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厘清与重构:宪法家庭条款的规范内涵 被引量:10
1
作者 邓静秋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84-94,共11页
我国《宪法》第49条是家庭条款,该条内容涉及家庭的形成以及家庭的内部关系两个方面。对这条的理解需要将视角从婚姻转换为家庭,从上述两个方面来建构其解释体系。就家庭的形成而言,婚姻是现代家庭的主要形成途径,但非唯一途径。对《宪... 我国《宪法》第49条是家庭条款,该条内容涉及家庭的形成以及家庭的内部关系两个方面。对这条的理解需要将视角从婚姻转换为家庭,从上述两个方面来建构其解释体系。就家庭的形成而言,婚姻是现代家庭的主要形成途径,但非唯一途径。对《宪法》上家庭的理解应当适当扩大其内涵,承认家庭形态的多样性,以尊重和保护人们对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宪法》上的家庭内部秩序含有多重面向,包括男女平等、夫妻计划生育义务、"父母之慈子女之孝"以及对弱势家庭成员的特别保护。对《宪法》第49条的解释需要重视家庭中的每一个人的个体感受和自主性,并适度保持其开放性,既尊重历史规律,也充分回应社会变迁的时代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婚姻 《宪法》第49条 规范内涵 基本权利
下载PDF
《民法典》对“体制中立”民法传统的承继与超越——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内涵及立法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钟瑞栋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CSSCI 2022年第1期46-58,共1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整体性、全面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在法解释学上属于"空白条款",其并非单纯的政治口号和意识形态"标签",与倡导性规范也迥然不同。在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内涵时应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整体性、全面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在法解释学上属于"空白条款",其并非单纯的政治口号和意识形态"标签",与倡导性规范也迥然不同。在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内涵时应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加以控制,以避免法官"向一般条款逃逸"。在技术立场上,《民法典》承继了传统大陆法系潘德克顿的"提取公因式"立法技术,体现出对"体制中立"的民法传统的承继;在政治立场和价值立场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法目的"被规定于《民法典》之中,并将其转化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的制度设计及规范配置,实现了《民法典》对"体制中立"民法传统的超越和融合。因此,"体制中立"的民法传统可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平共处",《民法典》编纂的科学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能实现"有机统一"。《民法典》因此就可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言书""播种机"和"宣传队"的独特价值,真正达到使广大人民群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社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体制中立 规范内涵 立法技术
下载PDF
中美劳动权的解释逻辑与规范内涵之比较
3
作者 刘苍瑜 《人权研究》 2023年第4期41-59,共19页
中国和美国对劳动权保障都给予了立法关注,但是呈现为差异化的人权理论。两种人权理论在主体性、自由观、劳动原因和劳动目的上的底层逻辑不同,使得两国劳动权具有不同的解释逻辑脉络。“个体的人”与“社会的人”之主体形象预设为逻辑... 中国和美国对劳动权保障都给予了立法关注,但是呈现为差异化的人权理论。两种人权理论在主体性、自由观、劳动原因和劳动目的上的底层逻辑不同,使得两国劳动权具有不同的解释逻辑脉络。“个体的人”与“社会的人”之主体形象预设为逻辑起点;“自然自由”与“劳动自由”的两种自由观为逻辑中项之一;劳动者之“法律工具人”与“政治主体人”的两种地位为逻辑中项之二;“保障个体自由”与“保障物质基础”的两个目的为逻辑终点。按照上述两种解释逻辑脉络,中美劳动权的权利内涵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劳动权所涵括的生存权是获取报酬、维持生计意义上的,同时也更加侧重于社会保障和个人与国家的双重发展;美国基于保护个人自由的国家任务附带性地保护“人”的劳动权,其劳动权内涵中的生存权是强调反奴隶制视角下的人格独立,此外还包括了高度的自由权和修正式的平等权。相较于美国人权理论对人与劳动的片面认识与修正契约自由的形式平等权,中国劳动权的解释逻辑与权利内涵更具有科学性、全面性与平等的无差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权 中美比较 解释逻辑 规范内涵 人权理论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义务条款的规范研究
4
作者 曹媛媛 徐斯雄 《宜宾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0-30,40,共1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16条第1款是家庭履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义务的核心规范,外延解释包含从中央到地方各层次、多类型的法律法规考察,最终得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深层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16条第1款是家庭履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义务的核心规范,外延解释包含从中央到地方各层次、多类型的法律法规考察,最终得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深层法律内涵该法存在法律责任虚化、法规制定空白抽象与修订及时性不足等问题,导致第16条第1款的可实施性缺失。因此,该法法律责任落地,还需要增强实施细则供给,提升立法技术和水平,为家庭履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义务夯实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16条第1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家庭教育义务 规范内涵 法治建设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观的规范内涵论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谦 赵一平 《高等教育评论》 2022年第2期66-82,共17页
风险社会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严峻挑战,促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萌发与砥定,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观亦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相伴而生。有必要立足于作为逻辑起点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二维要义,来梳理其法治表达的本土性、纵贯性与... 风险社会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严峻挑战,促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萌发与砥定,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观亦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相伴而生。有必要立足于作为逻辑起点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二维要义,来梳理其法治表达的本土性、纵贯性与创见性定位,明晰其原则凝练的基础、选择与进阶秩序要义,厘清其规范进路的体系化与绩效化准据,从而阐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观的规范内涵。基于此,尝试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落实的过程中,针对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这三类元命题的科学回应,提供必要的法治范式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法治观 规范内涵
下载PDF
位阶与主体:党内法规制定权限的规范内涵论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谦 余月 《党内法规理论研究》 2021年第1期135-153,共19页
探究党内法规制定权限的规范内涵,旨在立足于党内法规的狭义规范定义,来尝试厘清各类规范意义的党内法规制定主体制定相应规范性文件所涉权力的事项范围与行为程度。配置党内法规制定权限事项范围的层级依据与活动结果表达皆显现于党内... 探究党内法规制定权限的规范内涵,旨在立足于党内法规的狭义规范定义,来尝试厘清各类规范意义的党内法规制定主体制定相应规范性文件所涉权力的事项范围与行为程度。配置党内法规制定权限事项范围的层级依据与活动结果表达皆显现于党内法规的效力位阶体系,列明党内法规制定权限行为程度的类型化依据与行为主体表达则显现于党内法规的制定主体序列,应分别以之为对象来阐明党内法规制定权限规范内涵的准据与载体。层级型配置与交错型配置分别是党内法规效力位阶体系在内部和外部这两类面向的基本样态,类型化静态建构与授权化动态调整则分别是党内法规制定主体序列在中央和地方这两个层面的模式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制定权限 效力位阶 制定主体 规范内涵
下载PDF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意涵 被引量:21
7
作者 高原 《农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40,共13页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在乡村发展领域的集中体现,具有丰富的理论意涵。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探索起点、基础动力和发展战略上展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丰富了现代化所具有的规范性含义,是乡村...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在乡村发展领域的集中体现,具有丰富的理论意涵。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探索起点、基础动力和发展战略上展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丰富了现代化所具有的规范性含义,是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现代化,是统筹效率与安全的现代化,是全体农民共同富裕、乡村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塑造了小农家庭和集体村社的现代形式,推动构建了城乡融合与生态和谐的新型文明社会,使传统农耕与乡土文明经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现代,是通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探索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国特色 规范性含义 现代化与文明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