变化呈现为大陆尺度的南北跷跷板式的空间分布特征,即当中高纬度地表气温为正距平时,副热带地区则为负距平,反之亦然。这种空间分布型代表了... 研究了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的年际变化及其相联系的环流场特征,发现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年际变化呈现为大陆尺度的南北跷跷板式的空间分布特征,即当中高纬度地表气温为正距平时,副热带地区则为负距平,反之亦然。这种空间分布型代表了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表气温年际变化的主要特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变化与前期冬季北大西洋涛动(NAO)有着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同期的NAO无关。同时,欧亚大陆地表气温异常存在着明显的从冬到夏的持续性。与东亚初夏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表明,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的变化通过影响鄂霍次克高压的变化进一步影响初夏梅雨的变化。当春季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表气温为正距平时,鄂霍次克高压偏强,初夏梅雨较活跃,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大陆 地表气温 北大西洋涛动 鄂霍次克高压 梅雨
下载PDF
冬季北大西洋涛动对中国春季降水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30
7
作者 邵太华 张耀存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25-1233,共9页
利用中国397个测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冬季北大西洋涛动(NAO)对我国春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春季降水与前期冬季NAO关系密切,冬季NAO偏强(弱)时,我国东部南方地区春季降水偏多(... 利用中国397个测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冬季北大西洋涛动(NAO)对我国春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春季降水与前期冬季NAO关系密切,冬季NAO偏强(弱)时,我国东部南方地区春季降水偏多(少),北方地区春季降水偏少(多)。冬季NAO信号通过波列形式传播至东亚地区,使得春季东亚副热带急流和温带急流发生变化,冬季NAO偏强(弱)时,春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增强(减弱),温带急流减弱(增强)。进一步分析表明,冬季NAO异常会引起春季乌拉尔山高压脊和东亚大槽的变化,导致东亚对流层上层的温度发生变化,并由此产生经向温度梯度异常,这可能是NAO影响东亚高空急流的原因之一。春季东亚对流层上层的气温变冷(暖),使得东亚地区30°-40°N区域产生下沉(上升)运动,20°-30°N区域产生上升(下沉)运动,最终导致我国东部南方地区春季降水偏多(少)、北方地区春季降水偏少(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西洋涛动 高空急流 中国春季降水异常
下载PDF
北疆西部近50a来气候、水文变化趋势及其与北大西洋/北极涛动的关系 被引量:24
8
作者 郝兴明 李聪 +1 位作者 李卫红 赵锐锋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1-198,共8页
根据北疆西部11个气象站点1957—2007气象资料,主要代表性河流1960—2006年流量数据以及1957—2007年NAO和AO时间序列数据,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北疆西部地区近50 a来气候、水文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气... 根据北疆西部11个气象站点1957—2007气象资料,主要代表性河流1960—2006年流量数据以及1957—2007年NAO和AO时间序列数据,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北疆西部地区近50 a来气候、水文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初步探讨了NAO和AO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50 a来,北疆西部地区增温、增湿显著,但二者变化幅度存在季节差异。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奎屯河年径流量表现出显著增加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奎屯河、四棵树河年径流量的变化主要受温度因子控制,卡琅古尔河、精河和博尔塔拉河的年径流量则主要受降水因子控制。研究表明,艾比湖水域面积同样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尤其是与年降水量增加紧密相关,二者相关系数为0.584。相关分析证实NAO和AO确实对北疆西部地区的气候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具体体现在,NAO和AO显著的影响研究区冬季温度和全年的温度变化;NAO对整个区域年降水具有显著影响。温度比降水对NAO和AO的响应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地表水资源 北大西洋涛动 北极涛动
原文传递
北大西洋涛动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刘焕才 段克勤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1-318,共8页
利用青藏高原中东部1961-2004年60个气象台站夏季(6-8月)降水资料,通过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发现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存在南北反向变化的空间模态,分析表明这种变化模态与北大西洋涛动(NAO)密切相关.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进行环流场分析... 利用青藏高原中东部1961-2004年60个气象台站夏季(6-8月)降水资料,通过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发现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存在南北反向变化的空间模态,分析表明这种变化模态与北大西洋涛动(NAO)密切相关.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进行环流场分析,探讨了NAO对青藏高原这种降水空间变化模态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强NAO年份时,高原北部水汽输送通量强度增强,水汽辐合增强,而高原南部水汽输送通量强度减弱,此时高原切变线位置明显偏北,正是在这种水汽输送和环流形式配置下使得高原北部降水偏多而高原南部降水偏少;在弱NAO年份,上述情况基本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降水 北大西洋涛动
下载PDF
卑尔根气候模式中大西洋热盐环流年代际与年际变率的气候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周天军 Helge DRANGE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7-177,共11页
利用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卑尔根气候模式的积分结果 ,揭示了与大西洋热盐环流 (THC)年代际和年际振荡相对应的气候异常型。年代际振荡发生在全海盆尺度 ,伴有亚速尔高压的增强、冰岛低压的加深 ;年际振荡发生在局地尺度 ,伴有亚... 利用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卑尔根气候模式的积分结果 ,揭示了与大西洋热盐环流 (THC)年代际和年际振荡相对应的气候异常型。年代际振荡发生在全海盆尺度 ,伴有亚速尔高压的增强、冰岛低压的加深 ;年际振荡发生在局地尺度 ,伴有亚速尔高压的减弱。这两种海平面气压异常型都反映了北大西洋涛动 (NAO)活动中心的强度变化 ,两种变率型对应的拉布拉多海对流活动都加剧。但伴随局地尺度的THC调整 ,伊尔明格海的对流活动减弱。蒸发异常对拉布拉多海表层盐度异常的影响较为显著。分析表明 ,局地尺度的THC振荡主要是对大气强迫的被动响应 ,而海盆尺度THC振荡的实质是反映整个输送带的强度变化 ,其气候意义要大于THC的局地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盐环流 气候模式 气候影响 年际变率 拉布拉多海 海气耦合模式 北大西洋涛动 年际振荡 强度变化 对流活动 年代际振荡 海平面气压 THC 气候异常 活动中心 气候意义 分析表 动响应 输送带 海盆 高压 减弱 盐度 表层 大气
下载PDF
近50年中国西北地区干湿演变的时空特征及其可能成因探讨 被引量:21
11
作者 闫炎 赵昕奕 周力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44,共7页
在全球大幅度变暖的背景下,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其响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探讨其气候变化过程与机理在时间与空间上变化的差异性,选取中国西北地区(80°E~115°E,32°N~50°N)1961-2004年140个气象台站... 在全球大幅度变暖的背景下,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其响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探讨其气候变化过程与机理在时间与空间上变化的差异性,选取中国西北地区(80°E~115°E,32°N~50°N)1961-2004年140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日照、风速、水汽压、温度等资料,根据Penman公式计算了潜在蒸散量,并根据其与降水的关系建立了干燥度指数。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的方法,根据上述多种物理量进行西北地区内部的气候区划,寻找不同的区域异常中心。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小波分解的方法,对各异常区域中心的干燥度序列进行分析。最后对北大西洋涛动指数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多时间尺度的相关分析,并从大气环流异常的角度解释其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度指数 北大西洋涛动指数 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 正交小波分解
原文传递
20世纪北大西洋温盐环流的年代际变化试评估 被引量:19
12
作者 周天军 王绍武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1年第3期294-304,共11页
根据相对丰富的大气器测资料,综合前人对有限的海洋资料的诊断分析,从北大西洋涛动(NAO)变率、表层海温(SST)变率、格陵兰海和拉布拉多海的深对流活动长期变化等不同角度,对 20世纪大洋温盐环流(Thermohalin... 根据相对丰富的大气器测资料,综合前人对有限的海洋资料的诊断分析,从北大西洋涛动(NAO)变率、表层海温(SST)变率、格陵兰海和拉布拉多海的深对流活动长期变化等不同角度,对 20世纪大洋温盐环流(Thermohaline Circulation,THC)变率进行了试评估。结果表明:(1)19世纪末以来,大西洋温盐环流的变化可分为4个时期:1900年以前的一段时期,THC较强;1904年到1930年,THC较弱;1931年到1972年,THC较强;1973年至1995年,THC较弱,目前则又有所增强。(2)与THC的变化相联系,大西洋主要气候要素的变化,相互间存在着某种协调关系,THC强,NAO弱,北大西洋北部SST升高,格陵兰海的对流活动增强,拉布拉多海的对流活动则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盐环流 北大西洋涛动 表层海温 海洋深对流
下载PDF
Variations in air temperature during the last 100 years revealed by δ^(18)O in the Malan ice core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19
13
作者 WANG Ninglian, YAO Tandong, PU Jianchen, ZHANG Yongliang, SUN Weizhen & WANG Youqing Key Laboratory of Ice Core and Cold Regions Environment,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730000,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19期2134-2138,共5页
By comprehensive analys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variations in d 18O recorded in Malan ice core from theKekexili Region on the Tibetan Plateau could represent thechanges in air temperature during the summer half year ... By comprehensive analys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variations in d 18O recorded in Malan ice core from theKekexili Region on the Tibetan Plateau could represent thechanges in air temperature during the summer half year (from May to October) over the Kekexili Region and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general increase trend in d18O in this ice core during the past century indicated climate warming, and it was estimated that air temperature during the summer half-year rose about 1.2C over there then. However, this ice core record documented that the study area has been cooling while most of the world has been dramatically warming since the late 1970s. A teleconnection was foundbetween the variations in d 18O in the Malan ice core and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Moreover, the variations in d 18O in this ice core were similar to that in the summer half-year air temperature over the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 on thecenturial time scale, but opposite on the multidecadal time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温度 Δ^18O 西藏高原 全球变暖 马伦冰核 北大西洋波动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中东部夏季降水变化及其与北大西洋涛动的联系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晓东 侯萍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61-570,共10页
利用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1961~1990年2000m以上的66个台站夏季(6~8月)降水资料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发现高原南北降水具有反向变化的特点;结合500hPa高度场及风场资料,讨论了造成高原中东部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指出北大西洋涛... 利用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1961~1990年2000m以上的66个台站夏季(6~8月)降水资料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发现高原南北降水具有反向变化的特点;结合500hPa高度场及风场资料,讨论了造成高原中东部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指出北大西洋涛动变化可能是影响高原中东部降水的重要原因之一。与北大西洋涛动相联系的中纬度西风异常,通过对高原的西风环流的动力作用的改变,进而引起高原南北槽脊系统的同时加强或减弱,最终造成高原南北部降水的相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夏季 降水 经验正交函数 北大西洋涛动
下载PDF
新疆玛纳斯河径流波动与北大西洋涛动的关系 被引量:14
15
作者 南峰 李有利 张宏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4-541,共8页
对新疆玛纳斯河流量资料、北疆地区温度、降水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其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并将其与北大西洋涛动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指数与玛纳斯河冬季流量呈现显著的正向变化关系,夏季两者的关系则相反。利用... 对新疆玛纳斯河流量资料、北疆地区温度、降水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其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并将其与北大西洋涛动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指数与玛纳斯河冬季流量呈现显著的正向变化关系,夏季两者的关系则相反。利用交叉小波变换,分别发现了冬、夏季北大西洋涛动指数与玛纳斯河流量变化关系最密切的振荡周期。文中还发现冬、夏季北大西洋涛动指数与北疆温度、降水的变化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纳斯河 北大西洋涛动 流量 小波分析 交叉小波分析
下载PDF
IPCC AR4中海气耦合模式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及PDO、NAO年代际变化的模拟能力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顾薇 李崇银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1-411,共11页
利用1880—1999年中国东部35站的观测降水资料、英国Hadley中心的海温和海平面气压资料以及IPCC第4次评估报告(AR4)中20世纪气候模拟试验(20C3M)的模式输出结果,对IPCCAR4中22个耦合模式所模拟的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情况以及... 利用1880—1999年中国东部35站的观测降水资料、英国Hadley中心的海温和海平面气压资料以及IPCC第4次评估报告(AR4)中20世纪气候模拟试验(20C3M)的模式输出结果,对IPCCAR4中22个耦合模式所模拟的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情况以及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和北大西洋涛动(NAO)的年代际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模式对20世纪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模拟结果并不理想,但对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的突变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其中IAP_FGOALSL_0_G可以大致模拟出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降水型的突变特征,而BCCR_BCM2_0和UKMO_HadGEM1则可以模拟出华北地区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减少的现象。对于引起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重要因子PDO和NAO,模式对它们年代际变化的模拟效果略好于降水。多数模式都可以模拟出PDO和NAO的空间模态,其中CNRM_CM3和UKMO_HadGEM1对PDO年代际变化(8 a以上)的模拟与实际情况比较相似,并可以模拟出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PDO由负位相转变为正位相的情况,而模式UKMO_HadGEM1也对NAO的年代际变化以及1980年以来不断加强的趋势模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 IPCCAR4 年代际变化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 北大西洋涛动(NAO)
下载PDF
北大西洋涛动和北极涛动与新疆河川径流变化 被引量:11
17
作者 韩添丁 丁永建 +3 位作者 叶柏生 谢昌卫 焦克勤 陈鹏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7-113,共7页
分析了冬季北大西洋涛动(NAO)和北极涛动(AO)与新疆天山南北不同流域河川径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北半球气温、降水等气候驱动因子的NAO和AO同样与新疆河川径流的变化具有显著的遥相关.在年际变化上,NAO和AO的强弱分别与径流变化... 分析了冬季北大西洋涛动(NAO)和北极涛动(AO)与新疆天山南北不同流域河川径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北半球气温、降水等气候驱动因子的NAO和AO同样与新疆河川径流的变化具有显著的遥相关.在年际变化上,NAO和AO的强弱分别与径流变化的相关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年代际尺度上,NAO和AO有超前于新疆河流年径流5 a的显著相关,相关关系分别超过了95%和99%置信水平.NAO和AO变化对预测新疆河川径流的变化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径流 北大西洋涛动(NA0) 北极涛动(A0)
下载PDF
中全新世和末次盛冰期北大西洋涛动变化及其与亚洲降水的联系:基于MPI-ESM模拟试验 被引量:13
18
作者 袁熹 石正国 周卫健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6-1165,共10页
本文利用古气候模式比较计划第三阶段(PMIP3)中MPI-ESM模式模拟输出,采用主分量分析、回归分析、多窗谱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中全新世(MH)和末次盛冰期(LGM)北大西洋涛动(NAO)变化及其与亚洲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MH冬季NAO较现代有轻微增... 本文利用古气候模式比较计划第三阶段(PMIP3)中MPI-ESM模式模拟输出,采用主分量分析、回归分析、多窗谱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中全新世(MH)和末次盛冰期(LGM)北大西洋涛动(NAO)变化及其与亚洲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MH冬季NAO较现代有轻微增大,南部高压中心东移;而LGM冬季NAO明显减弱,南北气压活动中心转为西南-东北走向。MH冬季强NAO信号可通过海洋记忆效应持续至夏季,并以准静止Rossby波形式传至东亚地区,导致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阻高增强、贝加尔湖低压加深,这种倒"Ω"流场增强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并通过热成风原理使得副热带西风急流增强,急流南侧产生上升异常,有利于该区降水产生;而LGM时NAO减弱引起夏季倒"Ω"流场减弱,冷空气南下弱于现代,使得副热带西风急流减弱,其南侧产生下沉异常,最终抑制降水。因此,MH和LGM两阶段的NAO引起大气环流的变化可能对亚洲夏季降水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全新世 末次盛冰期 北大西洋涛动 亚洲降水
原文传递
Arctic Oscillation and Antarctic Oscillation in Internal Atmospheric Variability with an Ensemble AGCM Simulation 被引量:9
19
作者 陆日宇 李颖 Buwen DONG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52-162,共11页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features of Arctic Oscillation (AO) and Antarctic Oscillation (AAO), that is, the annular modes in the extratropics, in the internal atmospheric variability attained through an e...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features of Arctic Oscillation (AO) and Antarctic Oscillation (AAO), that is, the annular modes in the extratropics, in the internal atmospheric variability attained through an ensemble of integrations by an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AGCM) forced with the global observed SSTs. We focused on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AO/AAO, which is dominated by internal atmospheric variability. In comparison with previous observed results, the AO/AAO in internal atmospheric variability bear som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but exhibit a much clearer spatial structu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orth Pacific and North Atlantic centers of action, much stronger and more significant associated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and the meridional displacement of upper-tropospheric westerly jet streams in the Northern/Southern Hemisphere. In addition, we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NAO)/AO and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EAWM). It has been shown that in the internal atmospheric variability, the EAWM variation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NAO through upper-tropospheric atmospheric teleconnection patter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atmospheric variability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Arctic oscillation Antarctic oscillation extratropical climate anomalies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下载PDF
Teleconnections of Inter-Annual Streamflow Fluctuation in Slovakia with Arctic Oscillation,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Southern Oscillation,and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Phenomena 被引量:8
20
作者 Pavla PEKAROVA Jan PEKAR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655-663,共9页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analyze a possible teleconnection of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QBO), Southern Oscillation (SO),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NAO), and Arctic Oscillation (AO) phenomena with longter...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analyze a possible teleconnection of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QBO), Southern Oscillation (SO),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NAO), and Arctic Oscillation (AO) phenomena with longterm streamflow fluctuation of the Bela River (1895-2004) and Cierny Hron River (1931-2004) (central Slovakia). Homogeneity, long-term trends, as well as inter-annual dry and wet cycles were analyzed for the entire 1895-2004 time series of the Bela River and for the 1931-2004 time series of the Cierny Hron River. Inter-annual fluctuation of the wet and dry periods was identified using spectral analysis. The most significant period is that of 3.6 years. Other significant periods are those of 2.35 years, 13.5 years, and 21 years. Since these periods were found in other rivers of the world, as well as in SO, NAO, and AO phenomena, they can be considered as relating to the general regularity of the Ear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annual discharge fluctuation spectral analysis TELECONNECTION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Southern oscillation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Arctic oscill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